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绪论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研究
- 王蕾
- 14801字
- 2019-01-07 17:43:12
一 研究的缘起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文化符号系统,其核心价值观经过历史的积淀被人们普遍认同,形成连续的长时段文化价值链,是世界文明发展史整体脉络中的重要一环,也反映了中国对于海洋文化的自我认知。“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统筹国际国内大局的重大发展倡议,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动态过程,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的重大发展。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产生的实践是当代历史中极为活跃与能动的力量,对其研究随之成为学界研究追踪的热点,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本书从两大方面展开:一是探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统自身的继承与新变;二是梳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文化构建与实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面临的诸多问题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建构和认同是基础。文化,是社会变迁的纽带,也是促进社会变迁的力量。一种富有特征的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必然不断提升自身对外部世界的整体影响力。海丝文化是在海上丝绸之路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由沿线国家与地区共享,用于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价值观念与物质载体的总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的目标应该是在传统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现实文化实践之间寻找到一种新的有效路径,这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强大思想动力之所在。5年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从沿线自身传统资源中发掘互联互通要素,对于改变东西关系、南北关系、南南关系,重新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新格局,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意义重大的影响。同时,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应当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组成部分,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史是沿线各国、各地区创造财富的物质文明交流史,更是经过层累、碰撞、融合、传承的文化变迁史。承贯古今的文化渊源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较以往提出的发展倡议的优势之处。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以茶叶、丝绸为代表,这些货物并不局限于商品的范畴,还具有海丝文化符号的代表意义,给沿线人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坚持文化先行成为共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21世纪的延伸,不仅是商贸领域物资之间的互相交换,还是文化多样性交互融合。在现时国际经济结构性的变化下,增强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活力,关键在于促进文化产品、文化要素跨国跨地区的自由流动。5年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海丝沿线国家人文荟萃,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沿线各国产业上整合建设、共享利益的潜力巨大,容易达成共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能否顺利取得文化认同,凝聚文化共识是关键。海丝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博采众长、厚积薄发的创新力,根植民间、生生不息的影响力,正是文化与经济相互结合的整体定位。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来看,沿线各国资源互补、情感友好,本身就是世界历史中经济与文化充分交融的文化品牌。
当前,世界格局处在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正是其实践的一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极大地丰富了全球治理理念,也成为倡议的核心价值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含的平等协商精神顺应了人类社会对危机的共同担当,对未来的共同期许,对福祉的共同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在本质是一种全球文化价值观念变革的理性探索,是中国智慧对全球化超越性的纠偏修正。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设定符合世界和平稳定的普遍愿望。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共同体成员在生产生活中共同接受的思想、观念、风俗等,其理念是全球化大趋势积累到今天,人类利益交汇点不断扩大才能激发出的心灵共感。由于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根植于中国“和而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概念。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一致协商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不同于本质为典型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软实力范式[1],人类命运共同体成员对人类共有一个地球的客观事实和对人类情感息息相关共生性的承认是其逻辑起点,体现的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和世界走向的终极关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目的,是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增进不同信仰、制度和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也包括共同的软实力。这种文化融合力所产生的福祉共增是从维护美国霸权地位出发的软实力理论没有讨论的,也是传统的“修昔底德陷阱”理论所无法解释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价值观基于的是对人类共同发展的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海丝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指向,对海丝文化价值体认、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具体深化,这是一个需要较长时期才能显现成效的过程。
