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护航任务
一大早,还在睡梦中,就听见广播“停靠漂泊舰部署”。迷迷糊糊中,我明白了,这是要停靠微山湖舰。微山湖舰,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的综合补给舰,一同的还有临沂舰和潍坊舰。
中国海军第十九、二十批护航编队终于会合了!就在今天,就在亚丁湾海域!
第十九批护航编队自2014年12月初出航以来,在海上已经漂荡了四五个月了。我挣扎着起来,主要是想看看在海上漂荡四五个月的海军官兵是个什么样子。
前几日第二十批编队第二次靠帮补给的时候,我亲眼见到一个少校红着眼睛对着两个战士咆哮:“你们要把我逼成什么样?!老子不干了行不行?!老子不干了!”我最怕再碰到这样的场景,这要让我如何猜想他们过去的四五个月的岁月。
放缆、停车……靠帮一切都顺顺利利。第十九批护航编队的指挥所人员在微山湖舰上列队,看着第二十批护航编队的指挥舰济南舰一点点靠近,然后挥动着手臂,向我们这边打着招呼。他们穿着海军独有的全身洁白的军装,戴着一顶洁白的大檐帽,帽子和衬衫之间黝黑的脸庞显得更黑,露出的牙齿和军装一样洁白。
军舰之间的舷梯终于搭好,两边在烈日下列队许久的指挥所人员终于把手握在了一起,身体拥抱在了一起。久违的战友终于见面,即使一个北海舰队、一个东海舰队,依然亲切如故,都是因为亚丁湾。
浩浩荡荡的人群涌入微山湖舰的会议室。2支护航编队的人员落座,正襟危坐,2位指挥员姜国平、王建勋身后悬挂着“海军547、152编队护航任务交接仪式”的条幅。在这样的场合里,大家抹平了脸上一分钟前的笑容,顿感严肃。
会议室里在开会,气氛凝重;会议室外,一片欢乐。我刚踏上微山湖舰,一个穿着救生衣刚把舷梯搭好的战士就问我:“你们152舰上有小卖部吗?”“有!”我还没回答完,他就跑了。不到一会儿,他已经把救生衣脱了,带着好几个战友冲济南舰奔去。后来的情况我不大了解,我只听济南舰的军需向我们哭诉:“十九批这群家伙就是一群土匪呀,把我们小卖部都给搬空了,什么椰汁可乐、锅巴薯片,都是一箱箱地搬啊!我这不卖还不行,最后是求他们,才留下点点库存。”舷梯上,不一会儿就有几个战士,咧着嘴笑着,从济南舰往微山湖舰成箱成箱地搬零食。
会议室内,交接仪式正在进行。第十九批编队向第二十批编队介绍了他们四五个月来的护航情况。出航以来,他们总共完成了35批次护航任务,护送了109艘中外船舶。今天参加交接并并靠在一起的舰船只有3艘,微山湖舰、济南舰、临沂舰,2支编队余下的舰船已在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了。其实,在今天一早,2支编队6艘舰船就已经共同执行了一次护航任务,舰载直升机起飞航拍。画面里,一艘艘军舰伴随在商船四周,劈波斩浪,在深蓝海域犁出一道道白色航迹,场面十分壮观。
除了护航任务,第十九批护航编队让世人印象更深刻的,肯定是此次赴也门执行撤侨任务。2个月前,也门国内局势动荡,在也门的外国公民人身安全受到极大威胁。第十九批护航编队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命令,先后5次赴也门,安全顺利地撤离了16国897名中外公民。
身居国内,呼吸着高纯度雾霾,忍受着高物价的人们对生活总有这样那样的抱怨,他们爱祖国,但更期待更加美好的生活。身在也门,吹着阿拉伯海飘来的海风的中国公民,虽不知雾霾为何物,收入也几倍于国内的华夏儿女,他们此刻期待的,只是平平安安、平平淡淡的生活。弗洛伊德说,人最基础的需求是生命对于安全的需求,这是最根本的需求。通俗点来讲,就是要活命。动荡的社会局势,处处弥漫硝烟的地区,谁都不愿意待下去,设身处地地想想,就在这个时候,祖国派出的战舰就停靠在港口,印着“八一”军徽的战机在头顶盘旋警戒,大家拖着行李,不用三步并两步,大可大大方方从从容容登舰,离开这战乱之地,这是何等幸福之事!这是何等荣耀之事!每每看到此情此景,我都忍不住热泪盈眶。非矫情非做作,是出于人性最基础的需求。
2支编队交接完后,第二十批护航编队就将独立执行护航任务了。我是第一次来到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没有执行过护航任务,更没见识过传说中的海盗长什么样子。古人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想必索马里的海盗们在这么长的岁月里也应见识,至少道听途说过中国海军威武雄壮的英姿了。此刻,我内心却有个想法,仅存的海盗们,请开出你们马力最强大的快艇,亮出你们火力最猛的武器,拿出你们最大的勇气和斗志,来会会我们吧!中国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恭候你们!
2015年4月23日 亚丁湾海域
忠孝难两全
潮湿闷热的亚丁湾海面,响起一声嘹亮的汽笛声。汽笛声之后,以纵队与第二十批护航编队并排行驶的第十九批护航编队,调整航向,朝着远方驶去,留下3道弧形航迹。
第十九批护航编队完成了他们的使命,执行完了所有护航任务,与前来接力执行任务的第二十批护航编队分航!此刻暂无别离情,唯有敬佩意。我举起右手,向越来越远的军舰敬了一个军礼。
抬手的瞬间,食指创可贴下的伤口隐隐作痛。昨晚被啤酒瓶盖划出的一道雪白口子,让我刚到亚丁湾几天就享受到了切肤之痛。
我一整天心情低落,心中笼罩的乌云始终散不去。倒不是因为我的右手食指,而是想到了另一个体会切肤之痛的人。
这个人我不是特别熟悉,在济南舰上共同生活不到一个月,为数不多的几次交流都是因为找他索要工作资料。他最常用的语言就是抿嘴一笑。这几日,他话少了,脸上的浅笑也变得勉强生硬了。
早上和同事们讨论稿件发布情况的时候,才得知他近日沉默的原因——父亲因病去世。
我向来对生离没有免疫力,每次离家都满是伤感;对于死别,我更是不知如何去面对。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试着去体会他的感受,却只能感觉到另一种切肤之痛,远超我右手食指的伤口。
他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上头还有2个姐姐。都说养儿能防老,可他从军20年,回家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更不要提在老人身边照顾了。
听到噩耗的时候,他正在开会。每天他都会和妻子通电话,问问家中的情况,他本想告诉妻子现在不方便说话,可听到电话那头的哭声,他就明白了一切。
他想起了2年前,同样是在茫茫大海,同样是这条济南舰,不同的是,那时的舰艇上海事卫星电话数量不多,他不能天天给家中通话。他也相信,远在江苏阜宁的那个温馨港湾,一切都会顺顺利利。当他忙碌完手中的工作,拨通妻子的电话时,得知的竟是母亲3天前已经离世的消息。
2年前的一幕幕在脑海中放映。他执行完任务,飞回家中,见母亲最后一面,悲痛欲绝,恨自己不能尽孝,恨自己远走了他乡。送走了母亲,他收拾好心情,又投入了紧张的部队工作。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时常打开抽屉,拿出送母亲时那枚黑袖章,仔细端详着那个“孝”字。这个“孝”字,像一把匕首,深深扎进他的心。
昨日今时,何等相似。会议结束,他躲进房间,却不敢打开抽屉,更不敢直视那个“孝”字。
他记起了3月28日,得知要执行第二十批护航任务的他,抽空回了一趟老家,看望肝癌晚期的老父亲。他一边给父亲洗脚,一边强颜欢笑和父亲聊着天。听到儿子要远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70多岁的老父亲满是骄傲。“爸,你可得照顾好自己,等10个月后我回来给你讲讲我们打击海盗的故事。”
10个月,这个数字犹如那个“孝”字,像另一把匕首刺进他的心。在家里待了不到14个小时的他离开家门前,背着父亲,眼含热泪剪下了一绺自己的头发。在他们老家,有这样的习俗,老人去世后,骨灰盒内要装着儿子的头发。
4月3日的舟山某军港,济南舰在码头亲人们的挥手告别中起锚远航。他站在甲板上,望着送别的人群,想起了家中卧病在床的老父亲,双眼泛起泪花。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离开家时,那一剪刀下去,剪断的不仅是头发,还有与父亲此生的情缘。他四处寻医,得到的结果都是一致的——父亲活不过3个月。这一剪,是永别啊!切肤之痛,不止于切肤。
我无法想象拿起剪刀的他是如何作想。我知道他无奈,我知道他痛苦,但我却不知道他的勇气从何而来。
他的勇气,应该是源自国产新型主力战舰济南舰的魅力;他的勇气,应该是源自对亚丁湾海域海盗们的征服欲;他的勇气,应该是源自济南舰上几百双期盼的眼睛……
不管勇气从何而来,他起航了,他来到了亚丁湾;不管勇气是否还在,他已离开了家,父亲已离开了他。
他,是济南舰首任政委,王飞!
敬礼!
2015年4月25日 亚丁湾
后来,我把这件事写成了一篇通讯,现为大家奉上:
儿在亚丁湾
亚丁湾4月的海风闷热潮湿,吹糙了水兵的脸庞,打湿了水兵的心。
正在执行护航任务的第二十批护航编队劈波斩浪,护送一艘艘中外船舶往返在阿拉伯海。
济南舰报房里,他按通信员的通知,正给支队政治部值班室回电话。2声嘟声之后,传来的竟是妻子的哭声:“父亲走了。”
他默默挂了电话,一言不发,走出了报房。
夜晚的甲板有些凉,他的海魂衫随着海风飘荡。“扑通”一声,他双膝跪地,朝着家的方向磕了3个响头:“父亲,愿您在天上安好,来世再给您当儿子!”
