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市情概览
- 太仓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 凌鼎年编著
- 8370字
- 2018-12-19 14:39:09
1 区划沿革
春秋战国时,太仓属吴地,亦称娄地。秦朝时,属会稽郡,设娄县,下辖惠安乡。东汉到南齐,属吴郡娄县。南北朝到宋,先后属昆山和苏州。
元延祐元年(1314),昆山州治迁至太仓,太仓统管昆山。元至正十七年(1357),昆山州治迁回马鞍山,昆山管理太仓。
明弘治十年(1497),建太仓州,包括嘉定、常熟的双凤、昆山,并辖崇明县,隶苏州府。
清雍正三年(1725),升太仓州为江苏直隶州,析州地置镇洋县,领镇洋县、崇明县、嘉定县、宝山县四县,为苏宋常太道的组成部分。
辛亥革命后,太仓州、镇洋县合并为太仓县,县城所在地为城厢镇。《明史·食货志》说:“在城曰坊,近城曰厢。”城厢意为靠近城的地区,城厢镇即为首善之镇。
1993年1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太仓撤县建市。
2 历史文化概述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系江苏的东南大门,位于长江入海口,其浏河镇素有“江尾海头”第一镇之称。太仓在长江口南岸,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明张采《太仓州志》谓之“沧海东濒,玉峰西望,娄江南绕,虞山北障”,太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被誉为“上海的后花园”。太仓全市总面积为809.9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47.45万人。2014年,太仓的财政收入为106亿元。
“太仓”,顾名思义,皇帝的粮仓也。民以食为天,有粮则安,无粮则乱,故富庶的太仓自古以来就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据地方史研究者考证,太仓作为长江入海口的冲积平原形成于五六千年前,大约在四千五百年前,这儿有了我们祖先活动的踪迹,留下了良渚文化遗迹。太仓最早的文化遗存主要集中于岗身,也即海岸线,从今双凤到南郊一带就属原岗身,亦称“东岗”。张采的《太仓州志》曰:太仓有“上岗身”“下岗身”“归吴岗身”等。岗下皆沙碛螺蚌。太仓旧时有岗身路、岗身桥等。今上海有外岗,指岗身以外的冲积平原,也即后来形成的陆地。
太仓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春秋战国时吴王在此置仓屯粮,以及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在此的有关活动。有意思的是,在目前能见到的关于太仓历史的资料中,比较早、比较详细且比较可靠的是对本地区宗教传播情况的记载,例如,三国时沿江的今鹿河地区已有了圣像寺。地方志记载三国时仆射徐真舍宅为寺,言之凿凿。另有记载说,东晋咸和六年(331),高僧支道林曾经来太仓寻访名士瞿硎,发现一块夜放灵光、四面环水的宝地,后创建了双凤寺;梁天监年间(502~519),今太仓境内的城厢镇建有报恩院(后名隆福寺)、妙莲庵(系海宁寺前身)等。
太仓古城初具规模、形成集市大约在宋代,但宋时太仓还无城墙,只围以木栅栏。
