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经济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林宏桥文集
- 林宏桥
- 2357字
- 2020-08-29 10:36:23
浅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是什么性质的经济,它是否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商品经济是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是理论界长期争论和探索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集中了多年来科学研究的积极成果,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明确地肯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即自觉地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经济,这一科学论断,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也抛弃了那种把商品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异物的错误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的发展。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商品生产的产生和存在,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一是私有制。那么为什么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还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呢?斯大林和理论界长期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原因。这种解释较之把商品经济局限于私有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没有完全说明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国营企业为什么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国营企业之所以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除了社会上还存在多种经济形式和广泛的社会分工的原因以外,决定性的原因在于国营经济中存在着不同的经营者,存在着各自具有独立利益的经济实体。国营企业的生产资料属于国家所有,它们的经济收益的大部分也应归于国家。各国营企业之间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是每一个企业又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有它自身的经济利益。由于各个企业经营状况和劳动状况的不同,形成了它们之间在物质利益上的差别性。这种差别在劳动仍然主要是谋生手段、劳动能力是天然特权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否认这种差别,势必造成企业之间的平均主义,使企业失去内在的动力和活力。既然企业是各自具有独立利益的经济实体,彼此之间就不能不以商品生产者的身份来相互对待,在经济关系上就不能不遵守以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商品经济原则。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经济可以明确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不是一种局部现象,不仅生活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也是商品。商品货币关系不仅存在于不同所有制之间,也不仅存在于两种公有制之间,还存在于全民所有制经济中各个企业之间。整个社会主义经济都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否认国营经济的商品性,把商品经济看成是局部现象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二,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属性,不是外在条件引起的、附加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而是社会主义内部的一种本质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固有的重要属性。把商品经济看成是旧社会的残余,看成是同社会主义本性不相容的异己力量是不正确的。
第三,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是统一的。后者相对于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的市场经济而言;前者相对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而言。商品性、计划性是社会主义经济同一客体的两种特性。它们是统一的,不是互相排斥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第四,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既有一般商品经济的共性,又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性。它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服务,能在全社会规模上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有计划地发展。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也不同于个体私有者的小商品经济。
确认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明确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仅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而且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它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我国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之所以缺乏生机和活力,形成了一种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最主要的思想根源就是否认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性,不承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原有经济体制赖以形成的思想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①照搬苏联商品经济的模式;②战时供给制的思想影响;③有着广泛社会基础的自然经济思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注重使用价值生产,忽视价值的生产;强调实物形态的管理,忽视价值形态的管理;主要靠行政手段和实物指标,忽视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的利用,用实物调拨和配给代替商品流通。这些恰恰是原有体制的主要弊端。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改掉这些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属性及其运动规律不相适应的一系列环节和方面,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经济本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把排斥商品经济的旧的僵化模式,改造成为适合商品经济要求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模式。《决定》中提出的各项改革要求,都是以确认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基本思想为依据的。例如,《决定》提出把增强企业的活力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强调要把企业搞活。所谓把企业搞活,就是确认企业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性质的地位,给企业以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应有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再比如,《决定》提出实行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要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范围;要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要缩小国家统一定价的范围,适当扩大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的范围,要求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和市场机制,提倡社会主义竞争,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等,这些明显都是依据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来的。总之,《决定》中提出的各项改革措施,无一不是同承认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承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基本观点有关。可以说,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是我国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只有掌握这一理论,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切实把各项改革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