他抬起头,夜空中的繁星在泪眼中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模糊……
泪眼中,他看到一幕幕画面正在放映。
他看到了23年前江苏阜宁罗桥镇武装部的门口,一个青涩少年胸戴大红花,在喧天锣鼓中登上了接新兵的汽车。人群中,一个中年男子用力地朝他挥手。他认出来了,那个少年是他自己,那个中年男子是他的父亲,一脸的骄傲。画面中没有他的母亲,因为她怕控制不住情感,没敢来送儿子。
来到部队的他勤奋好学,当兵第三年参加士兵考学进入了海军工程学院。1999年毕业后,他来到了位于舟山的驱逐舰某支队。他拼命工作,干过主机分队长,当过组织干事,业绩突出,深得官兵好评,收获的军功章和证书不在少数。
他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一直是家中的希望和栋梁。他在部队的每一次成长和进步,都让家人欣喜不已。荣誉冲淡不了思乡情,他更加想念家中的父母亲。都说养儿能防老,可自打他穿上军装,回家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更不要谈在父母身边照顾了。
2个姐姐相继出嫁后,家中就只剩下父母两人了。他每回家看望父母一次,就发现他们越老了一点。他曾试图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可他们却不适应舟山的生活:“回老家有你2个姐姐照顾我们,你就在单位安心工作吧。”
2012年初,他调济南舰任职,奉命赴厂家接收这艘国产新型主力战舰。新的战舰,新的起点,他的工作没日没夜。
泪眼中,接舰的那段画面一晃而过,停留在了2013年10月13日。
同样是茫茫大海,他正随舰执行试航任务;同样是济南舰,但那时舰上还无卫星电话机,与外界联系非常不便。执行完任务,军舰靠港。他却听到了一个噩耗——母亲在3天前已经去世。
他火速赶回家中,跪在母亲的遗体前,放声痛哭。那个每次离别都不敢送儿子出门的母亲,真的离开了他。透过泪光,他瞥见了呆呆坐在一旁的父亲,头发雪白,眼神空洞。
送走了母亲,他收拾好心情,又投入了紧张的接舰工作。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时常打开抽屉,拿出送母亲时那枚黑袖章,仔细端详着那个“孝”字。这个“孝”字,像一把匕首,深深扎进他的心。
泪眼中,放映的画面又定格在了2015年3月28日晚上。他蹲在父亲前面,为父亲洗脚。只要回家,他都会为父母洗脚,这样能减轻他内心的一丝愧疚。他告诉父亲,自己要去亚丁湾护航了,73岁的父亲双眼放起了光,脸上充满了23年前在人群中挥手送他当兵时一样的骄傲。“爸,等我10个月回来后,给您讲我们在亚丁湾打击海盗的故事,您照顾好自己啊……”父亲微笑着答应儿子,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是肝癌晚期这个事实。
10个月,这个数字犹如绣在黑袖章上的那个“孝”字,像另一把匕首刺进他的心。第二天上午,在家里待了不到14个小时的他离开家门前,背着父亲,眼含热泪剪下了一绺自己的头发。“父亲,我走了。”说完这句话,他迈出家门,已经没有勇气回头。
泪眼中,画面放映到了中国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出发的那天。4月3日的舟山某军港,济南舰等3艘战舰在码头亲人们的挥手告别中解缆远航。他站在甲板上,望着送别的人群,双眼又泛起泪花。
他想起了家中卧病在床的老父亲,想起了留在家中的那绺头发。在他们老家罗桥,有这样的习俗,老人去世后,骨灰盒内要装着儿子的头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一剪刀下去,剪掉的不仅是头发,还有这辈子做儿子的福分。年初父亲确诊做了手术后,主治医生就告诉他,留给老人的时间不多了。这一剪,是永别啊!
泪眼中,画面不停歇,济南舰驶过台湾海峡,穿过南海,在新马海峡和马六甲留下航迹,来到了亚丁湾。在最短的时间内,济南舰出色完成了组建接装、试验试航和各项实操考核,被锻造成一柄寒光凛凛的海上利剑,创造了入列时间最短即执行护航的纪录。
泪水淌下,画面愈加清晰,他看到了自己那张黝黑的脸庞。他清楚地认得,他是济南舰首任政委,王飞。他也清楚地知道,他是父母养育了42年的儿子,王飞。
来自祖国渔船的问候
下午四点半左右,我刚走到前甲板准备跑步,就发现左舷围栏站满了人。往海面望去,被我们编队护送的渔船就距离我们不到2海里,再定睛一看,插着红旗的渔船护栏上挂着红色横幅。
我赶紧奔跑回办公房间,拿出相机。用长焦镜头望去,一艘艘渔船看得特别清楚。渔船整体呈暗蓝色,吃水部分被漆成了红色,渔船上面白色小屋应该就是驾驶室;舰首的桅杆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驾驶室上方和船尾,则分别插着2面三角形红旗,上面写着“一帆风顺”。我仔细数了数,总共有8艘渔船,渔船的编号分别为“盛海1”到“盛海9”,其中没有编号4,可能渔民认为这个数字不吉利。
这些渔船并不大,一艘排水量估计就100吨。我们的军舰以10节左右的速度在渔船编队的右侧行驶,不到10分钟,他们就被甩在了后面。
在甲板上拍照的战友越来越多,围观的人也不少。有相机的战友,拍好照片,然后在相机上放大,念着一条条横幅的内容。没有相机的战友,就拼命地朝渔船挥手。在我们的军舰超越渔船的过程中,我狂按快门,根本没顾得及看横幅内容,等到超越他们之后,我才仔细翻阅照片。
“盛海1号”上面,横幅写的是“向中国海军第20批护航舰队致敬!”;“盛海2号”的横幅则是“大连盛海船队向护航舰队全体官兵致敬!”;“盛海7号”的横幅是“捍卫中国海外公民安全您们辛苦了!”稍远一些的“盛海5号”,挂的是“祖国亲人向亚丁湾护航舰队全体官兵致敬!”“盛海6号”的是“向中国海军第二十批护航舰队致敬”,“盛海9号”的是“为国家利益护航为世界和平护航向你们致敬!”横幅上的字,歪歪扭扭,上下左右几乎没有对齐的,很像是刚刚用白色油漆刷上去的;“盛海7号”的横幅稍有不同,字是用墨笔写在白纸上,然后再贴于红布之上,远远望去,像一张张小时候上学时用过的修改错字的贴纸。
人群中,有人说了一句:“他们把我们编队叫成‘舰队’了,一下子给我们升级了。”没有人太在意这个事情,大家都继续朝渔船挥手。
超越渔船之后,我们的军舰开始左转。这时候我已经从前甲板爬到了驾驶室上方。高处看去,渔船左右各4艘,呈并列纵队朝我们驶来,越来越近,颇有气势。天空云彩很浓,像一瓣瓣豆腐脑,海面在顺光的照射下,碧蓝碧蓝;我们的特战队员手持钢枪在来回巡逻,身姿挺拔;渔船编队在大海之上、天空之下稳当地缓缓地前行,留下8条航迹。在囊括天与地的广角镜头里,这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画!
我们的军舰从渔船编队前方驶过,绕到了他们的左侧,再向右转,和他们并排航行。我们放慢速度,让他们渐渐追上我们。一条条渔船在我们右侧超越。渔船编队左侧的船只好像更兴奋些,几个渔民站在横幅后面,拼命地向我们招手。“他们在挥手,在挥手!”值了望更的小伙子在望远镜后面大喊着。我们也赶紧挥舞着右手。对面渔船上的渔民看到我们的回应,把手挥得更用力了。“嘿!”渔船编队那里传来了一声喊声,喊声在呼呼的海风中,音量并不大,但依然穿透力十足。
镜头里,一个穿浅蓝色上衣和一个穿黑色衣服的男子合力扯着一面国旗,奋力地往上举。旁边,几个渔民拿着手机或照相机在拍我们的军舰。看编号,是“盛海5号”,再看横幅,是“祖国亲人向亚丁湾护航舰队全体官兵致敬!”这条横幅很是眼熟,与我在他们的右侧看到的内容好像一样。我翻出之前的照片一对比,连写得像“旁”字的“亲”字和末尾那3个感叹号,都是一模一样。原来,看到我们的军舰绕到他们的左侧了,他们竟然在不到半小时内把横幅从右侧解了,再系在了左侧栏杆。如此之“折腾”,就是为了让我们能一直看到这条横幅,看到他们对我们的敬意!
看到对面渔船上依然扯着国旗的2个人,我忽然感慨良多。
在国内时,大家生活得安稳幸福,祖国的概念似乎很模糊。可当出门在外,却发现,离开了祖国,心里竟然会没了底。这些已经起航了1个多月的渔民们,为了生计,穿越万里海域,奔赴几内亚湾。茫茫大海,孤独寂寞或许可以忍耐,但随时可能面临的海盗威胁,却令他们胆寒恐惧。在亚丁湾这片波谲云诡、危机四伏的海域,有中国海军编队与他们一路同行,为他们保驾护航,他们的激动之情可想而知。看到威武雄壮的军舰,他们就看到了可靠与安稳,看到了勇闯大洋的中国海军,他们就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此刻,一定有一种“我是中国人”的骄傲与幸福荡漾在我们对面的渔民心中。此刻,有一种“我是保卫祖国人民的解放军”的责任和担当升腾在我心间。
对面的渔民里,有的人敞着上衣,露出圆鼓鼓的肚子,有的人穿着短裤,拖着一双凉鞋;有的人一看年龄就挺大,皮肤黝黑,也有的人皮肤还存留着些许白皙,一看就是大小伙子。随舰的一位海事局工作人员告诉我,现在渔民越来越少了,这行不好干,有时候一出海,就是一两年,生活补给、捕鱼销售全在海上,几乎全程不靠岸。一年干下来,无灾无难、收成好的时候人均能有十来万的收入。我不禁唏嘘,他们冒着大风大浪远渡重洋,离开祖国和亲人,牺牲安稳与平静,最终能得到的也只是讨个生活。
可今天,就是这些讨生活的朴实渔民们,用他们歪歪扭扭的字,写就了一条条致敬和问候的横幅。这是我见过的质量最差的横幅,也是我见过的感情最真挚的横幅。
祝渔民兄弟们一路顺风!
2015年5月12日 亚丁湾
转战千岛湖舰
这几天真是忙。自从24日利用编队三舰并靠的时机,从济南舰搬到千岛湖舰以来,生活节奏变得快了许多。
我们几个记者来千岛湖舰,是按照编队安排,过来采访挖掘新闻的。千岛湖舰是一艘已入列十六七年的万吨级综合补给舰,执行了5批护航任务,参加过马航MH-370客机搜救,参与的演习演练不计其数,获得的荣誉更是不胜枚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千岛湖舰就是一座新闻富矿。
登上千岛湖舰,我背着行李包,往安排的住所走去。从舰艉到舰艏驾驶室,有一百余米。站在千岛湖舰,往左舷看去,平日里觉得巨大无比的济南舰,此刻竟显得有些小巧,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小。
与导弹驱逐舰前中后段都布满武器装备不同,千岛湖舰的表面到处都是一些用于补给的龙门架、绳索、管道和操作台。我边走边看,一路抬着头,一条条粗细不同的黑色管道悬挂在高耸的龙门架上,真是壮观。
我和央广的记者朱梁文轩被安排到了驾驶室下层的双人宿舍。一走进宿舍,我简直被震惊了。用震惊这个词,毫不夸张,且听我道来:刚一打开门,一束光亮照射了进来,竟然有窗户!住了一个多月的全封闭舱室,现在能住上有窗户的房间,心中特别激动。我赶紧把拉上的一半窗帘拉开,宽阔的海面就呈现在窗里,往外看去,海面在下方10米左右,阳光随着海浪闪烁着,照进窗户。这才是真正的无敌海景房!再看宿舍内,除了上下铺之外,还有一张小沙发;2张写字桌,其中1张下面还摆放着1个小冰箱,打开冰箱,里面摆放了饮料、蜂蜜和一些小糕点;写字桌上,除了烧水壶,连新的插线板都摆好了。
深深感受到了千岛湖舰官兵的热情,我甚至有点儿受宠若惊。朱梁打开冰箱的那一瞬间,兴奋得大叫起来:“涛涛,快看,有冰镇可乐!”我非常理解一个胖子对碳酸饮料的热爱,更理解他受到宠爱时的开心和不淡定。
可能是换了一个环境,有新鲜感,心情也会更好一些。晚餐的时候,看着自助菜盘里的肉末白菜,我觉得它都更新鲜一些。今天在厨房门口,我这个猜测得到了证实——一筐筐从冷库里抬出来的小白菜,还绿油油的,泛着亮光,用指甲一掐,脆的菜秆对折断了。一艘有着十多年海上补给经验的老舰艇,在食物贮存方面肯定有它的一套。
上舰吃的第一顿,就让我大呼过瘾。有糖醋鱼、酱猪蹄、卤鸭掌、肉末白菜、木耳炒西芹,水果是西瓜。俗话说,俘获了一个人的胃,就抓住了一个人的心。千岛湖舰,一点一点在我的心中加分。
减肥健身是战友们之间一个长谈不衰的话题。我不刻意减肥,但志在吃与运动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通俗的说法就是“折腾”。千岛湖舰不仅能让大家吃得好,还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运动场地和环境。
从舰艏到飞行甲板,绕着外侧,一圈下来有300多米,比400米跑道短不了多少。下午,我就绕着跑了10圈。可能真的是很久没有跑过大圈,不大适应了,到最后2圈的时候,体力还有点儿跟不上。不过想到在海上能跑大圈的机会难得,便拼命地撑了下来。
中段甲板,2个操控台中间,有一片约3米×5米的空地。官兵们在一边摆上了一个可移动篮球架,打起了“三对三”篮球对抗赛。场上6人在激烈地争抢,一个个铆足了劲儿抢篮板和突破,一会儿又“唰”的一下一个急停跳投。场下四五人在等待上场,不停地喝着彩,遇到球飞得较远的时候,跳起来把球给捡回来。
飞行甲板是千岛湖最大的空地了,有五六百平方米。靠近舰艉的一侧,官兵们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做累了,便坐在甲板上吹着海风聊着天,也不管甲板被太阳晒得滚烫,任汗水流淌。靠近机舱的一块小空地,几个战士在踢球。七八个人围着一圈,把球传来传去,中间一人在左冲右跑,试图抢下被踢来踢去的足球——这玩的是“遛猴”的游戏。七八个人中,踢得还不错的也就一两个人,他们能很稳当地停好球,也能用脚弓准确地把球推向队友,但不管技术如何,大家都非常认真,不停地跳跃着身体,做好随时接球的准备。
其中有一个女兵。她技术也是一般,但在抢球时非常积极,迈开大步子,追随着球的走向,球一换方向,她就一个急停,又奔向另一边。小姑娘的齐耳短发随着她的跑动一跳一跃,不停拍打着她红扑扑的脸;她的小腿纤细而又有劲,亚丁湾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照射过来,在她小麦色的小腿上留下一条细长的光亮。这光亮时而奔跑,时而急停,时而开怀大笑,时而叉腰佯怒,吸引了不少战友的眼球。
同是足球爱好者的舰长涂金虎向我介绍,这个姑娘是操舵班班长陈晶,平日喜欢跟大家一起踢球锻炼。也正是因为这样,她的手臂和小腿都晒黑了。
除了有小型篮球场、足球场,千岛湖舰在甲板下面一层还摆着2张乒乓球桌;室外不宜活动时,官兵们还可以到舱内一个周长120米左右的平台跑步活动。
每天的体能训练时间,我们便会凑在一起踢球,虽然没有绿茵场,但依然能尽情挥汗。
来到千岛湖舰还不到半天时间,我就喜欢上了它。舰政委崔亚东不停说着“欢迎来千岛湖舰做客!”其实我很想告诉他,要不是编队只安排6天的采访时间,我巴不得剩下的几个月都能住在这条舰上,享受“千岛湖大酒店”的美食,在他们宽阔的场地上跑步、踢球。
心情更好了,精神更足了。明天开始,好好采访写稿子!