不过,据地方志记载,宋景祐元年(1034)时,范仲淹即来太仓开浚七浦塘,另外方志中还有疏浚杨林塘等记载,由此推算,宋代时,太仓已是朝廷重要的行政区划了。太仓的真正崛起、繁荣,则始于元代,这与太仓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因为太仓地处江海交汇处的长江入海口,在古代没有空运、铁路、高速公路的情况下,运输货物最经济、最安全的就是走水路,而大宗运输则属海运更快捷、吞吐量更大。元代统治者定都大都(今北京),而江浙一带的粮食都囤积在太仓,如何输运到京城就成了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当时已降元朝的海盗朱清、张瑄两人熟悉海运,后朝廷起用两人负责漕运,从太仓把皇粮运至天津,再转运京城,朝廷于是在太仓建了专管海运的衙门泉府司等,再后来在今武陵桥北设庆元市舶提举分司(相当于现在的海关),由于朱清、张瑄是奉旨开创漕运,漕运又被朝廷定为岁制。
太仓的人口开始激增,从当初户不满百,很快扩展到万家之多,太仓一跃成为“东南之富域”“天下之良港”“天下第一码头”,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了一个新兴港口城市。元延祐元年(1314)朝廷干脆把昆山州治迁到了太仓。至此,太仓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太仓如此富庶,也引起了流民的垂涎,元至正年间,浙江盐贩方国珍率千余名饥民多次沿海路而至,在刘家港及娄江两岸烧杀抢掠。元末,已在平江(今苏州)称吴王的张士诚出于辖区利益考虑,遣部将高智广拆常熟支塘城,修筑了太仓的城墙,距今约有650年历史。
到了明代,太仓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可以这样说,明代是太仓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时期之一。明代的太仓,涌现出大量的文化名人,而且代有传人,一直到清代。即使置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大舞台,太仓的文化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也是颇为可观的。
据统计,在明、清两代,太仓人才辈出:出了毛澄、毕沅、陆增祥3位状元,出了陆釴、王锡爵、王衡、吴梅村、朱玉麟等5位榜眼,出了徐秉义、汪廷玙、汪学金等3位探花;出了陆釴、王锡爵、吴伟业、邵嗣宗、陆增祥5位会元,出了赵汴、陆大成、王士骐、王衡、胡溶5位解元;出了2位宰相级的朝廷大员,一是明万历年间的文渊阁大学士——首辅王锡爵,一是王锡爵的曾孙、清康熙年间的大学士王掞,人称“祖孙宰相,四代一品”。当年,在今太仓宋文治艺术馆南面的老街上,还有镌刻此楹联的石牌坊呢。另外,太仓在古代出过10位尚书,元代有户部尚书张文虎,明代有8位,分别是兵部尚书凌云翼、礼部尚书毛澄、刑部尚书王锡爵、兵部尚书王在晋、工部尚书张辅之、刑部尚书王掞、礼部尚书陆宝忠、农工商部尚书唐文治。如果加上死后追封为尚书的,太仓共出了13位尚书。目前,经考证,太仓历史上有姓名记载的进士为314名,其实,还不止这个数,有举人800多位。太仓学者张炎中编纂的《太仓历史人物辞典》,收录了从宋至清的3460位人名条目。我自己撰写的《太仓近当代名人》则收录了清代以后到当代的560位名人,说太仓名人辈出、人才济济,那是名副其实的。
太仓历史上之所以能出这么多的进士、官员、文人学者,与太仓的读书风气有关。历史上太仓的藏书大户比比皆是,如明代文坛“后七子”领袖王世贞的“小酉山馆”藏书三万卷,其中宋版图书超过千卷,另藏“尔雅楼”,典籍则藏于“藏经阁”。他胞弟王世懋建有“万卷楼”,今发现的“东海两难”碑拓本及王世贞等名人题跋,均为万卷楼藏品。
太仓历代藏书家中,清代光绪、宣统年间的缪朝荃不能不提,他的“东仓书库”藏书之丰,一般人的藏书难以与之比肩,可惜后来由于家道中落,其藏书逐渐散失,其中大部分被浙江南浔刘承干的“嘉业堂”藏书楼收购。
