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进中的思考:首都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精选
- 周建设
- 6136字
- 2020-08-29 08:46:41
教育理念创新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其作出的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是更高质量的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办学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 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要落实这一基本要求,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深化培养模式改革。高校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着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坚持促进大类培养与专业训练相结合,实施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1+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第一学年全面实行通识教育,按专业大类实行选修通识核心课程,以加强对专业教育的引导和衔接;第二学年至第四学年全面实行专业教育。积极组织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聘请专业学术导师、开设暑期小课程、注重强化培养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注重发挥教师教育优势特色,将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延伸到全校14个教师教育类专业,通过教师教育人才卓越培养工程,为北京市输送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师资。积极探索“4+2”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与北京21所市级高中示范校、优质高中建立了“双通道”合作共同体教师发展学校,实行“双导师”制,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
强化专业发展建设。人才培养依托于专业,专业发展能力取决于专业建设质量,并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立足自身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大力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品牌,加大建设力度,注重特色发展,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确保专业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学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对所有本科专业进行了对应调整,在此基础上,将着力于专业内在创新能力的增长,以项目、技术、产品等为纽带,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组建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创新群体,实现扬长避短和错位发展,以更好地体现办学优势和特色。学校认真组织校内专业评估和专业特色化建设工作,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凸显特色,资源共享”的原则,组织实施重点专业培育与建设计划、专业群建设计划等,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近期,学校还启动了专业“课程地图”的研究、设计与构建工作,以8个专业为试点,科学规划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系统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明确专业课程与学生知识、能力的结构关系,逐步建立起本科生学习路径的选择与转换机制,促进学校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校要把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纳入教学计划,搭建实践平台,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确保学生能够参与有质量、有内容的社会实践。通过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整体设计科研创新训练项目、集中建设能力培养平台,目前学校已构建了一个“机制设计、资源利用、环境创设、发展途径等关联统筹,国家、北京市、学校和院系协同实施”、突出体现“多点分层”特点的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学校组建了理科、工科、管理和艺术类4个校内本科生创新实践训练基地,搭建了综合性大类实践实训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了“跨校区学生实习实训平台”数字化远程教学系统,通过网络录播、远程交互等手段,为开展多校区和跨校区学生实习实训创造了良好条件。深入实施“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引导本科生在教师具体指导下参与科研实验项目、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培育和提升学生科研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
推动教师教学投入。高校必须始终突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建立健全以增加教学投入、提高教学水平为导向的政策导向和工作机制。近年来,学校以推动教师增加教学投入、推动学生增加学习投入为目标,大力实施本科教学“双推计划”。通过“双推计划”对教师在课外进行的其他各类教学活动给予资助,既完善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也对相关教师进行鼓励资助;同时,在职称评定当中,对于在教学工作中成绩特别突出的教师专门设立“主讲教授”,在职级晋升和职业发展方面对广大教师进行激励。多年来,学校坚持每年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每年评选优秀主讲教师、每3年评选一次“优秀教师奖”。为鼓励青年教师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教学,学校还专门设立了“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专门用来表彰青年教师中的先进教学典型。另外,学校在优秀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实施“导师制”,在“双推计划”中组织课外活动小组、讨论班、师范教育特色班等活动,拓展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实现教学相长,不断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以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构筑人才培养有力支撑
协同创新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2012年以来,教育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充分发挥高校自身多学科多功能优势,以协同的思路、创新的理念思考谋划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协同创新,打破高校业已存在的相对封闭分散的育人格局,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以协同为抓手,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组织体系。目前,高校内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院系及科研机构之间界限分明,难以相互支撑、相互渗透,难以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高校内部尚且如此,高校与校外科研机构、创新资源的联系则更为松散,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鉴于此,高校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通过协同手段汇聚多方社会资源,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的深度融合,开展实质性合作,通过管理体制机制的系统改革,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组织模式,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搭建良好的平台。
以创新为目的,健全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其中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支撑。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整合、“产”“学”“研”紧密结合等途径,推进科教融合,形成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稳定机制。在协同创新中,高校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加入创新团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题和实验室研究,做到寓教于研,研中有教,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本领,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2012年以来,学校按照“2011计划”建设要求,面向区域文化建设、教育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及数学交叉科学前沿的一些重大问题,依托数学、文学、历史、艺术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优势特色,协同联合国内外相关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精心组织,认真培育,规划建设了“首都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首都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数学与信息交叉科学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和建设,努力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同步提升。