2015年5月25日 千岛湖舰
初登“远春湖”号
上午9时20分,在西南风5级、浪高2到3米的亚丁湾东部海域,我和4名特战队员一起搭乘小艇,从千岛湖舰出发,前往中国籍油轮“远春湖”号。
第二次搭乘小艇,海浪比上一次大多了,小艇更加颠簸,不仅前后随着浪花翘来翘去,而且左右也摇晃得厉害,有时甚至舷边就几乎与海面齐平了。我的心情有点儿紧张,也有点儿兴奋,倒不是因为今天浪更大的缘故,而是因为我们此行的目的——我们要去给“远春湖”号随船护卫,保护他们平安顺利渡过亚丁湾海域。
约半小时后,我们到达了“远春湖”号的右舷,一段一段的吃水线上,21米的数字正在海平面上下挣扎。抬头一看,蓝色的船体上方,船员们正在放软梯。“再往下放一点。”小艇前方的战士朝上面的人喊道。软梯又往下放了一截,两根粗壮的绳子中间,横着一块块木板。待会儿我就是要借助这玩意儿爬上去?看到在空中飘来荡去的软梯,心里有点儿打鼓。“等下爬的时候,一定要抓紧绳子,身体要贴着梯子,一定不能往后仰。”刚才那个战士边扶着我边交代。我使劲地点了点头,心中有了信心:“虽然我不算身手矫健,但天天锻炼,这个梯子还是没啥问题的。”
第一个爬的是一个特战队员,看起来也挺费力,不像想象中的“噌噌噌”几下就上去了。背着30多斤重的装具,确实不轻松,更不舒服的是,他们胸前还挂着一把步枪,爬起来的时候在两腿之间晃来晃去。
第二个便轮到我了。我背的书包也不轻,里面有睡袋、电脑、相机和另外1个镜头等,加起来有将近20斤。我踩在小艇前端,趁着一波海浪刚刚把小艇顶起来的那一瞬,伸手抓住了绳子,左脚迈向了软梯最下层的木板。等我双脚全部踩在木板上时,软梯就以我的双手为折断点,下面一截往船体方向靠去了。这下真是悬在空中了!第一次爬软梯,不敢大意,我亦步亦趋,左脚先往上一步,右脚再跟着靠过去,也不敢一步一级。爬了一分来钟,终于到了甲板层。等在上方的船员伸出手,把我拉了上去,可算是上来了!
“欢迎来到远春湖!”刚一上去,迎面而来的船员就露出满脸笑容,接过我的背包。我顾不上寒暄,把背包放地上,取出相机就趴在舷边拍着特战队员爬软梯的画面。拍照的时候,船员们告诉我,这个软梯有9米多长。
不到一会儿,4名特战队员全都上来了。迎接我们的是“远春湖”号的政委梁敏,他安排船员帮我们拿包,并给我们安排住宿房间。一开始要带我们去单间,但为了不给他们添太多麻烦,也为了工作方便,我们向船上要了一间六人间,这样大家就可以住在一起了。
“带我们熟悉下你们船上的情况吧。”随船护卫小组组长黄均华刚把行李放到安排的房间,就向政委说道。听介绍、登舷梯、进舱室,特战队员黄均华、龚勇、高兆华、邬晨涛全然不顾被海浪打湿的衣裳,就立即熟悉起了“远春湖”号的船体结构和防护措施,进入各安保部位进行查看,并与船上人员研究商定护卫方案。
“远春湖”号油轮真是大,甲板长330米,宽60多米,一圈下来,差不多有800米,在甲板的中段,还有一个小型的直升机停机坪。这艘30万吨的油轮是目前中国60多艘VLCC型油轮中装载量最大的,去年底才下水。
油轮和军舰不一样,驾驶室并不在前方,而是在后方。我们穿过一道水密门,来到了驾驶室下方。刚一进门,一股汽油味就扑面而来。令我们吃惊的是,这艘油轮竟然安装了电梯。远春湖的大副向我们介绍,电梯总共分7层,分别是2、UP、A、B、C、D、E层。
我们首先乘坐电梯来到了E层。再往上走一层,也是油轮最高层——驾驶室。驾驶室里操作台、海图区、办公区等设置齐全,崭新整洁。站在驾驶室最前方,放眼望去,宽敞的甲板向前延伸,就像深蓝海域里的一片红色陆地。驾驶室的两翼,分别有座天桥,我沿着这条“空中走廊”往外走,高处的海风呼呼地吹过。我低头一看,海平面在下方三四十米处,不到1海里远的千岛湖舰显得娇小了些。也许是因为太高,油轮有点儿抖动,我站在天桥上,恐高症又发作了,每低头往下看一眼,脚就会感觉发软。
远春湖这个巨大而笨重的家伙,在伊拉克装载了28万多吨价值10多亿元人民币的原油,途经亚丁湾、红海前往荷兰的鹿特丹。因为它吃水深、干舷低,航速也慢,机动性比较差,非常容易成为海盗袭扰的对象。油轮上在甲板船舷四周装满了铁丝网,也备了一些铁棍斧头之类的“武器”,但还是感觉不大放心,便通过大连远洋运输公司向海军申请了护航。这不,4名特战队员就来到了油轮上。
在熟悉了情况后,已经是第3次执行随船护卫任务的黄均华作出了工作安排:在驾驶室设置24小时警戒哨,并负责左右两舷瞭望警戒,3小时一换岗,每小时向指挥所报告一次情况;若遇海盗袭扰,狙击手和小组长分别在驾驶室左右舷天桥就位,轻机枪手和步枪手分别在甲板左右舷就位……
“远春湖”号的船长何兆锋是一位有着20多年“海龄”的老海员,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但只要经过亚丁湾,心里就会发怵。“2010年,我们驾驶‘远盛湖’号经过亚丁湾时,因为船期紧任务急,并没有申请护航,一开始还很平安,可等快驶离亚丁湾时,躲避季风的海盗就出动了,好几条小艇尾随着我们,我们拼命加速才甩掉。”谈起那次经过,何兆锋还心有余悸。
“现在好了,有自己祖国的军舰和特战队员为我们护航,心里特别的踏实。”不管是船长水手,还是管轮机匠,船上的每一个人遇到特战队员时,都会报以敬佩和感激的微笑。这种友好和信任,深深地感染着我,出门在外,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人”这几个字的分量和情感。
等我们转了一圈,已经11点多了。大家返回宿舍,准备把床铺收拾下。大家一进宿舍就发现,沙发上用1个大铁盘装着一堆水果:苹果、香蕉、梨子、橙子,铁盘里,还残留着水,苹果和梨是洗过了的。我们又是一阵感动。
我们带了干粮,有饼干、泡面,还带了些牛奶,但要支撑两天半还是有点儿困难。于是我们决定,跟船员们一起吃,最后再交伙食费给他们。11点半是午饭时间。我们被领到了A层的餐厅。午餐已经打好,一个长碟子里装着鸡翅、醋黄瓜、西红柿鸡蛋、虾;再一看,碟子旁边放着2个大小不一的碗,小的那个碗,若要盛米饭,也能盛个一斤多。东北人,吃饭都这么豪爽!