另外,“娄东三凤”之一的明代陆容,藏书亦逾万卷。明篆刻大家赵宧光的藏书楼“小宛堂”,明复社领袖张溥的“七录斋”,清钱宝琛、钱鼎铭(钱宝琛之子)的“听邠馆”藏书楼,在历史上都小有名气。顾伊人的“陶庐”、汪醉樵的“书巢”、程迓亭的“据梧斋”等,在太仓本地颇有名气,金元功、钱履缪与沙溪吕石香家的藏书都名重一时。由于太仓人喜藏书,喜读书,学而优则仕,出将入相也就不稀奇了。太仓的不少读书人可能书读得太多了,对世事、对官场看得透了,宁可在野不在朝,他们朝辞庙堂,晚归故里,起室筑园,觅一世外桃源,然后读书吟诗,弹琴作画,悠哉游哉,颐养天年,由于少了功利的目的,多了一份自得其乐的闲情逸致,故在艺术上更显得纯、显得精,“无心插柳柳成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精品。明清时期,太仓的文化名人举不胜举,领袖式人物也为数不少,如明代文坛“后七子”领袖王世贞、明代昆曲鼻祖魏良辅、明代大画家仇英、娄东画派代表人物王时敏与王原祁及王鉴、明末复社领袖张溥、娄东琴派掌门人徐上瀛、娄东印派创始人汪关、大诗人吴梅村……
写到这儿,只能打住了,因为有贡献的乡贤实在太多了。在太仓的近代史上,各行各业的名人依然灿若星辰,不可胜数。清末教育家陆宝忠,国人也许记不起他的名字,据载在海外编的一本《影响世界的100位教育家》中,其名字赫然在列,据说如今中国大学的一些管理模式,最初的蓝图就出自他的设计。
大教育家唐文治也是太仓人,其故居“静观堂”就在太仓的原岳王镇。他是后来移居到无锡的,是交通大学第十一任校长。培养、造就过诸如王蘧常、钱仲联、魏建猷、唐兰、蒋天枢等文化名人的无锡国专也是唐文治创办的。他的儿媳妇俞庆棠则被誉为中国“民众教育的保姆,成人教育的先驱”,系新中国最早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的女性。太仓博物馆曾辟有“唐文治纪念室”与“俞庆棠纪念室”。
俞剑华有南社“四剑之一”的美誉;俞颂华则被黄炎培赞为“新闻界的释迦牟尼”。当年,是俞颂华带瞿秋白去苏俄考察的,只是由于瞿秋白身份特殊、名头太大,有些著作中竟只提瞿秋白去苏俄,而不提俞颂华,这有失客观公正。
在电影界,太仓有拍摄过《清宫秘史》的著名导演朱石麟;在昆曲界,有培养过华文漪、梁谷音、杨春霞、童芷苓、言慧珠、红线女、袁雪芬、梅葆玖等著名演员的名师朱传茗;在音乐界,有用昆曲为毛泽东的诗词谱过曲的音乐家高步云;在舞蹈界,有中国新舞蹈的奠基者、开拓者与实践者吴晓邦;当代的国画家邢少兰、军旅油画家高仁岐与音乐家张晓峰等也名气在外;在科技界,更是人才辈出,精英多多,如:有“中国居里夫人”之称的吴健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朱棣文,“两院”院士唐孝威、唐孝炎、吴建屏、黄胜年、邹世昌、杨胜利、顾懋祥、陆佑楣、龚知本,等等。
总而言之,太仓人杰地灵。这些文化名人为太仓、为中国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还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只是太仓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社会变化大,在不断的建设中,不少名胜古迹逐渐消失,这着实可惜,但所幸尚留下十不存一的实物。有近2200年历史的盐铁塘,有900多年历史的致和塘,有680年左右历史的5座元代石拱桥,始建于元代的天妃宫,始建于明代的王锡爵故居、张溥故居,始建于明代的弇山园,始建于明末的南园,始建于宋代的阅兵台,以及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末的乐荫园、历史可以追溯到梁天监年间的海宁寺遗址,还有移建、重建的陆世仪读书处、墨妙亭、镇洋县界碑、清代试院碑等,这些历史遗存默默地诠释了太仓丰厚的文化积淀。
如果说古代建筑可以翻修、重建,那么古树名木则属活的“档案”,来不得半点虚假。今太仓名人馆前的500年树龄的古罗汉松、南园300年树龄的古桂花,原太仓市一中校内的600年树龄的古紫藤,与十多棵百年树龄以上的榆树、枳棋、龙爪槐、花椒树,原太仓市政协院墙外的400年树龄的广玉兰,还有沙溪中学、科教新城、新湖镇、三家市等处十多棵树龄为400~600年不等的古银杏树,无不骄傲地向世人显示着太仓久远的历史与曾经的辉煌。
