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北朝时期

北魏太武帝元年(424),嵩山(今河南嵩山)道士寇谦之在平城(今大同)创建新天师道(又名北天师道),在平城(今大同)东建立天师道场。太武帝拓跋焘亲到坛前受符箓,开始大规模的诵经仪式。

寇谦之,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北),自称是东汉功臣寇恂的十三世孙。他少好仙道,有绝俗之心,修张鲁之术未成,遇“仙人”成公兴指引,先后在太华、嵩山修道三十余年,广收门徒,声名渐著。《魏书·释老志》记载,寇谦之自称于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十月乙卯日在嵩山遇太上老君降临,太上老君授其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之诫》20卷,令其“清整”旧天师道,宣传新科。八年后,即泰常八年(423),太上老君玄孙李谱文来到嵩岳,授《鸬图真经》60卷,令其辅佐北方太平真君(即后来的太武帝),兴修静轮天宫。始光元年(424),寇谦之将两部假托神授的经典进献太武帝。太武帝初亦不全信,后因左光禄大夫崔浩极力举荐,寇谦之受到太武帝崇奉,两部经典宣传的“新科”“新法”在全国上下得到推行。同时,太武帝派使者奉玉帛牲牢祭嵩岳,迎山中诸弟子40余人入平城,起天师道场于平城东南,“重坛五层,尊其新经之制”。于是,北魏始“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为感知遇之恩,寇谦之乃积极谋划,协助太武帝相次歼灭大夏、北燕和北凉等割据政权,统一北方,“成太平之化”。太延元年(435),太武帝遣使在华岳嵩山和恒山立庙修碑,表彰寇谦之辅佐之功。

北魏太延六年(440)六月,皇孙拓跋睿生。太武帝大喜,取寇谦之神书“辅佐北方太平真君”之语,改元“太平真君”。次年,寇谦之告知太武帝:“今陛下以真君御世,建静轮天宫之法,开古以来,未之有也,应登受符书以彰圣德。”太平真君三年(442)正月,太武帝亲至道坛受箓,旗帜尽青,以从道家之色,开皇帝当道士之先例。从此以后,新君登位受箓成为惯例,终北周之世不衰,寇谦之也被奉为国师。道教自5世纪中叶始获得国教的地位。

太平真君九年(448),崔浩怂恿太武帝发动了镇压佛教事件。道教乘镇压佛教之机迅速发展起来,到处兴建宫观庙宇,一度香火极为旺盛。

太平真君九年(448),寇谦之因“气息不接,腹中大痛”而死。当时有河东人祁纤,好相人;闻喜人吴劭,道引养气,积年百余岁,神气不衰;河东人罗崇之,常吃松脂,不食五谷,自称受道于中条山。太武帝令其还归乡里,立坛祈请。罗崇之说:“中条山有深穴,与昆仑、蓬莱山相通。入穴中见到仙人,便与之往来。”太武帝下诏令河东郡供给中条山道坛所需。罗崇之亲自入中条山洞穴,才进百余步,就到了洞穴尽头。有司以罗崇之诬阁不道,奏请治罪。太武帝说:“崇之修道之人,岂至欺妄以诈于世,或传闻不审,而至于此。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治之,是伤联待贤之意。”遂赦之。

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孝文帝下诏:“夫至道无形,虚寂为主。自有汉以后,置立坛祠,先朝以其至顺可归,用立寺宇,昔京城之内,局舍尚稀,今者里宅栉比,人神猥凑,非所以袛崇至法,清敬神道,可移(道坛)于都(平城)南桑干之阴,岳山之阳,永置其所。给户五十,以供斋祀之用。仍名为崇虚寺。可召诸州隐士,员满九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