12点开始,特战队员开始按既定方案在驾驶室及两翼警戒巡逻。身背30多斤装具的特战队员,在凉风习习的驾驶室和骄阳似火的室外不停穿梭,一阵冷一阵热,身上的衣服也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02情况一切正常!”每隔1小时,站岗的特战队员就向指挥所报告一次情况。对讲机里传出指挥所沙沙的应答声,“远春湖”号驾驶室里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他们不时地往右后方望去——不到1海里处,千岛湖舰一直跟随着。
有特战队员的随船护卫和千岛湖舰的伴随护航,“远春湖”上每个人心里都踏踏实实的。亚丁湾,这片曾经让人胆寒发怵的海域,如今是如此之美丽,令人神往。
2015年6月2日 亚丁湾东部海域“远春湖”号油轮
为“远春湖”号保驾护航
半个小时,从“远春湖”号到千岛湖舰,我们顺利完成随船护卫任务返回了。顺着软梯爬到千岛湖舰甲板的那一瞬间,望着2日前送别我们的领导和战友,脑子里却不停地浮现着“远春湖”号那群穿着船员服的东北哥们儿,顿时有种时空错乱的穿越感。
抬头看远处,军舰左前方的“远春湖”号越来越远。我在心里默默为他们祝福,愿他们一路顺利,愿船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健康和幸福。2天多的相聚,虽然短暂,却让我印象深刻。这群操着浓厚东北口音的哥们儿,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见。有时候就是这样,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和地点,大家萍水相逢,为了同一个目的聚在了一起。我们,为了“远春湖”号的安全顺利,登上了他们的船;他们,为了家人的期盼和自己的事业,经过亚丁湾这片海,把我们迎接上了自己的船。千百船只在茫茫海域擦身过,不留下一点痕迹,所有人在芸芸众生中都扮演着一个分子,在兜兜转转中遇到另一个分子,不停地告别另一个分子。
人最好不要有感情,这样,每个分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分子,与别的分子无关的分子。如果我没有感情,我就可以潇洒地离开“远春湖”号。
来到“远春湖”号,特战队员们就开始了24小时的警戒巡逻,我也开始了我的采访。之所以选择和特战队员住在一个房间,是因为我觉得,深入他们肯定能发掘出更多的新闻线索。我愿意和他们住在一起,即使会有鼾声和磨牙声,即使会弥漫着汗臭味和脚臭味。这些声音和味道,叫基层,叫贴近。
晚上11点,肯定不是我的睡眠时间。我乘电梯来到了驾驶室。黄均华正在站岗,我便过去和他边聊边巡逻起来。
亚丁湾相比前几年,已经太平多了,多国护航编队常年在这片海域巡航,海盗们也不敢太嚣张。黄均华前2次执行的随船护卫任务中,也没出现过异常情况。即使如此,他还是不敢大意,不停地在驾驶室两侧的天桥来回巡视,和我交谈也从没正视过我,一直盯着海面。
交谈中,我知道了黄均华是广东中山人,知道他是2009年从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的。这个跟我同一年大学毕业的哥们儿看着比我干练多了,他有广东人的精瘦,更有特战队员的肌肉,尤其是讲话的时候,一口“粤普”显得兵味儿十足。交谈中,我知道这个特战分队的分队长有着基层管理中的很多烦心事,也忧着军队体制改革的很多事,还关心着国家军队在世界上的实力和地位。
硕大的满月下,海面泛着粼粼波光。红色的“远春湖”号甲板此刻披上了一层浅白色的薄纱。
“吱……”驾驶室右侧的门开了,“远春湖”号的政委走了过来。“下去吃点儿夜宵吧,厨房煮了面条。”黄均华拨浪鼓似的摇头,婉言谢绝了。梁敏政委是真的关心我们,不是装出来的客气,不管我们怎么拒绝他都坚持要我们下去,东北人就是这么耿直。黄均华急了,最后没办法,只能把话说绝了:“我们是绝不能离开岗位的,这是纪律,也是规定,一分钟都不行,不然得受处分的。”从部队教导员岗位转业的梁政委深知部队的规定和纪律,便只能作罢。
梁政委接着又来“缠”我,先是也让我去吃面条,再就是让我从特战队员的房间里搬出来,住到安排好了的单间里面去。我也是找了各种理由,才很不好意思地把他的好意给谢绝了。我是这么觉得,我只是过来采访的,既不能为他们站岗巡逻,也不能为他们做什么宣传推广,能吃能住就很知足了,万万不可多给人家添麻烦。
3小时一班的岗一班一班地轮着,我已经记不太清4名特战队员每人轮了多少班岗了,我只记得对讲机里3个小时一叫的:“下一更,接岗。”印象最深的是昨日凌晨3点,我正在加班写稿,房间里一片寂静,我的电脑屏幕发出微光,时断时续的键盘敲击声小心翼翼地在房间响着,并不想扰他们的美梦。忽然,对讲机里发出微弱声响。3名睡梦中的特战队员“噌”地一下坐了起来,顺手抓起了枕边的枪。“请重复!”“下一更,接岗!”得知只是正常交接岗,2名非接岗人员这才安心地又睡下了。目睹这一切的我终于明白,他们睡觉为何没有鼾声,原来谁也不敢深睡,睡觉都保持着警觉啊!
6月3日,特战队员带着船员们进行了一场反海盗演练,负责安保工作的梁政委在甲板上手持对讲机,认真地指挥着。汗水浸透了他橘红色的衣服,但他部署任务的口号声依然响亮,让我依稀看到了他20年前当教导员时的样子。这位已经58岁的老前辈,眼神坚毅,腰身挺拔,虽然海风吹白了他的双鬓,吹糙了他的脸庞,但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柔弱。
船员们有的手持着铁棍,有的紧握着斧头,跟在特战队员身后弓着腰小碎步跑着,到了船舷边类似墩子一样的遮挡物前,蹲了下来,探头往外看着。他们的动作比特战队员生硬多了,但脸上却是和特战队员一样的认真和严肃。来回练了几次,他们的跑位明显熟练多了。梁政委在一旁看着,脸上露出了笑容:“有人带着练几回,你还别说,看着还真有点样子了。”演练在烈日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大家的脸上和身上都满是汗水。
队伍解散之后,船长问政委:“船上还有啤酒吧?晚上咱们加个啤酒好了。”还未等政委回答,我们就赶紧插话:“万万不可,我们出来执行任务,不能喝酒。”“要不我开瓶红酒?”“真的不行,特战队员要巡逻,不能喝酒,我们也有纪律,绝对不能喝酒。”我发现,纪律是非常管用的“挡箭牌”,不管是军人还是老百姓,对此都深感敬畏,不敢轻易触碰。
晚上5点半,又到了饭点,我们来到A层的餐厅,心中在期待着,晚上的四菜一汤又会是什么。等到了餐厅,我们傻眼了——除了常规的四菜一汤外,桌子上还摆着两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盘子是蒸柜里的那种大铁盘,每盘少说也有七八十个;再看一眼其他两张桌上,并没有饺子。不能喝酒,那就给我们做饺子!我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我和黄均华商量着,把其中一盘给船长他们一桌送去了。可想而知,要让送过去的铁盘放稳在他们桌上,是有多么的不容易,其中又经历了多少的推来置去。怀着感激的心情,蘸着调好的蒜香酱油,我们一口一口把饺子吃了下去。东北风味的饺子味道就是棒!
今天一早,船长就告诉我们,他们在10点左右可以到达曼德海峡南口,然后停船,我们就可以乘小艇回到千岛湖舰了。于是,我们一大早就把该收拾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因为我自带睡袋,所以我没用船上提供的床上用品,我把它们原封不动地摆在了床头。
等待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漫长,我在驾驶室不时地拿着望远镜望远处的军舰。军舰激起的浪花越来越小,到最后荡不起一点儿波浪的时候,有人在左舷放下了软梯;紧接着,挂在军舰中段的小艇里,有2个穿着橘红色救生衣的人上去,然后,小艇一晃,慢慢地被放在了海面。我扔下手中的望远镜,向驾驶室的船长道了别,然后往楼下跑去。
10点半左右,我们的小艇来到了“远春湖”号左舷。我顺着软梯往下滑,这次,我比第一次更有经验,放开了手脚,一步一级地往下踩,两只手也顺势一格一格往下移。我是第一个下去的,然后跨到了另一艘小艇上。我刚站稳,就发现了什么不对:小艇上放着两个被黑色塑料垃圾袋包裹着的四四方方的盒子,缠着的绳子绑得也是非常整齐。我的心里嘀咕,这不是我们的行李啊。我恍然大悟,走之前,船长和政委说要给我们带些小礼物,我们依然以纪律为挡箭牌婉拒了;不死心的他们还通过电台与我们军舰的驾驶室联系,驾驶室的首长给出的答复依然是婉拒。这下可好,他们在我们人下到小艇之前,通过绳子把两箱礼物吊了下去,而小艇上前来接我们的人,以为是我们的行李,便“大意”地解开了绳子。
我们的人都齐了,我和黄均华拼命地朝甲板上叫喊:“政委,把绳子再放下来一下。”明白我们意思的政委和其他船员不停地摆手,完全不顾我们的叫喊。因为没有绳子,我们没法儿把箱子弄上去,就算是身手了得的特战队员也没办法。无奈,通过对讲机请示舰上的领导之后,我们返航了。
小艇掉转方向,朝着千岛湖舰飞驰而去。“感谢你们!中国海军好样的!”小艇后方,传来船员们的呼喊声。
我转过头,看到甲板上一群人正拼命地挥着手。海风中,我的眼睛有些潮湿;模糊中,“远春湖”号渐渐远去……
2015年6月4日 亚丁湾千岛湖舰
亚丁湾绽放格桑花
初夏时节的亚丁湾,烈日炎炎,千岛湖舰劈波斩浪,为4艘中外商船担负伴随护航任务。
驾驶室内,一个纤瘦的姑娘手握舵轮,眼盯前方,随着舰长涂金虎的口令,沉稳操纵。
船舱通道,一个肩背医药箱、手拿血压计,肤色稍黑的女兵,在各战位间穿梭巡诊。
操舵女兵叫央吉次仁,另一个是卫生员古桑卓玛,她们都是中国海军首批藏族女兵中的一员,也是首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藏族女战士。
这两位分别来自西藏那曲和山南的90后藏族上等兵,被中国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官兵称为亚丁湾上的“格桑花”。
藏地有野菊,瓣紫花蕊黄。因其美丽圣洁,西藏人民把它称之为格桑梅朵,意为美好幸福之花。
其实格桑花的种子早已种下。央吉次仁当了20多年村长、村支书的父亲在女儿刚懂事时就一次次给她讲西藏百万农奴大解放的故事,这位亲身经历了西藏农村巨变的老党员,反复告诉自己的孩子——共产党好,解放军好!
对于古桑卓玛,如果说她的军营梦在《麻辣女兵》等电视剧的影响下才刚刚发芽的话,那汶川抗震救灾中解放军的英勇表现让梦想在她心中扎下了根——一定要去当兵!
