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与阴气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善于养生的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素问·调经论》

万物的生长离不开阳气,万物的形成离不开阴气。无论是阴气还是阳气,都不可或缺。同时,阴和阳也是统一的,二者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换句话说就是阴和阳不仅对立,而且相互依存。人体若想长寿无恙,就必须使身体内外的阴阳保持平衡。

在阴阳学说看来,自然界的所有事物之间都具有相互对立的阴阳关系,阴阳对立,事物才得以发生、发展、变化。但事物之阴阳并非固定不变,二者还相互消长。

《类经·阴阳类》(张景岳著)就曾提及“阳长则阴消,阳退则阴进”,“一阴一阳互为进退”。和四季变化相类似,阳气在春夏季节渐渐旺盛,秋冬的阴气为阳气所压制,温度自然会升高;阴气在秋冬季节渐渐旺盛,天气自然会愈来愈冷。

☉阴阳平衡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也曾提到阴阳消长,“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这几句说的是四季与一天中阴阳互为消长的渐变过程。如果阳气比阴气充盛,温度就会升高;如果阴气比阳气旺盛,温度就会下降。阴和阳之间的比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二气互为消长,消长的程度呈现为周期性变化,所以才会有四季的变化。

对于人体而言,阳气和阴气也是互有消长。要是阴气居于主导地位,势必会造成人体阳热的缺乏;若是阳气过多,势必会导致人体内部阴津的不足。为使人体强健,人体内的阴气和阳气必须维持相对平衡。医学要做的就是想办法使这种“平衡”得以恢复与稳定,倘若不能使人体的这种平衡得到恢复,那就表明疾病不可治愈,死亡即将来临。

在中医养生领域存在着一个原则,那就是保阳气,益阴精。万物因阳而生存,也因阳而发生死亡。阳气为生命之根本,人的生长、健康和衰老全都依赖于阳气,比如,精血、津液全都是为阳气所生化,所以说“阳强则寿,阳衰则夭”,进行养生首先要进行养阳。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阳的对立与消长:阴和阳一直处在此消彼长的变化之中,阴和阳在消长变化过程中实现动态的平衡。此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

阴阳的互根互用:阴和阳互为根。阴因阳而存在;阳也因阴而存在。

阴阳的相互转化:在特定条件下,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阴和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二者不可或缺。阳护卫于外,阴蓄精于内。阳在外部起保护作用,依靠的是阴精化气,此外,阳气又对阴精起推动及巩固作用。阴在内部蓄精,也需要阳气的推动,同时阴气也能将物质与能量供给捍卫内部的阳气。所以善于养生的人,也非常重视补阴。阴生化出精,精盈而气盛,气盛就会神全,神全就会体健。

阳气

《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意思是说人体正是依赖阳气来抵御外邪的。《黄帝内经》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讲的是阳气就像是万物生存都离不开的太阳一般,没有了阳气,就好比没有了太阳,大地一片黑暗,万物死亡,人的生命也会由此而终结。人的生老病死,也会受到阳气的影响,《黄帝内经》认为,是阳气生化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精血和津液,所以阳气和人的生命密切相关。

现代人因为受到生活、工作和环境的压力,出现了很多健康问题。西医把身体机能并未出现太大的问题、然而人却感到不适的情况称为亚健康;据《黄帝内经》理论,此为现代人的阳气出了毛病。阳气是生命的源泉,如果出现损耗、不足,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就是抵抗力减弱了。一个人若是身体健壮,阳气亢盛,其抵御外邪的能力也就相对较强,疾病也就很少发生;但一个人若是体质虚弱,他就会随时发生疾病,且大病、小病不断。因此,阳气不足或衰减为万病之肇始,而孩童及老人也易因此而患病。故而说,养生治病的根本是养护阳气。

☉儿童生病

现代人由于劳累、工作压力大、精神损耗、饮食不当、生活方式不健康等使阳气发生了耗损。而且人一生的阳气富有规律性,自孩童时期开始,阳气渐渐增长,到青年时期(24岁左右)达到最大值,之后就会渐渐衰减,兼之现代人不知道养护阳气的道理,这样理所当然就会出现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感冒、肩颈疼痛、腰背疼痛、失眠、易疲劳、抑郁等,这些都为身体的健康敲响了警钟。

☉肩颈疼痛

在《黄帝内经》看来,心主神,肝主魂,肺主魄,肾主志,脾主意。因此,在养阳气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这是由于精神所消耗的阳气最多。此外,还要减少欲望,使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人体器官的运营时间各不相同,所以身体休息的时间也要安排好。饮食只需均衡便可,万食皆为补。

