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创造奇迹:熊继柏诊治疑难危急病症经验集
- 熊继柏
- 1896字
- 2021-03-27 13:30:57
4.治“流脑”昏迷、高热、抽搐的病人(急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危重病症)
【诊疗经过】
1967年春季(3~4月间),当时正是“文革”开始的第2年,在石门县农村有“流脑”流行,有个病人周某,男,17岁,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流脑”。
病人突发高热、恶寒、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抽搐,几天后昏迷,身发红斑(3块)、像开水烫的红疱,口中频频发出乌鸦一样的“呵、呵”叫声。医院下了“病危”通知,请家属将病人抬回家。刚走出院门,遇当地村民,他们建议找熊医生看看,于是由“革委会”主任找到了正被当作“反动技术权威”而受到批判的我。
诊见病人高热(41℃)、昏迷、手足抽搐不止、角弓反张、双目上翻、口张不合,遍身有多处斑疹,舌黑而干燥,脉数而疾,便处以清瘟败毒饮,用的大剂量,用两张报纸包的药。因其距家太远,就让家属把病人留在医院内,立即煎药服用。由于药量很大,煮药用的是农村煮红薯的大吊锅,生石膏用到半斤(250g),生地黄、玄参等均用至1~2两(50~100g)。处方:生石膏250g,生地黄60g,玄参60g,栀子30g,连翘30g,黄连30g,黄芩30g,知母30g,赤芍20g,牡丹皮20g,淡竹叶15g,钩藤钩30g,羚羊角片30g,犀角片15g,甘草10g。令煎水置冷,半小时喝1碗,频频灌饮,直到天明。
第2天上午病人抽搐止,下午热退,晚间苏醒。病人获救了。
这事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正值“流脑”流行期间的农民们,把大量的“流脑”病人抬到了我的诊室,以致每天要诊治多个“流脑”病人。
当时我只有25岁,至今已40多年了,而这个病人周某仍然健在,算来现在他已经60多岁了。最近,病人的哥哥来看望我,进门便称谢,一再感谢当年的救命之恩。
【简要阐述】
(1)关于“流脑”的中医诊断 “流脑”属中医的“春温发痉”。其主症是高热如火,头痛如劈,剧烈呕吐,四肢痉挛,角弓反张,进而神志昏迷,身发斑疹,舌红脉数。春温属温热病,温病是有季节性的,《内经》云:“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夏至之前(春季)的自然气候以温热(风热)为主,风热当令,外感热病称温病(或风温、春温);夏至以后的气候以暑湿当令,外感热病称暑病(暑温)。
风温与春温的区别:风温是感风热之邪的外感热病。而春温是一开始虽有风温的症状,但紧接着出现高热、口苦、心烦、尿赤。进而迅速进入气分,出现高热,甚至深入营分、血分。这种热势来得很猛的温病,古人称之为“伏气温病”,认为是冬季受寒,寒气郁遏在内,郁久化热,到春天受外感之气引发,称为“春温”。
作为医生,当然不能从其冬天是否受寒而辨别其是否为春温或风温,只能在临证时通过其症状来分析判断。
这个病人初起有外感症状,旋即高热如火,并发抽搐、昏迷,肯定是“春温发痉”。
春温的发病特点是,开始两天为外感发热、恶寒、头痛、口渴,进而高热、抽搐、昏迷、发斑。按照温病学的辨证原则讲,那就是邪热从卫分,很快发展到气分、营分,乃至血分。气、营、血的症状同时出现,并且抽搐,这就叫“春温发痉”。
(2)关于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饮是清代疫病学家余师愚治瘟疫的专方,疫病的特点是“发热,烦躁,头痛如劈,两目昏瞀”。这是他的原文描述症状。
清瘟败毒饮可用来治“流脑”、“乙脑”,主要用于治疗“流脑”。该方的特点是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余师愚称“是十二经清热的总方”,将气、营、血分之热同清。其中包含了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我在诊治周某时用此方还加了羚羊角、钩藤,目的是加强熄风作用。
(3)治暴病有胆有识,治久病有守有方 中医治急暴病症,一要有胆量,二要有见识。选方用药要求“稳、准、狠”,首先要准,然后要稳,最后要狠。在弄清楚病证以后,大病必须用大药,如果不狠,对于如同大火一般的疾病,只用一桶水的力量去治,好比“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对这个热势猛而病情急的病人,如果不用大剂量,而只用小剂、中剂是治疗不好的。当然首先选方必须准确,但是如果用药剂量不够,服药速度进展慢,估计这个病也是治不好的,这就叫有胆有识。换作是在今天,我已经70多岁了,遇上这个病,可能不会用半斤生石膏这种大剂量,一定会十分慎重,反复思考,当医生就是这样,年纪越大考虑事情越复杂。而治慢病久病要有守,能守得住,要有方略,有系统工程的方略,一步一步怎么走,标本缓急怎么安排,脏腑调治、虚实错杂怎么解决,都要有个系统的考虑。清代大医家吴鞠通云:“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意思是说,治疗外感病、急性病,犹如行军作战一样,要机动灵活,兵贵神速;治内伤病、慢性病,要从容不迫,全盘考虑。这是中医治病的两个大方略。
我在农村当中医20多年,又在城市当中医30多年。在农村看病,急性病要占多数;在城市看病,慢性病要占大多数。当中医既要学会治慢性病,又要学会治急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