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变化应对与生态文明建设
- 马建堂 郑国光
- 1340字
- 2021-03-28 07:55:39
6.什么是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南美洲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得性喜冷水的鱼类大量死亡。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
厄尔尼诺
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洋面在赤道南北两侧盛行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驱动温暖的表层海水向西输送,使得热带东太平洋海水减少,表层以下的冷海水被迫向上抬升,以替代流走的暖海水,这样就在赤道东太平洋东部形成了一个冷水区,年平均海表温度只有24℃左右;而使赤道西太平洋水位升高,热量积蓄,年平均海温保持在29℃左右,成为全球最大热源。当某种原因引起信风减弱时,维持赤道太平洋海平面东低西高形势的支柱被破坏,西太平洋暖海水向东蔓延,使得冷水和暖水区域发生变化,暖海温区迅速东移,赤道东太平洋海平面升高。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六个月以上偏高0.5℃时,就被称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见图4)。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反,如果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表面温度比常年平均状况持续偏低,就会发生所谓的“拉尼娜事件”。
图4 厄尔尼诺现象示意图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通常二至七年发生一次,一般四年,它们如同一对孪生姐妹,是当前科学预测气候的主要因子之一,都会对全球和区域气候带来重要影响。
超强厄尔尼诺
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共出现了三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分别是1982年至1983年、1997年至1998年和2014年至2016年。1982年至1983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开始于1982年5月,结束于1983年6月,共持续十四个月,累计强度达到21.5℃,峰值出现于1983年1月,峰值达到2.8℃,且连续四个月超过2.0℃。1997年至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开始于1997年5月,结束于1998年5月,共持续十三个月,累计强度达到23.1℃,峰值出现在1997年11月和12月,均达到了2.6℃,且有连续七个月超过2.0℃。2014年至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开始于2014年9月,2016年5月结束,共持续二十一个月,累积强度达30.2℃,峰值出现在2015年11月,强度达到2.9℃。其持续时间之长、峰值强度之高、海温累积距平之大,均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之最。
厄尔尼诺的气候影响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会通过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遥相关影响全球天气和气候。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南美沿海岸国家易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非洲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北部易出现暖冬,美国南部冬季潮湿多雨。例如:1982年至1983年和1997年至1998年的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造成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美国东西部地区和巴西等国暴雨洪涝,南非、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出现大范围干旱。1997年,加拿大小麦减产10%以上,阿根廷大豆减产18.2%,澳大利亚小麦减产15.0%,法国小麦减产7.1%。1998年,印度遭遇洪涝灾害,导致小麦减产7.2%。
对我国来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当年,南方秋季多雨,北方地区冬季易出现暖冬,第二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易出现洪涝,夏季东北地区易出现低温。198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洪涝,东北出现低温,黑龙江6月气温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低;1997年秋季,南方降水偏多,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东北地区发生流域性特大暴雨洪涝。1997年,我国一季稻、玉米、小麦累计减产1790万吨,玉米减产15.7%。1998年,我国夏粮减产11.3%,其中早稻减产7.5%、小麦减产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