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政治科学(2014年第4期/总第40期)
- 阎学通主编
- 3182字
- 2020-08-29 08:30:51
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
【内容提要】自2012年以来,一些中外学者认为中国积极进取的外交政策注定会失败。但是通过观察过去两年中国对外关系的成果,本文认为,中国改善了而非恶化了与他国的关系。与“韬光养晦”战略相比,“奋发有为”战略对于塑造有利于民族复兴的外部环境更加卓有成效。笔者用道义现实主义的理论阐释了奋发有为战略的作用,认为道义可以同时提高崛起大国的国际政治实力和政治合法性。韬光养晦战略与奋发有为战略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注重经济利益,后者强调政治支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奋发有为战略注重道义,而韬光养晦战略忽视道义。由于战略目标的不同,奋发有为战略在基本方针、总体布局、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上都有别于韬光养晦战略。到目前为止,奋发有为战略所取得的外交成绩已超出2012年时人们对习近平的期待。习近平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或许会成为阐释道义现实主义理论的最佳和最新事例。
【关键词】韬光养晦 奋发有为 道义现实主义
【作者简介】阎学通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电子信箱:yanxt@tsinghua.edu.cn。
不论是就中国的国际地位还是中国与一些东亚国家的关系而言,2010年都是一个转折年。这一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一年,中国与美国、日本、菲律宾、越南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这使得中国国内关于邓小平于1990—1991年提出的韬光养晦战略是否还有必要坚持的争论变得更加激烈。事实上,该争论已经持续了数年。2013年10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正式提出奋发有为的外交战略,标志着中国外交从韬光养晦向奋发有为的战略性转变。讲话发布之后,很多中外学者都质疑:与韬光养晦战略相比,奋发有为战略是否可以为中国创造出一个更好的国际环境?因此,本文将从道义现实主义理论出发,讨论奋发有为战略对塑造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国际环境的作用。
一 支持韬光养晦战略的理由
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内没有人质疑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战略,但当时国际上持“中国威胁论”观点的人试图把该战略解释为中国隐藏其真实力量以争取复仇时间的缓兵之计。2002年,一些中国学者开始质疑韬光养晦战略的有效性,认为该战略是邓小平为中国应对90年代初的国际形势提出来的,并不适用于21世纪的中国。但在当时,坚持韬光养晦战略依然是中国国内的主流观点,其依然强调该战略在中国外交政策上的重要性与坚持的必要性。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Junichiro Koizumi)自2001年上台后,每年都参拜供奉着日本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激化中日矛盾,批判韬光养晦战略的势头因此上涨。令人疑惑的是,尽管中国国内的批评逐渐增多,国外却出现了越来越多支持这一战略的声音,甚至还包括那些曾经将韬光养晦战略视为“阴谋”的人士。从总体上看,在过去的20多年里,大多数中国人是支持韬光养晦战略的。即使在习主席将中国的外交战略调整为奋发有为之后,中国国内仍然存在坚定支持韬光养晦战略的强大力量。
(一)政界的解释
中国政界有很多人士认为应该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战略。一些资深外交官将韬光养晦战略视作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一位外交官称,韬光养晦至少还要管100年,因为中国依然很弱,中国崛起的道路还很漫长。
中国政府高层最后一次对韬光养晦战略的解释,是时任国务委员戴秉国在201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他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如果放弃韬光养晦战略,将无法保持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和平政治环境。在文章中,韬光养晦战略的主要内涵被概括为“谦虚谨慎,不当头、不扛旗、不扩张、不称霸,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相一致”。韬光养晦是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来的。“不当头”和“不扛旗”,意味着中国不挑战美国的全球领导权,避免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努力与美国自冷战结束以来确立的、始终未受到挑战的全球领导地位之间产生零和竞争,以防止美国集中力量遏制中国崛起为全球性的超级大国。“不扩张”和“不称霸”,意味着其他国家将无须害怕中国实力的快速增长。胡锦涛主席执政期间提出了“保持谦虚谨慎”与“和平发展”这两点。值得注意的是,为减少对韬光养晦战略的负面理解,“谦虚谨慎”特意被放在了其他几个词之前。
国内政界对韬光养晦战略的上述解释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第一,我国于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之后,面临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在安全问题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指责中国的“不作为”是“不负责任”。它们把“不当头”理解为中国拒绝参加与自身无关的国际安全事务,认为中国把自己定位为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是不愿意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第二,2010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开始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拟在东亚制衡中国。据此,人们认为韬光养晦战略并不能防止美国将中国视为其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第三,2009年中国与日本、菲律宾、越南再次发生海洋权益争端,进一步表明韬光养晦战略无法安抚邻国。上述事实说明,韬光养晦战略已无法再为中国提供有利的国际和周边环境。官方将韬光养晦解释为“谦虚谨慎”,也反映了政策制定者们面临的两难处境:一方面,韬光养晦战略的效力明显下降;另一方面,放弃该战略面临巨大的困难。