5年来,“一带一路”一直是当代中国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学界对陆上丝绸之路的研究较丰富,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较为薄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文化构建更是较少研究的领域,研究者多局限于就文化谈文化的角度进行讨论,未能窥其全貌。中国的海洋文明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空间变化和时间维度上有何联系与新变?应当建立怎样的一套海丝文化话语体系才能获得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广泛认同?如何整合海丝文化品牌适应沿线国家和民众的需求?海丝文化产业如何找准古老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如何在复杂的沿线社会生态下构建海丝文化安全和文化遗产保护一体化体系?5年来,国内沿线城市的海丝文化创新实践有何特色?倡议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践的一部分,未来还将根据新的条件不断丰富深化内容,进行内涵和理论的创新和探索。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海丝文化变迁的关系如何?软实力理论是否适用于倡议的展开?海丝所积累的文化资本如何安全地为沿线国家所共用?本书在海丝文化历史演进的分析基础上,采用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视角总结海丝文化符号的继承和新变,汇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5年来的建设经验,唯物辩证地总结“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要素,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 基本研究理路
本书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8章。
绪论对本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阐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文化构建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对研究框架以及研究方法做出概述。本书运用了多种调查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调查资料的组成。文献回顾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总体理论构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介绍、沿线国家和地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机制的对接、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等四个维度进行综述和评价。
第一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思考。本章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符号意义入手,对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接续和创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符号的历史连续性做了阐释。本章通过5年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总体建设进展,说明倡议直接与海丝文化传统相连通,中国共产党赋予了海丝历史文化符号全新的时代内涵。本章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为出发点,从对区域化趋势的把握总体阐释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文化构建定位,认为倡议的文化意义正在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协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建有效利用多边主义与双边主义的平衡,最大化增进人类现实和未来的利益福祉,需要的是政治智慧和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接着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文化构建的内在逻辑和制度建构、倡议文化构建的机制对接等具体方面进行了思考。
第二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品牌研究。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推进中,深入挖掘具有海丝文化特色的资源和遗产,寻找共通的海丝文化品牌要素有利于消除文化差异、制度差异等形成的负面影响。从丰厚的历史积淀中吸取文化营养形成城市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统一于完整的海丝文化品牌资源链,是海丝文化建设的重点所在。本章围绕历史文化品牌资源(郑和文化品牌、徐福文化品牌、峇峇娘惹文化品牌)、城镇文化品牌(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群品牌、沿线港口品牌、侨乡文化品牌、区域文化品牌)、民俗民间文化品牌(妈祖文化等民间信仰品牌、地方特产工艺文化品牌、老字号文化品牌)展开论述,跟踪最新进展,并提出以内在聚合力和外在影响力整合海丝文化品牌理念、形成海丝文化品牌和产品的良性互动等多项建议。
第三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研究。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大背景下,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力量,多项与海丝文化产业相关的项目相继推出。海丝文化产业作为绿色朝阳产业,凭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走出国门,成为资本利用、传播海丝文化越来越重要的渠道。如何进一步探索出更好、更多、更切实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和模式,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新课题。本章在综合多种数据与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视野下中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契机与发展现状。通过福建德化陶瓷文化产业、闽茶文化产业、广东海丝文化旅游产业、上海海丝文化创意产业等多业态典型案例,说明以倡议为导向,借力文化供给侧改革的机会,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促使海丝文化产业实现旅游、文化、商业、创意等产业集群整合,提升产业链附加值,形成与沿线多产业融合布局的可能途径。
第四章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建设。海丝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建设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借力海丝文化基因的基础。本章以海丝文化“申遗”的历程与5年来申报城市整体合力发展的实践为中心,论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址遗物的保护管理。根据实地调研和国内外经验,对目前沿线地区海上丝绸之路遗址遗迹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因地制宜地做好保护维修的基础性工作、以对沿线地区文化的深入研究促进遗址遗迹的保护、对海上丝绸之路遗址遗迹相关文献进行抢救式的采集和研究等建议,并展望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的方式方法。