2013年7月,海军首次在西藏征招女兵。正在西藏大学读旅游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央吉次仁和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古桑卓玛,毫不犹豫报了名。“当兵是我一直的梦想,这次还是海军,我不想错过这大好机会。”古桑卓玛如是说。
经过体检、面试、政审,央吉次仁和古桑卓玛顺利踏上军旅之路。央吉次仁、古桑卓玛站在布达拉宫前,身着新军装、胸戴大红花,那一刻两人四目对视,开心地笑了,那么甜,那么美。
格桑花之美,在于它能经受住寒冷高原的考验并顽强快速地生长。央吉次仁和古桑卓玛,在军旅途中,也经受住了一次次考验。
新兵连刚开始,语言、饮食、风俗等让两位藏族姑娘感觉到了不适应。慢慢地,她们发现,军营除了铁的纪律,更有战友间的温情,战友们把很多藏族的风俗习惯都打印出来,人手一份,还相互提醒注意;她们听不太懂汉语,班长就换多种方式为她们讲解,友好的氛围使她们很快融入了集体生活。
新兵连结束,央吉次仁选择了学习操舵专业,她说:“驾驶室是全舰最高的舱室,操舵时还能看到大海。”古桑卓玛选择了卫生专业,她想成为一名军舰上的白衣天使。
专业学习只有短短6个月,央吉次仁为了掌握操纵技能,认真背记各种口令,在模拟操作台上经常练得手臂发酸,站得双腿发麻。古桑卓玛为了学会注射,把自己的手臂都扎肿了,皮试针尤其疼,为此她没少掉眼泪。
6个月后,她们都以良好的成绩从各自的学兵队毕业,被分到海军“先进舰连标兵”单位——千岛湖舰。先进的单位,团结奋进的集体,催促着她们丝毫不敢懈怠,以昂扬的斗志迎接大海的洗礼。
4月3日,千岛湖舰从舟山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航渡途中,海上风大浪高,高速前进的军舰时而左右摇晃,时而上下颠簸。
央吉次仁在航渡初期,平均每天都要吐一次,但她告诉自己,即使吐,也要坚守在战位上。她随身带着1个塑料袋,咬紧牙关,没离开操作台半步,最终圆满完成了航渡操舵任务。
古桑卓玛也吐,连胆汁都吐出来了。她克服困难,依然坚持巡诊。一次,一个大浪袭来,船身一晃,古桑卓玛栽倒在地,半颗门牙被磕掉,鲜血瞬间从嘴唇上和鼻子里流出。她从地板上爬了起来,没流一滴泪。当天晚上,她还把自己摔掉牙齿这事,当作笑话讲给央吉次仁听。
格桑花扎稳了根,长壮了枝,再加些风雨的洗礼,便能开放出灿烂的花。亚丁湾护航,便是这花开前最深刻最隆重的洗礼。
“我们的爸妈至今都没出过西藏,而我们不仅来了部队,还跨出了国门去护航,我们感到特别光荣和自豪。我们将努力工作,不辱使命!”谈到此次执行护航任务,两位藏族女兵一脸的骄傲和自信。
在护航编队举行的“护航尖兵”颁奖晚会上,央吉次仁和古桑卓玛两人共同表演了藏族歌舞——《一个妈妈的女儿》。当她们穿着藏族服饰一入场,就宛如两朵美丽的格桑花绽放在舞台中央,顿时掌声雷动。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虽然官兵们听不懂,但央吉次仁那天籁之音和古桑卓玛的优美舞姿,让官兵们深深陶醉。
“愿世界永远和平安宁!”演出结束时,两人分别用藏语和汉语大声说出了她们的心声,也道出了护航官兵的共同心愿……
2015年6月1日亚丁湾千岛湖舰
翟墨与护航官兵的亚丁湾情缘
“欢迎再来济南舰!一帆风顺!”今天下午4点左右,十几名官兵在驾驶室两侧拼命地挥着手,努力地喊着。顺着官兵们挥手的方向望去,落了一半的太阳下,一艘单薄的帆船穿过济南舰舰艏,向着太阳,一路向西。
这艘帆船是“东南卫视”号,他们的使命是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今年4月20日,他们从福建平潭出发,以原路寻迹、探访和共说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全程途经东南亚、印度洋群岛、非洲、西亚和欧洲众多国家和城市,穿越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阿拉伯海、阿曼湾、波斯湾、亚丁湾、红海、苏伊士运河、爱琴海、地中海等世界著名的原生态文化圈,最终抵达意大利米兰,参加米兰世博会,总航程逾万海里。
驾驶帆船的,是一位名叫翟墨的男子。在此之前,对于翟墨,我并不熟悉。在接到这个任务后,我去查找了下他的资料,才发现自己的孤陋寡闻。
山东汉子翟墨,生于1968年,职业是一名画家,后来因为对帆船的浓厚兴趣,便勇敢地驾驶着帆船挺进大洋。2007年1月6日,他从中国日照起航,沿着黄海、东海、南海出境,途经雅加达、马达加斯加、好望角、巴拿马,穿越莫桑比克海峡、加勒比海等海域,横跨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在2009年8月16日抵达终点日照。
这是中国首次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行动。翟墨从此火了,他成了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中国第一人,被授予了很多荣誉,还被推举为2009年度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原来是位名人!
在荣誉面前,翟墨并没有停滞不前。这一次,他再出发,只因他的帆海环球梦!
他已经走过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几个站点,积极开展了文化、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影响广泛。他是一名艺术家,之所以要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探寻这条古老而神秘的海上丝路沿途,除了贸易商机外的其他领域的魅力,譬如土著文化等。
把画家这个职业和兴趣结合起来,一路航行,一路探寻,一路记录,一路交流,翟墨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相对于我的孤陋寡闻,舰上很多战友就对翟墨了解得多。听说我们要为经过亚丁湾的翟墨帆船护航时,他们都很兴奋,十分期待。7月5日早上7时,刚刚结束停靠吉布提共和国吉布提港休整的海军济南舰经过两天的连续航行,穿越亚丁湾东部大风浪区,抵索科特拉岛西北30余海里处海域,与翟墨的帆船会合了。
这是翟墨第一次走亚丁湾。还没进入这片危险海域的时候,就有很多商船提醒他为他担忧——亚丁湾海盗猖獗。尽早会合,成了翟墨和编队共同的期许,所以编队特意往东多跑了几十海里,前去迎接翟墨帆船。
6日上午10点左右,受季风影响,亚丁湾的风浪仍然不小。仅36吨的翟墨帆船以四五节的速度航行着,我们的军舰也放慢了速度,并以“S”形的路线行驶着,为帆船“全方位”护航。
飞行甲板上,一群人在忙碌着,他们扛着几袋东西,用绳子把它们和两个救生圈结结实实地捆绑在一起。军舰后方一海里左右,帆船在紧随着。
原来,翟墨等帆船上的5人已经断水断粮两天了,编队正在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食物。由于风浪大,小艇没法下水,所以我们决定采取将食物抛入海中,再让帆船去打捞的最原始也是最简易的方法。
“一、二、三!扔!”几个穿着救生衣的战士齐声一喊,便把打包得严严实实的食物扔到了海里。几个袋子在救生圈的托举下,漂在海面上,随着海浪荡来荡去,并向后漂去。大家都和帆船上的人一样,睁大了眼睛,紧盯着食物,生怕它会瞬间消失一样。
食物慢慢地靠近了帆船。我通过长焦镜头望去,一个人正拉着帆船的桅杆,另一只手握着一根铁棍,等待着把食物钩过来。食物离帆船越来越近了,帆船忽然灵活地调整了方向,绕着食物在转着圈。第一圈,伸向海里的铁棍一钩,却扑了个空,离食物还是有点儿远,大家在甲板上叹了口气,极是惋惜;第二圈,这圈的半径更小了,离食物这个圆心也近了,帆船上的那个人终于顺利地钩住了食物,几个人拼命地把袋子往船上拉。“好!”甲板上的我们一片欢腾,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
获取了食物的帆船开始加速,好像瞬间补充了极强的能量一样。帆船从我们右舷经过,两船距离不到10米,我们可以近距离看到帆船的模样。经过飞行甲板时,大家清晰地看到,几个人站在帆船上,用力地向我们挥着手。其中一个穿着白色保罗衫的中年男子,高举包裹着食物的大黑袋子,用沙哑的声音向我们喊着:“感谢中国海军!中国海军万岁!”
一条帆船三片帆,露天的操作台,几个人风里来浪里去,饱受着毒辣阳光的炙烤和无情海浪的冲击。除此之外,还有无尽的孤独,以及未知的巨大的恐惧。这该是一种什么感受和体验?眼前的这几个人,就是在这样的条件和心态下,仍鼓起勇气,高扬起帆,坚决远航。
甲板上的官兵们似乎被他们所感染,也向他们挥着手,不停地为他们欢呼着。我也很激动,用足了劲吼了一声:“牛!”
7月7日,我们航行到了亚丁湾中部海域,风浪也小了些。按照安排,刚完成一批次护航任务的千岛湖舰赶了过来,加入了护航编队。
两艘战舰为一条小帆船护航,一左一右,真是壮观。不过,千岛湖舰过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济南舰一起,联合开展一次反海盗演练。
演练,肯定要有假想敌,那便是前来抢劫的海盗船只。于是,一艘搭载着几名化装成海盗的特战队员的小艇入水,先驶向较远海域。
演练开始!济南舰的雷达更在发现目标后迅速上报:一艘不明小艇向编队靠近,距离×××,方位×××。一系列的反海盗部署立即展开:喊话驱离、小艇入水、舰载机起飞……
演练中的“海盗”总是冥顽不灵,毫不知趣,甚至不管死活地向编队驶来。我在直升机上看到,两艘军舰中间,是翟墨团队的帆船,再往前方,是两艘正在角逐的小艇。小艇飞奔,在海面上留下两道宽广而洁白的航迹。
“海盗小艇”离帆船越来越近,情况危急!搭载着几名正宗特战队员的小艇一个转向,卡在了“海盗小艇”与帆船之间,阻挡住“海盗小艇”向帆船靠近。两艘小艇仍在周旋,围着帆船不停地转着圈,划出一道道洁白的螺旋纹路。
抛弃危情不说,此时的画面真是壮观。两艘战舰调整了航行,向事发地点驶来;孤立受惊的帆船不敢乱动,漂荡在海面;最活跃的就是两艘小艇,加足了马力,用马达在海面不停地划出各形线条。蓝天碧水之间,上演着一场猫捉老鼠的戏!演练的结局可想而知。
我也收获满满,用快门把发生的一幕幕记录了下来。不管是从色彩、构图,还是图片的故事性上,都令我十分满意。
演练并不是演戏。看似夸张的演练却是将海盗袭击的情况作了最坏的打算,“大动干戈”的场面是编队对情况处置作出的最全最足的反应。用编队指挥员王建勋的话说:“解放军总是喜欢把准备做得最足,等到情况真的来的时候,我们心里就更有底了。”
不知翟墨团队在这场演练中收获了些什么。
7月8日,已是编队护卫“东南卫视”号帆船的第4天。被护帆船也从亚丁湾东部海域安全顺利航渡至亚丁湾西部海域。应编队官兵邀请,驾驶帆船的翟墨团队4人登上济南舰,和官兵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名人上舰,自然轰动不小。上午10时左右,翟墨一行乘坐着前去迎接的济南舰小艇,顺着舷梯爬上了济南舰飞行甲板。我趴在栏杆上,看到他们几个人飞一般地踩着舷梯往上蹭,没有丝毫的谨慎和小心,有的是兴奋和激动。
“欢迎翟墨团队回家!”4人刚登上军舰——这方流动的国土,就被眼前的场景震撼到。几十名官兵手拉着横幅,向他们挥着手,热情地打着招呼;4名靓丽女兵把4捧花献上,翟墨等人已是眼眶潮湿。
闪光灯不停地发出阵阵白光,快门声音此起彼伏。翟墨等4人,与济南舰舰长、政委在横幅面前拥抱、合影。
我这才真正地看清翟墨。一头齐腰的长发被简单地扎了起来,随着海风飘荡着,发质不是很好,已有些枯黄;一米八多的个子,修长的双腿;俊朗的脸庞,留下阳光和海风雕刻的痕迹。长发之外,黑、帅、高是翟墨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在大家的簇拥下,翟墨等4人沿着通道往舱内走。除去上更值勤人员,几乎所有的舰员都涌在通道内,来一睹这位航海家的风采。大家把兴奋的表情写在脸上,把翟墨等4人羞涩而又激动的表情印进了照相机。
洗澡!翟墨等4人上舰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原来,对于饮用水都是稀缺物资的他们来说,洗澡是奢望,他们已经1个多月没有洗过澡了。舰上早就安排好了4个房间。于是,他们4人在里面洗澡,舰员们在房间外等候。这是我见过的粉丝追偶像的最奇特场景,见过堵酒店、堵会场、堵大巴,从来没有听过堵洗澡的。
最先出来的是杨金石,就是那位高举着包裹向我们呼喊的中年男子。这位卖掉工厂跟随翟墨15年追逐帆海环球梦的山东汉子,洗完澡后一脸的轻松惬意。“哎呀,太舒服了!这澡洗得真是说不出的滋味啊,心里酸酸的,又感觉十分温暖。”说着说着,老杨有些激动。“本来我洗澡都是打两遍肥皂的,但我知道大家都比较缺水,我今天打了一遍肥皂就出来了。”
老杨洗完澡后没有穿他那件白色保罗衫,穿上的是印有“中国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的黑色T恤,这也是舰上为他们准备的。
接着,两位小伙子郑兵和徐和亮也出来了。洗完澡的他们显得更精神了。他们分别是从第41集团军和武警安徽总队退伍的战士,在帆船上主要负责安保工作。
大家都在翘首以盼,但翟墨迟迟没有出房门。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早就洗完了,只不过因为带了几十本自己的著作《一个人的环球》要送给大家,正在房间内签名呢。这让大家更有期待了。
洗澡加签名,大约过了20分钟。翟墨终于出来了,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热情的官兵们赶紧冲上去,邀请翟墨合影留念。有的官兵很用心,到我这里拷走了一张济南舰护卫“东南卫视”号帆船的航拍照片,打印制作成了明信片,还邀请翟墨在上面签字;还有的官兵更甚,在明信片后作了一首诗:“古老与现代,帆船与战舰,环球航行亚丁见;轻舟一叶重走丝路,中华神盾贴身护佑。”
合影、签名,小小的会议室,变成了明星见面会。要求合影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但翟墨和老杨始终站在那里,一直是满脸的笑容,还变换着姿势去配合前来合影的官兵。我拿着相机给大家拍照,闪光灯闪到快没电了,可战友们还在我的镜头里来回穿梭变换。
快到11点半,拍照的人才差不多满足。翟墨等4人终于能坐下来,轻轻松松和编队的官兵聊聊天。
“踏上军舰的那一刻,我就感觉无比地踏实!真的是回家了!”这是翟墨的开场白,也是内心的表白。翟墨打开了话匣子,把他的帆海环球梦向我们讲述了一番,更是和我们分享了他曲折而精彩的环球之旅。翟墨慢慢地讲,大家细细地品,我心里对“环球”这个词更有了一些概念。同样是在海上,同样是要环球,可是,他们的环球梦显得是如此的艰难和富有挑战;我顿感幸福,能跟随着伟大祖国的军舰出海环球,在多方面的协调和努力下,访问一个个国家。
环球并不是我的梦想,我也不敢有这个奢望,只不过这次任务需要,我便有了实现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梦想。翟墨,不仅敢想,更敢做。他用帆船,这件原始的海上交通工具,闯入大洋,挺进深蓝,去实现他在某一天忽然冒出的一个念头。开始了便不会停歇,他不仅一次沿着水路出发,去到不同的国家,去看他乡的日出月升,去领略异国的风土人情。我想,帆船、海洋、环球,这些词,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他的生命。
翟墨是一个有梦且敢于追梦的人!在座的人听得非常认真,没有了刚才要求合影签名时的狂热,眼睛里多了几分沉思和钦佩。
翟墨等4人在舰上待的时间并不长,不超过4个小时。最后的1个多小时,是编队宴请他们。在为他们投送食物的第二天,翟墨就通过甚高频和济南舰舰长刘冕通话:“刘舰长,你们那还有包子吗?昨天那包子真好吃!”我没进会议室,不知道编队为他们准备的是些什么菜,但通过这句话,我就能猜到他们大口扒饭大口吃菜,甚至有点儿狼吞虎咽的表情。放开吃吧,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我把思绪拉回,紧紧盯着海面上朝落日驶去的帆船。在茫茫大洋里,这片孤舟越来越小,越来越小。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编队把帆船送到吉布提领海边缘才和他们分航。
不知能否再相见。不管相见不相见,他们都不会记得我,但是,他们一定会记住,中国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记得这段与护航官兵的亚丁湾情缘。
祝你们一帆风顺,帆海梦圆!
