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垂帘听政

武则天像

慈禧太后十七岁进宫,二十六岁执政,统治中国长达四十八年之久。她三次变更祖制,垂帘听政:第一次,咸丰皇帝和慈禧的儿子载淳六岁即位,为同治皇帝,慈禧为首的两宫皇太后首次垂帘听政;第二次,非皇子继承大行皇帝载淳之父咸丰皇帝之位,也即咸丰七弟和慈禧之妹生下的四岁儿子载湉即位,为光绪皇帝,慈禧再度垂帘;第三次,光绪皇帝十七岁亲政,慈禧太后训政三年;十年后,变法失败,光绪被囚,慈禧太后三度垂帘。

垂帘听政,最早始于战国。据史书记载,战国时,国王去世,新帝幼小,由小皇帝之母临朝辅政。宫中规定,大臣不得直观皇太后,因此,辅政皇太后端坐于皇帝理政大堂侧面房间,在房间和大堂之间悬挂一帘,讨论政务,称为垂帘听政。最早的垂帘听政,始于战国之际赵国之赵太后。其后,有汉高祖之吕后、汉殇帝之邓太后、北魏冯太后、唐武则天、宋仁宗之刘太后、宋英宗之曹太后、宋哲宗之高太后、宋徽宗之向太后、宋高宗之孟太后、宋光宗之吴太后、宋理宗之杨太后、宋恭帝之谢太后、宋端宗之杨太妃,以及晚清之时三次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归政,则称撤帘。

大一统王朝之时,最早垂帘听政者,就是吕后。正式见诸史书记载之垂帘听政者,则是武则天。《旧唐书》称:“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与闻之,内外称为二圣。”中国两千余年帝制时代之最后一个垂帘听政者,是身历四位皇帝的晚清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从吕后、武则天到慈禧太后,相距一千八百年,她们同是女性,却是男权社会三个大一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白金镶蓝宝石戒指

说到中国女皇,人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女皇,她就是唐高宗皇后武则天。其实,这个说法对,也不完全对。对,是因为历史上,确实只有武则天一位女人真正称帝:六十八岁时,东魏僧人法明进《大云经》,称武则天乃弥勒佛降生,当取代李唐为帝,大臣率众九百余人上表劝进,武则天正式称帝,建国号为周。不完全对,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之外,还有两位不同寻常的女人,有女皇之实,只是没有称帝而已,她们就是汉高祖皇后吕雉和清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

女皇,概括起来,应该有三个标志:一是临朝执政,完全掌握王朝文武官员的任免大权,对于朝野百官可以生杀予夺;二是身为军队实际最高统帅,绝对控制王朝,特别是京城的主要军事力量,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调动军队;三是为人处世完全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文武大臣心悦诚服。一句话,实际意义上的女皇就是实际掌握皇帝权力、临朝称制、手握生杀大权的出色女人。在通常情况下,是由皇帝的妻妾在自己的儿子即皇帝位之后进而侵夺皇权充任皇太后来承担这一特殊角色。这一特殊角色,必须与皇帝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深谙政坛权术,熟悉九重宫殿的宫廷生活。

故而,在中国两千年的帝制时代,符合上述条件,具有女皇权威的,只有吕雉、武则天、慈禧太后三人。她们是一个王朝的绝对统治者,是一个时代的真正主宰。

朝珠

这三位女性,代表着三个不同的时代,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吕后,生活在西汉王朝初期,刘邦去世后,临朝称制,大封诸吕,建立了自己的吕氏政权,执政十六年,六十一岁去世;武则天,生活在大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六十六岁时正式称帝,在位十六年,执政五十六年,八十一岁去世;慈禧太后,生活在大清王朝末期,执政四十八年,七十四岁去世。

