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体育文化

第一节 文化的定义、特征及结构

一、文化的定义

从文化的词源及其语义上看,文化(德语kulter,英语culture),都是从拉丁语cultura转化而来的,cultura包括土地耕种、神明祭祀、动植物培养以及精神修养等各种含义。显然,这里指人类对文化创造的作用。后来在中世纪,文化已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分,只是精神文化实指宗教文化。相比之下,德语中文化的意义较发达,而英法的文化则取义于耕作、培养以及精神修养。至于广义的文化概念通常与civilization(文明)相联系,互为代替。而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文化与人是不可分的。如拉丁语civis(文明)指市民之事,由此转化为civilas(形容词)或civilasation(名词),指市民地位、市民权利,以及具有市民的品格、教养等义。

在中国语言里,文化概念来自《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指人世间人类的创造物——人文,并将它通过“化成”而对“天下”的状态进行改造。一是指对社会的改造和培育;二是指对人本身的教化玉成。其强调只有在文化创造的同时也广泛地接受文化成就的过程中,人才是真正的人,即所谓“贫贱忧戚,庸玉女(汝)于成也”。

然而纵观中外文献对文化的界定,可谓层出不穷。但是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界说。

泰勒的文化定义是影响最广的。作为英国的人类学家、文化史和人类学进化论学派的创始人,他写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务,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德国哲学人类学家米夏埃尔·兰德曼在他的名著《哲学人类学》一书中阐述说:“文化按其定义是由人自身的自由的首创性所创造的,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赋予文化如此多样的形式:一个民族不同于另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区别于另一个时代。但是,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人创造了自己。”从总体上看,这一定义比泰勒的文化定义更前进了一步。当代文化研究大都与这种文化界定相近,而兰德曼所强调的是,文化创造是一种自由的形式化的过程。在这里,自身作为一个人、一个民族和时代一员诞生的证明,较为具体地现实地阐述了人与文化之间的创造性的双向关系。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即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其将文化分为广义的与狭义的。“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则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意识形态,有时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及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与意识形态相区别的(方面)。”这种阐述主要是从人类创造性活动对文化形成、文化范围的作用方面讲的。它肯定了文化在人类活动过程结果的地位和存在的性质。但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把文化作为人类活动本身的特征提示出来,只是讲了活动终端的现象,没有从前提、中介和过程特征上说明其对人类实践和认识各方面的重要意义。因而,这种文化只能是静态的,并且缺乏内在灵魂的人类生命本质特征。

《中华文化史》一书对文化的定义弥补了它的欠缺,这种文化定义指出了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的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这一文化定义有相当的深度,文化的实质在于人类化,揭示了人创造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着人自身的道理。它不但阐述了人与动物生命活动的区别,而且指出了人类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基本论证。

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同人的存在和发展紧密相连的,而文化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人自觉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及其作用和意义紧密相连的。苏联弗·让·凯勒主编的《文化的哲学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的尝试》一书中说:“文化概念反映了人对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独立性和仅为人所固有的能动性的意识,这种能动性既不能归结为自然力的作用,也不能归结为神力的作用,它意味着对人自身‘崇拜’的诞生,从而取代了古代所有其他的崇拜。”从中可以看出,文化概念的形成和产生是以文化本身的存在和发展为基础的,文化概念也将随着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综上所述,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认识社会和实践社会的活动总和,包括人类外在产品的创造和人自身心、智、体的塑造。

二、文化的特征

通过对文化定义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文化的一半特征:

(一)学习性

人的行为可以可以分为本能的和学习的.那些作为社会文化部分的行为是经过后天的训练而学到的,这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大部分。所有的动物都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这对于物种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但人类,学习的行为远远超过本能的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天生的不完善。一个人要成为社会中独立的一员,不仅需要一个长期的身体适应的时期,而且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如何思维和如何举动的训练时期,换句话说就是进行文化方面的训练。

体质生态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一方面人类通过学习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能力——说话的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制订长远计划的能力等,则取决于因遗传而继承的体质特征,取决于复杂的大脑。但大多人类学家比较强调后天的文化学习对人的重要性,而先天的遗传仅是行为的基础。

(二)发展性

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19世纪的进化论人类学者认为,人类文化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从早期的茹毛饮血,到今天的时尚生活,从早期的刀耕火种,到今天的自动化、信息化,这些都是文化发展的结果。没有文化的发展,人类至今还是猿猴的堂兄弟,也就没有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功能学派认为,文化过程就是文化变迁。文化变迁是现存的社会秩序,包括组织、信仰、知识以及工具和消费者的目的,或多或少地发生改变的过程。总的来说,文化稳定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