※ 阳气像太阳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需要阳光的照耀,人体也是如此,也需要阳气的温煦来维持其鲜活的生命力。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生杀之道,阴阳而已。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意思是,人的生命为“阳气”所支配,阳气得以固护,人体才会百病不侵,人们的生命力才会鲜活。因此,对体内的阳气进行养护才是养生的重点。

在中医学中,人体内的阳气也名“卫阳”或者“卫气”,在这里,“卫”即保卫之意。阳气堪称人体的卫士,具有抵御外邪,保护人体免受损伤的作用。人在天地之间生存,“六淫邪气”就是自然界中的风、暑、寒、燥、湿、火,此六邪时刻对人体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如流感,有些人常常“赶流行”,有些人却很少患病,区别就是他们体内阳气的量大小不一。经常容易得病的人,其体内阳气缺乏,身体极易被病邪侵袭,但是体内阳气充足的人能够抵御外邪侵入。因此说,那些患有诸多疑难杂症、重病或者慢性病的人,其发病大体上都是由于卫阳不固、腠理不密,造成各种外邪陆续侵入人体并日积月累所致。

☉流感

就致病因素而言,其不仅包括自然界的“六淫邪气”,也包括人体内部的七种情绪,那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在传统中医看来:大喜伤心,大怒伤肝,忧思伤脾,大悲伤肺,惊恐伤肾。这说的是情绪过于波动便会伤及五脏,引起病变。当阳气不充足的时候,人的情绪波动最大。阳气充足的人一般比较通达、乐观,而阳气不足的人容易悲观绝望。因此,阳气养好了,人的情绪便会渐渐变好,整个人的精神和活力都会很充沛,因七情过度所致的病症也就逐渐消失。

☉七情六欲对五脏的影响

阳气为生命之源

※ 阳气的来源

中医学认为:“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在此处,“气”即人体的阳气,又叫“元气”、“正气”,也就是“真元之气”。故而,如果人体阳气充足,免疫力就会强,便能克服疾病;倘若人体阳气缺乏或者身体虚弱,便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或免疫力将疾病克服,一旦阳气耗光,人的生命就会终结。

《黄帝内经》言:“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意思是,阳气来自于父母的精气,是由后天水谷精气与自然清气结合形成的。

☉怀孕期间不宜饮酒

父母的精气是先天之本,先天之本是决定阳气强弱的第一要素。即一个孩子,如果其双亲身体均非常健康,那么其将来的身体也会比较健康,且免疫力较强,不易生病。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即使是同胞姐妹,也有健康强壮和体弱多病之别。

兄弟姐妹的基因遗传于父母,就先天条件而言并无太大差距,但人们经常会忽略掉一个因素——孕期有没有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受孕时间,孕妇营养状况,孕妇孕期有没有饮酒过量、服药等情况,孕期的心情等。故有“母肥则子壮”之说。如果计划怀孕生子,夫妻双方务必先调养好身体,为孩子提供较为充足的阳气,毕竟怀胎十月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影响。

阳气虽然是由父母的精气化生而成,然而这些先天具有的元气仅能支撑七天的生命。只有吃东西和呼吸自然之气才能生存下去。所以说,后天之本——水谷精气及自然清气对人体内的阳气的影响是最大的。有的人因为父母身体不太好,先天阳气不太充足,此类人虽然从小免疫力差、体弱多病,但他若是知道自己不具有好的先天条件,非常注意养生,知道对自己的阳气加以养护,同样也能长寿。

可见,阳气为生存之本,其强弱是由两大因素决定的,那就是先天之本和后天之力。先天精气会对孩子的身体状况产生影响,但能否长寿,还是取决于孩子自身能否将后天之力巩固好,将体内阳气养护好。

阳气虽然融先天之精和后天之力为一体,但具有一定限度,终究可以穷尽。人只要活在世上,就会不断消耗这些阳气,一旦阳气耗光了,生命就终结了。所以,健康长寿的根本就是在养生时珍惜先天精气,坚守健康的生活习惯,将正气养护好。

☉锻炼身体以培固身体的阳气

※ 补阳的原则

阳气为生命之本,阳气充足旺盛,才会实现防病健身,延年长寿。如果一个人的阳气缺乏了,便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疾患。《黄帝内经》言:“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愧。”

对于精气不足,究其根本,无外乎是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熬夜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所致。人体正气虚衰,卫外不固,免疫功能差,无力抵御邪气,就会引发多种疾病。比如,人体有风寒之邪侵入,无力抵抗疾病,免疫功能调节低下,便易导致感冒、肺炎、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而机体免疫缺陷更可能引发各种癌肿。

如果人体出现精气不足,不仅要对生活方式进行调整,也要补气,以此实现正气充盛。有许多方法可补气,如药补、食补、运动、调情志等都具有补气的功效。

☉运动养阳

血除了能够营养并滋润全身之外,还是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因此,若是出现气不足的症状,原因极有可能是出现了血不足。血虚则不能载气,气就无所归,所以临床上经常会见到气血两虚的病症。倘若原因在于血不足,则要先进行补血,不然就会像干烧器皿,将内脏烧坏;倘若原因在于瘀滞不通,可增加气血,使气血同补。如此才能实现补气的目的。