三 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人才培养基础保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教师。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高校必须切实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重建立健全自律与他律并重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制度、方式,切实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工作考核的第一标准。抓好经常性的师德教育特别是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和鼓励教师静心教学、潜心育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一所综合性师范大学,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师德建设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形成了集师德教育、评选表彰、典型宣传、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于一体的优良传统,2012年,专门制定出台“师德一票否决制”实施意见,细化了师德一票否决的具体内容,落实了学校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以及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在师德一票否决考核认定中的具体职责,明确要求在师德年度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年度师德考核不合格者,本年度综合考核不合格,取消个人当年校内岗位津贴奖励,依据情节,在一至两年内不能参评各级各类先进和申报高一级教师职务。并对“师德一票否决”的教师进行限期整改,定期考核整改情况。对整改效果差的教师,学校可令其停课,情节严重者将解聘教师职务,取消教师资格,切实将师德一票否决落到实处。
加强教学科研能力建设。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师德,又要具备良好的业务水平。业务水平集中体现在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引导教师加强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加大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制度,突出教师的教学业绩评价,坚决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倾向。近年来,学校连续举办了6届教学研究周活动,作为一项教育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各教学单位精心组织,广大教师热情参与,每次教学研究周组织各类教学专题讲座百余场。这对于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鼓励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推动教学研究活动深入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高校要明确政策导向,健全激励机制,积极改进科研评价办法,更加强调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引导教师主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构建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实现科研、教研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是高校的未来,目前,学校45岁以下专任青年教师占全体教师总数的2/3以上。学校实施了以青年拔尖人才引进计划、青年教师发展和成长指导计划、评聘特别研究员计划、青年教师境外研修等9项计划为主要内容的“育英工程”。学校领导与青年骨干教师“结对子”,负责与所联系院系青年骨干教师的联络。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启动青年教师拜师活动,通过老少之间的“传帮带”,加快青年教师成长。近年来,还通过拓展附中办学空间、建立附小、建设公租房等举措,努力为青年教师潜心教学科研解除后顾之忧。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这些重要论述对加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高校必须认真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建立健全“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体制机制,围绕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制定配套政策,采取综合措施,认真做好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四 以推动大学文化建设营造人才培养良好环境
大学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的精神财富,体现着大学的灵魂和精髓,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辐射作用和育人功能,创建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之中,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最新概括,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三个倡导”,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高校应立足自身办学传统和思想,积极培育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弘扬主旋律,发挥正能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结合起来,激励学生牢记“三个永远热爱”,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成长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
制定大学章程,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要以加强大学章程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制度体系。在大学章程建设中,着重完善师生权利、决策机制、学术管理和民主管理机制等内容,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规章制度,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推进高校依法管理、民主管理,为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制度保障。
实现文化育人,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系列品牌活动。校园文化是教育理念的一种升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重要的文化育人功能。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注重精神内涵,凸显文化品位,建设长效机制,发挥品牌效应,努力打造一批学生真心喜爱、乐于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研究生学理论、讲理论、用理论的“1144”模式,“同在蓝天下”特教学校支教活动,大学生心理文化月等校园文化活动,延续时间长、参与学生多、社会反响好,取得了良好的育人实效。
弘扬优良学风,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学术氛围。科学道德和良好学风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更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技能、自觉培养综合能力和良好素质的重要保证。当前高校学术风气主流是好的,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风浮躁和学术腐败现象,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高校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注重加强教育引导、制度规范和典型引领,切实增强师生的学术道德和学风修养的自律意识,真正把高校打造成为学术的神圣殿堂、诚信的社会高地,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
提升国际化水平,着力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近年来,学校通过实施“大学生国际素养提升计划”,以专业为实体,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包括本科生“双学位”联合培养以及互修课程、互认学分等多种形式的长效合作,不断提高开放式办学水平。积极开展“本科生校外访学计划”“假期国外社会实践计划”以及采取“中外学生学分学位互认”等措施,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活动,感受不同的教育文化和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沟通、理解、合作和竞争的能力。同时,高校积极推动国际汉语教育与推广,先后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建设了6所孔子学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注:本文曾发表于《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