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FBI中的测谎心理策略

除了以上所介绍的调查手法和工具之外,FBI还有一套在审讯嫌疑犯时使用的技巧和手段,这就是根据肢体语言解读和认识一个人,进而成功掌握嫌疑犯的心理动向,促使其说出真相。当然,在接触嫌疑犯的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顺利解读其心理,快速识破对方真实面目,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有一位在美国联邦调查局工作了长达25年的探员——乔·纳瓦罗,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练就了一手绝活儿——通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包括眼神)、肢体动作猜透对方的心思,FBI的肢体语言测慌被乔·纳瓦罗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在乔·纳瓦罗看来,FBI之所以有超强的肢体语言测慌,几乎完全是后天练就的,再加上本身的职业习惯,FBI善于在特定的环境中捕捉一些有意义的肢体语言,因为很多肢体动作都是在情绪的作用下做出来的。

他认为,一个人在紧张和感受到压力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小动作,如触摸颈部、舔嘴唇、捏耳垂等,在此基础上演变出的动作还有:男性喜欢拉扯衣领或领带,女性喜欢玩弄自己的项链;还有就是在对话的时候,对方忽然变得不善言谈或很健谈起来,都暗示着情绪的不稳定;再有,在对话期间忽然把一只手掌按在大腿上来回摩擦几次,乔·纳瓦罗认为,千万不能小瞧这个动作,这很有可能就是撒谎的表现。他认为,在识别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方面,肢体语言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说话时手摸下巴的人个性严谨,多小心眼;习惯将两只手抱在胸前的人,一般做事谨慎,具有主动性,有主见;一坐下就跷起二郎腿的人行动力强,但也颇为自负,认为天底下的事情没有他办不到的;说话时喜欢眨眼的人,心胸狭隘,不要轻易信赖;说话时总是盯着别人看的人,自尊心较强,在外人面前不会轻易表露隐私,与这样的人交往不要过度热情,也不要说一些玩笑话;说话声音大的人,多半自我主义倾向比较强,也是很自负的一类人;不注重衣着的人,不拘小节,很容易和别人接近,在人情压力面前经常屈服,这也成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一大弱点。另外,乔认为,根据一个人的字迹来识别其个性和行为特征也是比较可靠的。比如,写字速度快且字迹潦草的人,工作速度也快,但是没有质量保证;写字工整而慢的人,在工作中很仔细,力求每一步都做到最好,虽然速度慢,但有质量保证,为人也是如此。

FBI审讯员在长期的审讯过程中,总结出各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就可以判断对方有没有撒谎。

第一,回答提问时,撒谎的人不会在句子中提及自己的名字,即不愿把自己放在他所陈述的事件中去,有极力撇清关系的嫌疑。FBI认为,如果发现嫌疑犯总是在句子中反复省略掉“我”,那么他所说的话就值得怀疑了;另外,这些人往往也会尽量避免提及他们在谎言中所牵扯到的人的姓名。

第二,撒谎的时候鼻子会忽然间变大。这样说似乎很玄妙,但是经过大量事实验证,人在撒谎时鼻子确实会有变化,至于原因有很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人在撒谎时会出现身体反应,这种反应使得多余的血液流到脸上,造成鼻子胀大,也有人会在不觉间整张脸都变红;另一种说法是,撒谎时产生心理压力,鼻子会感到不舒服,这也是有些人摸鼻子的原因之一。

第三,撒谎者从来不会轻易忘记自己说过的话。FBI发现,如果这个嫌疑犯已经在大脑中编造好了谎言,那么他是绝对不会忘记某些小细节的,陈述一般都是一气呵成的,而绝对不会在半途中说“等等,我搞错了”或“让我再想想”等,因为在撒谎者看来,这样很容易露出破绽。

第四,撒谎时的声调会有明显变化。FBI认为,这其实是当事人为了掩盖内心的慌乱而做的表面掩饰。

第五,面部一闪而过的真实表情。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真实表情在脸上不会停留太久,一般情况下也就几秒钟的时间。有些撒谎者会在脸上闪现出瞬间的表情,这个表情和他的言行以及刚才所说的话很可能是完全相反的,那么,请相信,这个转瞬即逝的表情才是真实的。

第六,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使撒谎者露出破绽。审讯员询问完一个问题得到回答后,隔段时间再询问一遍,得到回答之后,休息几分钟,让嫌疑犯以为已经蒙混过关,当他放松之后再开始询问相同的问题。如此反复询问,FBI的目的就在于,当嫌疑犯已经从说谎话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反复询问只会使其不耐烦,甚至发怒,或者干脆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