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汉代的“玉衣”

第1968年章夏天,在河北省满城西郊的陵山挖掘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跟他的妻子窦绾的坟墓。中山靖王是汉武帝的哥哥,窦绾是文帝窦皇后的亲戚之女。从他们的坟墓中发掘了各类铜器、金银器、玉器、陶器、丝织品等华美陪葬品,还出现了中山靖王夫妇所穿的用金线编缀玉片的“金缕玉衣”。刘胜的玉衣有玉片2498枚,窦绾的玉衣有2160枚,经过修整后,现在已完全复原。

“玉衣”是汉代皇帝跟高级贵族的葬服,全部用玉片制成。由于阶级的不同,玉片之间分别用金丝、银丝或铜丝编缀。

玉衣在满城出土之前,从1946年到1970年之间,曾发掘过六次,但都不完整,所以无法了解它的形制。这六次出土的玉衣共有六套(或七套),加上满城出土的两套,共为八套(或九套)。其中用金缕编缀的有两套;用鎏金铜缕编缀的有一套(或两套),用银缕编缀的有一套,用铜缕编缀的有四套。

按汉制,皇帝死后都用“金缕玉柙”,诸侯王、列侯第一代等都用“银缕玉柙”,大贵人和长公主用铜缕。“玉柙”就是“玉衣”。发掘出土的玉衣中,中山靖王刘胜为金缕,东汉中山简王刘焉(1959年发掘)为鎏金铜缕(大概与银缕相当),比汉制规定的诸侯王为高,这或许是皇帝所赐。中山靖王是始封的诸侯王第一代,应用银缕;中山简王是袭爵的,照理似应比始封的王低一级,应用铜缕。除此而外,彭城王(1970年发掘)为银缕,袭爵为侯的刘安意是铜缕,这些都跟汉制规定相符。

“玉衣”在汉代文献中一般称为“玉匣”或“玉柙”,偶尔也称为“玉衣”。“玉衣”这种葬服,战国末期可能已具雏形。《吕氏春秋》已经有“含珠鳞施”的记载,它的形制没有玉衣完备,但是很可能是汉代玉衣的前身。汉代用玉衣为葬服,可能是为了防腐,但满城汉墓“金缕玉衣”中的尸骨已腐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三年(公元222年)禁止使用“珠襦玉匣”,玉衣在考古发掘上也未再发现。换句话说,玉衣仅汉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