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招商引资的对策研究

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调研组组长:卞鹰;调研组副组长:唐宇文;调研组成员:禹向群、李银霞、文必正。

招商引资是建设“开放强省”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我中心成立了专题调研组,赴长沙、株洲、湘潭、邵阳、广州、深圳等地和相关省直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介绍如下。

一 湖南招商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引资规模不大,中部排名垫底

2016年,湖南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261.45亿元,居中部六省最末,规模不及安徽的一半,比第五名的山西还少19.3%。从内联引资来看,湖南不仅排位垫底,而且规模差距较大,不到安徽、湖北的一半;人均内联引资也排在中部六省最后,均不到山西、安徽、湖北、江西的一半。从招大引强来看,2016年全省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40家,居中部第二,但也只有深圳的一半左右;与湖北相比,2012年湖南超过湖北22家,到2016年却少了114家,四年时间发生了从领先到落后的逆转。

表1 2016年中部六省招商引资数据对比

数据来源:各省统计年鉴。

2.政务环境不优,政策保守空洞

民间投资占比是营商环境的重要评价指标。2016年,湖南民间投资占比仅为59.2%,居中部六省末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部门调研中,招商主管部门认为湖南政务服务环境是个老大难问题:“外省一天能办成的事,湖南省往往需要好几天;外省一张纸可办完的事,湖南省则需要好几张纸,转好多弯。”各种行政审批、串联式审批,导致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市场活力。省商务厅反映,招商“承诺兑现难、政策落地难”等问题突出,而这些问题在中西部地区更突出。同时,湖南省的招商引资政策比较空洞,相比沿海发达省份,优惠有点不痛不痒。国务院促进招商引资相关政策不断推陈出新,“放管服”改革拳拳到肉,但湖南省对国家已有的相关政策没有用好吃透,制定和执行政策都过于保守。

3.招商干劲不够,存在“三不”倾向

调研发现,基层招商干部有三大不良思想倾向,需保持警惕。一是“不用抓”的无为倾向。有的干部片面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认为引项目、搞投资是企业自己的事,是市场行为,政府去抓既是多此一举,也是越俎代庖。二是“不愿抓”的畏难倾向。当前,国际国内项目引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招商引资的难度越来越大,少数干部产生畏难情绪,工作像“磨盘”,不推不转。三是“不敢抓”的自保倾向。十八大以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涉及的利益调整越来越复杂、运作程序越来越严格、监督追责力度越来越大,有些干部接触客商怕闲话、征地拆迁怕惹事、拍板决策怕担责,不敢触及矛盾,不敢承担风险。

4.创新气氛不浓,资本难以青睐

湖南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本地上下游产业技术需求、创新创业团队、国际国内技术合作交流,以及利于潜心创新创业的配套服务等方面关注不够,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6年,湖南全省R&D投入强度为1.58%,比广东低0.9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2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底,湖南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12家、新三板企业205家,而广东分别拥有19857家和1517家,是湖南的8.98倍和7.4倍,远远高于两省经济总量的差距。2016年,湖南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0家(广东63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6家(广东83家);省级众创空间53家(广东500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30家(广东178家)。

5.专门人才不足,干事事倍功半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项目的开发、包装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专门人才极度缺乏引起的。有专家认为,湖南省掌握并熟知招商要领的专业人员可能不到5%。招商引资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招商专员需要了解最新的产业趋势,熟悉沟通技巧,谙熟本土投资环境、产业布局、资源禀赋,以及自己所在片区、园区的产业资源,有的还需要精通外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招商惯例和项目谈判业务并具有良好社会关系。但现实中湖南很多一线招商干部不了解产业政策,相关专业知识贫乏,“5+2、白+黑”的蛮劲招商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招商引资工作需要。

二 促进湖南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建议

新常态下,对湖南招商引资工作需在更高站位、更广视野下审视,抓住招商引资的痛点,围绕投资环境、创新和人才等方面重点发力,统筹推进。

1.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

一是落实好国家招商引资最新政策文件精神。2017年国务院连发针对外资的5号文和39号文,湖南要加快贯彻落实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取消或放开制造业和服务业一些领域外商投资股比限制、扩大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管理权限、简化外国人才来湘工作许可、鼓励民间资本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评级制度、严格兑现合法合规的政策承诺等相关政策,出台配套实施细则,让含金量高的政策实实在在地在湖南落地。二是落实好国家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相关政策。加快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放权,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清理取消一批生产和服务许可证,加快向国际通行的产品认证管理转变。落实商事制度改革举措,实行多证合一,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进一步加大对涉企收费的督查力度,确保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价费政策落实到位。落实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开展企业资质认定、产品认证许可、质检、通关、市场执法等领域的标准对接和结果互认,为相关企业跨区域经营提供方便。三是落实好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成熟经验的政策,投资管理领域、贸易便利化领域、金融开放领域、服务业开放领域,对事中事后监管、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方面的成熟经验要学习复制到位,与标杆对齐,尤其要尽快复制推广部分企业需求强烈的“区内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内销货物选择性征税、保税备货”等自贸区核心政策。

