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护士分层培训:专科护士分层培训丛书
- 况丽 冉小燕 刘绪堃主编
- 7字
- 2020-06-25 22:19:35
第一篇 神经外科
第一章 神经外科医学基础知识
1.什么是颅内压?
答:是颅腔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2.什么是颅内压增高?
答: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原因,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减少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kPa(200mmH2O)以上,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盘水肿三大病征。
3.正常颅内压是多少?
答:成人是0.7~2.0kPa(70~200mmH2O),儿童是0.5~1.0kPa(50~100mmH2O)。
4.什么是脑脊液?
答: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略带黏性。正常成年人的脑脊液约100~150ml,其比重为1,呈弱碱性,不含红细胞,但每立方毫米中约含5个淋巴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脑脊液产生的速率为0.3ml/min,日分泌量在400~500ml。侧脑室内的脉络丛组织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
5.脑脊液的作用是什么?
答:脑脊液供应脑细胞一定的营养,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并缓冲脑和脊髓的压力,对脑和脊髓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6.颅内压的调节依靠什么?
答:颅内压的调节除部分依靠颅内的静脉血被排挤到颅外血液循环外,主要是通过脑脊液量的增减来调节。当颅内压低于0.7kPa(70mmH2O)时,脑脊液的分泌则增加,而吸收减少,使颅内脑脊液量增多,以维持正常颅内压不变。相反,当颅内压高于0.7kPa (70mmH2O)时,脑脊液的分泌较前减少而吸收增多,使颅内脑脊液量保持在正常范围,以代偿增加的颅内压。另外,当颅内压增高时,有一部分脑脊液被挤入脊髓蛛网膜下腔,也起到一定的调节颅内压的作用。
7.神经外科进行脑脊液检查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1)脑脊液压力增高见于:①颅内各种炎症性病变;②颅内非炎症性病变;③高血压、动脉硬化、某些眼病等颅外因素;④其他因素:咳嗽、喷嚏、压腹、哭泣、深呼吸时等。
(2)脑脊液压力降低见于:①脑脊液循环受阻;②脑脊液流失过多;③脑脊液分泌减少;④不明原因的颅内压降低;⑤穿刺针头不完全在椎管内。
(3)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糖尿病昏迷、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pH值常减低。
(4)急性脑梗死时,脑脊液pH值及PO2降低,而乳酸升高,对判断脑缺氧、代谢和脑血流有帮助。
8.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有哪些?
答:①颅脑损伤;②颅内肿瘤;③颅内感染;④脑血管疾病;⑤脑寄生虫病;⑥颅脑先天性疾病;⑦良性颅内压增高,又称假脑瘤综合征;⑧脑缺氧心跳骤停或昏迷患者。
9.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有哪些?
答:(1)年龄:婴幼儿及小儿的颅缝未闭合或尚未牢固融合,颅内压增高可使颅缝裂开而相应地增加颅腔容积,从而缓和或延长了病情的进展。老年人由于脑萎缩使颅内的代偿空间增多,故病程亦较长。
(2)病变的扩张速度。
10.颅内压增高的后果是什么?
答:(1)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加重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2)形成脑疝,脑组织移位,压迫脑干、抑制循环和呼吸中枢。
11.颅内压增高“三主征”是什么?
答: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12.什么是库欣反应?
答:颅内压急剧增高时,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发生的变化,称为库欣反应。
13.颅内压增高时头痛的特点有哪些?
答:以早晨或晚间较重,多位于前额及颞部,为持续性头痛,并有阵发性加剧。程度随颅内压的增高而进行性加重。当用力、咳嗽、弯腰或低头活动时常使头痛加重。头痛性质以胀痛和撕裂痛为多见。
14.颅内压增高时呕吐的特点有哪些?
答:多呈喷射状,易发生于饭后,可伴恶心。呕吐后头痛可有所缓解。
15.颅内压增高时视神经盘水肿的表现有哪些?
答:视盘充血、边缘模糊、中央凹陷变浅或消失,视网膜静脉怒张、迂回、搏动消失,动静脉比例失调,静脉管径增粗,严重时乳头周围可见火焰状出血。
16.脑水肿分哪几类?
