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六月的小窗

初夏,阳光热烈,河水氤氲,树木葳蕤,鸟儿鸣啭。

一座高中校园里,爬山虎生机盎然,攀上了墙头,白杨树枝繁叶重,翠得像一座绿山,教学楼旁,繁花盛开,喷吐着绚烂的色彩,蜂蝶在阳光下翩跹起舞。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学生们穿着宽松肥大的校服,雀跃般跑出教室,男生争分夺秒,奔向球场,拉开挑战赛,女生聚集在花前树下,聊天嬉闹,时不时地,传来一阵清脆的欢笑声。

有一群学生却无暇放松,他们叫高三毕业生,下课几乎“钉”在座位上,课桌上堆着高高的书本和试卷,要是埋下头,看不见人影儿。高三的试卷有多少?叠成八开,至少有半米多高。那么多的卷子,白天写、晚上写,上课写、下课写,以至高考结束后,很多人做梦仍在考试写卷子。

高三毕业班的教室里,通常有一张高考倒计时牌,300天、200天、30天,红艳艳的数字一天天地逼近6月。老师每天会提醒:一鼓作气,背水一战!家长反复地敲打:学到6月6日,考上“985”(“985工程”高校)。终于,坚持到6月前后,学校不再上课。为了解压、宣泄或者表达某种情绪,一些高考生撕毁了试卷和书本,纸片从教学楼上抛下,如六月飞雪,纷纷扬扬地散落,有人高声呼喊着:678,录取吧(6月7日、8日高考统考日的谐音)。

高考录取吧,意味着好看的成绩单。2016年,这个成绩单是940万份,关系940万名考生,涉及940万个家庭。这份成绩单极为特别,从来没有科科满分,总是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缺憾。

这一年,所有的高考生参加了几场国家组织的统考,他们的感受不尽相同。虽然在同一所高中,或者同一个班级,由相同的老师授课,但结果却不一样,有人金榜题名,梦圆重点大学;有人长吁短叹,没有大学可上。

这一年,高考命题方式出现调整,有的科目不再自主命题,有的科目不用全国Ⅰ卷,全部改为全国Ⅱ卷,高考整体区分度骤降,一些尖子生没能发挥出学科优势,虽考出了别人眼里的高分,却够不上顶尖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决定复读重考。

这一年,部分大学的自主招生选拔增加了新平台,一些人要么没有看到,要么错过了报名时间,虽然在全国的比赛活动中得了奖项,却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心里不畅快。

这一年,高考考试科目出现变化,实施“3+3”高考模式,何时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自己该选考哪一科,所喜欢的大学专业要求选报哪些选考科目,怎么应对复杂的选考科目赋分制度……因没有提前规划、深入研究,事到临头才忙乱应对,学生、家长都弄得焦头烂额。

这一年,大学的招生选拔多元化,实行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简称“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录取机制,招生不再单纯以高考分数论成败。为此,邻居家的孩子参加了机器人大赛,同事家的孩子参加了学科竞赛,朋友家的孩子选修了大学先修课,自家孩子似乎没有十分突出的方面,那么,还要不要上培优班刷题提分?面对多样化的招生通道,一些家长和学生不知所措,陷入两难选择困境。

这一年,各种各样的希望、遗憾、紧张、焦虑、困扰、选择,交织在高考前后,是每一个高考生和家长都要经过的关口。

有人说,2014年启动的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一场最重要、最复杂、最全面、最艰难的改革。

大部分高考生会顶住改革的考验,接受这样那样的缺憾。在高考结束后,试题的对错,分数的高低,高考的悲喜,自主招生的得失,乃至小学到高中12年的起起落落,全都翻过了一页。他们和家长一起,带着招生“大厚本”和上年度的高考年报,听讲座,参加招生会,填报高考志愿,最终被一所合适的大学和专业录取。

然而,总有一群人,考试、录取的历程磕磕绊绊,被高考的缺憾所牵制、吞噬,甚至等不到拿上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

上海某重点高中的一个男生语文考试失常,高考总分只能上一所一般大学,因父母责骂离家出走,所幸被一位民警发现,联系上了他的父母;《新民晚报》:《徐汇重点高中尖子生高考失利被父母责骂离家出走》,2015年6月26日。

在湖北武汉,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一名18岁女生吞下7枚钉子、5枚硬币,被发现后及时送往医院,得到救治。其实,她的母亲之前已发现了女儿情绪异常,因为不知如何沟通,就听之任之,寄希望于女儿自行排解;《武汉晨报》:《高考失利,女生吞铁钉自杀未遂》,2013年7月5日。

包头市的一个高考女生却没有这般幸运,她上午参加了语文统考,下午在QQ空间里传了张照片,写了句“再见,这个世界”,即从高楼上跳下。高考前一个多月,这个女生每天准时离家、按时回家,实际上并没有到学校上课,她的父母毫无发觉。《包头日报》:《高考女生自杀之谜》,2016年7月14日。

媒体公布的一份统计报告则更令人心痛和不安:在国内18至34岁人群的死亡案例中,最大的死因不是车祸、疾病,而是自杀。其中,“死于自杀的青少年人数是死于他杀人数的7倍以上”。《京华时报》:《生命教育缺失比“自杀群”更沉重》,2016年11月4日。

高考发挥严重失常,离家出走甚至走上不归路等现象,当然只是少数情况。然而,十八九岁的高中男生、女生正值青春期,处在一个关键的高度敏感地带。

在这个高敏感地带,紧随上海市、浙江省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之后,从2017至2019年,全国将陆续实施“3+3”高考模式、“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高考生将换个新法儿考大学。面对考试、招生新模式带来的新变化,能不能少一点儿遗憾,防止悲剧的发生,陪伴孩子顺利走过高考?

美国生物学家乔治·沃尔德在研究“眼睛视觉”时,有过这样一段论述:一间小屋,一扇小窗,一个人站在屋子的一角,只能看见小窗的光明;若不断地走近,光亮会越来越强;等站在小窗前,将会看见视线内的所有世界。

这个道理浅显易懂:视觉位置的高低远近,影响观察的范围。不同的站位,不同的视野、不同的思维,会收获不同的风景、不同的结果。若不走出黑暗的屋角,不明亮的区域,想不到的方面,看不见的沟壑,会成为影响人们视野、认知和行为的盲区。其中,隐蔽的思维、心理盲区常令人焦虑不安,甚至因为无知而不曾敬畏生命,出现追悔莫及的事情。

或许我们可以变得主动一些,跟着这本书,尽量靠近高考的“小窗”,拓展视觉的广度、思维的深度,顺应改革的变化,减少一些遗憾,陪伴孩子合理规划学业,顺利跨越高考,走进心仪的专业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