说到土特产,太仓也不少:有享誉百年的肉松;有清代时挂“进贡糟油”金字招牌的糟油;有唐伯虎品尝过、赞誉过的双凤爊鸡;有中国四大名蒜之一的太仓白蒜;有闻名遐迩的百年美味双风羊肉面……够了够了,光这些已足以让人垂涎欲滴了。
如果结合历史文献与民间传说,我们可以知道,昆曲起源于太仓,牛郎与织女的故事降生于太仓,江南丝竹起源于太仓,海上漕运起始于太仓。如今,太仓又是武术之乡、桥牌之乡、龙狮之乡、全国楹联文化城市、计划生育全国先进县市、全国长寿之乡等。全市仅有47万人口,却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等9个门类的88位国家级会员,这在全国的县级市中是绝无仅有的。太仓的微型小说创作在全国也小有名气,太仓被授予“中国微型小说之乡”,有精于微型小说创作的作家群,太仓的沙溪高级中学是全国唯一被授予“中国微型小说教育基地”的学校。太仓的文学社团也声名在外,太仓市一中的弇山文学社曾被评为“全国十大中学文学社社团”之一,现在的沙溪高级中学的望月文学社系全国中学百强文学社之一。娄东印社、娄江琴社、太仓市书画院、娄东昆曲社也都名家荟萃,群贤毕聚,特别是茉莉花青少年古筝艺术团与璜泾小学的少年民乐团,得到我国民乐专家陆春龄、闵惠芬、张晓峰、乔榛等老师的一致好评,还引起了国际友人的兴趣,多次应邀到海外演出。太仓这块土地上,还走出了孙青、缪志刚等著名的歌星;太仓的硬笔书法更是享誉整个书坛,太仓硬笔书坛的马家军弟子屡次在全国性的赛事中摘金夺银;太仓有多位全国闻名的制谜高手与猜谜行家,也有多位在棋坛上排得上号的名家;在收藏方面,太仓也是藏龙卧虎。文化方面,太仓人才辈出,武术方面同样不弱:全国仅一百多名高级硬气功师,太仓有两位,上海东方电视台等媒体曾慕名专程来太仓拍摄过专题片,太仓的陈式太极拳学会、木兰操等也是常常引起媒体关注的。
如今,太仓成了全国德资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有200多家德资企业落户太仓,每年在太仓举办全国性的德资企业啤酒节,德国大使馆还与太仓政府合作办过“德中同行——2008太仓周”“中德工业设计周”等。另外,太仓不但与日本福岗建立了友好关系,还与意大利罗索利纳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太仓的城市精神是“精致、务实、和谐、创新”。“精致”,是太仓人的基点,衣食住行无不精致;“务实、和谐”是特点,“创新”则是亮点。多年来,太仓的创新之举层出不穷,不少是全国典范,譬如近年的“文化养老”,就走在了全国前列。
如今,太仓的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以港强市的太仓正以发展的态势走向世界。江南水乡城市太仓,当代历史名城太仓,这是一颗长江入海口的明珠,是一片让人永难忘怀、赞不够、爱不够的热土。
3 地名释读
太仓
“太”,释义为高也、大也、极也。譬如“太阳”“太空”和哲学上的“太极”、社会学上的“太平”,是至高、至大、至妙的,可见“太”字实在是个妙不可言的好字眼。最有说服力的是,皇帝的父亲叫太上皇,皇帝的母亲叫太后,皇帝的老师叫太傅,皇帝的接班人叫太子,皇家的御用庙宇叫太庙,皇家所办的学校叫太学,皇帝的御医叫太医,由此可见,凡与皇帝、皇家有关系的都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凡以“太”字打头,要么是最好的,要么是与皇帝有关系的。“太仓”,顾名思义就是皇帝的粮仓。
皇家的粮仓放在太仓,从另一侧面说明太仓是一块风水宝地,因为皇家粮仓的所在地,至少要符合三个条件:民风淳朴,不偷不抢;地势高,不淹不涝;运输方便,进出便捷。古代没有铁路,没有飞机,大宗的运输主要靠水路,太仓内有天然的黄金水道,有人工开凿的盐铁塘、致和塘,水网密布,四通八达,加上出海便利,交通条件得天独厚。