答:由于脑水肿时液体的积聚可在细胞外间隙,也可在细胞膜内。因此分为血管源性脑水肿和细胞中毒性脑水肿。
17.意识状态分哪些?
答:①清醒;②意识模糊;③浅昏迷;④昏迷;⑤深昏迷。
18.什么是意识障碍?
答: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19.什么是嗜睡?
答:是最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语言或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地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
20.什么是意识模糊?
答:表现为思维和语言不连贯,患者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可有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或精神错乱。
21.什么是昏睡?
答: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刺激可被唤醒,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停止刺激后即又进入熟睡状态。
22.昏迷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昏迷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三度:浅昏迷、中度昏迷、深昏迷。
23.什么是浅昏迷?
答:指意识大部分丧失,患者对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均无反应,但对强烈的刺激有反应,各种反射存在,有大小便失禁。
24.什么是深昏迷?
答:指意识全部丧失,患者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各种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
25.什么是Glasgow昏迷评分法?
答:Glasgow昏迷评分是从从睁眼、语言和运动三个方面分别订出具体评分标准,以三者的积分表示意识障碍程度。最高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为3分。
26.什么是抽搐?
答:是指患者身体某一部位肌肉呈现快速、重复、阵挛性或强直性不自主收缩。
27.抽搐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答:(1)癫痫样抽搐:大发作、局灶性发作等。
(2)症状性抽搐:代谢性抽搐;中毒性抽搐;感染性抽搐;缺氧性抽搐;颅内疾患所致抽搐;其他高热性惊厥等。
(3)癔症性抽搐。
(4)其他性质抽搐:狂犬病、破伤风、手足抽搐等。
28.什么是四肢瘫?
答:患者四肢完全不能随意运动,肌力部分或全部丧失,肌张力为迟缓性或痉挛性。
29.四肢瘫常见于哪些疾病?
答:①两侧大脑或脑干病变;②颈髓病变;③上矢状窦的急性损伤;④肌肉疾病;⑤周围神经病变。
30.什么是去大脑强直?
答:患者意识丧失,颈后仰、躯干后曲,上肢内收内旋伸直,全身呈足弓反张样强直。
31.什么是去皮质强直?
答:患者意识丧失,两上肢呈屈曲内收,双下肢伸直状。
32.什么是脊髓休克?
答:主要描述脊髓损伤后离断脊髓的兴奋性降低。在脊髓损伤后,横断平面以下所有骨骼肌的反射和内脏反射低下或完全抑制,自主反射消失,损伤平面以下无汗。
33.什么是交叉性偏瘫?
答:指病灶对侧的中枢性偏瘫和病灶侧的周围性颅神经瘫。因瘫痪不在一侧而是交叉存在而得名。交叉性瘫是脑干病变的典型临床表现。
34.高血压脑出血时常见偏瘫征的特点有哪些?
答: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在内囊或外囊部位,而内囊是神经传导束较集中的地方。因此,当内囊受累时常出现三偏征:①对侧偏瘫;②对侧偏盲;③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35.颅高压行脱水疗法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适当补充液体与电解质,维持正常尿量。
(2)随时监测血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肾功能等。
(3)应用甘露醇时,可能出现血尿,须注意其一过性的血容量增加可能使隐匿型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衰。
36.颅高压行激素治疗的原理是什么?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改善脑血管的通透性,调节血脑屏障,增强机体对伤病的反应能力,可用于防治脑水肿。应用激素时应注意防治感染,预防水、电解质紊乱。持续用药时间不宜过久。
37.冬眠低温疗法或亚低温疗法有哪些优点?
答:①有利于降低脑的新陈代谢率;②减少脑组织的氧耗量;③防止脑水肿的发生与发展;④对降低颅内压亦起一定作用。
38.人工冬眠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诊断明确、无循环衰竭和呼吸道通畅时方可施行。
(2)专人护理,严密观察呼吸、血压、脉搏、意识、瞳孔和肢体活动变化。
(3)应避免用兴奋剂,如可拉明。
(4)冬眠降温时,应避免应用洋地黄类强心剂,以免出现房室传导阻滞。
(5)冬眠药以小计量多次应用为宜,避免同碱性药物混用。
(6)用药日久可产生抗药性,应更换混合液构成。
(7)冬眠下每日入量不超过1500ml,预防肺水肿。
(8)平卧,避免剧烈变动体位,头勿抬高。
(9)降温不宜过快过低,以防寒战和代谢过高。
(10)冬眠时咳嗽反射减弱、分泌物排出困难,需及时吸痰、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
(11)室内宜安静,光线勿过强,室温18~20℃为宜。
(12)开始1~2天禁食,以后可鼻饲。
39.什么是脑疝?