(三)时代性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典型的文化类型。例如,以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为标志的石器时代的文化、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铁器时代的文化、蒸汽机时代的文化、电力时代的文化和信息时代的文化。又比如,作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赋、诗、词、曲分别成为我国汉、唐、宋、元各朝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时代的更迭必然导致文化类型的变异,新的类型取代旧的类型。但这并不否定文化的继承性,也并不意味着作为完整体系的文化发展的断裂。相反,人类演进的每一个新时代,都必须继承前人优秀的文化成果,将其纳入自己的社会体系,同时又创造出新的文化类型,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征。

(四)综合统一性

尽管人们对文化的概念难以取得一致意见,但对文化划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基本观点是认同的。任何一个文化系统中的子文化,都有它自身的一个完备文化体系,都是一个综合统一体。文化的要素和成分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不是简单的、孤立的要素和成分,不是杂乱无章地拼凑,相反,各要素和成分之间是相互整合而统一的。这种统一性常常通过共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表现出来。

(五)政治、经济性

政治、经济、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存在形态。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人是文化的主体。在阶级社会中,人是分为不同阶级的。不同阶级(包括阶层)的人对文化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同时代的物质生产水平由此形成各种经济关系,并影响着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文化生存的优劣,对政治文明和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或促退作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开明的政治与文明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与先进的文化;专制的政治与专制的文化、落后的经济与落后的文化,都是相互依存和影响的客观存在。但是,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当今中国,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生态文明与党的建设“六大建设”并提,这是建设和谐社会、治国理政的英明抉择。

(六)普遍存在的具体性

文化是一种人类活动,是人类所取得的一切成果的结晶。有了人类就有了历史,有了历史就有了文化。每一个社会、国家、民族,人们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系统中。这种文化系统还具有一定的规则性,能依靠法律、制度、习俗、思维方式、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社会成员的个体行为,使他们的情感、思想与行为都纳入群体的价值目标与轨道。

(七)世代相传的连续性

人类文化随着物质生产和人口的生产与发展,具有历史连续性,是社会传承的结果,是超越个人而存在的。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人们总是有批判、有选择地进行继承,并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例如,中国文化五千年绵延不断,它独自萌发,慢慢形成,历久弥坚,从未中断,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即使近代受到强势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挑战,它也未丧失自己的特性。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相统一,是文化连续性的保证;继承是文化连续之源,创新是文化发展之动力。文化体现了创造的意志力量,它与本能的生物学遗传或先天性行为方式是不同的。

(八)民族和世界的辩证统一性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点,这就是文化的民族性。任何形态的民族文化,都是适应本民族不同阶级阶层、职业、信仰和不同文化心理的人以及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生产条件而形成、发展的。这一民族所共同具有的文化的历史渊源,承载着大体一致的文化积淀,从而形成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并促进其发展,这是某一民族文化包容性的体现。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例如中华传统文化,便是包容了56个民族文化的特征,并由一种带有共同倾向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特征,把各民族凝聚成一个整体。它是一种具有独特的中华民族性格和传统的文化形态。自然,在这个多民族的文化整体中,各个民族仍保持着那些具有自身传统和特色的文化因素,如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所以说,文化的民族性是一种多元的文化形态。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体,这是文化包容性最为突出的标志。在当今世界上,任何一种成熟的文化,都是属于全人类的,纯粹独立的民族文化是不存在的。文化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在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传播,发生交流与冲突、选择与融合,并导致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或迁移。即使在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古代,世界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始终在通过各种渠道(如战争、经商、人员往来等)进行着。中国历史上佛教文化的传人、明朝以来的“西学东渐”就是明证。同时任何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只有既具民族特色,又能积极融入世界文化之林,并汲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才最具有生命力。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大国。

综上所述,文化是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从广义上讲,文化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则特指精神财富。而中国文化,一般是指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其内容非常丰富深邃,它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以及人们的理念、风俗、信仰等。

三、文化的结构

文化作为整体存在的“超有机体”,它的内在本体就是文化结构。文化结构是对有机整体性文化的内存关系的抽象,它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可以自己说明自己,二是可以形式化。文化结构决定了文化的性质与功能,中国文化之体决定中国文化之用,二者密不可分。文化结构有表层文化结构与深层文化结构。文化心理结构是最具模式化的心理反应,鲁迅研究中国的“国民性”就是着眼于病态的文化心理结构。

当然,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化或一个具体的文化特质,都有其层次结构。文化层次有“三层次说”和“四层次说”。三层次说是把文化看作一个三层次同心圆,表层为物质层面,中层为制度层面,深层为心理层面。四层次说:物质文化、社会关系、风俗习惯与艺术文化、精神文化。余英时教授说:“首先是物质层次,其次是制度层次,再其次是风俗习惯层次,最后是思想与价值层次。大体而言、物质的、有形的变迁较易,无形的、精神的变迁则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