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音乐启蒙教育浅谈
- 刘琉
- 1560字
- 2020-08-29 08:56:33
第三章 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理论与实践
父母总是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最好的环境、最好的玩具、最好的衣服、最好的食物、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等等,但他们往往忽略了父母本身作为孩子的第一个楷模对孩子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从成人的世界里吸收、模仿、理解、反思和释放,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不断地发现和探索,大人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次倾听、每一份爱心都可能成为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大量研究证明,从出生到学龄前(5岁左右)这段时间是儿童大脑、行为、人格发展的最好时期。因此掌握孩子早期成长发展规律可以更好地帮助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了解孩子获取、学习新事物的方式。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关于孩子如何成长、如何学习、如何转变的课题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涌现出大量关于孩子发展学习的研究理论。这些研究大体上从四个方面论证孩子的发展进程:①生理上;②情感上;③认知力;④社会性。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发展规律,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在每个阶段该期待些什么,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过渡到下一个阶段。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发展规律,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修正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提供适当的教学环境。
关于儿童成长发展规律的研究理论比比皆是,有些理论研究从整体(四个方面)发展出发,而有些理论则侧重于某个发展方面(如:认知能力)。本书无法对所有理论一一阐述,本章只是对一些相对比较广泛应用的个别理论加以总结和陈述,以便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们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各项理论研究的含义和应用价值,我们先来大体上了解一下上文所讲述的儿童发展的四个方面。
(1)生理上:泛指运动技能的发展。孩子从一出生,运动技能就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逐渐加强。大肌肉的运动技能包括第一次站立,第一次行走、跑跳;而小肌肉的运动技能则包括第一次拿起勺子,第一次拿起画笔绘画等。
(2)情感上:包括了解自己的情绪和了解他人的情绪。宝宝在成长初期,大部分依赖于他人,尤其是父母。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学习与他人互动,培养信任效度。随着慢慢长大,孩子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意见和愿望,开始有成就感、自信效度。到了学龄前,孩子从家庭环境转换为学校、社会环境。他们开始参与课堂活动,学会与他人交流,避免冲突,从而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情商(EQ)形成的关键时期。
(3)认知力:孩子从一出生就非常渴望获取新鲜事物,他们的大脑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早期的感知、探索、模仿到后来的思考、学习与解决,孩子从出生到9岁这一时间段是决定他们未来发展学习模式的关键阶段。在环境影响的作用下,孩子从学习面部表情到掌握语言文字,从学会解决问题到具备评判性思维,认知能力在不断地提高,也在不断受到影响。
(4)社会性:包括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两方面。宝宝从会说第一句话开始学习与人沟通,并初步建立起家庭感觉。他们独自玩耍,与家人亲近,但还没能学会与人共享或分享。他们的游乐只起到开发的作用,是没有目的和组织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实践的增多,孩子逐渐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学会与人沟通,这是社会发展的开始阶段。孩子开始具有同情或尊重他人的能力,他们开始学习与他人和平相处,共同合作,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或冲突。
孩子成长发展的四个大方面通常都是在特定时间里发展形成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应对孩子的每个细节多加注意,早期简单的动作,如爬行、站立等都有可能对未来更高技巧能力产生深远影响。联合国儿童基金协会发布的儿童早期成长发展规律大纲(详见附录四),对幼儿早期的习性进行了简单的归纳,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全面了解婴幼儿早期的发展规律(UNICEF, 2010)。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环境因素下的,大纲中所描述的幼儿发展规律不是绝对的,仅供各位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