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3期·

主持人语

刘泽生

一年前,笔者在本专栏的“主持人语”中就港澳研究队伍老龄化问题表示了深深的忧虑,认为如何培养、扶持新人,为港澳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未雨绸缪,是一个学科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有必要引起各界的关注,并表示本刊将乐意为年轻学者提供更大的学术舞台。现在,我们高兴地看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正是一组“80后”年轻学者关于香港社会学研究方面的新作。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制度、社会行为、社会变迁和发展及其他社会问题的综合性学科。本期专栏的这一组有关香港社会学范畴的文章,也是本刊自改版以来首次以专题形式集中发表,内容涉及香港的社会福利制度构建、香港的教育改革与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改变、香港与台湾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建设的比较研究等领域。

伴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香港立足于本地经济和社会人文实际,成功构建了一套有别于西方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被誉为东亚福利社会的典范。刘敏博士从适度普惠理论的视角入手,梳理了香港福利制度的现状及构成,勾画了香港福利制度的基本特点,总结了香港经验对内地福利制度发展的启示。刘文认为,香港的社会福利制度已经超越了最初剩余福利模式的设计,发展成为一种具有香港特色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并对中国内地的社会福利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要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坚持“增量式”福利发展策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福利的政治与社会双重属性、弱者照顾和全民普惠之间的关系,构建既有本土特色又有世界水平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回归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开始推行以终身学习、面向未来为目标的教育改革。香港的教育改革变化体现了国家或地区对于发展的愿景,以此重新设定的教育目标,成为支持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成为回归后特区政府政策改革的重点。黄晓星博士采用个案研究的模式,聚焦于教师改变的不同维度,对不同学校的58位中小学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和对77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认为教师改变是社会结构变化、教育改革、个体生命境遇等多方面交织互动的结果,并且不局限于工作层面,而涵括了从工作、生活到社会关系等多维度的变化;认为教师日常改变这一环节是当前教改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改善两者关系也将是教改成功的重要环节。

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的非营利性组织(NPO)和社区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中共十八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对现代社会组织及其体制提出了“政社分开、责权明确、依法自治”的要求。目前,大陆的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建设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陈福平博士以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为切入点,比较分析了台湾和香港两地在社区建设中非营利组织的参与、运作及其特点,认为其对中国大陆在城乡地区开展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的经验——台湾的“社区总体营造”中重视内源性资源开发和社区动员经验、香港的社区管理体制中重视规则和市场化的项目整合特点。陈文的比较研究具有学术上的价值与实践上的启示。

本期专栏特别集中发表三位“80后”年轻学者的作品,除了从社会学研究专题组稿方向的考虑之外,还有另外的一层涵义,就是向学界传递一个信息——期待更多的年轻学子投身到港澳研究——学术研究的行列。《澳门理工学报》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