五 广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策略与建议

(一)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中心,加快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全要素生产率是未来广东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来源。TFP的提升,涉及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的体制机制,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企业员工等各类主体都关系密切。需要从机制设计、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中寻找奇迹,构建聚焦化、特色化、普惠制的市场环境,推动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重新配置资源,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动力增强。

首先,建立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改革财政经费体制。在制度设计层面,参照发达国家经验,规定每年广东省的研发投入占广东GDP一个适合的比例,确保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以财政科研经费统筹为基础,完善公共科研经费的投放机制,在资助项目方向选择、资助效果评估等环节,探索推行第三方评估机制,切实提高公共科研经费的配置效率。改革现行财政科研资金资助方式。在完善现行“事前申请、定向资助”方式的同时,逐步探索推行后激励机制,根据最终成果对科研单位和人员给予报酬和激励。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税收征收环节,简化核定手续,将既有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真正贯彻到位;逐步扩大享受普惠性税收优惠企业的范围,尤其是针对中小科技型企业基于定向提高加计扣除比例的优惠政策。

其次,促进科技交流和科技扩散。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跨国科技转移创造较好的制度环境。探索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尺度,既要有效维护知识产权方获取高额回报、弥补创新试错风险的权益,更要特别注意过度保护可能引起的技术扩散阻碍。深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管理改革,完善高校和科研院所应用性研究和企业需求有效对接的体制机制,探索新型的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增强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围绕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建立开放式共性技术研究平台或公共实验室,为共性技术的开发、转移、扩散提供载体。

再次,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着眼于收入分配的各个环节,通过收入分配的利益杠杆作用,引导和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逐步完善信贷、土地、财税等相关政策,在税收政策及征管方面对初创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给予足够的优惠和支持。适度降低设立各种研发创新机构的门槛,鼓励企业成立企业研究开发院、各类工程技术中心和实验室。对龙头骨干企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攻关进行重点扶持,将重点企业项目列入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通过整合省部院创新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协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力度培育扶持龙头骨干企业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引入战略合作方或有效利用外部创新资源,进一步促进企业与国内国际先进技术接轨,提升企业开展网络化协同创新的能力。

最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产业技术联盟等平台,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有步骤、有重点地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培育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向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跃迁。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引导要素资源向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逐步提高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此外,优化现行监管规制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非常重要。一方面,运用行业标准、环境标准等加强监管,引导因素资源向具有更高技术水平、环保标准、产品质量的企业集聚;另一方面,主动适应新常态要求,提高监管弹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预留更多空间。

(二)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是转方式、调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广东经济增长中供需协调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潜在增长率和竞争力。未来十余年,资本积累仍将是拉动广东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要充分发挥投资对调结构、促转型的先导作用,通过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以此带动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有效投资与转型升级良性互动,推动广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体而言,广东扩大有效投资,应该着重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首先,在投资理念上,要更加注重投资效益。要坚持效益优先,必须摒弃只重投资规模、不重投资质量的粗放投资理念,摒弃比拼成本、价格、能源、土地、环境和政策优惠等成本要素的投资行为,摒弃不愿立足主业做强做优,只求快速回报的投机型投资行为。有效投资必须着力于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环节,促进资本和有效的技术发展、技术创新、结构演进、制度变革相结合,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更加注重以切实提高投资项目效益为核心,实现投资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

其次,在投资结构上,要更加注重优化协同。当前的投资结构决定着未来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是要调整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以投资引导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有效投资可以通过增量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突破,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大突破,促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大突破。扩大有效投资,广东应更加强调实体经济领域的投资,使资金更多投入战略性发展平台、战略性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研发等领域;应更加强调民生、社会发展领域的投资,使资金投入向“三农”领域、保障性安居工程、民生工程、公共服务、社会事业、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倾斜;应更加强调欠发达地区的投资,使资金向具有比较优势的欠发达地区倾斜。

再次,在投资规模上,要更加注重适度扩张。扩大有效投资,广东既不能将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的投资增速作为合理目标,不能因为广东经济下滑而过度追求投资规模的快速增长来拉动经济,短期过分追求经济增速,必然以付出效率为代价,但也不能让投资增速大幅回落,必须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规模要适度。综合考虑广东发展阶段特点、资源要素制约、增长方式转变和企业投资行为等因素的变化,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合理的投资增速宜把握在高于GDP增速的50%左右(即投资弹性系数为1.5左右)。我们认为,当前广东保持6% ~8%的经济增速是比较合理的,为了维持这个增长速度,投资实际增速宜保持在9% ~12%,这将既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也有利于推进转型升级。