答: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高于邻近分腔,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动,部分脑组织被挤入颅内生理空间或裂隙,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40.脑疝处理原则是什么?
答:(1)快速静脉输注高渗降颅内压药物,以缓解病情,争取时间。
(2)当确诊后,根据病情迅速完成开颅术前准备,尽快手术,去除病因。
41.脑疝分有哪几类?
答: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大脑镰下疝又称扣带回疝。
42.小脑幕切迹疝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1)剧烈头痛,与进食无关的频繁的喷射性呕吐。头痛程度进行性加重,伴烦躁不安。
(2)患侧瞳孔变小,对光反射迟钝,随病情进展,逐渐散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如果脑疝进行性恶化,可致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此时患者多已处于濒死状态。
(3)运动障碍: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的肌力减弱或麻痹,病理征阳性。脑疝进展时可致双侧肢体自主活动消失,严重时可出现去脑强直发作。
(4)意识改变:患者随脑病进展可出现嗜睡、浅昏迷至深昏迷。
(5)生命体征紊乱:表现为心率减慢或不规则,血压忽高忽低,呼吸不规则、大汗淋漓或汗闭,面色潮红或苍白。体温可高达41℃以上或体温不升。
43.枕骨大孔疝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1)颅内压增高,患者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强迫头位。
(2)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
(3)因脑干缺氧,瞳孔可忽大忽小。
(4)由于位于延髓的呼吸中枢受损严重,患者早期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
44.头皮分哪几层?
答:①皮层;②皮下层;③帽状腱膜层;④腱膜下层;⑤骨膜层。
45.什么是颅骨?
答:颅骨位于脊柱上方,由23块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除下颌骨及舌骨外,其余各骨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连结,起着保护和支持脑、感觉器官以及消化器和呼吸器的起始部分的作用。颅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内有颅腔,容纳脑,共8块。面颅为颅的前下部分,包含眶、鼻腔、口腔等结构,构成面部的支架,共15块。
46.什么是囟门?
答:出生时头顶有两块没有骨质的“天窗”,医学上称为“囟门”。囟门的表面是头皮,其下面是脑膜,其次是大脑和脑脊液。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闭合,前囟门要到1岁半才闭合。
47.大脑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答:人类的大脑可以区分为三个部分:脑核、脑缘系统、大脑皮质。脑核部分是掌管人类日常基本生活的处理,包括呼吸、心跳、觉醒、运动、睡眠、平衡、早期感觉系统等。而脑缘系统是负责行动、情绪、记忆处理等功能,另外,它还负责体温、血压、血糖以及其他居家活动等。大脑皮质则负责人脑较高级的认知和情绪功能,它区分为两个主要大块:左大脑和右大脑,各大块均包含四个部分:额叶脑、顶叶脑、枕叶脑、颞叶脑。
48.什么是颅窝?
答:从颅底观察,以中心骨为蝶骨,与各脑颅骨相接,也是颅腔对外的重要通道。并依其划分为前、中、后三个大小和深度不同的局部区域即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
49.什么是脑膜?
答:颅骨与脑间有三层膜,由外向内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这三层膜合称为脑膜。
50.颅脑损伤可分为哪几类?
答: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
51.头皮裂伤应警惕什么?
答:由于头皮血管丰富,出血较多,应警惕出现失血性休克。
52.什么是头皮撕脱伤?
答:多因发辫受机械力牵扯,使大块头皮自帽状健膜下层或连同颅骨骨膜被撕脱所致。它可导致失血性或疼痛性休克。
53.什么是颅骨骨折?
答: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改变。
54.颅底骨折重点观察内容是什么?
