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布人:绿洲文化变迁的人类学研究:以喀尔曲尕乡个案为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新疆发展研究丛书)
- 艾比不拉·卡地尔
- 3104字
- 2020-08-29 09:32:09
第四节 研究方法、田野调查和基本结构
一 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
本书的研究主要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法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
第一阶段:历史文献研究法。对罗布人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文化形态、族群认同进行比较研究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如前所述,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仍然缺乏有关罗布人的系统完整的历史文献资料。这对罗布人的族源、历史沿革、族群演变等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尽管如此,我们有不少文本或多或少地隐藏着有关罗布人的各种信息。本书对罗布人的历史、族群特征、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形态的形成及其演变等方面的研究,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法。罗布人的文化变迁研究因缺乏系统完整的历史资料,我们则通过对不同的历史文本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比较分析等方法来补充。这些资料一般包括国内外学者的历史文献、社会史研究资料、游记、探险记载、文化研究和地方志资料等。同时包括我们在本书的文献回顾部分所提及的大部分资料。这些资料相互结合、重叠,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较全面的文本结构。在对这些不同文本进行研究时注重采用人类学的眼光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深入解读,从中发掘出与本研究主题有关的线索来。通过全方位的解读、分析、比较和推断,我们能够比较全面地描述罗布人的传统社会文化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具体来讲,本书前四章内容的研究主体以历史文献研究法为主,部分调查资料为辅进行叙述。
第二阶段: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进行田野调查几乎被公认为一个人类学者的成年礼,这一方法也被称为民族志的研究法或者质的研究法。关于民族志的研究法目前已经得到许多讨论,20世纪早期,民族志的共时性研究占统治地位。民族志研究法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传入中国变成社区论的研究方法。吴文藻最先对“社区”进行界定,主张“社区”是了解社会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单位,是“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密切地相互关联而成为一个整体”。之后,社区研究法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而质的研究法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的研究法是相对于量的研究法来说,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中的研究方法。而民族志研究法则主要是人类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具有人类学的特色,也逐渐受到其他学科的采纳和接受。因此,“民族志”已经成为质的研究中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建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的民族志研究,主要采用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具体的主要操作方法有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法和问卷法。此外笔者还借助摄像、摄影等多种手段记录和反映有关复杂情况。因此,这些照片和影像等成为具有特殊的直观视觉意义的文本类型。
笔者的调查地点为新疆尉犁县喀尔曲尕乡,见图绪-1。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部,喀尔曲尕乡是罗布人从罗布泊地区迁出后较为集中聚居的一个乡。
图绪-1 在喀尔曲尕乡的调查
笔者博士论文的田野调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从2008年8月至12月为第一阶段。之后从2009年3月至7月为第二阶段。应该指出,其实笔者对博士论文的田野调查点的首次进入是在2005年的事情。2005年2月笔者为了完成硕士论文,第一次进入喀尔曲尕乡。在此过程中,笔者主要对喀尔曲尕乡的有关情况进行调查,弄清当地的地理和人文社会环境。此后,2006年6月至9月,笔者对喀尔曲尕乡再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较为深入的调查,对当地的经济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生态环境状况、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此过程中笔者对调查地点的异己感、陌生感和作为他者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为人类学意义上的“进得去”和“出得来”打好了很好的基础。
在2008年8月~2009年7月的调查过程中,笔者在前期调查经验的基础上将注意力集中在专题研究上,对喀尔曲尕乡民众的经济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生态环境、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仪式实践、社会关系等领域进行参与式观察,亲身体验地方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围绕地方社会的经济生活、宗教信仰和仪式实践等论题,对300多名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阶段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由于问卷调查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无法提供有关研究对象社会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中的隐形信息。鉴于此,笔者对100多名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进行深度访谈,以补充问卷调查法的局限性。
二 本书的基本结构
本书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其中正文有六个章节。
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缘起、选题意义、相关理论与学术史的回顾、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研究方法、基本框架等。
第一章为“维吾尔人与罗布人:历史的场景”。作为本书的历史铺垫部分,本章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通过对近代维吾尔族及其及其内部族群认同观念的形成、演变以及罗布人与维吾尔人之间的历史互动关系的叙述、分析来说明:从族群认同的角度来看,将罗布人与维吾尔人简单的看作是具有同一认同观念的人群范畴是不符合历史的逻辑。其实,罗布人是具有自身文化特点和族群认同观念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族群认同并不是漂在水面的浮萍或者没有根的建构,而是植根于干旱区独特的文化体系和“自我”与“他者”的互动辩证关系的,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与地方性。
第二章为“罗布泊地区生态、经济与社会文化”。本章立足于文化生态学和生态人类学的理论视角,详叙了罗布人的传统经济生活、物质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指出罗布人的传统绿洲文化是文化主体积极适应所处生态环境的结果。对于所处恶劣环境的适应使罗布人的传统绿洲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适应性、脆弱性和简单性特点。
第三章为“罗布人精神生活的文化透视”。应该指出,罗布人对塔里木盆地干旱生态环境的适应绝不停留在经济生活和物质文化层面上。作为有文化的动物,人总是以文化的方式适应所处环境。而这是文化适应的一个主要层面。这一章主要将罗布人的传统宗教信仰、仪式实践及传统生态知识作为研究的重点。同时指出宗教信仰的多元性和原始性以及传统生态知识体系与所处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罗布人文化适应的另一个重要层面。
第四章为“从渔民到农牧民:传统文化的变迁与重构”。20世纪20~30年代以后,随着罗布泊地区生态环境的巨变,罗布人不得不迁移至周边的各个地区并开始与维吾尔主流社会文化频繁接触。借助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本章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生态环境的演变、罗布人的迁移、传统生活方式的不断演变、国家力量的不断渗入和族群认同的重建、农牧经济生活以及社会结构论题上。
第五章为“宗教生活的文化解读”。绝大多数罗布人迁入喀尔曲尕乡后,他们的文化体系不断演变和调适。除了经济生活的重构、社会结构的演变以及族群认同的转变以外,宗教生活的伊斯兰化是罗布人文化变迁过程意义最为深远的重大事实。鉴于此,伊斯兰化的生活方式、宗教信念、仪式实践、地方社会的道德秩序以及地方社会与国家权力在宗教层面上的互动关系是本章的主要研究论题。
第六章为“人生礼仪、家庭及其文化阐释”。本章内容以喀尔曲尕乡民众的命名礼仪、割礼、婚礼、丧葬习俗以及地方社会的婚姻家庭、亲属制度等为重点,透过大量的调查资料和个案分析,对罗布人传统仪式生活实践的结构、意义和象征秩序的演变以及家庭的总体状况及其独特性等问题进行较全面的文化阐释。
结论为“生态移民——绿洲文化的过去与未来”。在干旱区地带,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极为敏感的。透过喀尔曲尕乡面临的生态移民实践,本章首先对绿洲文化体系与环境关系进行相应的反思,之后,运用人类学文化变迁的相关理论对罗布人的文化变迁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并指出,罗布人的文化变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必然的演变过程。文化主体的选择及其随之而来的文化的涵化是文化变迁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重要演变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