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工业化进程比较
- (日)村上直树 陈文举 孙建国
- 3145字
- 2020-08-29 11:00:14
第五节 中国近代工业结构
一 中国近代产业结构
中国近代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在产业结构方面表现出这样的特征: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薄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从民国时期的工业结构看,化学工业、纺织工业在工业结构中均有显著地位。民国时期工业结构状况见表2-3。
表2-3 民国时期工业结构(1933年、1946年)
资料来源: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第105页。
从表2-3看,在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中,电力工业和金属加工工业生产净值在工业结构中各占7.9%,其次是化学工业。在消费资料生产过程中,纺织工业所占比重最大,在消费资料生产中占41.4%,食品工业则占24.6%,居其次。总体来看,中国近代工业结构中纺织业无论是从业人数还是生产净值均占据最大份额,说明中国近代传统工业化是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再加上纺织工业产业链上其他相关产业,它应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最大的产业。
二 中国近代工业资本结构
1.外人对华资本投资
中国近代工业资本状况较为复杂,在近代资本成稀缺资源的情况下,外商在华投资成了我国工业资本的重要部分。从外国在华投资结构来看,英国、日本、美国等所占份额较大。据雷穆《外人在华投资》的统计数据,外人在华投资结构中,英国在香港的投资总值高达美金89812000元。总体上看,外人在华投资产业资本总额:运输业123.7百万美元;公用事业83.3百万美元;矿业26.4百万美元;制造业323.0百万美元。总计外人在华投资产业资本总额556.5百万美元。。外人在华直接企业投资情况如表2-4所示。
表2-4 帝国主义在中国直接企业投资
资料来源:蓝以琼编著《揭开帝国主义在旧中国投资的黑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第162页。
表2-4中对华直接企业投资最多的国家还是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投资最多的产业是金融业和制造业,而且从近代这些产业的布局来看,大多是布局于沿海地区的产业。外人投资偏重于中国的沿江沿海,这也与近代通商口岸的设立大多在沿江沿海有关。
关于外国人在华投资的问题,民国时期曾有一个讨论的热潮,特别是关于抗日战争结束后如何发展工业化,出于在战后尽快实现工业化的考虑,利用外资问题成为1942~1945年国统区知识界关于战后建设问题的讨论重点。大家普遍认为,中国实际国民所得数量极少,而战后建设所需资金极大,单靠中国国内资金积累,根本不足以满足中国战后工业建设的需要,引进外资,是中国的最好选择。不过,对于时人而言,肯定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存在一个极大的观念转换问题。当时许多人对利用外资有着相当大的顾虑:一是自近代以来,中国政府大量向外国政府和财团进行政治借款,造成中国主权和经济权益的巨大损失;二是因治外法权的存在,外资企业不受中国政府管制,甚至成为外国侵华的工具。近百年的中国近代史,外资进入中国的过程,也就是中国遭受经济侵略的过程。所以,许多论者针对利用外资的必要性问题,作了反复、大量、不厌其烦的辨析。
外人在华投资资本对中国工业化进程方面的影响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在近代西方向华经济渗透方面,外国人在华投资具有控制中国经济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中国近代工业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它对带动中国民族资本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近代外国人在华投资的消极作用来看,外国在华投资的增加,形成产业经济贸易上的独占性,这对中国近代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例如,近代日本在华投资逐年增加,到20世纪30年代,在华日本纺织业形成了与中国民族纺织业分庭抗礼的局面,而近代较早进入中国生产和销售纺织品的英国在华纺织业反而退居无足轻重的地位。1936年中国纺织业及在华日、英纺织业具体情况见表2-5。
表2-5 中国纺织业及在华日、英纺织业比较(1936年)
资料来源:1936年3月华商纱厂联合会调查,不包括东北地区的工厂及日本人的委托工厂。见〔日〕樋口弘著《日本对华投资》,商务印书馆,1959,第32页。
在中国的全部纺织工业的生产设备,有精纺机486万余锭,缫丝机有50万余台,织布机有51004台,其中日本纺织业所占比重:精纺机占37.6%,缫丝机占67.4%,织布机占47.7%。总体看来,中国纺织工业只有精纺机多了100万锭,其余为日本在华纺织机械占多数。
2.中国近代企业资本
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一开始就有国家资本进入,从发展军事工业开始,开始了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但在中国工业化长期发展中,国家投资并没有完全引领中国工业化走向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虽然有国家资本进入,但由于在技术上、资本上不得不受到西方列强的牵制,可以说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并没有引导中国工业化走向民族资本独立发展的境地。中国近代民用工业的发展也同样存在先天不足,其技术水平低、规模偏小等缺点制约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步伐。中国近代民营企业总体上资本规模不大,在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竞争过程中总是处于劣势。
直到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资企业资本得到发展。民国时期,中国企业数和资本规模不断扩大,这也说明中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近代企业数及资本规模情况(1914~1935年)见图2-1。
图2-1 中国近代企业数及资本额(1914~1935年)
资料来源:谷春帆著《中国工业化之国内资本问题》,《经济动员》1940年第11~12期。
从图2-1可以看出,中国近代企业数及资本规模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从中国近代工业资本规模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传统工业化发展最好的是机器制造业与纺织品业,这两个行业企业数量明显超过其他产业。具体情况参见表2-6。
表2-6 上海12类主要工业资本额统计
资料来源:刘大均著《上海之发展与工业化》(英文),转引自谷春帆《中国工业化之国内资本问题》之附表二:上海十二类主要工业之资本额统计。
从表2-6可以看出,虽然机器制造业与纺织品业两个行业企业数量最多,但在工厂平均资本额方面,纺纱行业和火柴行业的平均资本数额最高;从原料占资本额的百分比来看,面粉业、缫丝业、棉织业所占比例最大;从成品占资本总额的百分比看,依然是面粉业、缫丝业所占比例最大。这也说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行业和企业所占资本的结构状况是不同的,也可以看出近代资本运动对工业化发展不同方面的影响。
三 中国近代工业地域结构
到了民国时期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区域选择已经成为重要的议题。特别是在划分经济区域方面,民国时期包括政府决策人员在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对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区域经济分区的思路不一,结论也有所不同。学者简贯三提出,根据区域的不同选择、轻重工业的着重点不同,可以将中国划分为九大区域,具体情况见表2-7。
表2-7 中国近代区域经济发展工业重点
数据来源:参考简贯三著《工业化与社会建设》,中华书局,1945,第75~77页。
从简贯三的观点看,中西部地区应该着重发展重工业,东部地区则以发展轻工业为主,主要是因为中西部地区资源比较丰富,国防战略地位重要,所以他主张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从民国时期工业经济区域布局的情况来看,中国工业地域结构呈现出集聚度比较高的状况,即工业布局过分集中于大城市。这里以上海等12个大中城市为例,可以看出当时工业布局的情况,见表2-8。
表2-8 上海等12城市工业状况(1933年、1947年)
资料来源: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第106页。
由表2-8可以看出,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还主要是上海、天津、北京、广州、南京、汉口等,体现了沿海和内地工业化的差别还不是特别大。但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工业布局明显呈现向大城市上海集中的状况。1947年的数据表明,上海工厂数占全国工厂总数的60%,天津、北京、广州3个城市工厂总数所占比例分别由二战前的13%、12%、11%下降为9%、2%、4%,反映出三地在工厂全国布局方面开始处于相对劣势。这样就不利于全国工业化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