第五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的中国海洋文化。中国海洋文化是一个古今连贯的整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和谐”“和平”“乐享”“友好”的独特个性。本章从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商贸文化、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航行文化、海上丝绸之路与海神崇祀文化、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市镇文化、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移民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学艺术6个方面论述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海洋文化的涵养。在此基础上,本章思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新型海洋文化的塑造,包括以海洋经济为基础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文化、加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洋基础设施建设、自觉弘扬中国海洋文化、提倡海洋文化教育等。
第六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安全研究。文化安全是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部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文化被置于政治经济大环境之中,处处同政治和经济交织。倡议建设面临信息日益全息化的环境、人口流动加快的频度、文化多样丰富的类型,保护新丝路的文化安全是不可回避的理论和实践难题。本章从维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安全的意义、以文化开放促进文化安全、文化安全的多元性阐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文化安全的特征。倡议提出5年来,沿线不少国家和地区对文化安全的保障作用取得共识,共同期望建立一个包括意识形态安全、经济文化安全、宗教文化安全、网络文化安全、海洋文化安全在内的合作架构。本章还专门论述了中国在倡议实施中边疆民族文化安全的应对。
第七章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话语体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建设过程中,多元多样的思想文化异常活跃。中国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倡国,有着特殊的责任诠释海丝文化的思路和内涵,发掘海丝内在的文化价值魅力,这需要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本章回顾了5年来中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理念构建核心话语、广泛设置丰富的正面舆论议题、培养影响舆论发展能力的话语体系建构历程。本章归纳了发掘创造沿线国家新的共通文化要素,抓住亮点讲好海丝的新故事,以扎实的学术研究为基础讲出新中国发展的线索,分层次分目标地进行文化合作和文化交流,为民间文化交流创造便利化的条件,增强国有文化企业实力等建构海丝话语体系的未来方向。
第八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多元实践。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文化上的突出特征是多元化。多元化特征一方面源于沿线国家发展的多元性;另一方面落实到具体区域,体现为微观文化基础的夯实。5年来,沿线省份本着各自在海丝上的区位优势和文化底蕴,在海丝文化传承、海丝文化品牌塑造、海丝文化产业发展、凸显公共文化体系海丝要素等方面进行了多元创新实践。本章选取福建、广东、海南、山东、浙江、江苏、广西等省份,重点阐释它们在打造重要文化枢纽地位、推动所在地区作为重要节点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方面各自具有的特色和亮点,并指出海丝文化建设多元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结论部分对全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理论创新做出归纳和总结,题为“融合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结论从“共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与文化”“老干新枝的文化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逐步深化”“空间延拓:文化融合力的增长”三方面说明,一种富有特征的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必然不断地融合力量,提升自身对外部世界的整体影响力。5年来,海丝文化以其融合力为当代世界的变迁开创了新的历史篇章。
本书的创新之处有四点。一是从海丝文化符号历史连续性的高度和广度上考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构建。倡议从世界传统历史脉络中梳理出一套借以传播信息、形成共识、建构身份、塑造形象的文化要素。本书将海丝文化构建放入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和中国海洋文化史的脉络中进行长期考察,剖析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所借鉴的古丝路文化符号的积淀过程,着重阐释海丝文化符号系统在当代历史变迁中对自身的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的不结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机制形态,是古代海丝的符号遗产演进为当代社会主义内涵的新海丝文化传统。这一新传统成为海丝文化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后,海丝文化符号的新变接续了这一传统。
本书对倡议文化价值观的内涵进行解释,避免“跟着用”“拿来用”西方社会科学概念,特别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分野所导致的表征偏颇。作为一个凝聚正能量的整体开放系统,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以重新整合、诠释的海丝文化符号系统具备独特性、凝聚性和可分享性。5年来,海丝文化符号系统在当代历史的变迁丰富了自身,在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中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力、普遍的凝聚力和具有引致效应的感召力,也在融合和交流中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本书始终以历史为发展脉络进行阐释,摆脱由于倡议提出的时间尚短容易产生的碎片化研究倾向,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当代中国赋予海丝历史文化符号的全新时代内涵。
