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创新的社会基础条件研究
- 李侠 刘兵等
- 2635字
- 2020-08-29 00:26:07
第二节 从《欧盟创新得分板》诊断中国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
2009年《欧盟创新得分板》(EIS)比较详细地列出了三个国际性的对比材料:欧盟与美国、欧盟与日本、欧盟与金砖四国(BRIC,即巴西、俄罗斯、印度与中国)。在这个基础上,该报告把各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根据七项指标的加权得分划为四种类型:创新领导国家、创新跟随国家、中度创新国家与追赶型创新国家。抛开美、日不谈,该报告根据各种指标加权得到的创新指数把中国划分在追赶型创新国家之列。仅就欧盟与金砖四国的对比而言,该报告认为:中国是金砖四国中进步(追赶速度)最快的国家,甚至推测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与欧盟的创新表现差距将消失。短暂喜悦之后,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中国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的状况到底如何?它能否支持我们在未来的追赶计划?
美国全国制造业协会(NAM,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nufacturers)2009年对全球最大的20个国家(根据GDP数据)的创新指数进行了测算。表1清晰显示了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在创新上的差距。
表1
说明:本表格根据NMA的数据整理。
根据这个简化表格可以清晰地看出,在世界20个大经济体中,尽管中国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综合指数排名仅位列第13,但该数据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国总体的创新水平,而在分指标数据中可以部分揭示出我们创新乏力的一些深层原因,其中中国的创新投入指标严重落后,仅位列第17,与国内总产值严重不成比例。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不差钱,其实这是被严重误读的问题,目前中国科技发展最缺的依然是钱。唯一值得称道的指标是创新表现,中国位列第7,这个指标是令人振奋的,至少说明当下中国人的创新潜能与表现还是相对不错的,如果有好的环境条件支撑,中国创新综合指数排名的上升应该不是问题。抛开美、日不谈,作为追赶型创新国家,我们可与韩国相比较。韩国在此次的各项指数中均排名第一,中国与韩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中国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到底处于何种状态?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合理廓清,那么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结合对各种评价体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体系过于细化,优点是能够发现细节问题,缺点是容易把认识局限在某一区域,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指标体系简化,虽然显得粗糙,但能够把握住整体现象。在寻找问题阶段,这种方法的排查效率较高。基于这种考虑,笔者认为只要从如下五个环节考察,就可以粗略发现一个国家的基础创新条件:制度支撑条件、经济支撑条件、人力资源支撑条件、文化支撑条件、舆论支撑条件。前三项是硬支撑条件,后两项是软支撑条件。从制度支撑条件来说,我们还没有确立一种高效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的开放度较低,影响市场运行的外在因素还很多,知识产权保护也不到位,还没有形成有效地鼓励竞争的机制,从而使当下的创新战略处于一种被架空的状态:一方面国家大力倡导,另一方面企业与个人反应迟缓。总体而言,这项支撑条件得分不高,远远落后于韩国,需要改进的地方尚多。经济支撑条件,照理说,随着我国总体经济规模的扩大,这一条件应该是我们的强项,而从表1反映的数据来看,排名又是非常靠后的,原因何在?在笔者看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国家的总体科技投入(R&D)一直偏低,即便是投入最高的2012年,R&D也刚刚达到GDP的1.97%,而同期主要发达国家这个数值都在2.5%~3%,差距明显。经济支撑条件对于自主创新来说短期拉动效果最明显,基本上可以作为短期创新活力的晴雨表。其二,在如此少的投入中,R&D经费的绝大部分来自企业,由于众多国企目前的经营状况不佳,盈利很少,对于企业来讲,多报R&D经费数额,利用政策倾斜的机会,可以达到避税的效果,因而R&D投入数据存在很大水分,这就决定了我国实际的R&D投入比公布的数据还要少很多。这个经费缩水的数据很难测评,只要考察一下科研项目中企业配套部分的执行情况,这点就不难理解,相信很多科研人员会有切身体会。其三,由于评价机制的扭曲,导致这些少量的资源配置的效率也严重偏低。这三种原因造成了中国实际用于创新的经费很少,这种推测,在表1中已经有直接的呈现。据资料显示,仅就我国石油与化工产业来说,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产业自主创新的主要瓶颈:我国石化产业科技开发投入的绝对数量是逐年增加的,但是科技开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却在不断下降:“六五”期间比例为0.8%,“七五”期间为0.7%,“八五”期间为0.5%,“九五”和“十五”期间均为0.4%左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科技投入仍以政府为主,而由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投资并以企业为主的合理格局却尚未形成。国际规律表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政府的投入在研发结构比例中均超过企业的投入。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研发投入结构中,政府与企业之比大体保持在55%和43%的水平上,而后随着企业实力的提高而逐渐降低。从一般规律来看,多数国家政府投入比例低于50%的拐点都出现在工业化后期,企业投入力度大幅度提高,研发经费占到GDP的2%是更晚后才出现的。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对中国整体发展趋势的误判,就目前而言,中国整体水平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有实力的企业还比较少(以世界500强为一个判据),加大政府投入仍是现阶段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助推器。据笔者查阅科技部最新科技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政府在企业R&D投入中的比例仅为24.6%,这是相当不正常的。
在三项硬支撑条件中,唯有人力资源支撑条件表现尚可,从中国人才的分布来看,目前中低层人力资源储备已经很丰富,但缺乏高端人才。相信通过引进与培养,这项指标可以得到明显改观。然而对于文化支撑条件,境况却不容乐观。目前流行的国学热,无助于创新文化的推动。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一种重视教化抑制商业的文化,而创新活动是一种要求打破各种束缚,直接被利益驱动的人类活动,客观地说,这两种文化在核心处是矛盾的,因此构建适合于创新的新文化将是未来很长时期内的一项艰巨任务。至于舆论支撑条件,政府时刻加强对于信息流动的控制,目前的状况更是不容乐观。
综合上述五个支撑条件的情况可以看出:中国支持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尚不完备,有些支撑条件是短期内就可以改变的,如经济支撑条件与人力资源支撑条件,而制度支撑条件、文化支撑条件与舆论支撑条件的改进则是长期的任务。这种状况也反映了我国创新乏力的深层原因。
法国启蒙思想家孔多塞曾说:大自然从未对我们梦想的实现设限。同样,为了使自主创新成为一种国家的常态存在方式与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机制,我们今后的改革指向就是要打破各种有形与无形的限制,基于此,我国自主创新的未来才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