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理论、实践与反思
- 谷孟宾
- 3119字
- 2020-08-29 09:53:45
第二节 投资环境理论与投资环境评价理论
在大量的投资环境研究文献中,投资理论与投资环境理论往往混淆在一起,而投资环境评价理论则主要是投资环境评价方法方面的研究,关于投资环境和投资环境评价的独立研究相对较少。本节将对投资环境理论进行专门的归类、概括和分析,以凸显投资环境理论与投资理论的巨大差异。同时,在归纳各类投资环境评价方法时,注意观察其背后的理论假设。
一 投资环境理论
(一)“仿真”国际投资环境理论
所谓创造“仿真”国际投资环境,是由学者杨帆在1988年提出的,即模仿国际第一流的投资环境进行特定区域的建设,在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集中投资,大胆改革,并给予充分的灵活政策与自主权,使之能够具备外商投资所要求的各种条件。仿真的环境包括技术环境、物质环境、市场环境、人才环境、行政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七大类环境。“仿真”国际投资环境理论提出的内部依据是:20世纪80年代处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的中国,很难在短时期内、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完善投资环境。因为全面完善投资环境,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经济体制的改革、法制的健全、行政效率和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还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更新价值观念,决非短时期可以完成的,所以要在特定的较小区域进行仿真投资环境建设。“仿真”国际投资环境理论对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类开发区投资环境的建设具有一定的解释意义,对目前我国各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也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二)软硬投资环境理论
软硬投资环境理论虽然在理论上未作深入的研究,但在实践中却广为应用,是各地政府改善投资环境的主要理论框架。硬环境主要指一地的基础设施环境,软环境主要指一地政府管理和服务环境。各地政府改善投资环境的基本思路则是:通过大规模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门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硬环境,通过加强考核评比、检查问责来提高政府在各领域管理和服务的效率与能力,全方位改善区域行政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等软环境,从而实现地区投资环境的整体优化,增强一地吸引外来投资的竞争力。
(三)投资环境分类理论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外来投资者既有一些共性的投资环境需求,也有一些差异化的投资环境需求,这就需要对投资环境的内涵既要综合把握,又要分类研判。投资环境分类理论解决了这一问题。
1.综合投资环境
所有投资活动对投资环境都有共同的要求,如都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政策框架、比较好的基础设施、有效的投资促进措施等。由对所有投资活动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构成的投资环境就是综合投资环境。
综合投资环境理论在1999年外经贸部与国务院体改办联合召开的一次外资工作会议上被正式引入政府决策。该理论认为,投资环境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并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体。投资环境不仅包括在经济、社会等领域有影响的投资环境因素,精神文明、文化、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也都是投资环境的一部分。要改善投资环境,不能只从某一方面考虑,而是要综合考虑组成投资环境的各个要素。
2.分类投资环境
综合投资环境的改善并不能满足投资目的和投资需求各异的各类投资者,要吸引特定的外来投资者,针对特定类型投资者的特定投资环境的改善尤为重要。而观察特定类型投资环境,就需要对投资环境作进一步的分类研判。已有的研究从以下五个角度来对投资环境进行分类。
(1)按照投资动机,分为资源寻求型投资环境、市场寻求型投资环境、效率寻求型投资环境和战略资本寻求型投资环境。
(2)按照投资类型,分为首次投资的投资环境和再投资的投资环境。
(3)按照行业类别,分为第一产业投资环境、第二产业投资环境和第三产业投资环境。各产业还可以按其小类进行更细化的划分。
(4)按照投资规模,分为大型企业投资环境、中型企业投资环境和小型企业与个体户投资环境。
(5)按照产权归属,分为外资企业投资环境、中央企业投资环境、地方国企投资环境和民营企业投资环境。
二 投资环境评价理论
从投资环境评价研究的现状来看,投资环境评价理论关注更多的是评价的方法和方法论,关于其背后的理论假设很少得到学术界的探讨。而且,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基本都是针对国别投资环境的,对国内不同区域间投资环境的评价仍然没有较为权威的方法。以下是关于投资环境评价的一些权威方法,透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观测其背后的理论假设。
(一)国别冷热比较法
国别冷热比较法是以“冷”“热”因素表示投资环境优劣的一种评估方法,热因素多的国家为“热国”,即投资环境优良的国家;反之,冷因素多的国家为“冷国”,即投资环境差的国家。因此,国别冷热比较法也被称作冷热国对比分析法或冷热法,是美国学者伊西·利特瓦克和彼得·班廷提出的,他们将各种环境因素综合起来分析,归纳出影响海外投资环境“冷”“热”的7类基本因素和59个子因素,并评估了100个国家的投资环境。所谓“热国”或“热环境”,是指该国政治稳定、市场机会大、经济增长较快且稳定、文化相近、法律限制少、自然条件有利、地理文化差距不大,反之即为“冷国”或“冷环境”,不“冷”不“热”者则居“中”。
国别冷热比较法侧重于投资环境的宏观因素考虑,评价方法简明、方便,但指标较粗,对于投资环境的微观因素考虑得很少,这是其主要缺陷。因此,它主要适用于一国宏观决策者将该国对外投资者引向投资目标国的目的。
(二)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
1969年,美国学者罗伯特·斯托伯提出了投资环境的等级尺度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东道国政府对外国直接投资者的限制和鼓励政策,确定影响投资环境的八大因素,即资本抽回、外商股权、对外商的气势和管理程度、货币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当地资金的可供程度、近五年的通货膨胀。根据每个因素对整体投资环境的重要性,确定评分区间。同时,根据每个因素的完备程度分成若干层次,在各因素的评分区间内确定各层次的分值。进行投资环境评价时,只要根据受评国的情况对号入座,分别评出各因素的分值,然后将各因素的分值加总,即可得出投资环境评价总分。总分越高,投资环境越好。
(三)投资环境动态分析法
投资环境动态分析法是把投资环境中较容易发生变化的因素集中起来,分析其变动趋势及变化的可能性,以便确定这些变化在一定时期内对投资活动带来的风险大小以及对投资效果可能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变化的趋势一般分为有利的、不利的和中性的三种,可能性则以概率表示。美国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对投资环境的评估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陶氏公司认为,投资者在国外投资面临着正常企业风险和环境风险两类风险。正常企业风险存在于任何基本稳定的企业环境之中,是可控风险;环境风险是某些可以使企业所处环境本身发生变化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要素,这类变化的影响往往是不确定的。在此基础上,陶氏公司把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按成因及作用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这两类因素又各包括40个具体的子因素。对这两类因素作出评估后,可以选择具有良好投资环境的投资场所。
(四)多因素评估法和关键因素评估法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闵建蜀在等级评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闵氏多因素评估法。闵氏多因素评估法将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分为11类,每一类因素又包括许多子因素。具体评估方法是:首先对影响因素的各子因素作出综合评价,其次对该类因素提出优、良、中、可、差的评价,最后按以下公式计算东道国投资环境的总分数。
其中,Wi为第i类因素的权重;ai、bi、ci、di、ei分别为第i类因素被评为优、良、中、可、差的百分比。
投资环境总分的取值范围为11~55分。分值越高,说明投资环境越佳。
(五)其他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除了以上四种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目前还有抽样评估法、相似度评价法、准数分析法等。这些投资环境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可在对不同的投资环境作评价时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