二是从海丝文化存在和互动的空间角度修正文化软实力理论,提出融合力范式。软实力理论的提出者约瑟夫·奈强调,软实力是以硬实力为参照系提出的概念,当今权力正在发生两种类型的改变:一是权力在国家之间的转移;二是从国家与正式机构向非国家的行为者、网络空间扩散。空间的不断扩大、力量的分化整合是文化变迁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具有变革性的理论要素。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源于空间的延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转变,使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为能在海丝梦中实现各自梦想做出具体实践,这意味着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拥有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本书认为,对软实力理论的修正是解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关键。5年来,倡议的实践修正了软实力强调国家间力量对比的概念和理论范式。人类总体福祉的增加从来不是一个单向度前进的过程,而是内化于以生产生活方式为载体的社会文化整体均衡。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力量的融合为世界整体性的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三是以共享界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目前,海丝沿线国家与地区基础设施及金融方面共享机制的形成和推进最见成效。将“经济—文化—社会”的视角引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从而突破就文化谈文化、就经济谈经济的单线逻辑阐释模式。本书紧紧围绕海丝文化与经济的连通互动,结合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建设中经济与文化交互发展的案例,解析文化品牌的建设、海丝文化产业的诉求等。任何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持,经济上的共享机制本身就包含有文化包容的意义。古代海上贸易奠定了海上丝绸之路共享精神的物质基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对于共享理念的提倡和有关制度、机制的对接和建立,能够以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更有效地发挥古代海丝文化资源优势。
四是阐释海丝文化价值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逐步深化。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文化符号系统,其核心的文化价值观经过历史的积淀被人们普遍认同,形成连续的长时段文化价值链。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发展着的文化符号,抽象了的文化价值观才是持久、深刻的。价值理念与文化符号的关系相辅相成,只有具有合理内核的价值理念才能获得更为丰富精彩的21世纪新海丝文化符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在本质,首先是一种全球文化价值观念变革的理性探索,是中国智慧对全球化超越性的纠偏修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价值观基于对人类共同发展的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海丝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指向。对海丝文化价值体认、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具体深化。5年来,海丝文化价值观以“亲、诚、惠、容”理念的形式切实贯穿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建设,沿线国家和地区对海丝文化价值观的初步认同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独特魅力。
三 既有研究成果的回顾与评述
自2013年中国正式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已经5年了。5年来,随着倡议建设的日益加快以及人们对倡议认识的深化,学界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一定成果。本书拟对学界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学术研究做一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深化研究的相关着眼点。
目前学界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主要来自经济学、国际政治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类别。
第一类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总体理论构建。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专题性研究数量不多,主要有张诗雨、张勇编著的《海上新丝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思路与构想》(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版),赵江林主编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目标构想、实施基础与对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徐希燕等著的《“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等。资料汇编和论文集主要有纪云飞主编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年鉴》(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等。
第二类研究主要集中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介绍、国家(区域性组织)间关系的研究上,如王灵桂主编的《海丝列国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分国别对国情、投资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介绍,涉及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的38个国家,内容包括国家基本信息、政治状况、经济形势、投资状况、双边关系、总体风险评估六大部分。
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热点。葛红亮著的《东南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6年版),聚焦东南亚地区在倡议构想落实过程中的枢纽地位,翔实梳理和论述东南亚地区在参与倡议过程中具有的优势及挑战。孙伟著的《民心相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东南亚视角》(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对中国与东南亚民心相通落实、中国与东南亚民心相通价值做了研究。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系列丛书《列国志》太平洋岛国诸卷、《巴布亚新几内亚历史与现状》、《太平洋岛国研究》集刊等也较有特色。
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研究较为集中,如杨晓强、徐利平主编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该书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围绕海上丝绸之路及中国—东盟关系的历史、现状展开,并据此分析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发展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机遇、挑战和深远历史意义,如吴士存主编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合作》(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学术资料主要有崔晓麟的《东盟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广东海洋大学东盟研究院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东盟》(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年版)以及杨晓强、庄国土编的《东盟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等连续性年度发展报告。
