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综述

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组反映城乡融合或城乡差异的可量化指标所构成的逻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城乡关系的发展现状,并可以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体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水平。现有文献建立了形式多样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来测算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本部分主要从评价指标选择的角度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分类评述。

(一)单层指标体系

这类文献采用表示各地区城乡间在不同方面比例关系的一系列指标,很简洁地反映了农村和城市的相对差距(或称为协调度),大体反映了各地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

以前的很多研究采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指标来评价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综合地反映了城乡之间由资源、制度、机会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的收入不均等,因此,较低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必然导致较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这一指标只是从某个方面反映了城乡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不能全面地用来评价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

朱允卫和黄祖辉在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基础上增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比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朱允卫、黄祖辉:《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5期。通过这3个指标来综合反映浙江省的城乡一体化状况。但是,这3个指标也仅仅是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方面的差异,依然无法全面评价城乡一体化的水平。

李志强和雷海章选择城乡人均居住面积比,城乡人均居民收入比,城乡就业人数比,城乡生均拥有的教师数比,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一产业比重比,城乡每万人拥有床位数比,城乡恩格尔系数比,城乡百户家电拥有数比,城乡百户拥有电话机比,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比10个指标来表示城乡间在住房、收入、就业、教育、医疗、富裕度、家庭生活条件、信息等方面的比例关系。李志强、雷海章:《模糊聚类:中东部地区城乡统筹水平的分类与比较》, 《农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1期。张华瑛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数比、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工业总产值之比、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每万人社会福利院个数9个指标来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张华瑛:《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第1期。陈国生等选取15个指标来构成湖南省各市(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数评估体系。陈国生、向泽映、陈春泉:《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经济地理》2009年第6期。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采用城市化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工业总产值之比、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受教育程度(初中升学率)9个变量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成都市各区(县)的城乡一体化程度进行评价。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成都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及其水平测度》, 《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单层指标体系的好处包括:①由于指标相对较少,数据可获得性强;②测算方法简单。但是,单层指标体系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①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晰;②指标选择的随意性较大;③容易遗漏某些重要的、反映城乡一体化的指标。

(二)双层指标体系

绝大多数的文献通过建立双层指标体系对城乡一体化进行评价。这种方式将指标体系划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根据相关理论划分方面评价指标;其次,对方面指标进一步细化,形成子系统评价指标。

修春亮等设计的城乡一体化综合指数由经济发展水平、农村非农化水平、社会公平和福利、交通及日常联系等方面的相对指标构成。 修春亮、许大明、祝翔凌:《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估》, 《地理科学》2004年第3期。方面性指标设计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拉近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非农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交通联系的强化是城乡一体化的保障。

徐明华和白小虎认为, 徐明华、白小虎:《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的评估结果及其政策含义》, 《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城乡一体化更多的是从结构意义上来讲的,指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结构上的协调和谐,而不是城乡各个方面的同一化。因此,他们根据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转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工业化、城市化及其与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内在关系,从城市发展水平、农村发展水平、城乡总体发展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四个方面来构建评估城乡一体化的指标体系。

高珊等建立的城乡融合度指标体系由三类目标群14个指标组成,反映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和生活状况。高珊、徐元明、徐志明:《城乡统筹的评估体系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年第4期。其中,体现经济融合度的指标有5个,体现社会融合度的指标有5个,体现城乡生活融合度的指标有4个。

完世伟构建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完世伟:《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河南省为例》, 《经济经纬》2008年第4期。分别从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五个方面来反映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状况。曹明霞和包宗顺构建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虽然采用了与完世伟相同的构建方法, 曹明霞、包宗顺:《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测算与分析》,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第4期。但是该指标体系是从城乡经济、社会、人民生活、生态文明、空间规划五个方面来反映城乡一体化发展状况。李志杰将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因素划分为自然基础、经济、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动态发展五大子系统并作为一级指标,再将5个子系统拓展为27个二级指标。 李志杰:《我国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设计及实证分析——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的综合考察》,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12期。

焦必方等从城乡经济、生活和医疗教育融合三个角度,选取了10对城乡指标,构建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 焦必方、林娣、彭婧妮:《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的全新构建及其应用——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评价》,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双层指标体系的最大优势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较为清晰。双层指标体系的不足体现在:①指标数量的增加,使之面临数据可获得性的问题;②存在方面指标选择差异较大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城乡一体化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另一方面是因为研究者对城乡一体化的不同理解;③存在子系统评价指标选择不当的问题;④测算方法相对复杂。

(三)三层指标体系

还有一些研究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三层。

戴思锐和谢员珠认为,城乡统筹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板块,并主要受基础设施条件、资金与物资投入、教科文卫发展的影响与制约,评价指标体系宜分块设计。 戴思锐、谢员珠:《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年10月。首先,将指标体系设计为水平评价指标和原因分析指标两个部分;其次,将水平评价指标按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分设一级指标,将原因分析按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分设一级指标;最后,在一级指标下按评价范围分块设置二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下按评价功能分块设置三级指标。这种分块设计的指标体系,既便于整体用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全面评价,又可选择其中的某些板块对城乡统筹发展的特定问题进行局部评价。考虑到与分块设计要求的结合,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级:一级为板块综合指标,二级为板块分项指标,三级为板块具体指标。这种分层设计并与分块结合的指标体系,构成一个金字塔结构,各类指标层次分明、关联清晰、聚类彰显,可以方便地利用下一层级指标对上一层级指标进行分块、分项计算与分析。

顾益康和许勇军借鉴阿马蒂亚·森关于社会福利指数的研究,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确定了以城乡一体化发展度、差异度和协调度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

刘伟等设计北京、上海等4个直辖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级。刘伟、张士运、孙久文:《我国四个直辖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比较与评价》, 《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苏春江设计的城乡一体化评估体系由四级指标构成。苏春江:《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7期。一级指标为测评对象,即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下面设置两个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城乡一体化差异程度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中,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由5个三级指标组成: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人民生活、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每个三级指标由4~6个四级指标组成。城乡一体化设置的3个三级指标以及细分的12个四级指标均能充分反映城乡差距、生活水平的高低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

虽然三层指标体系的设计让整个指标体系显得有些庞大,但是,层次多使得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同时,这给测算的准确性提供了条件。因为随着层级的增加,指标的数量也相应增加,这样在合成指数时,就会弱化权重在指数合成时的作用,从而降低由于权重的随意性带来的结果的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