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和职业理念

徐军辉

(浙江省开化县图书馆,324300)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集散点,是知识传播的主渠道、信息传递的重要枢纽,是广大民众的终身学校、社会文明的中心、知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介机构。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创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非但不会降低,反而要抓住机遇,担负重任,从图书馆“软环境”入手,以人文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一、提升图书馆服务意识

20世纪60年代,人们提到开化县图书馆时,想到的就是一个大杂园,当时的图书馆所属是在文化馆的一个科室部门,只有26m2的借书室和一个30m2的阅览室。这个名词给当地老百姓的概念理解就是一个存书的仓库,人们只可以在这里借书还书而已,规范的说法是传统的图书馆是以馆藏文献管理和服务为基础的运行机制,其格局限于采访、分编、典藏、流通、阅览等业务的运作上;其工作重心是馆藏文献的管理和收藏;其目标是图书等文献资料收藏量的最大化,而读者服务工作只处于次要地位。现今,开化县图书馆已经处于一个全新的世纪,有了自已2300m2的五层馆舍,其馆藏文献与服务理念都有相当大的变化,图书馆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有必要对新时期图书馆的社会角色做一个新的审视。

二、图书馆是传播文化和信息的枢纽

完整意义上的图书馆是人类知识信息的搜集、整理、传递的重要枢纽。随着浙江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投入和快速发展,以及多次举办了县、市级资源共享技术培训班,加强了技术力量。图书馆传播信息的手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载体形式从纸质的印刷文献发展到包括胶片、磁带、光盘机读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各种载体文献;传播方式从传统的手工操作发展到计算机互联网操作;服务内容从简单的文献服务发展到揭示文献内涵,为读者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在新世纪,图书馆将进一步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搜集、整理、存储、开发科技、经济信息,承担着传播信息枢纽的重要社会角色。

三、图书馆是人们终身教育的基地

教育不应只限于儿童和青年,人只要活着就应该不断学习。而学校教育只能占人生教育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教育还是来源于社会和个人的自学,图书馆以其丰富的藏书和文献资料以及多样化的信息载体为基础,关涉古今,囊括了中外的各个学科,各种知识,成为一所社会综合大学。它作为终身教育最方便、最广泛、最廉价的基地,集众多家教育于一身,对人们的文化、知识、道德修养以及专业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因此,图书馆必将成为时代的宠儿,终身教育的主角。

四、图书馆是读者精神食粮的乐园

图书馆是文化荟萃的宝库,这里有人们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虽然新技术为图书馆带来了巨大变化,数字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信息处理和读者服务方式。但是图书馆作为一个为人们服务的社会文化机构的性质没有变,它所提供的服务也将远远超出书的范围。图书馆一般都把文化活动设施看作是图书馆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文化设施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和各类讲座培训班,为众多的读者带来了高品位的文化享受。现今,开化县图书馆已经构建了较完整的县域藏借书体系,学生一卡在手,全馆通用,提高了藏书的利用服务率。另外,在县财政较困难的情况下,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种形式发动单位和社会团体、个人捐送图书,从而加快了县级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人们最终把图书馆作为自己精神生活的乐园也是无可置疑的。

五、图书馆是人文服务提升的途径

图书馆汇集了人类的大部分知识,它丰富的藏书和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记录和历史档案。各个学科、各门类知识都在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中有所记录、有所反映,正是通过各种知识载体和知识信息的传递与收藏,图书馆保证了社会文明发展的连续性。2007年年底浙江省文化厅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全省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由省文化厅主办、浙江图书馆承办、省图书馆学会协办的业务知识培训班,共开设了七门课程,设有参考咨询、网络数字化建设、读者服务、标引编目、古籍工作、地方文献工作、图书馆和社会教育等课程。通过七门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大大提升全省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人类文明进步表明,图书馆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国际上通常用一个国家拥有图书馆的数量与规模、馆藏的数量与质量等作为衡量该国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六、社会和谐进步的变化对其自身的影响

由于时代的进步,信息社会的到来,图书馆本身将不断的变化以适应其社会角色的不断演变:

1.其内部结构模式发生分化

图书馆其主体保持着静态的“积累”和“管理”职能为主的结构形态,依然以采→编→藏→借阅这一套内循环形态为基本模式,另一方面将循着收集→研究→开发→应用运行模式逐渐壮大,同时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而成为图书馆的一大部门。两条运行模式并行不悖,并相互补充和渗透。由此,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产生了质的飞跃,图书馆将成为未来社会信息的需求资源地之一。

2.藏书体系和结构更趋完善

文献采购收藏与出版比量显著提高,再由于现代电子和通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人员结构、素质的改善,使图书馆履行社会职能的能力大大提高,发展到一个不同质的新水平,各个层次各种不同需求的读者、用户都基本能在图书馆找到所需的文献资料和各类信息,到那时才可以说,图书馆为社会建立起了基本的文献保障体系,初步实现社会公民的文献资源共享。

3.图书馆将社会教育职能得到强化

开化县图书馆利用现有的馆舍经常举办各种会议、报告、知识讲座、文化科技展览、民间团体表演和各种书展,从而加强和外界的横向联系图书馆的泛文化色彩也将更加浓厚,使之成为公众经常参与的政治、文化中心,成为社会精神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

4.社区图书馆得到充实与发展

在抓好公共图书馆中心馆建设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社区和基层图书室的建设。我国社区图书室建设相对滞后,读者涌入公共图书馆借阅,而公共图书馆自身系统薄弱,无法兼顾普通阅读和深层次服务,只有在中心馆统率和指导下,借助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把公共事业辐射到全社会的四面八方,才能形成既方便读者又有利于图书馆事业规模发展的格局。社区图书室的创办形式需突破传统的服务手段,利用社区强大的辐射能力,把握住政府对社区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切实投入,以及社区图书室作为“百姓身边的图书馆”所具有的阅读普及性和地域便利性,学习国外建设分馆之先进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组建社区图书室,为实现公共图书馆资源的社会共享创造条件。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和谐必然提上日程,这是社会发展规律,更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只有利用各社会职能部门,其中包括文化部门图书馆的发展,使经济与人的发展相得益彰,才能创建公正有序、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庆云.新世纪对图书馆事业发展走势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1(3)

[2]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

[3]孟雪梅.刘岩芳.图书馆资源运行方式及支撑理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1(3)

[4]番寅生.图书馆管理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