☉血虚而补气,犹如旺火烧空瓮

气血双补要采取食用补气、补血的食物和药物的方式进行慢慢调养,切忌操之过急。猪肉、猪肚、牛肉、鸡肉等是常用的食物,而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等中药经常与之相配用来调养。采取药物调理要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

阴气

阴阳是互根互补的,阴是阳的基础,没有阴就没有阳;阳是阴的动力,没有阳,阴也不复存在。“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阴和阳是一体的,二者都不能缺少。虽然阳气才是生命的根本,但也不能没有阴气。

在古代,人们认为,阳是事物具有的温暖、向上、活动、光明、向外等特性;而阴则是事物具有的寒冷、向下、静止、黑暗、向内等特性。《黄帝内经》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根于阳,阳根于阴。治疗疾病要从根本上查找原因,这个根本原因便是阴阳协调。

阴阳平衡了,身体才会健康。阴气不足,也叫作阴虚,由人体精、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阴液不足所致。通常大多表现为诸阴之本——肾阴气出现不足。外部症状表现为热症,如手心、足心、胸心烦热,面红上火,两颊潮热,咽干口燥,消瘦盗汗(夜里睡醒出汗多),舌红少苔,脉细无力。此外,阴气过盛而造成阳气不足,就是阳虚。阳虚的人要补阳,可以通过多晒太阳来补阳气。

《黄帝内经》认为“秋冬养阴”,秋冬时节阴长阳消,这时候进行养阴取得的效果最大。而阴主静,静生阴,因此凉爽的傍晚也最适合来养阴。秋冬养阴,则春夏季节的阳才有根基;春夏养阳,则秋冬时节的阴才具动力。

☉深呼吸养阴

傍晚及秋冬为阴长阳消阶段,阴主静,静则生阴,这样的话,阴虚者,要选择在傍晚进行静养,这样才会具有更好的效果。另外,还可在低凹处阴气较重的地方如山林、高山、海边、河畔、北方等处进行锻炼、多做深呼吸。在民间,有一种接地气养阴的方法,叫赤足踩地,可以令地气从足心的涌泉穴上升到人体。中医认为,地属阴,为阴气最为充盛的地方,接地气能够令人体快速吸收阴气。在饮食方面,养阴要多喝水,多吃些水生产物如藕、菱角、荸荠、竹笋和在背阴处生长的食物如越冬的冬小麦,长在地里的山药、地瓜等。

阴液与阳津

在中医看来,津为阳,主表;液为阴,也叫阴液。津液和血、汗、唾、涕、泪、小便等关系密切。津液在经脉(经络、脉管)内,就是血液,所以说“津血同源”。津液可以转变成汗,也可以转变成小便,还可以转变成唾液或者泪液,如悲伤时号啕大哭后,就会觉得口干舌燥,这表明津液已经大伤。

如果人体津液不足,便会出现咽喉干燥、口干口渴等症状,这些都是因津液受损所致。就是不在炎炎夏日,出汗太多,也极易出现以上症状。此时,可用玄麦桔甘汤(玄参、麦冬、桔梗、炙甘草各等量)沏水代茶饮用,能清热生津。

若是体内的津液过分亏耗,便会造成气血两损;气血亏损,也会导致津液不足。津液的增多和减少,会对体内的阴阳平衡产生直接影响,引发疾病。比如,胃肠疾患者会大吐大泻,发高烧的病人会出汗过多,均会因损伤津液而致使气血亏损。故而,中医中一直有“保津即保血,养血即可生津”的养生说法。

津液来自于饮食水谷,并经脾、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中的水分与营养而生成。张仲景曾在《伤寒论》中论及一个养生原则,那就是“保胃气,存津液”,传统养生还有一个方法,是“漱津咽唾”。有一部养生名著说:“津液频生在舌端,寻常漱咽下丹田。于中畅美无凝滞,百日功灵可驻颜。”意思是,人每日坚持吞唾液,经过百天便可容颜润泽。

脾胃与养阳有什么关系?

脾胃是人体阳气滋生的基础,人体阳气的生长与充实有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而胃会消化人食入的五谷杂粮、果蔬蛋禽,为人体的所有器官提供营养,所以,脾胃和人的阳气息息相关。脾胃功能协调,人体气机的上下升降运动才会正常。脾胃运转正常,那么心肾相交,肺肝调和,阴阳平衡;而脾胃一旦受损,功能就会失常,从而给阳气带来损伤,甚者还会对全身产生影响,进而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