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发展路径

概括起来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工业化进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及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这个阶段是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也是新中国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时期;从“大跃进”到1966年前一段时期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探索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工业化进一步发展;从1966年到1976年十年“文革”期,中国工业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军工、国防建设事业方面,成效更为突出,但也存在一定的挫折。吕铁:《新中国工业体制变迁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9期。也有人研究认为从1949年到1978年采取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对内实行高积累、高投入、追求数量扩张的外延型工业化战略,对外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武力:《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历史分析》,《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新中国成立之后,严峻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日用品的匮乏,新中国采取了恢复农业生产和发展工业以稳定财政的措施。

1950年3月3日,中央《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指出:“目前财政情况比之去年已有改善,进一步缩小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和防止金融、物价大波动的可能已经存在”。《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对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现金使用实行统一管理。具体到工业经济方面主要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管理权限的划分以及政府和企业关系的处理。财政上统收统支,在供应物资和收购产品上主要实行计划调拨体制,基本上形成了计划经济的体系。同时,还着手建立集中管理的劳动体制,并开始对国营企业实行指令性计划。以国营工业为基础初步建立起来的工业体制束缚了企业发挥积极性,却对解决财政经济困难有积极作用,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开封市第一商业局志编辑室:《开封市第一商业局志(1948~1985年)》,1987,第53页。1951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整理城市地方财政的决定(1951年3月31日)》对市一级财政收入范围进行规范,包括各种市财政收入的房地产税、契税、使用牌照税、屠宰税和特种消费行为税。其他还有市营企业收入,各种附加(包括工商业税附加、房地产税附加、公用事业附加、农业税附加),各种规费收入,文教社会卫生收入,司法、公安罚款及没收的收入,其他收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进一步整理城市地方财政的决定》(1951年3月3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财政厅编《财政管理文件汇编》第1辑(1951年4月10日)。从上述规定条文不难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地方财政政策的指导方针,已经为供给财政向建设财政转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有利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地方经济建设的恢复与发展。

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

“一五”计划规定,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427.4亿元中,农林水利等为32.6亿元,占7.6%,工业部门为248.5亿元,占58.2%。《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人民出版社,1955,第23页。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制定“一五”计划时,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道路进行比较,特别是对我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因素作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之后,明确提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认为我国进行工业化建设,必须优先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中共中央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为了保障国家独立与安全,为了尽快改变我国工业十分落后的面貌,苏联工业化道路成功的示范效应,受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的影响。黄华:《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原因》,《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是工业化建设,工业是基建投资的重点,重工业又是工业基建投资的重点。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支援国家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也发展了河南地方工业,提高了河南工业化水平。河南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极为丰富。国家从全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出发,确定河南省为“一五”时期全国重点建设地区之一。其中,由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安排在河南的有10项,即洛阳第一拖拉机厂、滚珠轴承厂、矿山机器厂、有色金属加工厂、柴油机厂(1957年从山西侯马迁入洛阳,1958年动工兴建,1963年建成投产)、郑州热电厂、洛阳热电厂、焦作中马村煤矿、平顶山二号矿井、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国家确定洛阳、郑州为新建工业基地,同时扩建和新建焦作、平顶山、鹤壁、宜洛4个煤矿区,修筑北京至郑州、郑州至洛阳铁路复线,继续根治淮河并开始治理黄河。中共河南省党史研究室编《河南省“一五”计划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第10页。为完成上述任务,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全省人民,以国家重点工程为中心,本着地方工业为国家重点工程和农业生产服务、城市建设为工业建设服务的方针,以洛阳、郑州为重点积极地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终于提前超额完成了。在这五年中,工业化得到巨大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其一,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5年中,国家所有制工业在整个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开始增大,国家所有制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3.8%,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的比重为19%,社会主义性质的公私合营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6.3%。可见,1957年,社会主义的或基本属于社会主义的工业产值占到99.1%。这样,以国营性质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终于确立了。其二,5年中,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现代工业得到了巨大发展,现代工业的优势日益显示出来,尤其我们把发展重工业放在首位,5年中,重工业得到巨大发展,生产资料重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已上升到45%。在重工业建设项目上,除个别调整外,绝大多数都已建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初步基础。到1957年,工业总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6.7%,现代工业总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70.9%。其三,将大批新建和扩建的企业投入了生产,开始改变旧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的能力。五年计划规定新增的生产能力计划,大多超额完成。其四,集中力量加大对旧有设备的更新改造,并生产了一批新型现代化设备,极大提高了工业的技术水平。其五,注重了工业的地区布局,使工业布局日趋合理化,逐渐改变了旧中国工业不合理的分布状况。在旧中国,工业地区分布极不合理,多偏重于沿海地区,内地工业很少。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国家在工业投资地区分配上对内陆地区作了适当安排。其六,为了加速工业发展,加大了资源勘探力度。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资源勘探事业,地质勘探的结果,为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高晶:《建国后27年工业化的成就与挫折》,《沈阳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一五”计划的成就,正如《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中指出的:“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加上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同样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了。”