2015年7月9日 亚丁湾
“蓝色盾牌”愈发闪亮
——写在中国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结束护航任务之际
今天上午10时,中国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济南舰、益阳舰、千岛湖舰驶离亚丁湾,将护航接力棒交在了第二十一批护航编队官兵的手中。
航行4325小时,航程56200余海里,护送39批90艘中外船舶……这组数据是中国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向世界交出的合格答卷。今年已经是中国海军执行护航任务的第8个年头了。他们在亚丁湾破浪前行,守卫和平,让护航编队这块“蓝色盾牌”愈发闪亮。
远洋护航,和平形象传遍亚丁湾
亚丁湾,这条处于亚非之间的“黄金水道”,近年来并不太平。猖獗的海盗,让过往船舶提心吊胆。
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的“东南卫视”号帆船,刚过马六甲海峡,就收到商船提醒:亚丁湾海盗多,一定要注意安全。善意的提醒,让驾驶帆船的翟墨团队忐忑不已,而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接护,瞬间扫除了他们心中的阴霾。
像翟墨团队一样,被护的90艘中外船舶,对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第一感受便是放心。5月27日凌晨,正在为“瑞宁10”“利波拉”2艘船舶护航的益阳舰,发现1艘不断向编队靠近的不明小艇后,果断采取机动隔离、鸣笛警告、强光照射、发射信号弹等措施,成功驱离了不明小艇。
143个日夜里,护航编队驱离了疑似海盗活动小艇11批13艘。突发情况的及时处置,得益于他们综合运用警戒雷达、电子侦察、光电探测等手段,建立严密高效的预警探测体系,实时准确掌握了航经海区态势。他们还针对不同船舶的特点,采取特战队员随船护卫、“S”形护航等特殊方式,确保被护船舶的安全。
保障船员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海军义不容辞。6月3日上午,益阳舰舰载直升机紧急起飞,将被护渔船“金生水10”号上患急性阑尾炎的船员裴健送至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对其成功实施手术,上演了一场海上生命接力。护航过程中,编队成功为2名患病船员进行手术,还组织医疗人员登上被护船舶,为船员体检,送去药品。
被护船舶上,船员们打出一条条横幅,向护航官兵致敬;甚高频电台里,传来船员们一声声“感谢”。
以“战”载训,成长拔节在碧海深蓝
从近岸到远洋,从黄水到深蓝,这是一个大国海军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海上巡逻、远海护航等任务呈常态化,舰艇出海天数逐年增多,中国海军已由训练型转向任务型。
新常态呼唤新思路。编队刚一出航,战斗警报声就骤然响起。济南舰、益阳舰互为对手展开攻防演练;千岛湖舰利用不同海况,进行横向、纵向航行补给和多舰靠帮补给训练,提高了远洋综合补给能力;直升机组跨昼夜行进着舰,进行超视距引导,协同特战队员空中射击……
航行一路,训练一路,提高一路。近5个月的时间里,第二十批护航编队组织主副炮射击训练22次,轻武器射击训练72次,直升机飞行300架次。
编队指挥舰济南舰入列不到5个月,基础训练相对薄弱。对此,他们将基础课目训练与护航针对性训练有机结合,贯穿任务全程,见缝插针组织战位、模块和全舰训练,分阶段推进、分步骤实施,把符合训练条件的内容全部训完,达到全训课目的75%左右。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亚丁湾护航虽是非战争军事行动,却是中国海军一场自我检验、自我提升的“远洋战争”。护航怎么护,兵就怎么练;护航需要什么,他们就练什么。反恐反海盗、临检拿捕、海上搜救……一个个针对性训练课目在海上陆续展开。
编队指挥员王建勋说:“护航过程中,我们以任务牵引训练、以训练支撑任务,始终在高度警戒的实战环境下锤炼官兵,部队在任务中成长拔节,编队护航核心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6月6日,济南舰在为3艘船舶护航时,从发现1艘疑似海盗母船,到驱逐其离开,仅用时12分钟,处置快速高效。
着眼新形势,兵力运用效益大幅提升
近年来,通过国际社会的持续努力,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索马里海盗遭受沉重打击,海盗活动得到了基本遏制。据第二十批护航编队作战参谋王延生介绍,现在申请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的船只逐年减少,每批次被护船舶数量也不多。
针对这一现状,中国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科学灵活统筹护航行动,在1艘军舰伴随护航时,另外2艘军舰根据海区气象和海盗活动动态,最大限度扩大区域警戒巡逻,充分发挥兵力使用效力。
然而,反海盗形势并不容盲目乐观。曼德海峡、红海中部、索马里东部以及阿拉伯海近岸等区域的海盗威胁仍然存在;非洲西部海岸几内亚湾的海盗活动又日益猖獗,中外船舶的安全面临着新的威胁。
6月3日,益阳舰将“金生水”船队延伸护送至红海内100海里才解护;7月5日,济南舰前出至索科特拉岛附近海域,提前接护“东南卫视”号帆船……类似这样的特护行动,已成为护航编队适应反海盗新形势、科学调整兵力使用的经常性举措。
在护航过程中,中国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积极与欧盟、北约的护航编队等建立有效信息交流渠道,全方位掌握海盗活动规律。他们还同韩国护航编队“李舜臣”号驱逐舰、法国“絮库夫”号导弹护卫舰、巴基斯坦“塔姆希尔”号导弹护卫舰等外国军舰,进行指挥官会面、非正式会面等活动,交流护航行动方法,构建了顺畅沟通协调机制,为护航兵力运用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信息保障。
2015年8月23日 曼德海峡
“亚丁湾好声音”
一个海湾,几艘军舰,几百水兵。有人说,茫茫大海中,人难免会寂寞;有人说,远离尘嚣,难得的洒脱。不管寂寞,还是洒脱,饭照吃,步照跑,值更的照样值更。
以上是我在今日跑步时的所有感悟。为什么它这么短?因为我才围着导弹平台跑两圈,就在一个弯道华丽丽地滑倒,手中听歌的手机碎得不忍直视,左小腿外侧留下四道漂亮的血痕,跑步不得不终止。
照跑的步今天是跑不成了,灰溜溜地逃回宿舍吧。
经过士兵餐厅的时候,发现里边无比热闹,欢呼声一阵接一阵。刚一推门,呵,一股强烈的冷风随着音响的震动强力袭来。我用双手顶着门,身体侧着钻进好不容易推开的门缝。
士兵餐厅变身为卡拉OK厅的大包厢了!餐厅正面的电视机上是点歌系统的界面,左右两边还立了俩大音响,2个战士在一旁分别操作着功放器和点歌界面。餐厅后方,挂着大红条幅,上书“中国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快乐护航兵,亚丁好声音’卡拉OK比赛”。餐厅的每个座位上都坐着人,后排的桌子上也靠满了人,连过道里都没有插脚的地方了。电视机前方的一张桌子上8个人,手拿小红旗,主持人介绍,他们都是评委,有4面以上的红旗举起,选手就晋级下一轮。
我挤进去的时候,比赛刚刚开始。啪啪两声,餐厅后方的灯光暗了下来,十几根荧光棒一挥动,色彩缤纷,晃得眼花。官兵们又是一阵欢呼。
一个多星期前就知道有唱歌比赛,当时还动员我们媒体记者组报名,我们一致推荐了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朱梁文轩。不过还没人通知我是今天开始海选呀,搞得我毫无准备。
别看我只是名观众,但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嘛。我赶紧挤出餐厅,把手中的污渍洗干净,把碎裂的手机扔到宿舍,再背上相机——就算做观众,也要做一个高格调的观众!