答:观察有无脑损伤及处理脑脊液漏、脑神经损伤等合并症。
55.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答:(1)原发性脑损伤:①头颅受暴力打击;②一般见于着力部位或(和)对冲部位;③伤后立即出现脑损伤症状体征,如昏迷、偏瘫、失语等。
(2)继发性脑损伤:①头颅受暴力伤后一定时间以后,损伤的脑组织、血管因继发性病变,而后出现脑损伤症状体征;②继发性脑损伤主要指继发性脑干损伤,常表现为去大脑强直,双瞳孔相继散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病理性呼吸等濒危状态。
56.什么是脑震荡?
答:表现为一过性的脑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57.什么是逆行性遗忘?
答:头部受伤当时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可为神志不清或完全昏迷,常为数秒或数分钟,一般不超过30min。清醒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乃至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
58.脑震荡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1)伤后立即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一般30min内,清醒后可出现嗜睡。
(2)逆行性遗忘,醒后不能回忆受伤经过和伤前情况,健忘时间越长,伤情越重。
(3)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神经功能紊乱征。
(4)神经系统无定位体征。
(5)腰穿测压、脑脊液化验均正常。
59.出现脑脊液漏如何处理?
答:(1)合并脑脊液漏时,须预防颅内感染,不可堵塞或冲洗,不做腰穿。
(2)取头高位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和擤鼻涕,给予抗生素。
(3)绝大多数漏口会在伤后1~2周内自行愈合。如超过1个月仍未停止漏液,可考虑行手术修补硬脑膜。
60.颅内血肿可分为哪几类?
答:按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可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等。
61.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答:颅脑损伤后儿茶酚胺类物质、可的松和胰高糖素释放增加,胰岛素相对不足,是导致伤后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血糖升高能明显加重脑组织病理损害的程度,伤情越重,血糖升高越明显;高血糖持续时间越长,患者致残率越高,预后越差。
62.颅脑损伤后胃酸误吸的原因是什么?
答: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昏迷,咽反射减弱、消失和高颅压所致呕吐,易造成患者胃内容物或分泌物的反流吸入,是导致患者窒息,肺部感染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63.颅脑损伤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躁动不安?
答:躁动不安多出现于意识尚未完全丧失或意识模糊的患者,常常是昏迷患者转向清醒或清醒患者转向昏迷的过渡期表现,也可以是下列因素所致:①蛛网膜下腔出血刺激脑膜所致;②伤处疼痛所致;③尿潴留膀胱胀满所致;④脑组织缺血缺氧也可以引起;⑤各种原因所致颅内压增高;⑥失血性休克患者。
64.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躁动不安时处理原则有哪些?
答:(1)不要强力约束,以免患者挣扎加重出血。
(2)未确诊前,不宜给予吗啡、杜冷丁、冬眠类药物,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影响瞳孔和意识状况,不利于病情观察。
(3)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意识状态是变好还是加重,并查明躁动的原因,予以针对性的处理。
(4)当查明病情不需要手术时,可在严密观察下应用镇静剂。
65.脑损伤后呼吸性酸中毒发病原因有哪些?
答:(1)昏迷,呼吸道不畅,呕吐误吸。
(2)并发肺感染、肺不张致肺换气不足。
(3)脑干损伤呼吸中枢抑制。
66.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疗法的原则有哪些?营养补充途径有哪些?
