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美国驻华媒体

第一节 早期中美关系与美在华“印刷”媒体的出现

一 中美两国的早期接触及对彼此的初步印象

美国建国较晚,美国人何时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中国这一国家并没有确切史料记载,不过可以肯定,在抗英独立前,作为英国殖民地的美国几乎与中国没有直接交往,对中国并无了解,因此,费正清曾说:“早期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几乎是从零开始的。”〔美〕费正清:《19世纪中叶的美国与中国》,选自欧内斯特·梅编《美中关系史论——兼论美国与亚洲其它国家的关系》,齐文颖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第22页。

1776年美国独立后,为发展经济和对抗英国,非常希望能够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当时中国的茶叶是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从广州运至伦敦再转运美洲;美国的人参等土特产也是通过这种途径输入中国的。因为与东印度公司独立进行贸易,“美国人将亚洲看作一个整体,称它为东印度”〔美〕泰勒·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姚曾廙译,商务印书馆,1959,第2页。。因此,在美国建国初期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美国人关于中国的信息多是从一些旅行者及东印度公司的商人那里零星得到的,而且对中国存在着相当深的偏见,他们认为中国人是“长尾巴的天朝人”“未开化的 ‘猪眼’人民”,即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也弄不清中国人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在得知中国人不是白种人时感到非常惊讶,尽管他已经知道他们的“外貌滑稽可笑”。〔美〕费正清:《19世纪中叶的美国与中国》,选自欧内斯特·梅编《美中关系史论——兼论美国与亚洲其它国家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第22页。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最初,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大多是通过外在的长相和肤色来获取,这种流传的被扭曲了的中国人外表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美国人来华的步伐。

中美两国的交流,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末的贸易往来。而在中美贸易正式往来之前,极个别的商人、游客、海盗曾来华探险。据可靠史料记载,至少黎亚德(John Ledyard)和戈尔(John Gore)到过中国。黎亚德是美国康州人,大学毕业后随英国人到世界各地探险,漫游过广州。返美后,讲述在华的所见所闻,引发了许多美国人的好奇心。特别是那些商人巨子,试图来中国发横财。1784年2月22日,“中国皇后号”满载货物自纽约起航赴华,8月28日到达中国,成功地进行了贸易,次年5月12日返回美国纽约。“这次航行约为30727美元,约为投资额的百分之二十五。”〔美〕赖德烈:《早期中美关系史》,陈郁译,商务印书馆,1964,第10~11页。此次航行,大出美国人所料,竟获纯利近4万美元,利润高达25%。美国新闻界争相报道,远航的报告也转到了美国国会。这次成功的中美贸易的开端,刺激了中美贸易的快速发展。“美国既没有像英国那样的东印度垄断公司,也没有参与当时欧洲战争,所以美国贸易发展迅速,1805年到1806年美国约有四十二艘货船。”〔美〕赖德烈:《早期中美关系史》,陈郁译,商务印书馆,1964,第44页。“美国贸易的飞跃进展,很快在广州商业界中占到了第二位。”〔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张汇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第65页。美国人对中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有的美国议员还专门给华盛顿总统写信,建议重视和拓展对华贸易。美国国会于1789年至1791年曾立法保护对华经济贸易。

尽管美国人对中国仍非常陌生,但随着中美贸易的进行,还是摈弃了对中国人“丑陋”面貌的最初认识,将中国看成一个文明礼仪之邦,表现出尊敬和羡慕。这一印象最初来自输入美国的中国产品。当时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在北美殖民地享有很高的声誉,它们把中国的美好形象传达给美国人,成为美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那时,中国的瓷器、丝绸、漆器、画纸、象牙扇等,在美国既是商品,也是上等的艺术品,早期的美国人以家里拥有一两件中国货而自豪,尤其是在一些显赫之家,都要摆出几件精美的中国瓷器和展示丝绸借以炫耀。显然,当时的美国人认为遥远的中国生活充满了艺术。在鸦片战争前,美国一份著名的杂志还曾有文章赞美了中国人,“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在一切有关生活便利方面是显著的,欧洲比较近代的几种艺术的源流,却已消失在蒙昧的时代之中”。〔美〕赖德烈:《早期中美关系史》,陈郁译,商务印书馆,1962,第119~120页。当时,美国还出现了一些仿中国建筑,曾觐见过乾隆帝的荷兰人布拉姆定居美国费城,仿照中国建筑风格,建造了一幢房子,取名“中国隐退园”,吸引了众多客人参观;三十多年后,对华贸易商人邓恩在这座“中国隐退园”附近建造了一幢被称为“中国小别墅”的建筑,也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早期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另一个渠道是欧洲旅行家、思想家和耶稣会传教士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中描绘的古老、文明、智慧、富庶的中国仅仅给美国人一个直观印象。伏尔泰(Voltaire)、莱布尼茨(Gottfried Leibniz)和魁奈(Francois Quesnay)这些美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则从理论上树立了中国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那些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的开国者们,都对中国充满了赞誉之情,认为中国是人杰地灵的礼仪之邦。托马斯·杰斐逊、本杰明·富兰克林和詹姆斯·麦迪逊等开国元勋们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些人的影响,把中国看作值得尊敬和效仿的大国。富兰克林对中国钦羡备至,希望美国能在较短时间内拥有同中国一样的资源和财富。

1784年“中国皇后号”来华后,美国人开始有机会目睹中国的“庐山真面目”,第一批美国商人也在华见到了中国人的一些负面行为,比如,中国官吏的暴戾、腐败,一些贸易官员的欺诈行为等,在早期中美贸易中,美国商人最反感的是清政府官员从来不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打交道,视之为未开化的“蛮夷”。此外,他们对中国的宗教、风俗也殊无好感,批评中国崇拜偶像、迷信、笃信吉日以及一夫多妻等习俗。总之,在中美交往的早期,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是“好奇心和视中国为一个古怪地方的观念”的混合体。韩德(Michael Hunt):《一种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前的美国和中国》,项立岭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第35页。“一股软弱无力的充满优越感甚至反感的逆流和一种比较宽容的有时充满好奇心的对华观点同时存在。”韩德(Michael Hunt):《一种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前的美国和中国》,项立岭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第57页。到19世纪上半期,美国商人把中国看作商品的销售市场;美国的新教徒把中国当作他们全球传教的主要关注地之一。

相对于美国人对中国人的了解,特别是在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美国的直接了解极其贫乏,中国虽然也早有人漂洋过海或接触过来华的美国商人,但很少有人关注美国这个国家。

其实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中美关系方面的文献记载,1602年,利马窦就在向明廷进献的《万国图志》中介绍了亚墨利加洲(美洲)。此后,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汤若望等也先后在他们的作品里介绍过美洲的情况。这些书籍,对中国人扩大视野,了解包括美洲在内的世界,从理论上来说原本是有价值的;但“天朝上国”的狭隘认识让清朝统治者漠视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土地,一些涉及介绍美国这类国家的书籍,往往被封建统治者们斥之为“多诞之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