等我背着相机再次回到餐厅的时候,歌手们已经开唱了。台上的小伙子我肯定是不认识的,关键是他唱的歌我没听过,MV中的歌手我也不认识,心中默默地猜测了下,这个小伙儿肯定是90后。小伙子虽然唱得用情,紧闭双眼(我估计他是不大好意思看台下的观众),但是声音毫不加修饰,直通通地就从嗓子里冒了出来,还是稍显粗糙了一些。可台下的观众不管啊,他们要求可没那么高,一到副歌部分,台上的选手一嘶吼,台下的他们就一欢呼,一吼一呼,相得益彰。唱罢,掌声热烈。
接着上场的选手叫张梓宸,穿着体能服,没有肩章,看不出军衔,但看那个黝黑但青涩的脸庞,应该20岁左右,大概入伍了两三年吧。张梓宸一上台,竟然没冒一句中文,叽里呱啦一大段英语。本来喧闹的观众一下静了下来,大家竖着耳朵听。英语中间,夹杂着好多个停顿的“额”字,大家听着听着笑了起来,然后是一阵掌声和叫好声。叫好声停歇,张梓宸还在继续用英语做自我介绍。人群中谁叫了一声:“翻译在哪儿呢?”大家齐齐把眼光看向了坐在左侧的赵思南,专业翻译赵思南只能憨憨地笑笑。
英语终于结束,前奏响起,屏幕上显示歌名是《hurt》。十几秒的前奏后,竟然冒出两行中文歌词。“怎么是中文版本的,不对不对。”这句话,是张梓宸今晚在台上唯一讲过的汉语,也是他比赛的结束语。歌曲不对,他决定好好在曲库里找找,下一场再来唱。
想不到还有组合。梁佳良、张毅两人上台,唱的是筷子兄弟的《老男孩》。还是这种脍炙人口的歌曲更有市场。“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一高一矮的张毅组合边唱边摇动着手臂,颇有歌星范儿。再看台下,几十只手臂也举了起来,跟着节拍在晃动。一曲《老男孩》,唱成了全场合唱!
代表我们媒体组的朱梁文轩终于要上场了!在《老男孩》这种引爆全场的大众歌曲之后,唱一首相对小众且安静的《好久不见》,会不会没那么受欢迎啊?我心中默默地为小朱的选歌捏了把汗。伴奏响起,一幕卓别林式的MV在屏幕上放映。“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熟悉的路……”小朱的声音温柔细腻,像诉说,像低吟。观众中没有刚才的喧闹,却多了几分认真和陶醉。看来,小众也有大市场!
第一个高潮来自臧傲。首先说这人名,就特别容易让人念不好,念着念着,就念成了“藏獒”。臧傲是海军陆战队的战士,身高近一米八,精瘦精瘦的,胸前的体能服微微凸起,肌肉还挺发达。歌名《别动我的人》刚一出来,下面就一阵起哄。评委中有人调侃了一句:“谁是你的人啊?”臧傲挠了挠头,咧着嘴:“这会儿暂时还没有呢。”
“别动我女朋友,就算你喝了点酒……”陈小春的古惑仔风格歌曲实在是让我无法欣赏,但其中的歌词却刺激了战士们的荷尔蒙分泌。起哄声一浪高过一浪,臧傲也越唱越来劲,音也越来越高,最后破音了。破音无所谓,反正已经淹没在了起哄声中。
几个女兵在起哄声中打闹着,笑得格外开心,你推我我推你。一会儿,一个也是精瘦精瘦的短发女兵把大家收集的几根荧光棒一起送上了台,推给了臧傲。之所以说是推,是因为这个女生压根儿就没敢抬头看臧傲,来去匆匆,一路小跑着下了台。这可是今晚第一个上台送“花”的观众,还是个女观众,起哄声,自己想去吧!
女兵们也是玩开心了,自己没上台,但当观众特别卖力,手中的荧光棒摇个不停,也几乎是全程跟唱。
济南舰的对海长于人伟剃着个接近光头的短发,一副坏坏的样子。他一上台,女兵们就一阵尖叫,人气真是高!屏幕上的画面长时间是零点乐队的光头主唱戴着墨镜陶醉歌唱的特写,于人伟忘情地唱着,闭着双眼。人群中发出几声“哈哈哈”,其余观众也恍然大悟,画中人、台上人,此神此态此光头,真像!有人开始嚷:“赶紧拿副墨镜来给对海长戴上。”
于人伟依然忘我,毫不受影响。“你到底爱不爱我……”唱到这句,他张开了双眼,右手一扬,指向台下的观众。“爱!”女兵的声音到底是频率更高,几个人的回答就响彻了全场。这一答,引得全场的目光都投向了后排的女兵们,男兵们的起哄声也变成了尖叫声。
气氛越来越热烈,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笑得涨红了脸。
外事组秘书陈冲的《饿狼传说》刚一报幕,观众就嗨了起来。平日斯斯文文的陈冲少校一上台就像换了个人,几声号叫信手拈来。还好船舱是封闭的,不然来往的商船还会以为中国军舰上还养着饿狼呢。除了号叫拿手,陈冲的粤语发音也不赖,果然是语言专业毕业的。对于陈冲的号叫,我是真惊呆了,原唱有号叫的部分他号叫,原唱没有号叫的部分他依然号叫,完全停不下来!大家笑得直拍桌子。我笑得快岔气了,扶住一旁站着的张皓。张皓跟陈冲住一个宿舍,拿着相机正给他拍照呢。“陈冲今天这也太嗨了吧?”“你不知道,陈冲是喝了两罐啤酒才上台的。”我顺着张皓手指方向看去,陈冲的座位上果然还放着一个“雪花”罐子。
正当陈冲专注于号叫的时候,外事组2个女翻译上台了。她们手捧着“鲜花”,双双围住了陈冲。陈冲顺手接下,再高高举起,朝观众挥舞。这一挥,大家才看清,原来这2束鲜花是2根大葱,上面系了打着蝴蝶结的粉红丝带。“鲜花”可真脆弱,陈冲手一甩,竟然把其中一根甩折了。折了没关系,陈冲照旧号叫,他已经彻底把观众给征服了。
号叫完毕,陈冲喘着大气:“谢谢CCTV,谢谢济南舰TV,谢谢护航TV,谢谢各种TV……”入戏太深了!“最后我再说三句话。”“今晚的小伙都很帅!”“wow!”“今晚的美女都很靓!”“wow!”“今晚的卤子有点咸!”“哈哈哈!”晚上吃凉面的时候,怎么没见陈冲嫌卤子咸,一碗接一碗的。
观众们彻底玩开了,几乎每首歌都成了全场大合唱。参赛选手们也越来越放得开,唱得越来越在调上了。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特战分队老班长夏友权把《父亲》唱得触人心弦,大家都在跟唱。我透过前排观众肩膀和脑袋之间的空隙,看到一个人紧闭着嘴。他坐在评委席最左侧,戴着眼镜,从侧后方看去,脸上的肌肉僵硬,并不如其他观众一样放松自然。是王飞,济南舰的政委,他的父亲在7天前离开了人世,而在亚丁湾的他无法赶回家中。此刻听到《父亲》,看到一句句歌词,他应是心如刀绞。我的眼睛一下子有些泛酸。
一个海湾,一艘军舰,几百水兵,一个夜晚,十八首歌曲。不管寂寞还是洒脱,饭照吃,步照跑,更照值,歌照唱!中国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快乐护航兵,亚丁好声音”卡拉OK比赛海选明日继续!
我突然想起,到底哪些人晋级了下一轮啊?我现在真不记得了,也没关注评委们举旗,记得的只有今晚的无数欢笑和尖叫。
2015年4月28日 亚丁湾
亚丁湾的小海豚
午饭过后,“开始午休”的广播刚刚响完,我正在代宗锋干事的宿舍喝“代氏凉茶”(菊花+甘草+枸杞)的第二泡。茶杯刚到嘴边,广播又响起:“大家请注意,我舰右舷附近有海豚群。”代干事扔下手中的茶杯,拉开抽屉,拿出他的佳能1D-X相机,用不到十秒钟的时间把广角镜头换成了长焦小白镜头,然后摔门而出。我紧随其后,但是我没带相机,我的相机在办公的房间。
我换镜头的速度没有代干事快,但是我从他宿舍跑到楼上的办公房间、打开门、换好镜头再到前甲板,我敢肯定,我花的时间没到一分钟。
当我奔到前甲板的时候,右边围栏上全部围满了人,压根儿就没有挤进去的希望。大家趴在上面,有端着单反相机的,有举着手机的,竟然还有扛着摄像机的。“那里那里!”只听得人群中有人一吆喝,大家的镜头齐刷刷地转向,对着远处的海面。我踮起脚尖望去,约1海里远的海面上,一些小小的海洋动物从水中跃出,再跌入海里,激起一朵朵白色的水花。
我赶紧找了一个较高的栏杆,踩在它下面的一层钢板上,探出头,把镜头搁在上面。镜头里,小家伙们三三两两跃出水面。在空中的时候,它们身体上反射着太阳光,肥肥的躯体显得可爱至极。这就是海豚了!我没去过海洋世界,也没看过海豚顶球表演,这还是第一次见着海豚呢,心里有点小激动。我没有尖叫,也没有欢呼,我的精力全集中在对焦和按快门上。
远处跳起的海豚越来越多,你方跳罢我登场。这时的海面就像一个魔法箱,每个地方都有可能钻出几条海豚,然后再开出几朵浪花。“哗!”镜头外面一个浪花激起,我赶紧对准,可是等了好一会儿,又不见海豚跳起。又是一个“哗”声,另一个地方又有海豚跳起,我又把镜头扭过去,使劲按着连拍不放,可是再怎么快,都赶不上海豚落水的速度。相机里,全是水花的照片,海豚连个影儿都没有。
我把相机放下,索性不拍了。远处的海豚依然在欢快地跳着,可是我们的战舰越来越远,海豚们越来越小了。大家正叹气的时候,发现舰艉留下的白色航迹竟然划出了一条弧线——右满舵,舰船正在转向,准备围着海豚群绕圈。
舰艉航迹的圈快要划完了,海豚群离我们又近了。它们可真是人来疯,看见军舰把海里的浪搅起来了,它们更欢快了,一个一个跳得真来劲儿。有的小海豚从海里飞出来,在空中尾巴一摇,甩出一把水花,滞空一下然后平躺着跌入海里;有的海豚更调皮,钻出来之后一个转体,肚皮朝上,一个后仰式躺了下来,远处看着大白肚皮,雪白雪白像一条大肥鱼;还有的海豚比较懒,游着游着,靠近水面就露出大半个背,这也算是一次跳跃了。
这回我学聪明了,看到哪里有水花溅起,我就对着那里,然后顺着跳入海里的海豚游水的方向,静待它们再次跳起。这招还挺管用,抓拍住了几张海豚腾空的照片。有时候在跟踪的过程中,画面里会有两三只海豚比较配合,“嘭”地一下腾跃而起,然后随着我的快门声印入了我的相机。
海豚群离我们越来越近,它们也越来越高兴,跳得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频繁。海豚小分队开始在海上表演。三两只海豚排成一个横队,齐齐地朝前游着,连躯体和尾巴摇摆的方向和动作都是一致的。游着游着,海豚小分队一个跃起,两三只海豚就一起飞在空中了,出水、腾空、入水,动作极其同步。
海豚大表演真正开始了!我估算了一下,这群海豚的数量不下于100只。放眼望去,整个海面不停地有海豚从水中跳出,你也无法预见到它们会在哪个地方跳起。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游戏,打地鼠。
海豚还真的是通人性,它们不怕搅得海水暗流涌动的军舰,反而跟着军舰一同前进。舰艏两侧,好多海豚游来游去。舰艏下面的海水在阴影中蓝得特别清澈透亮,水中游动的物体也看得清清楚楚。一只只海豚们摆动着肥胖浑圆的躯体,奋力地向前游着。从正上方看下去,前半部分像大蝌蚪一样,后半部分的尾巴又跟鲨鱼一般。它们游着游着,颜色随着潜水的深度越来越浅而从黑变灰,等到它们的躯体颜色呈灰白的时候,按快门的手就要准备好了,因为它们基本是贴着水面,准备跳跃了。
“咔咔咔咔!”相机快门像机关枪一样,海豚们在镜头里从远景变成了一个个特写。到这时候,我基本熟练掌握了拍摄海豚的核心技巧,即为看着深处一条黑黑的游动物体,用镜头一直跟着它,待它跳起时按下快门。
后来我看看相机里的照片,湛蓝湛蓝的画面里,一些海豚跳出海面,激起一阵水花,身体绷直,犹如海底潜艇里发射出来的导弹一般;有的已经是在空中弯曲成了一条弧线,鸭嘴一般的嘴唇紧闭着,身体上油光发亮,脊背和躯体侧面的鳍张开着,像小小的翅膀;还有的半个身子已经扎进了水里,激起的水花向四周迸溅,尾巴还在水面,呈扇形状张开,极富力量,颇有几分鲨鱼一般的杀气。
聚集在舰艏大锚下的海豚越来越多,它们窜来窜去,既有个体表演,又有分队跳跃,并且一个比一个来劲儿,一个比一个跳得欢,此起彼伏。真是没见过这么壮观的景象,上百只海豚在你的眼皮下来个大会演。这时候根本就不需要担心拍不到它们,只要把镜头调好焦,随便对着一处海面狂按快门就行,一定有海豚进入画面的。我尖叫了几声,一是因为太兴奋了,二是想用声音来和这些可爱的家伙们交流交流。可能是我的音调不够高,远远达不到像张靓颖那样的海豚音效果,这些家伙们完全不顾我的尖叫。
我这一叫,没引起海豚的共鸣,反倒引得甲板上围观拍照的战友们附和起来,顿时间,甲板上的尖叫声一浪高过一浪。你听,甲板上大家拼命地在喝彩欢呼;你看,甲板下的海水里,可爱的海豚们拼命地在跃起,好一幅欢快和美的景象!