答:营养支持疗法的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质但不升高血糖。营养补充的途径包括胃肠道内营养和胃肠道外营养。一般认为,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胃管鼻饲补充营养:①肠鸣音正常;②无消化道出血;③无腹泻;④未采用人工辅助呼吸;⑤伤后5天以上。否则,不宜采用胃肠道补充营养,而应用胃肠道外静脉补充营养方法。
67.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瞳孔变化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1)伤后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伴对侧偏瘫与昏迷,这是小脑幕切迹疝的表现。
(2)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直接间接光反射消失,多为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或中脑损伤。前者伴有颅底骨折,后者伴深昏迷与对侧偏瘫。
(3)伤后双侧瞳孔不等大,时大时小,伴去大脑强直,见于脑干损伤;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固定,伴深昏迷,表示脑疝所致继发性脑干损伤。
(4)双侧瞳孔缩小,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刺激动眼神经;双侧瞳孔极度缩小伴昏迷,见于桥脑损伤。
(5)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存在伴视力障碍,多为原发性视神经损伤。
68.进行颅内压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答:(1)了解颅内压变化。
(2)作为手术指征的参考:颅内压呈进行性升高表现,有颅内血肿可能,提示需手术治疗。
(3)判断预后,经各种积极治疗颅内压仍持续在5.33kPa(530mmH2O)或更高,提示预后极差。
69.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从简单基本功能训练开始,循序渐进。
(2)放大效应:如收录音机音量适当放大、选用大屏幕电视机、放大康复训练器材和生活用品,选择患者喜爱的音像等。
(3)反馈效应:整个训练康复过程中,医护人员要经常给患者鼓励、称赞和指导性批评,使其感到自己的神经功能在逐渐恢复,以增强自信心。
(4)替代疗法:若患者不能行走则教会患者如何使用各种辅助工具行走,或教会患者如何乘坐各种交通工具。
(5)重复训练:在相当长的康复治疗训练过程中,要让患者反复训练以促进运动功能重建。
70.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可见于下丘脑和脑干损伤。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出血性泡沫痰、肺部满布水泡音;血气分析显示PaO2降低和PaCO2升高。
71.什么是先天性脑积水?
答:指婴幼儿时期由于脑脊液循环受阻、吸收障碍或分泌过多使脑脊液大量积聚于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导致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扩大,形成的头颅扩大、颅内压增高和脑功能障碍。
72.化学性脑膜炎的特点有哪些?
答:又称无菌性脑膜炎,多见于脑上皮样囊肿术后,由于瘤内容物含脂肪酸及胆固醇,对脑组织有刺激性,临床上表现为:高热、颈硬、抽搐、昏迷,脑脊液细胞数增高等。
73.化学性脑膜炎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切除肿瘤时周围组织应以棉片保护,防止肿瘤碎屑随脑脊液扩散,残腔尽量不与脑室相通,肿瘤切除要力争彻底,切除后用盐水反复冲洗,瘤床内放置引流管要保持通畅。
74.一旦发生化学性脑膜炎应该如何处理?
答:①及早应用激素;②反复腰穿放液;③鞘内用激素;④脑室引流要通畅;⑤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⑥正确处理其他并发症。
75.颅内肿瘤除三主征外还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①视力减退;②黑朦;③复视;④头晕;⑤猝倒;⑥淡漠;⑦意识障碍;⑧大小便失禁;⑨血压增高等征象。
76.垂体瘤可导致视力、视野发生哪些改变?
答:早期垂体瘤常无视力视野障碍。如果肿瘤体积增大,向上增长,压迫视交叉,则出现视野缺损,外上象限首先受到影响,视野缺损最先表现出来,以后病变增大,压迫较重白视野也受影响,渐渐缺损可扩大到双颞侧偏盲。如果未及时治疗,视野缺损可进一步增大,并且视力也渐减退,以致全盲。
77.颅咽管瘤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视力障碍、视野缺损、尿崩、肥胖、发育延迟等。成年男性有性功能障碍,女性有月经不调。晚期可有颅内压增高。
78.椎管内肿瘤分哪几类?
答:分为硬脊膜外,髓外硬脊膜下和髓内三大类。与颅内肿瘤不同的是椎管内肿瘤以髓外良性肿瘤多见。
79.椎管内肿瘤分哪几期?
答:刺激期、脊髓部分受压期、脊髓瘫痪期。
80.脑死亡的临床诊断标准有哪些?
答:(1)自主呼吸停止,并在离开人工呼吸机3~5min后,呼吸仍无恢复表现。
(2)深昏迷表现,患者无任何自主活动。
(3)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光反应消失,眼球不活动。
(4)脑干反射消失,如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睫状反射、张口反射、头眼反射等消失,压眶上神经无反应。
(5)血压急剧下降,需依赖升压药物维持。
(6)脊髓反射:如上下肢腱反射、腹壁反射和反射有时仍可存在。上述情况经过6~12h观察和重复检查,情况仍无变化者表示脑死亡。
(况丽 余晓燕 朱莉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