(二)国内学界的辩护
韬光养晦战略过去一直得到中国多数学者的大力支持,如今该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上所述,2010年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遏制中国的崛起。同一年,中日两国就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引发海上领土争端,日本政府扣押了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中国渔船。这引发了中国学者对是否应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战略的激烈争论。2011年年底,《环球时报》发起了关于韬光养晦战略的公开辩论。面对中美、中日之间日益紧张的国家关系,中国仍有很多学者坚定地站在官方的立场上,为韬光养晦战略辩护。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中建构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多年来一直强调坚持韬光养晦战略的必要性。他的观点属于典型的建构主义,重视中国文化的作用,而不注重物质实力的作用。
除秦亚青外,2011—2012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一些知名的国际关系学学者也认为应当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战略。这三所高校是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导下我国最早建立国际政治专业的大学。在2012年教育部的全国政治学学科评估中,它们分列前三。时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认为,中国目前实力强大只是表象,实际上仍很弱小,因此必须坚持韬光养晦战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认为,放弃韬光养晦战略是错误的,中国的崛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韬光养晦战略也应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也认为,中国应当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战略,因为这个战略有助于改善外部条件,帮助中国集中精力搞国内建设。
上述学者有可能属于不同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但他们给出的理由却十分相似。即,中国的实力弱于美国,应该坚持韬光养晦,避免与美国正面交锋。然而,这种观点存在重大缺陷。自1990年以来,韬光养晦战略就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一贯方针,常量是无法解释中美之间起伏不断的关系变化的。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经历过多次危机,如1993年“银河”号货船事件、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以及2009年中美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的对抗等。这些事件表明,即使中国坚持韬光养晦战略,美国也无意放弃对中国的对抗政策。2010年奥巴马采取的对华“再平衡”战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三)国际上的支持
自201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开始担心中国放弃韬光养晦战略。20世纪90年代,很多国外学者认为韬光养晦战略是中国的“阴谋”,那时中国的硬实力比2010年前后要弱得多。2010年7月,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与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Diane Rodham Clinton)在东盟地区论坛上进行对抗性交锋之后,国外学者开始指责中国的政策强硬(assertive),并建议中国不要放弃韬光养晦战略。就连著名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也认为中国应延续韬光养晦战略。他说:“邻国害怕中国崛起,所以要挑战中国。如果我可以向中国领导人建言,我会建议他们谨慎,要继续韬光养晦。中国有时间,不要声音太大。”他直言:“只要中国越来越强大,无论它怎么做,都不可能与他国建立更好的关系。”
米尔斯海默的观点代表了很多国外学者的矛盾看法。一方面,他们指责韬光养晦战略是中国政府设计出来隐藏实力的一个“阴谋”;另一方面,他们又批评中国用积极进取的政策取代韬光养晦战略。事实是,无论中国坚持还是抛弃韬光养晦战略,大多数国外战略分析家都会毫不迟疑地将冷战后的中国崛起视为一种威胁。很显然,国外学者的观点无法解释为什么2010年后中国采取了比20世纪90年代更加进取的外交政策后,中国与很多国家的关系反而大为改善。2013年,中国强化了与除日本、菲律宾之外的大多数邻国的关系,这说明上述观点是解释不了这一新现象的。2013年12月,针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参拜供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的行为,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强硬政策。外交部发言人明确告之:“安倍关闭了同中国领导人对话的大门。”这意味着只要安倍还在执政,中国领导人将不会同日本领导人会晤。中国的强硬政策加剧了中日外交争端,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积极结果,即国际社会对日本政府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不仅西方媒体批评日本,就连日本最主要的盟友美国政府也命令其驻东京大使馆发出正式声明,表达对日本政府的“失望”。美国政府如此立场鲜明地表达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批评是此前从未有过的。
按照韬光养晦战略支持者的逻辑,中国采取这一战略应当能够阻止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而如果对日政策强势则会促使美日关系紧密,从而使得美国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站在日本一边。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故此,我们需要解释这种理论预期与经验事实之间的不一致。我们需要有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韬光养晦战略在新时代的实际作用以及它与奋发有为战略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