据明代桑悦的《太仓州志》记载:春秋时吴王就曾在太仓建仓。此外,还有战国春申君建东仓说、西汉吴王刘濞建仓说、三国孙权建仓于武陵桥说、五代时吴越国钱氏诸王建仓说等。总之,自春秋以来,就有国君、诸侯先后在太仓建立粮仓,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到元代,朝廷在太仓建的粮仓规模更大,号称“天下第一粮仓”。明代时,太仓粮仓的规模依然是全国数一数二的。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位于太仓南郊的“海运仓”遗址,共有919间敖仓,储存了浙江等地的粮食数百万石,俗名也叫“百万仓”。海运仓遗址重见天日,被列为2009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已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仓,天下粮仓,名不虚传。
娄东
娄东,即娄江之东。北魏的著名水利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专门提到过“三江”。古时的“三江”指娄江、东江、松江,是唐、宋以前太湖的三大泄水通道。到了元初,东江、松江相继湮塞,娄江就成了导水入海的主要通道。
娄江是唐、宋以前的旧称,即现在的浏河。娄江源出今江苏吴江市鲇鱼口,北入运河,经苏州娄门,再经昆山、太仓,在浏河口入海,全长约92公里,在太仓境内,从西郊到入海口大约有20公里。因为当时昆山、太仓地处娄江之东,即所谓“东历昆太”,所以,太仓别称“娄东”。
广义地讲,娄东还应包括昆山,但我们现在谈娄东文化,则专指太仓一地的文化。
关于娄东文化的起始,有些人认为可从三国时算起,在三国吴嘉禾元年(232),孙权“为结好辽东公孙渊,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率舟师出娄江口,泛海至辽东,会公孙渊”。三国时,陆绩曾在太仓鹿河开拓陆浦河,相传孙权曾在鹿河为其母亲造塔。
目前,太仓沙溪镇乐荫园的宋碑是太仓有文字可查的历史的最早的实证。在唐代以前,太仓少有从政的官员和有名望的文化人,能查到的是三国时孙权手下的仆射(高级武将)徐真,相传他的妹妹玉印嫁给了孙权,后失宠,还有一个名人是晋代支道林来太仓双凤拜访过的名士瞿硎。史书明确记载,在宋代太仓曾出过龚宗元、龚程、龚况、龚明之等一门四代七进士,最早记录牛郎与织女传说的就是当时家居太仓南郊黄姑村的龚明之。宋代时,太仓的郏亶、郏升卿、郏晋卿父子三人也较有名,郏亶是王安石欣赏的水利学家,写过《吴门水利书》,今太仓弇山园有其墓葬。
2006年,太仓公园改造、扩建时,意外地挖到了数十块老砖,并在砖身上发现了若干文字,经辨识,其为“释迦真身宝塔祝延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圣寿保国界安民者”。从字义来看,此砖系建造释迦牟尼的真身宝塔所用之砖。
当然,太仓在历史上还一度隶属娄县,汉设娄县,属吴郡。娄县的范围就比较大了,因此有人提出娄东也可认为是娄县之东或娄地之东,这也属一家之言。
弇山
太仓别称弇山,以前太仓唯一的五星级饭店弇山饭店就是以此命名的。“弇山”之名出自明代王世贞筑的弇山园。王世贞是明代文坛领袖,曾独主文坛二十年,官至刑部尚书。明万历年间,他与其弟王世懋在太仓建了十多个园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弇山园。园名来自《山海经》,原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弇山园占地70多亩,叠有东弇、西弇、中弇三座假山,时人赞为“平地起楼台,城市出山林”,当时号称“东南第一名园”,明代时,不少名人——如李时珍、戚继光等——都到过弇山园。后来,王世贞干脆自号“弇州山人”,其著作也定名为《弇州山人四部稿》。鉴于王世贞的名声与地位和弇山园的名气,太仓又称弇山,也就无可厚非。
镇洋