第三类研究主要结合区位优势、地域文化分析沿线国家、省份、港口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机制的对接。如黄建钢著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海洋出版社2014年版),郭凡、蔡国萱主编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编著的《自贸区大时代:从福建自贸试验区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丛书类有范若兰等主编的广东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丛书,有孟庆顺著的《新海丝路上的土耳其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年版)等。资料类的有曾庆成编著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发展报告》(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张明等编著的《海上丝绸之路调研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等。
第四类是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其中一些也兼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受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的影响,5年来,学界一直保持着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热度,重建海丝相关历史过程,发掘区域意义的相关论文和著作数量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福州大学主编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丛书,其中刘淼等著的《沉船、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介绍环中国海海域发现并打捞的唐以来至明清时期的系列沉船资料,以及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文化交流在瓷器上的体现;赖正维著的《东海海域移民与汉文化的传播——以琉球闽人三十六姓为中心》研究了历史上闽人三十六姓出使琉球的情况、闽人三十六姓与琉球社会的状况等;杨宏云著的《环苏门答腊岛的海洋贸易与华商网络》考察了这一领域中国海商与各民族商人共同合作的生存与生活状态。此外,一些填补学术空白的系统梳理海丝区域历史的著作也开始出现,丰富和完善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整体性研究。如庄维民主编的《山东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研究》(齐鲁书社2016年版)论述了山东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轨迹,探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影响。
以上四类研究的主题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学术著作和资料中都有散见。从全球发展调整与创新的角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整体战略性论述的研究比较丰富。如李向阳著的《“一带一路”定位、内涵及需要优先处理的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从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背景出发,探讨“一带一路”的定位、内涵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经济合作与非经济合作的关系等建设“一带一路”所需要优先处理的关系。王义桅在2015年、2016年分别著有《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认为“一带一路”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必然逻辑,也是文明复兴的必然趋势,还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标志着中国从参与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态势转变,从历史、经济、文化、外交、全球化等方面阐述“一带一路”的逻辑。后一本则以“世界是通的”智慧超越“世界是平的”思维进行阐释。于洪君著的《“一带一路”:联动发展的中国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在新时期中国外交中的现实意义。《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与安全环境评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对建设“一带一路”的机遇以及有关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安全环境深入探究,胡伟著的《“一带一路”:打造中国与世界命运共同体》(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展开论述,按照什么是“一带一路”倡议、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什么样的“一带一路”、怎样建构“一带一路”的顺序展开,还有赵磊著的《一带一路:中国的文明型崛起》(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
专门领域的“一带一路”倡议的论著也涉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如罗雨泽、李伟著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年版)、华瑀欣著的《“一带一路”国家环境法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根植于学界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相关工具书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为丰富完整。学术资料类如王灵桂主编的《国外智库看“一带一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选取全球数十家主要智库针对“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发表的200多篇评论文章,择其主要观点编译成集,《国外媒体看“一带一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对国外主流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进行摘译和梳理,汇集了国外2013年至2015年刊发的100多篇媒体报道。毛振华等主编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报告》(经济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一带一路”国家安全风险评估》(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年版)、刘作奎著的《欧洲与“一带一路”倡议:回应与风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中都有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散见资料。
