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绩效与制度选择: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的视角(影响力书系)
- 季晓南
- 1241字
- 2020-08-29 09:12:31
四 研究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书的研究把产权结构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对企业关系的梳理,从中分离出产权结构作为主线,通过产权、效益及与此相关的诸多概念的运动,综合运用研究与叙述、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历史、定性与定量等分析方法,建立本书的框架结构。
企业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经济细胞,是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实体,是劳动要素组合的载体;企业作为具有一定自主权利、义务和利益的法人,是社会经济关系的集合点。无论在企业内部还是在企业外部,企业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产权关系的形成、运动和实现而展开的。把产权结构作为本书研究的逻辑起点,能够从复杂的经济关系中梳理出对企业绩效的产生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因素,并将它作为分析的主线,准确把握产权结构关系背后的多元利益主体关系及其要求,从而实现本书研究的目的。
本书共由七章构成。
第一章,企业产权与产权结构。从产权的含义入手,简要介绍了产权结构的内涵、外延及其类型,介绍了企业产权、产权关系属性及其形成。
第二章,产权结构与现代企业制度。论述了企业、企业制度及企业产权结构与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第三章,公司治理模式及比较。从产权结构多元化的经济学含义入手,追溯了它的发端与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分析了实现产权多元化的意义、基本条件和要求,对世界主要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征、趋势进行了剖析。
第四章,产权结构、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经济绩效入手,介绍了它的含义、指标体系、评价标准、方法、原则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对企业绩效诸多影响因素的分析,明确了产权结构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重大影响,并通过推理和实证,揭示了产权结构、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产权结构与交易成本分析,进一步论证了优化产权结构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
第五章,我国国有企业绩效增长的产权制度选择。从股份制及其形成特征入手,分析了在产权多元化条件下,把股份制作为企业制度安排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分析了产权多元化条件下的投资主体选择问题,论证了大型国有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内外部的制度环境和市场因素等情况,在机构投资者、国内私人资本和海外资本中,做出适应性的选择,实现产权结构合理化。探求了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产权变革的路径依赖和制度选择,重点论述了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选择整体上市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六章,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及制度创新。从作为经济制度安排的公司治理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历史等因素的关联入手,论述了国有企业产权属性决定了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有其特殊性,重点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在完善董事会和外部监事会方面的模式比较和选择,为优化和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分析和理论依据,也为其他国家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制度选择。
第七章,结论。作为前六章的总结,归纳了本书的创新点,分析了本书的逻辑框架和研究结构,梳理了产权结构、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指明了国有企业提高绩效的路径选择,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