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发展案例分析
- 罗守贵
- 9字
- 2021-03-26 09:04:01
第三篇 公共部门经济
案例1 碳排放权交易——控制负外部性的积极尝试
导读:工业发展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又以环境问题为甚。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历了长达30年的经济高增长,对工业发展带来的负外部性进行控制已刻不容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推出对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工业企业碳排放,促进企业生产模式的创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回顾1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事件屡见不鲜。其中以1952年冬季爆发的伦敦烟雾事件最为惨烈,超过1.2万人过早死亡。这次事件拉开了英国治理大气污染的序幕,如今,伦敦是欧洲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2015年末,北京雾霾PM2.5浓度达到1000微克/立方米,空气颗粒物浓度已接近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时的水平,环境治理已刻不容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增速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成为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但经济的高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近几年以环境问题尤甚。一些传统重工业,诸如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等,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对气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学上,我们称之为负外部性。所谓外部性,即一个行为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影响。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该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本案例中,工业企业生产造成的巨量碳排放,污染了环境,改变了气候条件,对于附近生活的人乃至全人类都会造成一定的负外部性。
解决负外部性,一般来说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通过私人市场解决,即外部性的内在化。伟大的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了“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则私人市场就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有效地配置资源。但如果环境污染涉及的利益各方太多,则任何一方都没有动力去独自协商解决污染问题。比如当地政府希望不要有太多的企业倒闭,这对政府的税收或者老百姓就业等相关方面都有直接影响。而这些企业恰恰是通过牺牲环境来节约成本持续经营。当地监管部门对环保问题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形成恶性循环。换言之,通过私人方式无法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
另一种是通过政府干预。对于污染,政府通常有两种方式进行干预——庇古税和交易许可证。碳排放权交易即政府发行限量的碳排放许可证,再通过碳交易市场,利用“看不见的手”来配置这一稀缺资源。通常来说,企业减排的成本是不一样的。企业在进行碳排放交易时,碳排放边际成本较低的企业通过实施节能改造和清洁生产,其富裕的碳排放配额可通过交易获得经济收益;相反,碳排放边际成本较高的企业面对减排,可以选择购买碳排放配额,而不必投入超出社会平均减排成本的代价完成。
随着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逐步推行,在市场的作用下,我国有望能有效控制碳排放。但碳排放权交易要取得成效,就一定要对碳排放量进行严格审查。这一点可以从供求关系的角度进行说明。严格的总量控制是环境治理和资源管理目标的数量体现,通过限制供给数量来控制交易价格。而有效的激励设计可以确保参与市场的交易主体有动力参与交易,防止市场波动和不可持续现象发生。只有出售碳排放许可的收益大于减排的成本时,厂商才会在碳排放交易市场卖出碳排放许可证。反之,当减排成本大于买入碳排放交易许可证的成本时,厂商会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买入许可证。但如果对碳排放审查不严格,则减排对于厂商的成本将小于实际成本,厂商将没有动力买入许可证,只有动力卖出,碳排放市场无法真正活跃起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历了长达30年的经济高增长,但是许多行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缺乏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环境严重污染等情况。这就是GDP的增长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得到的后遗症。环境保护的压力对中国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提出了现实的需求。只有通过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才能出现环境清新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案例作者:黄丞 周仕盈)
相关材料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明年启动 交易额预计达数十亿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2016年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攻坚时期,国家、地方、企业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确保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阶段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参与主体初步考虑为业务涉及上述重点行业,其2013年至2015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以上(含)的企业法人单位或独立核算企业单位。
由于碳排放对我国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家对于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关注度逐步提升。2014年底中美发布了一份《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共同宣布控制温室气体的相关协议,中方承诺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升到20%左右;而2015年9月份中美两国再度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承诺到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中国政府还承诺将拿出200亿元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2015年12月23日也曾经向媒体透露,目前我国已在7个省市进行了碳交易市场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公开承诺还是对外捐助,都在显示中国对推进碳排放交易的决心。
据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测算,若全国碳交易市场成立,覆盖的排放交易量可能扩大至30亿吨至40亿吨。仅考虑现货,交易额预计达12亿元至80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碳交易规模达447亿欧元,欧盟占比高达92%,而欧盟碳排放总额为全球排放的10%左右。实际上,2011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曾一度接近1000亿欧元,随着经济复苏以及各国政府加大重视程度,未来全球碳交易的市场规模有望大幅扩围。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全球碳交易总额将达到3.5万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第一大能源交易市场。
招商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碳交易初期现货交易市场规模不大,碳交易市场未来的活力在于衍生品市场。到2020年,如果衍生品市场建立起来,碳市场规模则有望接近500亿元甚至千亿元级别。
业内专家表示,从全球角度和长远发展来看,碳减排将是一个争夺新兴碳金融市场话语权的战略问题。当前国际市场上碳金融已成为各国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这一领域的竞争相继在各金融机构间展开。在低碳经济道路上,对所有国家来说面临着共同的起跑线,而关键在于在这条道路上的起跑速度。所以,中国必然高度重视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力图在将来的低碳经济战略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成立,包括环保节能设备改造和环保服务、碳排放相关领域以及供碳捕捉服务或碳汇的相关行业将获得巨大的市场发展机会。(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