可以看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比较突出的成绩是国家工业化基础逐步建立起来,一批国家重点工业项目开始布局各地,中国初步走上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三 工农业关系的调整

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工业和农业的相对比例结构有所变化,随着农业产值比例的相对缩小,工业产值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工业化发展步入正轨。1955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产值指数与1952年相比分别为170.2、310.7、540.5。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明显偏向重工业。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八大”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明确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1)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2)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经济;(3)在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相应发展运输业和商业。《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1956年9月。各部门在编制第二个五年计划过程中,又出现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倾向,工业投资要求过大,进一步挤占农业投资,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各部门又进一步挤占轻工业。

“大跃进”失败以后,1961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这就是所谓的第一次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中共八届九中全会的召开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毛泽东要求全党恢复实事求是的传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二是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标志着“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的新轨道”。在庐山中央工作会议期间,讨论通过了《工业七十条》和《高教六十条》,党中央对当时工业生产中的混乱和被动局面有了较深的了解,提出了比较接近实际的调整措施,因而这是一次关于贯彻八字方针的重要会议。1962年5月的会议上,提出《关于讨论1962年调整计划的报告》,“对经济形势作出比较清醒的分析,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1962年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对于下最大决心一心一意搞经济调整,起了重要作用”。

经济调整主要还是围绕这三年在调整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城乡关系、经济体制等方面展开的。

第一,有步骤地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建设。农业在“大跃进”中受损严重,国民经济调整首先调整农村生产关系,肃清“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风)的影响。河南省以生产大队为公社基本核算单位,强调坚持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管理体制,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等政策。1962年底,河南省共有公社4838个,生产大队4.2万个,生产队39.9万个。张树德、侯志英主编《当代中国的河南》(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139页。允许一些地区继续实行农业社时期的包工包产办法。河南省逐步恢复社员自留地,准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提倡社员家庭饲养家畜家禽,帮助社员恢复和发展编织、缝纫、刺绣和采集、渔猎、养蜂等副业。逐步恢复农村集市贸易市场,活跃农村经济生活。第二,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缩小基本建设规模。河南省基本建设投资压缩,1961年比1960年减少了74.4%。1961年计划内停建缓建1000个项目,1962年又停建缓建200个项目。第三,推行“借地度荒”政策。河南省在3年困难时期,实行过较大面积的“借地度荒”,随后实行的包产到劳,其实就是包产到户的别称。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具体做法就是,按比例将集体的部分土地临时分配给农户耕种(称“借地”),以度过灾荒。此举挽救了很多农民的生命,被誉为“救命地”。1962年,“借地”一开始只出现在部分地区,随后普遍实行,每人可借地五分至一亩不等,借期三到五年,借出土地约占20%左右。杜润生:《包产到户来自农民的制度创新实践》,《百年潮》2000年第2期。第四,精简机构,下放职工,减少城市人口,增加农业劳动力。第五,有计划地降低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速度,解决工业与农业之间以及工业内部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在工业内部,对于一些发展困难的工业企业实行了大规模的“关、停、并、转”。从1961年到1962年,关停了县以上企业2000多个。第六,正确认识并肯定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七,回笼货币,稳定市场。尽可能增产人民需要的生活用品,调整工业结构。严格管理现金,增加财政收入,节约开支。加强市场管理,打击投机倒把,在保持18类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的同时,对少数商品实行高价出售。

从1963年到1965年,河南省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继续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其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第一,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农业,大力开展农业机具的改革和革新,改良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的品种,搞好防旱防涝的农田基本建设,改造盐碱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亩产水平。第二,做好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工作。工业积极生产化肥、农药和农机具以供应农业,各县、公社、生产大队组织农机修理网,为社队的农业机械提供修理服务。第三,继续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工业调整的重点由大规模缩减改为对薄弱环节的加强,做好填平补齐工作,改善生产配套服务工作。同时加强设备维修,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老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组织专业化协作,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多生产消费品以满足市场的需要。第四,加强对国民经济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