最后,在投资主体上,要更加注重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和潜能。扩大有效投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主体结构。坚持以是否有利于形成先进生产力为标准,对国有和非国有、内资和外资一视同仁,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充分释放各自的潜能和创造力,并从总体上改善投资效益。要打破制度性障碍,改善投资环境,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进一步提升民间投资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挖掘民间资本蕴藏的巨大投资潜力,将丰厚的社会资本转化为投资增长的内在动力。深入推进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多方式、多渠道进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产业等领域,实现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三)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打造新的“人口红利”,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与传统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依赖不同,未来的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高端劳动力,人力资本是根本。这就需要广东在完善教育体系建设、加强企业职工培训、促进人才流动、加强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首先,强化人力资本积累的财税政策支持。由财政提供专项经费,加大尖端科研人才引智计划的实施力度,有针对性地吸引和培育高端科技研发人才。探索设立专项资金,对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给予鼓励和引导。由教育部门、工会和大中型企业具体执行,实施大规模的技能人才培训项目;财税部门对企业职工培训费用尽可能地给予更多税收优惠,并视具体财力状况对企业职工技能培训进行配套经费补贴。

其次,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将冗余的教育资源分配到教育资源不足的第二、第三层次地区,多用于对基础教育,降低失学率,保障学龄儿童能够有学上,为未来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本。确立公开透明的教育经费公示制度,将教育经费的使用和保障等具体细节明确化,将学校和师生纳入教育经费分配和使用的决策主体中。在政府主导扩大公民受教育范围的形势下,鼓励企业同时加大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从实践教育上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政府在企业员工培训方面应加大支持力度,从税收或政策方面给予企业优惠。

再次,创造宽松的人才流动环境,打破人才流动障碍。以邀请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引进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本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人才合理、适度流动,使人才适得其所,得其所用。通过建立灵活的吸引人才机制以及人才回流机制能够使人力资本的配置实现和达到帕累托最优。

最后,加强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以大数据技术为手段,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一是要推进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医疗大数据,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促进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覆盖各级各类卫生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网络体系,为人力资本提升提供健康服务保障。二是要促进大数据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应用。积累数字教育资源,收集教育服务平台学习者行为数据和学习爱好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在线学习服务,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率,为教育政策调整提供决策支持。加快推进各行业的就业数据库建设,对反映就业情况的大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提供精细的就业指导服务。


参考文献

陈亮、陈霞、吴慧:《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变动分析——基于日韩及金砖四国等典型国家1961—2010年的经验比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6期。

丁敏:《日本产业结构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杜小蓉:《基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及经验来预测中国经济周期拐点》,《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3期。

广东统计信息网:http://www.gdstats.gov.cn/

郭晗、任保平:《结构变动、要素产出弹性与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12期。

郭晗:《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及其结构转换路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5。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郭豫媚、陈彦斌:《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算及其政策含义:1979—2020》,《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2期。

金成晓、卢颖超:《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估计与货币政策操作空间选择——基于DSGE模型的计量分析》,《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卡萝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田方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赖俊平、张涛等:《动态干中学、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演进——韩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

李平:《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增长核算与前沿面分解视角的梳理分析》,《管理世界》2016年第9期。

李善同、刘云中:《2030年的中国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刘斌、张怀清:《我国产出缺口的估计》,《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

刘世锦等:《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和战略选择》,中信出版社, 2011。

刘世锦主编《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3—2022)》,中信出版社,2013。

马文涛、魏福成:《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季度产出缺口测度》,《管理世界》2011年第5期。

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莺、许宪春、叶燕斐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沈利生:《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动趋势估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

石风光:《中国省区TFP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5期。

世界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化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田野:《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方法的研究评述》,《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第12期。

吴国培、王伟斌、张习宁:《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金融研究》2015年第8期。

肖宏伟、李辉:《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测算及预测研究》,《海南金融》2014年第11期。

许召元:《中国的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及产量——通货膨胀交替关系——基于“Kalman滤波”方法的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于洪菲、田依民:《中国1978—2011年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再估算——基于不同生产函数方法》,《财经科学》2013年第5期。

余泳泽、张先轸:《要素禀赋、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管理世界》2015年第9期。

张连城、韩蓓:《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分析——HP滤波平滑参数的选择及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3期。

张小兰、木艳蓉:《战后韩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商业研究》2002年第7期。

中国银行“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研究”课题组:《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估算与预测——新常态新在哪儿》,《金融监管研究》2016年第8期。

钟惠波、许培源:《中国经济TFP增长的影响因素——基于BACE方法的综合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周劲:《日本、韩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比较优势的变化及启示》,《经济纵横》2013年第1期。

朱军:《技术吸收、政府推动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第1期。

Bolt, J. , J. L. van Zanden.2014. “The Maddison Project: Collaborative Research on Historical National Accounts.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67(3):627-651.

Fatás, A. , I. Mihov.2009. “The 4 I's of Economic Growth. ”Working Paper, INSEAD.

HSBC.2012. “The World in 2050: From the Top 30 to the Top 100”.

Kydland, F. E. , E. C. Prescott.1982. “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 ”Econometrica 50(6): 1345-1370.

United Nations.2017.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7 Revision)

Woo, C. S. , and C. S. Lim.1998. Promoting SMEs in Korea: Mandate for a New Approach. Conference Paper for Koreas'Transition to a High Productivity Economy, Hawa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