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和各类专门人才

潘亮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不仅对北师大,而且对整个中国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讲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决心,体现了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深切关怀和希望。作为师范院校的师生员工,学习江泽民同志讲话,倍感亲切,深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一定不负历史使命,积极推进教育创新,为首都教育创新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 把教育创新落实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

首都师范大学作为北京市属重点大学,担负着培养教师和服务于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类高级人才的重要任务。根据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事业的要求,学校党委提出了“抓住有利时机,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新型师范教育发展道路”的工作思路。确立了学校“十五”期间实现三个重要转变的目标,即由传统型师范大学向新型综合性师范大学的转变,由以本科教育为主向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的转变,由单一为基础教育服务向为首都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服务的转变,为首都师范大学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型师范大学奠定坚实基础。要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教育创新的要求,努力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转变教育思想。要转变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确立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忽视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我校不断开展“教育思想的学习讨论”,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把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学校建立了学生科研立项和奖励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知识向主动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转变。

(2)构筑教育创新的环境。首先,加强学校的学术建设。校党委提出,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好教师和各类高级人才;增强综合学术实力,服务于北京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升学术品位,塑造高等教育的品牌。其核心是为教育创新构筑良好的学术环境。其次,构筑创造性人才的成长环境。学校将进行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以适应首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再次,要构筑学术性人才成长的环境。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学术氛围,为学术上杰出人才的脱颖而出建立健全机制,不断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最后,要构筑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环境。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设一个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平台,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要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加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带动学校的发展。首先,要把我校的建设与发展同整个首都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起来,将学校的发展自觉地纳入首都发展的规划蓝图之中。其次,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按照国家和国际的标准和要求,衡量和评价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最后,要加强同国外大学、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取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的积极成果。

二 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历史重任,是学校办学的重要资源,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一所学校的师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尤其是学校的学术水平。只有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建设高水平的学校。

学校从战略高度上重视教师工作,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在“人才工程”建设上“五力”并举,使教师队伍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是引力。除地处北京的优势外,我校的发展势头是众多人才所看重的。学校以“到首都师范大学干一番事业”和学校的宏伟发展目标吸引人,使引进的人才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动力。学校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凝聚人心。近年来学校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又以岗位聘任与分配制度为核心进行了改革,切实体现了按劳取酬和优劳优酬的原则。三是压力。学校先后制定了各类人员的工作要求,并把年终考核结果与校内职务津贴挂钩,与下一学年能否被聘任及所任的职务挂钩,调动了教职工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四是活力。学校每两年公开选拔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并努力为他们的教学、科研创造条件,不断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五是合力。学校努力创造人才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既关心人才的思想,又关心他们的生活,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引进人才的住房和子女入托、入学等困难,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近年来,学校先后引进了5位院士,4位博士生导师,近50位教授、副教授,以及上百名博士及博士后,培养在职博士学位教师60多人,派教师出国考察、参加学术活动500多人次,使学校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抓教师队伍建设,师德是根本和灵魂。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概括了教师的神圣职责:“要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而,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对于学校教育的成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师范院校加强师德建设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学校始终注重加强师德建设。近年来,学校党委专门制定了《首都师范大学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提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基本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用教师的良好教风、聪明智慧和高尚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校还建立健全了师德考核体系,把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与教师的岗位职责结合起来,把师德状况纳入教师的工作考核、职务聘任和奖惩之中。学校每两年开展一次名为“红烛礼赞”的师德先进评选表彰活动,学生会也每年组织一次“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评选活动。这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师德建设。我们要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把《讲话》精神落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实处,以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的优异成绩,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注:本文曾发表于《北京教育·高教版》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