2.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加大省级招商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力度,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省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以及省贸促会沟通联系职能,推动商务、投资、海关、税务、检验检疫、口岸、外事办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建立以商务部门为指导部门、投资促进局为牵头部门的服务体系,招商中介机构为招商核心及其他中介机构为辅的招商引资组织机构,探索“政府招商部门牵头、专业机构主持对接、专业市场保荐挂牌、专业团队项目托管”的新模式。操作上,一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政府仍然可以出面帮助推动协调,一般性的招商引资活动,则交给企业和市场,政府主要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二是理顺园区的招商及管理体系。推动园区管理扁平化和去行政化,深化园区招商体制改革,努力破解园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调整园区现有招商体制,在园区基本建立起企业化运营的招商管理体制和以“公开竞聘制、身份档案制、淘汰退出机制”为核心的管人用人机制,以及以岗定薪、按绩取酬的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发招商活力。

3.创新招商模式,提升招商实效

一是围绕打造优势产业链精准招商。各市州要围绕打造优势产业链,将招商对象从“面”定位到“链”,从“四处撒网”转变为“依链索环”,注重引进项目的本土转化,注重与现有产业互补。围绕优势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关键环节,瞄准行业领军企业,对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以及大型央企等领军企业,筛选出可能性企业名单,建立“目标企业库”。重点引进产业链、价值链上的高端项目,不断实现产业链的“补链、增链、壮链”,按照“核心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思路,抓龙头带配套,取得“一花引来百花开”的效果。二是转变财政支持方式,开展资本招商。新时期,全省各级应减少并逐步取消财政资金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无偿投入。今后对产业项目的扶持主要通过整合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将政府引导基金作为地方招商引资的利器,广泛联手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支持各县区、开发区多渠道参与,形成“政府投资+金融资本”“政府投资+民间资本”等多种融资机制。积极运用PPP模式,汇聚社会力量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三是注重平台型企业以商招商。大力引进、培育和打造一批园区型、资源型、科技型、基金型、服务型等平台型企业,利用平台型企业的产业链、供应网、客户群、资本运作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家整合资源的能力,通过合作、合资、产业联盟等方式,集聚发展一批相关产业和项目。与企业共同研究和实施发展战略,激励引导企业开展以商招商,更好发挥平台型企业在产业招商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4.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一是集中力量实现重大科技创新的突破。要实现招商引资根本性变革,就要发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发挥院士、创新团队等高尖端人才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独特作用,加强创新链起始端的基础创新,将湖南打造成为创新源头。积极推进省部、省校、省院合作,争取国家科技项目、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工程支持,建设一批科研试验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突破引进一批附加值高、核心竞争力强的高端项目。二是注重筑巢培新,吸纳有发展潜力的小项目。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大力引进具备颠覆性功能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新兴”项目。发展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坚持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不断厚植创业创新文化,着力打造创业创新“沃土”。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创新资源优化整合、共享机制,鼓励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创业孵化链条,着力构建多要素联动、多主体协同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金融支持”的创新全链条。

5.引进“外脑”打造招商专业团队

招商很大程度上无法仅仅依赖政府内部的力量来完成,需要引进“外脑”合作。借助专业性培训机构。培训项目主持人、专业技术人员、财务人才、谈判技巧人才等,提高包括项目策划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在内的项目整体运作能力。利用网络推广专门人才。整合现有网络招商资源,借助大数据和新型互联网传媒平台,构建立体式招商信息平台,将招商工作引入互联网时代,实现网络化、高效化招商。委托中介招商。加强与国内外一流的园区开发运营商、工业地产商以及投资促进机构、招商代理公司、项目设计公司、会计事务所、投资银行等中介的合作,积极培育本省招商中介机构。

6.围绕产业链引进人才和创新团队

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围绕产业链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科研院所、研发中心和创新人才。以各类创新平台为载体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各市州、园区要依托创新创业平台、协同创新基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各类创新平台,根据产业定位和技术需求,精准引进一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依托湘江西岸科教优势资源,建立中国(湖南)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等一批高端创新人才载体,使长株潭地区成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聚集地。以产业和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加快汇聚急需人才。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国内外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采用合作共建、技术合作、短期聘用等柔性引才引智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为企业创新服务。以高等院校为依托加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实现校地、校企人才队伍共建、创新成果共享。支持科技型企业与高校优势学科加强产学研合作,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