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红楼:永远的丰碑(1898~1952)
- 杜家贵主编
- 1498字
- 2020-08-29 08:38:03
马神庙公主府校区——北大第二院
马神庙的位置,按照1918年的《国立北京大学第二宿舍新楼全图》所标明的地方是景山东街的东口,东斋的北侧。景山东街现在叫沙滩后街。
当初大学堂因开学在即,新建校舍来不及,负责建设大学堂工程事务的奕劻、许应骙于1898年7月20日上奏:“臣等查地安门内马神庙地方,有空闲府第一所,房间尚属整齐,院落亦甚宽敞,略加修葺,即可作为大学堂暂时开办之所。”
1898年11月,内务府将景山东街马神公主府(今天的沙滩后街55号人民教育出版社院内)的房屋修葺后作为临时校舍移交管学大臣,京师大学堂开始张榜招生。但好景不长,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校舍遭到严重破坏,所有书籍、仪器、家具、案卷等项一概无存。大学堂被迫停办。
1902年1月10日,清政府下令恢复京师大学堂,派吏部尚书张百熙为管学大臣负责筹办此事。对于大学堂校舍,依据当时要“赶为开办”之现状,张百熙等提出了“仍就旧基修葺,并将附近地方增拓办理”的主张,并“勘的得学堂东、西、南三面,皆可拓开数十丈,其他面所有房屋,多系破旧民房……此项新拓地面,即作为增建校舍之需”。1902年12月17日(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十八日),复校后京师大学堂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这一天曾定为北京大学的校庆日。
1903年张百熙开始在京西瓦窑村、郭家庄一带(今天丰台附近)购地一千三百亩,准备作为建筑新校舍之用地。定于8月间开工,估计建筑费用约需银100多万两,但西太后认为“铺张太过”,极力反对,此项计划只好“暂作罢论”。
大学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为扩展公主府的校舍,1904年在公主府西测空地修了14排平房,作为学生宿舍,称为西斋;公主府内没有大型体育场,1925年内务府把汉花园一块空地拨给大学堂做运动场;1909年又在其西南隅建造了新的学生宿舍,称为东斋。1905年内务府又拨德胜门外旧操场(今天的安德里北街21号)给大学堂建设新校舍,但直到1909年才开始建设,当工程进行一年多之时,辛亥革命爆发了,时局骤变,加上经费拮据,仅建成经科和文科的部分房舍就停工了,因没有完工,学校也未迁入。1916年北大曾呈请政府续建完成德胜门外黄寺新校舍,未果。因此直到1918年红楼落成前,公主府的校舍一直是北大校区的主体。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校,设有文、理、法、商、工、农等科。1914年2月农科脱离北大单独建校;1913年6月译学馆停办,北河沿馆舍改为法科;1917年2月工科并入天津北洋大学,商科停止招生,马神庙公主府校区主要供北大理科使用。1920年以来这里改名为北大第二院,20世纪30年代这里改称理学院。
在二院的中心还有一个荷花池。
进入前院,迎目而来的就是荷花池,样子呈漏斗形,四周高中间低,池中有一座高约5米的圆形小石台,上面安放一架日晷。石台的四面各有一句话,正面是“仰以观于天上”,背面是“俯以察于地理”,左侧是“近取诸身”,右侧是“远取诸物”。荷花池位于庭堂中心,它的北面是二院大礼堂,东侧是南楼和北楼。这块地方原来是一片空地,作为网球场使用,后因久未清理,布满了杂草。李四光先生1923年在担任二院庶务主任期间,亲自带领学生,丈量面积,绘图设计,对大讲堂前的院子进行科学而艺术的改造,荷花池因此而生。以池中石台为中心,周围还有几条放射状的小路,分别通向大门、教室、大讲堂等处,全用碎石铺砌,两边栽种冬青和刺柏,池边坐椅之间的小路上还用碎石铺砌了“沧海桑田”、“格物致知”等成语。这使二院的中心变得井井有条,更凸现出校园的宁静和幽雅,而且还富有教育意义,也成为当时师生合影留念的好去处。
20世纪80年代,当年在老北大二院(理学院)工作和学习过的老同志特将荷花池中的日晷运回燕园,北京大学塞克勒考古艺术博物馆建成后,日晷则被安放在博物馆前的草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