太仓在清代时还被称为镇洋县,此名取自太仓县衙后面的镇洋山,此山现已荡然无存。镇洋山为明代弘治十年(1497)时的太仓知州李端所筑,三峰曰迎仙、来仙、游仙。因太仓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有倭寇入侵,有海涛裂岸,建“镇洋山”意在镇住东洋人、镇住海洋之涛。明代著名文人祝枝山有诗文记之。
镇洋县的名称应该也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系,镇洋即镇住海洋,保佑平安,与太仓城内的海宁寺的取名异曲同工。
清雍正三年(1725),太仓州升为直隶州,辖镇洋县,清乾隆年间的状元毕沅、清道光年间的状元陆增祥都属镇洋县考生。
镇洋县界碑今移至致和塘的海门第一桥西十余米处,即陆世仪读书处东侧的绿化带。
惠安
三国时太仓有“惠安乡”之名,那时,太仓反倒是别名。当时太仓的惠安布是很有名的,但在历史的演变中,“惠安”这一地名慢慢消失,已鲜有人知了,老太仓人中也极少有人知晓这个名字。
刘家港
浏河系娄河(即娄江),太仓人对“浏”“娄”的发音差不多。
南宋末年,崇明三沙刘姓岛民耗巨资力拓娄江,当地百姓感其恩,于是称之为刘家港。郑和下西洋就是从刘家港起锚的,这在中国的历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刘家港与浏河是同一地方,系不同时期的不同名称。
古六国码头
一说到太仓浏河的历史,“古六国码头”几乎是必提的,但有一点要说明:“古六国码头”不是单指太仓的刘家港或今日的浏河镇,而是指从刘家港到太仓南郊娄江沿岸的整个码头。南郊,历史上叫“南码头”。明代发源于太仓南郊的昆曲,在明清时就称之为“南码头曲”。
目前能查到的最早提到“六国码头”的文献资料,是桑悦编纂的《太仓州志》,刊于明代弘治年间。其志云:“元至元十九年,宣慰使朱清、张瑄,自崇明徙居太仓,创开海道遭运,而海外诸番因得于此交通市易,是以四关居民,闾肆相接,粮艘海舶,蛮商夷贾,辐辏而云集,当时谓之‘六国码头’。”
嘉靖年间刊印的张寅编的《太仓新志》也记载道:“太仓,古娄县之惠安乡耳,至元朱清、张瑄创海运于此,而诸番辏集为市。国初,由此而漕定辽,由此而使西洋,遂为东南巨州。”
我们经常提到“古六国码头”,但若问古六国码头到底通哪六个国家,恐怕就不太好回答了。笔者认为“六国”是泛指,并非一定指六个国家。从现在能查到的资料分析,码头主要通日本、高丽(今朝鲜)、吕宋(今菲律宾)、占城(今越南)、暹罗(今泰国)、渤泥(今文莱)、古里(今印度)、爪哇国(今印度尼西亚)、马六甲海峡(今马来西亚)等,还有木骨都束(今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不剌哇(今索马里布拉瓦)、麻林(今肯尼亚的马林迪港)、阿丹(今也门亚丁港)、剌撒(今红海伊萨角)、东非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港)、竹步(今索马里朱巴河口)。
“金太仓”
“太仓”一名始于宋代,太仓前加“金”字,就成了“金太仓”。关于金太仓的说法,大约出现在明末清初。清康熙年间,苏州辖一州七县,当时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即“金太仓、银嘉定、铜常熟、铁崇明、豆腐吴江、叫化昆山、纸长州、空心吴县”。此段评述可在清代褚稼轩的《坚瓠集》中查到。
这儿的“金”“银”“铜”“铁”不是指太仓、嘉定、常熟、崇明四地出产金、银、铜、铁,而是指在上述县市当官补缺的“油水”大小。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中,太仓最富,经济状况最好,在太仓做县太爷收入最丰,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在太仓当官收入远不止这些。当时官场还流传这样一个说法,谓之“困十万”,意思是在太仓做官的人即便心不太贪,每天只睡睡大觉,每年也有“十万”的收入。这比之三年清知府,其收入又多了两倍。
“金太仓”之由来,盖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