慈禧太后,属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十七岁之时,她以青春美貌选入咸丰皇帝的后宫,封为贵人。以好色、纵欲著称的咸丰皇帝,当时痴迷于四位绝色佳人,称为汉人四春: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牡丹春。小名兰儿的慈禧,以她悠扬动听的江南小曲,将风流的咸丰皇帝吸引到桐荫深处,在天地一家春成就了一段姻缘。从此以后,皇帝再也离不开这位声音柔美、性格迷人、刚柔兼济的美人。慈禧太后的一生,传奇不凡。年仅十七岁时,入宫,是她人生命运的第一次大转折。六年后,她二十二岁,生下决定她命运的儿子载淳,这是她人生命运的第二次重大转折,也是决定性的一次大转折。二十六岁时,她的丈夫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病逝,终年三十一岁。对于她来说,孤儿寡母,不熟悉皇室家族,不熟悉文官集团,不了解公文的运转流程,没有家族可以依靠,没有力量强大的父母做靠山,没有有相当势力的兄弟姐妹或者他们的姻亲伸出有力之手,她靠的是自己,是自己六年来在宫中的经营和网罗——那是她一生之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危难的时刻。

明黄绸手串袋

在那段非常时期,慈禧内联慈安太后结成密切的后宫联盟,外结恭亲王组成强大的朝官集团,以过人的胆魄和出众的智慧,回到紫禁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祺祥政变,一举将老谋深算的顾命八大臣收拾干净。辅政八大臣的结局十分悲惨:康熙第十三子怡亲王五世孙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被赐在宗人府自尽;端华之弟肃顺被斩首;另五人被夺职;穆荫充军边疆。慈禧太后一生经历了四位皇帝,每个皇帝的结局都很凄凉。她的丈夫咸丰帝身体十分孱弱,慈禧亲眼看着自己的丈夫从纵欲到毁灭,走完了三十一年的短暂人生。之后,她分别将儿子、外甥送上皇帝宝座,但当感觉皇帝的存在威胁了自我统治之时,她就会采取行动,对其毫不留情地压制和打击,直至清除威胁。同治皇帝继承了母亲心高气傲的天性,不甘心做一个傀儡皇帝。可是,他没有母亲的智慧,也没有对政局的控制能力;别无选择之后,他只有纵情声色。临了,他在性病的痛苦折磨中,含恨离世。光绪皇帝是慈禧妹妹的儿子,身为皇帝,一直生活在太后的阴影之下,死时年仅三十八岁。去世前,慈禧太后又将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立为皇帝。

织锦多格梳妆盒

那是西方列强疯狂肆意地瓜分中国的时代,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虎视眈眈中国的大好河山。在列强的侵略下,一千一百多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签订,大清不断割地赔款。当慈禧太后得到荣禄的密报,告以八国联军合议要逼她下台归政于光绪,盛怒之下,她毅然决然,正式向八国宣战。宣战的结果是大清惨败。八国联军耀武扬威地开进北京,大肆洗劫。这座八朝古都惨被破坏蹂躏。

慈禧太后一身农妇打扮,仓皇西逃,一路狼狈不堪。联军统帅瓦德西骄横傲慢,不可一世,大摇大摆地住进了中南海仪銮殿。他声称,数万联军要在北京过冬,傲慢地宣布直隶为八国联军占领区。慈禧太后任命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与列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大清帝国支离破碎,几乎灭亡。可是,慈禧为保住自己的权力地位,与西方列强结盟竟然宣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晚清时期,慈禧太后是最高统治者,大清的衰亡、民族的屈辱、国民的苦难,她自然应负主要责任。她狭隘愚昧,使民族受辱;作为最高执政者,她没有圣明君主的远见卓识,当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关头之际,她不能引领国民走上一条强国富民之路,数十年间,大清停滞不前,任人宰割。因此,人们谈到她时,总会义愤填膺,似乎,慈禧太后就成为近代导致中国苦难的代名词。

作为一个心智正常的家长,一定希望家族繁荣,经济富裕,人丁兴旺。客观地说,慈禧太后是一位心智正常的人,也是一位争强好胜之人,更是一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女性。作为大清帝国的家长,慈禧太后一心希望国家强盛,百姓安乐。事实上,慈禧太后统治大清的近半个世纪,为政、为人,有许多可圈可点:她不拘一格,选贤任能,朝野人才济济;政权巩固,国家稳定,江山基本保持统一;为政尚勤,官僚机器一直能够正常运转;为人尚公,手握最高权力,家人、亲戚却并未鸡犬升天。有鉴于此,不妨基于宫廷档案和历史资料,尽可能真实地复原历史,恢复历史事件原貌,尊重史实,重新客观、公正地认识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