2015年4月30日 亚丁湾
军人的样子
护航生活日渐单调,初时的新鲜感也慢慢退去。于是乎,舰上总要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来调节大家的生活,譬如卡拉OK比赛、演讲比赛等。
得知有演讲比赛的时候,我同时得到了我“被报名”的事情。因为负责管理护航编队指挥所的领导认为,演讲比赛要选文采好的,那肯定派记者。为何几个记者里面,是我被推举出去呢?是因为他们都说我有一种“演讲的气质”,我理解便是表面看起来比较正经和严肃。
于是乎,演讲比赛的事情,早在一个多月之前就定了下来。可后来因为工作繁忙,我慢慢地把这事儿给忘记了,并且平日也再未得到演讲比赛的任何消息。直到大前天,也就是演讲比赛的前两天,我才得知,比赛定在了7月10日,也就是昨日。这让我有点儿措手不及,因为最近一直在忙于做护航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帆船的新闻报道,压根儿就没时间去准备。
两天时间,准备一个演讲比赛,这让我有点儿犯难。我去找领导,请示能否不参加,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老实说,我可以随便拿一个稿子去应付一下,也算交了差,但一想到我是代表着护航的媒体组去的,心中便感觉责任沉甸甸的。
我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责怪组织这项活动的战友为何不通知我任何事项,包括主题、时间和地点。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新闻稿尽快写完,然后抽出时间去写演讲稿,至于背记、诵读这些,边走边看吧。
7月8日,离演讲比赛还有1天时间。我得知了主题:关于新时期革命军人的样子。这个概念,是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并概括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当前,全军上下在广泛开展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样子大讨论,意为引导教育大家对军人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认识,并以此为目标,引领广大官兵奋斗前行。说句实话,要按照四个方面的标准去论述谈认识,我可以准备上千字的“八股文”,但是这绝对不是演讲比赛所需要的。
在没有思路的时候,我选择去跑步。在围着飞行甲板不停转圈的1个小时里,我头脑里面闪现过我从军6年多来见过的一个个军人的模样和事迹,于是,我决定了,把对我影响深刻,在我心中颇有分量的几个人几件事,和大家一起分享,然后再试图去勾勒出军人的模样。
于是,就在当天晚上,我花了三四个小时,把演讲稿写完。写完稿子,已是凌晨三四点,也就是北京时间的上午八九点。正好,趁上班时间,我把之前的新闻稿传回了编辑部。稿件传完,亚丁湾的太阳已经升起。
对于把稿件背下来,我是毫无信心的,于是,我选择了把稿子导入kindle,希望在演讲时,它能给予我一点提示。
就这样,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我挤出了一点时间通读了几遍演讲稿,算是做了最后的准备吧。
7月10日,比赛当天上午,我把我留了一个月的小胡子刮掉;中午,我利用与千岛湖舰靠帮补给的机会,去找一个理发技术相当可以的战士理了头发;比赛前2个小时,我突发奇想,找了2首背景音乐;比赛前1个小时,我洗了个澡,穿上了海军的白军装,还喷了发胶。
演讲比赛开始。甲板上坐满了人。
我抽到的参赛顺序是第三,很快就到我上场。
我毫不紧张。
我微笑着上台,用心地向大家倾诉着。我环顾场下,看到了一双双睁得大大的眼睛,大家认真地望着我,神情投入。我的信心越来越足,即使偶尔会忘掉一两句词,但发挥得越来越自如。
8分多钟的演讲很快过去,我得到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回到台下,走到观众席后方,座位上的领导们竖起大拇指,纷纷为我点赞;当时不同意我退赛的领导伸出手和我握手:“两天时间准备成这样,真的让我服气!”
倒不是因为骄傲自满,或者是夜郎自大,只不过,参加演讲比赛的次数实在太多了。同台竞技的,是舰上的战士们。看到他们,我看到了自己刚入部队时的影子,那么的青涩稚嫩,还稍带些拘泥与勉强。
尽管我只是12个选手中出场的第三个,但是很多人都走过来向我祝贺:“第一是你的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动声色,笑脸相迎。
最终,我拿的是第二名。这让我有点儿吃惊,就像某一年皇家马德里参加国王杯,被西乙球队阿尔孔科淘汰一样。
忽然之间,我想起了以前参加的各种比赛,基本都是第二名。“千年老二!”脑子里闪现这个词。我无奈地笑了笑。
比赛有输赢,战争有胜负,谁都不要输不起。但是,当你被一个你从来没有重视的对手击败时,你就更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而不是去埋怨,去纠结。
当然了,比赛总有比赛的规则。或许是因为我带了具有提示功能的kindle,也或许是因为我不够帅,没有靓丽女兵们吸引眼球,或许是别的什么我不太懂的原因,比赛的最终成绩,我就是第二。
晚上,媒体组的几个哥们儿请我喝了顿“庆功酒”,演讲比赛的事情我也便抛诸脑后了。
最后,为大家奉上演讲稿,还请批评指正。
坚守平凡
尊敬的各位首长,亲爱的战友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编队媒体组来自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的曾涛,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探讨关于新时期革命军人的样子这个话题。
何为“样子”?我想便是一个人、一个群体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我试图去勾勒出新时期革命军人的轮廓,却从身边一个个战友身上看到他们清晰的模样。
我之前所在的单位,广州军区75766部队有这么一位老班长,坚守在海岛20多年,始终奋斗在电磁战场第一线,获得荣誉无数,回家的次数却屈指可数。有一年夏天,妻子带着放暑假的孩子来部队看望他,却因为台风来临,前往海岛的客船停运,一家三口只能隔岸相望。妻子的假期就要结束,台风仍不停歇。返乡那一天,老班长的儿子站在码头,哭着向电话里喊道:“爸爸,你为什么不来见我和妈妈啊!”我不知道在对岸的老班长是如何回答的,却始终记得他儿子挂满泪珠的脸。哦,军人的样子,就是那个不能来见自己的爸爸。
我身边有这样一位战友,他出海17天,父亲就撒手人寰。我们的战舰劈波斩浪,穿过南海,驶过马六甲海峡,离亚丁湾越来越近。他遥望家乡,望到的只有无边的海疆和无边的悲伤,他知道,自己离家越来越远,离父亲越来越远。浪花滚滚泪无痕,海风呼啸哭无声。哦,军人的样子,就是那个没能送老父亲最后一程的儿子。
我身边还有这样一位战友,我认识他,他却不认识我。因为我见他的时候,他已经安详地躺在了灵柩中。去年夏天,在珠江边巡逻的他,为了救一位轻生的男子,纵身一跃,跳入了滔滔江水。邱兴和,这位广州军区警卫营的班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却献出了自己26岁的宝贵生命。遗体告别仪式上,我望着他煞白的脸庞和黑白照片里帅气的笑容,望着上千名前来送别的群众,忽然明白,哦,军人的样子,就是那个纵身一跃的身影。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军人的认识和印象也不尽相同。亲爱的战友,在你心中,军人又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和妻儿隔岸相望却不得见是大家不想要的,但老班长2次一等功、3次二等功等荣誉是大家所崇拜的;不能为年迈父母养老尽孝是大家不情愿的,但忍住悲痛坚守岗位的坚强是大家所钦佩的;让宝贵生命戛然而止、多彩青春定格黑白是大家不能接受的,但为了群众敢于献身的血性是大家所敬仰的……
刚才所说的几位战友,他们是崇高的,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可要成为他们,却似乎总要经历破茧成蝶般的阵痛,或浴火重生的煎熬,或生离死别的悲情,让我们觉得遥不可及,甚至望而生畏。
看看我们身边,有的是熬夜值更的辛苦,高温机舱的轰鸣,颠簸摇晃的眩晕,永无止境的公差与勤务,哪里有一点点崇高和伟大的身影?忆当初,豪情壮志,挥斥方遒,指点乾坤,无垠大洋显身手,现代战场争雌雄;看今朝,却不如沧海之一粟,浑浑然泯于众人矣。你迷茫了吗?你失落了吗?
亲爱的战友,先不要急,我们再来看看几个军人的样子。
你是否对这样一张照片还有印象?满脸灿烂的小姑娘,手持五星红旗,从军舰上走下。这是海军护航编队在也门撤侨行动中的精彩一瞥。在小姑娘的眼中,军人的样子,就是身边那个牵着自己的解放军阿姨温暖的笑容。
你是否还记得,5月上旬,8艘被护的中国籍远洋渔船打出的横幅?“祖国亲人向亚丁湾护航编队官兵致敬!”“为国家利益护航,为世界和平护航,向你们致敬!”“维护中国海外公民安全,你们辛苦了!”一条条横幅,是渔民们一颗颗感激的心,在他们的心里,军人的样子,就是为他们保驾护航的祖国军舰。
我依然还记得,6月4日,我随4名特战队员从“远春湖”号油轮返回时,全体船员在甲板列队为我们送别。我从小艇上回头望去,船员们不停地挥着手,大声地喊着:“感谢你们!中国海军好样的!”在他们的眼中,军人的样子,是4名特战队员在烈日骄阳下和皎洁月光里手握钢枪来回警巡的身影。
这些军人的样子,你是否觉得很熟悉?对,这便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是千千万万在亚丁湾留下铿锵足迹的中国水兵。你们有的在驾驶机台操舵掌航,有的在高温机舱维修保障,还有的在枪炮部门警戒武备……你们的岗位都很平凡,可正是你们的坚守让我们的护航编队运作规范,让中国海军日益盛强,让被护船只感到安全可靠,让祖国百姓感到骄傲自豪。
莫问前程,但行前路。我们都不可避免地选择了平凡,但崇高始终没有抛弃我们,她一直在前方等待着。坚守一天是平凡,坚守一年是平凡,可无数的平凡汇聚在一起,就能成就伟大和崇高。我们是一群平凡的坚守者,却不敢忘却心中强大国防、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我们都有着相同的使命,这个使命是筑梦;我们都有着相同的样子,这个样子叫军人。
军人如你,你如军人。
2015年7月11日 亚丁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