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总论 道统与清初道统观产生之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章 道统与道统观源流

第一节 道、道统、正统、治统、学统

一 道与道统

在中国文化史上,“道”的含义经历了一个从具体“道路”,到抽象的超越于天与人之上的至上范畴的演化过程。

“道”字首见于金文,写作“”或“ ”,张钟元对此原始字义解释说:“,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指道路,指人首,指人足。人首之上所排列的头发,象喻它是一位首领的头,而足象喻一位追随者。在我来看,将头足视为一个符号并解释为一个人是不正确的,因为用来表示人,远在金文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将这个符号解释为一位首领与其追随者共同在找寻他们的道路、途径。”转引自袁保新《老子哲学之诠释与重建》,文津出版社,1991,第17页。“道”的始义即为“大家所共同行走的路”。在小篆中,“道”的字形变为“ ”,《说文解字》曰:“行,人之步趋也。”“首者,行所达也。”“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含义与人的行走有关。《说文解字》又曰:“一达谓之道。”“道”指可到达一定目的地的道路。《释名·释道》云:“道,一达曰道路。道,蹈也。路,露也。言人所践蹈而露见也。”由此可看出,“道”的基本涵义是“道路”。

“道”见于典籍文本,较早的是在殷周之际的《易经》中,此书的卦爻辞中“道”字凡4见,其含义依然是“道路”。《诗经》中“道”字大多含义为“道路”,如“道之云远”《邶风·雄雉》。“道阻且长”《秦风·蒹葭》。等。《诗经》少数的“道”指“言说”,如“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鄘风·墙有茨》。。在今文《尚书》28篇中,“道”字含义已开始变得多样化:“道”为天道、王道、规则等,如“钦崇天道,永保天命”《尚书·商书·仲虺之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周书·洪范》。“今失厥道,乱其纪纲”《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等。到了约成书于春秋后期的《左传》《国语》中,“道”被明确地区分为互相对应的“天道”与“人道”,“道”被进一步抽象化了。如“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天道无亲,唯德是授”《国语·晋语》。等。“道”中所蕴含的“天道与人道关系”的哲学含义在《老子》中被进一步提炼为超越于一切之上的形而上的本体。郭店楚简本《老子》据郭沂考证“出自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的老聃”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第50页。,此书中“道”写作”或“”,意为“超越于“天”“人”之上的“法自然”的规律性存在。这证明,在春秋末期“道”已变成一个抽象意义上的哲学概念,并成为各学派争论的焦点。

在秦汉及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史中,“道”作为古代中国人探究的最高智慧之总称,各家各派,乃至各种宗教都以“道”作为自己学说的核心范畴。道家或道教以求“道”为宗,佛教也以明“佛法之道”相尚,而“传道统绪”也成为各种学说派别描述自己学说流传历史的一种表述。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的庄严编著的《道统源流》一书记录了道教诸位天师的传承统绪,佛教禅宗的《五灯会元》等书记录了禅宗的传承谱系。同样,儒家也以“道统”来描述自己学说的传承统绪。

今人关于“道统”含义的界定多有歧义。钱穆认为道统应从历史文化大传统来界说,整个文化大传统即是道统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台湾学生书局,1982,第94页。。蔡方鹿认为道统是维系道之存在和延续的形式,道则是道统所传授的内容;他区分了“中华道统”和“儒家道统”两个范畴,认为中华道统思想是指广义的、在整个文化史上客观存在的、贯通古今包涵甚广、广泛影响中国文化各个领域的关于中国文化及哲学的核心和最普遍范畴——道的理论和道的传授形式及其发展演变的思想体系。中华道统以儒家道统为主体,也吸收和借鉴了中国文化各家各派乃至外来文化的有关思想,其理论构成包括仁义之道、中道、内圣心性之学、修齐治平之道、十六字心法等。蔡方鹿:《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中华道统出版社,1996,第6页。郑彝元认为道统是古圣传下来的宏观文化哲学思想,道统以“三才贯一、执两用中、内圣外王”为内涵。郑彝元:《道统论》,新时代出版社,1997。综合看来,道统有广、狭二义:广义的道统指整个中华文化的大传统,狭义的道统指儒家德性文化的传承统绪。本书的写作是在狭义的道统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

笔者认为,中国哲学史中的“道统”特指儒家学说的传承统绪,它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为描述儒家思想的传承历史而人为构拟的历时性谱系。其表现形式有二:一是人物谱系,按不太严密的历史顺序排列的一组被奉为“文化英雄”的精英知识分子;二是经典谱系,是蕴含了儒家思想精髓的一系列书籍。其功能有二:一是论证儒学或儒学中某支派学说的合理性,这是“道统”的一般文化功能;二是当这种学术谱系的论证功能被王权所利用时,“道统”的一般文化功能就转变为王权合法性的政治论证功能,此时,“道统”所代表的儒学就被尊为“官学”或正统文化,被赋予了在意识形态领域高于其他学说派别的至尊地位。

二 正统、治统、道统、学统

“正统”是专门针对某一朝代政权的合法性问题而进行的探讨。中国历史上对“正统”的争论是针对某一朝代的政治认同问题,此概念大致始于晋时对魏、蜀、吴三国孰为正统的争论。这一问题主要是在修史过程中产生的。对此问题的探讨几乎贯穿了晋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是历代帝王和史家关注的焦点。饶宗颐在《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中对“正统”问题做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

治统是指统治的统绪,它包括两种统绪:一是古代所有朝代按先后顺序所组成的统绪,即朝代统绪;二是每一朝代中的所有帝王所组成的统绪,即帝王统绪。第一种“治统”的含义与“正统”含义相同。

“道统”概念的出现大致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中血缘上的“正宗”观念和政治上的“正统”观念向学术领域渗透所致。由于“道统”概念相对于“正统”概念来说出现的较晚,且在古代界定得不是很清楚,所以清代梁廷枏在《正统道统论》中说“天下有正统,无道统”。

关于“学统”的含义,张岱年认为学统是民族学术传统,它总和了不同派别、不同学科的学术传统,可分为几个层次,包含哲学传统、史学传统、科学传统等等。张岱年:《论道统与学统》,载《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张岱年先生是从广义上来界定学统的。笔者认为,若从狭义上说,“学统”即某一学派的传承谱系。

学术界通常所说的“道统、学统、政统”实际上是牟宗三提出的为现代新儒家所通用的三个概念,它们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牟宗三认为道统指“德性之学”之统绪;“学统”仅限于“知识之学”的传承统绪,他认为中国只有学统之端绪,而没有形成真正科学之统绪;政统指政治形态或政体发展之统绪,它包括贵族制、君主专制制、民主制三种形态。牟宗三:《略论道统、学统、政统》,载郑家栋编《道德理想主义重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