5年来学界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研究逐步深入,由被动反应逐渐向主动思考变化。总的来说,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专门研究在数量上不及对陆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整体论述框架中也不占主要部分。在研究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值得继续深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端是世界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另一端则是按照经济规模和组织来说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欧洲联盟(“欧盟”),中间广大腹地是发展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因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研究中有不少有待开拓的领域,文化构建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首先,从上述研究成果可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研究与文化人类学、国际法、国际政治等各学科交织并生,是一项现实经济工作人员、理论经济工作者共同的整体性系统研究工程,具有边缘性的特点。但学界对于倡议的研究绝大多数着眼于实际问题和现实需求,在问题领域逐渐专业化之后,边缘性特点反映得不多。为更好地服务倡议建设发展的大局,全面地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各学科在考察视角方面仍有进一步合作和拓展的空间。如在对企业“走出去”的文化适应和保险安全的研究中,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本土规则的合法性、中央政府与少数部族的协调,这都需要学科上的合作。
其次,学界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研究存在过于宏观化、整体化倾向,缺乏具体的实践案例,特别是在地化的表达。中国提出倡议才刚刚5年,过于讨论宏观的规划,势必造成区域化研究整体上较为粗浅。中国提出倡议后的5年历程逐渐证明,倡议正在逐步开启中国对外开放的崭新阶段。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进程的深化,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沿线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在倡议提出后微观领域的得失,是衡量倡议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表征。考察并系统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现状与最新进展,对于进一步推进倡议建设、深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者以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实际问题为导向进行具体的深入研究,力图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案是适宜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给沿线各地区的发展带来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对倡议可能的规则创新和对接进行研究,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研究精品具有很强的现实导向性和应用性。
最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时间较短,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不断发生着热点转移,需要研究的空白和薄弱的地方太多,这给予了研究者相当大的研究空间。但也正因为如此,学者们比较容易集中于某些热点问题、热门行业领域,面对贸易实践新提出的问题领域也容易蜂拥而上,缺乏相应的学术准备和深入的学理性研究。比如学界对中国在沿线地区的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这符合倡议深入展开的客观要求,但容易形成短时期内集中研究热点问题,重复过多,研究不深不透的情形。相比之下,对倡议文化机制的理论和运作投入的研究力量就显得较为薄弱。如倡议提出后对经济发展在优化海丝文化质上和量上的分析,5年来的海丝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结构转型,倡议提出后投资贸易、文物保护、文化安全等各环节的对接和影响等。
在学界已经取得的成果中,倡议对古今海丝文化对沿线国家经济和社会文化结构产生影响的长期考察和对中国海洋经济结构的深层影响鲜有论述。实际上,倡议的提出对古代海丝文化的继承和现代海洋文明的影响,是5年来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热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存在二元结构、生产分散等独特情况,中国提出倡议虽然时间不长,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深刻转化以及对沿线经济社会的广泛参与改善了软硬实力的运行环境,对于古代海丝文化的当代演变,特别是对最近5年来海丝文化符号的历史性变革应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成就和前景置于沿线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在经济与文化互动过程中予以考量,深入挖掘倡议实践过程中的海丝文化背景和动因、不同利益主体的目标诉求及相应的行动逻辑,是今后进一步深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研究的重要方向。
总而言之,经过学者们的努力,5年以来学界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研究进展很大,但仍在继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中。根据党中央的部署,中国作为首倡国参与程度将进一步加深,新的现实和新的任务必定带来新问题。如海丝文化历史与现实的连接、区域与国别的互通、不同产业的具体合作方式等,这些都将触发学界新的思考。在这一课题研究中,积淀出新的丰硕成果是可以期待的。
四 调查资料的组成
本书的写作历时5年,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斯里兰卡、柬埔寨、芬兰、瑞典、丹麦、缅甸、爱沙尼亚、澳大利亚、阿联酋、德国、匈牙利、秘鲁等海丝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上海、山东、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江苏、安徽、云南、新疆、西藏等国内省份核心节点和战略要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地基础调研。本书查阅了大量数据资料,结合相关史实和制度背景,结合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建设中经济与文化交互发展的案例,解析不断层累的海丝文化符号。本书针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文化构建意义和具体展开的历程、特点做出分析,希望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倡议的进一步深入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抓住典型个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所采用的资料主要有:①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沿线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个人的调查访谈;②对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会展、节日、活动的参与调研;③有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统计资料和档案资料;④问卷调查;⑤海上丝绸之路经济与文化历史变迁的相关文献。
这些资料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获取。
(一)个案访谈
