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裂变:全代会与党统之争

对一个革命政党而言,第一代魅力领袖逝世后的权力继替,往往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难关。由于党的创建者大都是青年人,其换代期势必在时间上拖得很长,加之创业的第一代领袖往往能力超凡,长期在其阴影下成长起来的第二代很难脱颖而出。第一代领袖一旦逝世,继起者在能力与威望上均遥不可及,党内一时难以产生一个足以慑服各方或维系和笼络各派的强势人物。在无人足以服众的情况下,党内接班人之争亦应运而生。

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内部主要在胡汉民、汪精卫和蒋介石之间就党魁继承人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权力斗争。蒋介石虽然最终以军权坐大,但在很长时间里一直面临着党内其他势力的挑战,直至1938年其合法党魁地位才得以正式确立。自1925年总理去世至1938年总裁产生,在这13年间,国民党并不存在一个令全党慑服的法理权威领袖。尤其自1926年1月的国民党“二大”至1931年11月的国民党“四大”,五六年间,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几未停息。

这个阶段派系斗争的焦点主要为接班人与党统之争,同时亦夹杂着国共之争和路线之争。1927年7月以前,国民党各派围绕着如何对付共产党,而有“容共”“联共”和“分共”“反共”之别;1927年8月以后,各派在“反共”问题上虽然取得共识,但随之而起的党统之争又将派系斗争推向极致。南京政权建立初期,右翼的西山派旧帜依张,左翼的改组派又新树一帜。同时,地方军事集团借势称雄,各据一方,“以军分党”。蒋介石则力图挟优势武力树立自己在国民党中央的“正统”地位,引发党内左右两派和地方军事集团的强烈不满和联合反弹。在共同不满蒋介石南京中央的情绪下,各政治派别之间和各军事集团之间虽存有矛盾分歧,但在“反蒋”的大目标下集结起来,一度形成联合战线,衍为政治派系之间的“文斗”与军事集团之间的“武斗”相互纠结的局面。

北伐时期,胡汉民提出“党外无党,党内无派”的主张。蒋永敬:《民国胡展堂先生汉民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第377页。在这一理念宣导下,国民党的派系政治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公开争夺党的“正统”,二是将派系斗争隐蔽化。“党外无党”不仅意味着其他政党不能合法存在,也表明党内持不同政见者和派系势力不能脱离原党另立新党,否则就可能丧失党统的合法性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党内的不同派系为了合法存在,必须首先在党内制胜对手,争夺党的“正统”,然后以“中央”的名义号令全党,宣布对手为非法的“伪”组织,或取消对方成员的党籍。党的“正统”成为一项极重要的政治号召和实力资源。党统之争自然也成为这个时期国民党内各次文争武斗的核心问题。陈诚在晚年回忆录中对此有过一段评论:“当时的党统,和春秋时代的周天子一样,本身虽是一个空架子,但那些强大的诸侯,要想诛除异己,一定要托他的名行事,然后才觉得应天顺人,而不是穷兵黩武。”《陈诚先生回忆录——北伐平乱》,台北,“国史馆”, 2005,第111页。

“谁才是党的正统?”对这一问题的认知,本带有相当的随意性和模糊性。由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不仅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更具有党统的象征意义,于是在一段时期里,自开全代会便成了党内各派争夺党统的一大要着。继西山会议之后,诸如粤“二大”、沪“二大”、粤“四大”、沪“四大”、宁“四大”、改组会议、扩大会议、非常会议等,纷纷出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