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演化及应对
- 何勤
- 1939字
- 2020-08-29 09:22:03
序
何勤让我给她的新著写个序,书名是《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演化及应对》。我答应下来,原因有两个:一是这本书的内容我感兴趣。这一专题也是近年我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内容,希望能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先睹为快;再是对于何勤的研究能力我还是有所了解。我是她的博士论文的审阅人,论文的内容是关于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对于这篇论文,我比较罕见地给了“优”,并在评语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当然,论文审阅是双向匿名的,但劳动关系学界的圈子有限,在一次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杨河清教授聊天中说到这篇论文,才知道作者是他的学生叫何勤。有这样一个印象,因而对这本新著抱有几分期许。然而,期望值并不高,因为中国的劳动关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近年来相关研究著作不断涌现,但真正具有扎实基础又有独立深入研究的学术著作并不多见。
但是,初初阅读了一遍书稿,结果大大超出我的预期。这并不是说这本新著多么完美多么深入,书中的不足和缺陷,我已经直接转告作者。我最深的感受是,这本书给现实的中国的劳动关系研究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气息,青年学者治学态度和研究能力,给这一学科的研究前景带来希望。结合这本书的内容和中国劳动关系的研究状况,谈点感受。
首先,关于该书的选题和内容。该书名为《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演化及应对》,其实,对于所谓“群体性劳资冲突”的概念,我历来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一个很不严谨的表述,规范的学术表述应该是“劳资集体争议”。所谓“群体性劳资冲突”是一个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概念,以“群体”替代“集体”,其特点是回避劳工集体行动的正当性。何勤使用了这一概念,也许是为了能够正常出版采取技术性的操作。但纵观全书内容,其研究对象正是劳资集体争议和工人集体行动,并且是以集体行动的基本形式罢工作为主体研究内容的。书中对于集体行动和罢工的发生、演化、处理等相关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应该说,如此研究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胆识的,因为虽然罢工在我国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在中国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连题目选定都有如此限制,如没有相当的担当和责任,这一研究是难以完成的。
其次,关于集体争议的研究方法。近年来问世的劳动关系研究著述,多是从一个学科,如法学或经济学或社会学的角度予以剖析论述。这种研究当然有其价值和意义。但是,劳动关系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囿于一个学科研究总是有其局限之处。如何运用多学科的方法研究劳动关系是一个有待加强的问题。何勤的著作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作者运用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使得整个研究形成一个多角度的立体构建。该研究以经济学为基本方法,使用经济学的结构方程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演化的潜变量和可测变量,构建了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理论演化路径,并通过干预变量的选择、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时间序列模型构建,干预效应识别以及干预模型计算方法的分析,构建了应急干预理论模型;还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建立“非合作博弈模型”“刀锋上的博弈模型”以及“稳态合作博弈模型”三个理论模型。在这一基础上,该书还从管理学视角,运用自组织理论来分析群体性劳资冲突形成机制,建立群体性劳资冲突的自组织演化模型;又从社会学视角,引用解析了大量集体争议案例,以集体行动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群体性劳资冲突的集体行动模型,并对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如此深入娴熟地运用不同的学科方法,并使之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研究系统,作为一个青年学者确实难得。
再者,关于治学的态度。一个基本的感受,作者的治学态度是严谨的。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图表、案例,这些内容是经过艰辛的搜集、整理、分析获得的。与目前所谓科研成果中满是空话、套话以及大家都在说的话的状况相比,作者的研究是建立在充分的事实依据上。该书的特点,除了作者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训练之外,就是作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获得了一大批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而这恰恰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所缺乏的。劳动关系和集体争议的研究,是一个理论、政策和实务密切结合的应用研究,那种靠搜索、复制和粘贴的“网上作业”,只是信息整理而非学术研究。在我国形成规范深入的劳动关系研究,必须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实际状况,作者在这方面做出投入和努力。
作者在书中对于集体争议的演化和应对,提出了诸多观点和看法,对此,大家可以见仁见智,我就不再多做评价。我更关注的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劳动关系的研究,以及如何通过劳动关系专题研究,来推动劳动关系学科的发展。在这一点上,何勤的学术尝试是很有价值的。
值此新著出版之际,谨对何勤表示祝贺,以上所说,也可视为该书之序。
常凯
于京西时雨园
2014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