由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的时间尚短,相关个案需要根据研究计划连续跟踪进展,以取得尽量全面的了解。在根据研究计划连续跟踪调研和访谈的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录音和文字整理,录音资料共计120多个小时。同时拍摄了数千张照片,还有一些录像资料。如重点考察福建闽茶行业、陶瓷行业在倡议提出后内外行业环境的改变、适应倡议建设新举措等。茶叶和陶瓷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大宗商品之一,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建设中,文化品牌是如何建设的、文化企业“走出去”的便利与文化障碍、海丝文化产业(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感受到的机遇与对国家支持的诉求、政策执行者对海丝文化的理解,都是应该深入了解的内容,而此类内容难以通过具体的文本获得。笔者在富有针对性的小型市场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为掌握充分的信息情况,根据条件选取政府有关部门、企业负责人、艺术创作者、当地华侨华人等不同人群进行结构化深度访谈。
(二)工业园、码头、具体项目施工地点的实地观察与随机访谈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经济文化构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倡议的政策落地、法律投资环境适应等都十分具体。民心相通是倡议的社会根基,具体来说,文化的相互理解有利于海丝沿线各国降低合作与协调的成本,对经济交往中利益诉求的互让、疑虑的解除、消除文化差异引起的可能纷争无疑都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要了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建设的进展,必须深入沿线的工业园、码头、具体项目施工地点等进行实地考察,从中了解倡议进展中的成就和问题,以及沿线普通民众的生活、活动和心理状态。海丝文化传承古老,沿线的各国各民族对海丝文化的共同记忆拥有不同面相和不同理解,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本书试图将海丝文化符号变迁和倡议实际建设的因果关系置于分析实例中,进行直接的考察。单纯地从理论到理论,从数据到数据难以反映在倡议实践过程中原因与事件、行动者与经济文化相互影响的真实情况。日常访谈的对象虽是随机的,但大致有意识地围绕对古代海丝文化的了解、对海丝文化当地传承的了解、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理解和诉求三方面展开,捕捉当事人的不同感觉,梳理相关知识与信息。此类所见所闻和日常访谈,是了解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人群的思想、观念、当地民俗的有效方式,以游记和日记的形式记录作为本书资料的一部分,也是足够活跃脉动的第一手资料。
(三)集中国情调研和专题调研
除了为本书所做的个案访谈和随机访问之外,在本书写作期间,笔者主持完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社会调研课题“‘五化’背景下西藏在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宗教渗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和当代中国研究所个人课题“‘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参加了对上海自贸区发展规划、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西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疆治理经验研究等国情调研项目。笔者多次赴福建、云南、广西,调研海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开放门户和跨境物流通道建设,尤其对“一口岸多通道”监管模式,水运、空运、铁路、公路等交通枢纽建设多式联运物流监管中心,通过多方联网获取多式联运物流全程信息等进行调研。这些集中国情调研和专题调研使笔者有机会进入政府部门、少数民族聚集区、社区、大学,通过不同规模的座谈获得大量珍贵的地区和部门资料,一方面全面深入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另一方面也获得深入勾勒海丝文化源流的新思路。
(四)参观有关博物馆、遗址现场,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活动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古代海上交通线,参观沿线重要历史性建筑与博物馆、所藏有关文物是学术考察的一部分。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通过参观沿线有关遗址、博物馆等,更直观地了解海丝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以及海丝遗迹遗址保护的真实实践。参观期间获取的资料如宣传册、书刊等进行编号存档。同时,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展开的相关文化交流活动,如在福建泉州参与“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系列活动,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等,与沿线当地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不同领域的从业者和专业学者展开交流讨论,建立直接联系。
(五)统计资料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建设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形成新的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全貌,获取相对完整的统计资料十分重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类统计资料较为散见,本书运用的主要连续统计资料序列多出自国家统计局各类年鉴、海关总署官方数据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如FAO统计数据库)和权威行业统计信息。网络统计信息来自各地区统计信息网、中国经济信息网“一带一路”统计数据库(
(六)海上丝绸之路经济与文化历史变迁的相关文献
由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至今只有5年,集中归纳性的档案资料较少。有关的文献档案资料以海丝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和开发、海丝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历史和现状的文献档案为代表。在写作本书之前,笔者花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专门阅读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变迁、不同文明对话与交融的相关资料。文本的内容涉及史学、文学、考古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学科及一些地方志。新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构想极富想象力与创新性,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笔者力图从海丝文化的主线和脉络中寻找倡议经济与文化互动的逻辑起点,沿着历史的演进发掘文化内核的相通之处,逐步展开研究。
注释
[1]“软实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教授提出。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约瑟夫·奈的观点,软实力是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的吸引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但要依靠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还要依靠文化的吸引力、政治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外交政策的影响力等表现出来。约瑟夫·奈从软实力理论出发提出过“中国软实力威胁论”,成为“中国威胁论”的一种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