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个性化的文本解读

自我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自我救赎

自我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熟悉教材进而把握教材,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当下的现实令我们深感忧虑:真正潜心于自我解读文本的教师罕有人在,大多教师上课前习惯于读教参、教案和教学实录,到课堂上忠实地做着教学参考资料的传声筒,对最根本的教学媒介——教材文本,几乎无所触及。

作为教材的文本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对文本的冷漠,反映了语文教学中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态,这种功利和漂浮如不及时加以纠正,语文教学将会沦落为肤浅的鹦鹉学舌般的末技之流。

自我解读文本的意义

自我解读文本是把握文本的必由之路。自我解读文本的实质就是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透彻把握文本。只有沉潜于文本的字里行间,亲身感受文本,才能很好地理解文本。文本的整体结构如何,文本的语言形式是否巧妙,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怎样,只有在切身的解读中方能了悟。置身于文本之外,没有对文本的真实感知,就不会和文本形成交流,也当然产生不了对文本的洞见,如果有任何见解也只能是人云亦云,不会是发自内心的自我真知。

自我解读文本才能产生独特的文本体验。自我解读文本是体验文本,感知文本的过程,文本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怎样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只有走进去才能真切体验,这种体验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是阅读主体自我的亲身经历和独特感受,这份阅读感受,是阅读主体带着“前结构”参与文本阅读过程中和文本碰撞交流的结果,是阅读主体自我的知识视野、性格气质、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参与阅读的综合创造,具有独特性。任何一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都是自己的,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阅读的个性特征。

自我解读文本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充分地阅读了文本,个性化地解读了文本,透彻地理解了文本,才可能形成对文本的批判性阅读,也就是说只有走进文本,才能超越文本,然后才能回归文本,这是个螺旋式的认识过程。回归文本不是回到阅读的起点,而是经过走进文本进而超越文本,然后站到更高的认识层次上审视文本(回归文本),是一种理性的反思和批判,这种反思批判产生的认识将是一种超越寻常认识的崭新认识,是一种阅读创造,这份创造的起点就在于走进文本。

自我解读文本的依据

文本自我解读是深化文本认识的首要步骤。深化对象认识,是把握对象的根本性前提。在认识过程中,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遵循认识规律的,是要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是由“表象”认识,逐步上升到“思想”认识的。对于文本的认识也同样是符合认识规律的,解读者带着历史性的文化积淀走进文本,首先获得的是关于文本的大致的、浅层次的、片面的、朦胧的认识,继而形成一个系统的、明晰的、整体的认识,综合各方面的认识最后形成一个概念性的本质认识。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初步的、感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逻辑起点,是认识逐步走向深入的基础前提,没有对认识对象的基础性认识,就不会有对象的本质认识,就不会准确地把握对象。解读文本包含了对文本认识的复杂过程,是阅读主体在阅读实践中对文本的主动揭示和探求,其中既有阅读主体按照自身的需要对文本或文本的某些方面的主动选择,也包含着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观念重建或再造,因而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文本自我解读是阅读这种对象化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实现深刻解读的前奏。阅读也是一种对象性的实践活动。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会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文化积淀对象化于阅读对象上,使阅读过程呈现出“我”之色彩,使阅读结果呈现出斑斓状态。文本理解的差异性、多样性,就是阅读对象化活动的结果,同样的文本经过不同的读者的阅读实践,都被赋予了各自的“人”化色彩,产生了各自的阅读意义和阅读效果,不同的阅读效果和阅读意义的开掘会形成强烈的碰撞,从而产生出强大的阅读魅力。

文本自我解读,是利用自己的心理操作模式得出的“自我体验”,这份体验是指导学生阅读实践不可缺少的认知基础,是把握学生认知特点的重要参照。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阅读也是一种内在的体验活动。是一种心理操作,具有内隐性和不可替代性。阅读过程中,如何将文本解码,继而编码吸收到自己的认知图式中储存,又如何根据外在的语言环境触发,从图式中提取信息,编码形成潜在的语言状态,最后启动表达器官,表达出自己的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式和途径,不同的方式带来的阅读体验和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在阅读实践中会有每个人的阅读心理操作模式,当然会产生出不同的阅读感受和阅读结果。

自我解读文本的几种途径

文本的自我解读对于语文教学十分重要,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为了更好地促进文本自我解读,笔者根据自身的阅读实践,提供几种文本自我解读途径,供参考。

1.从写作的线索切入解读。文章的构成一定会有一定的线索,有的线索是一种时间顺序,有的线索是一种地点变换的顺序,有的线索是某种事物,有的线索是某种情感,有的线索是某种行为,有的线索是某个中心事件。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就抓住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解读便会纲举目张,例如《项链》这篇小说,线索就是“项链”,整篇小说就是围绕“借项链,丢项链,找项链,还项链”情节展开,只要抓住“项链”这个线索,关注“项链”引发的事件,品读这个事件的每一个环节中有关玛蒂尔德的语言、神态、心理、行为的描写,整篇小说就会迎刃而解。再如,《明天不封阳台》(苏教版九年级必修),它的线索就是“封阳台”这个事件,整篇文章就是围绕这个事件展开,从“明天要封阳台”的坚定,到“是的,明天还封阳台吗?”的迟疑,再到“我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了”的毅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围绕“封阳台”这个事件前后思想情感产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追索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品读相关段落,整篇文章的处理就已经很到位了。

线索有时就在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中,需要我们认真审读标题;有时隐含在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里,需要我们善于提炼和发现;有时凝结在文中的议论抒情的句子里,需要我们认真品味,仔细揣摩。

2.从写作手法切入解读。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详写、略写,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这些手法都是作者为了表达情感需要或者表达主题需要所采用的手段,洞察这些手段有助于我们清楚作者的表达意图,从而透彻地解读文本。譬如,《小狗包弟》是从巴金《随想录》中节选的文章,文字质朴无华,情节简单,粗读之下毫无深意,但仔细品读我却发现这篇文章大有学问,文章主要是写小狗包弟,但文章开头却写了一个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这种铺垫有何用意,认真阅读文本,我才发现首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突出了一个中心“狗对人的忠诚”,而小狗包弟的故事突出了另一个中心“人对狗的背弃”,相形之下,我们自然会得出一个结论“人不如狗”,是什么因素让人变成如此的状态?这就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再如,《木兰诗》中的详略描写,详写了出征前的准备、出征时沿途的见闻、凯旋后还归故里的场面,但略写了战争生活和军功荣耀,这种写法值得仔细玩味,通过这种写法,我们发现简单地把花木兰解读为一个“女英雄”是不行的。略写的就不是作者突出的重点,详写的才是作者要着重强调的,通过详写段落的仔细品读,我们发现木兰就是一个血肉丰满、有情有义的女子,而不是一个概念化的、高大的、神圣的“英雄形象”。

3.从塑造的人物形象切入解读。人物本身就是文本的一个重要的线索,有时候抓住人物,关注他(她)的命运、言行,就会使文章解读豁然开朗。例如,有位老师在教授《祝福》时,就紧紧围绕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用了一句形象的话:“祥林嫂——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来切入课文,学生感到兴味盎然,反复咀嚼课文,理解词句,梳理脉络,找到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

(1)丽春之中,丈夫夭折——“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

(2)孟春之日,被迫改嫁——“新年才过”,被婆家人抢走了。

(3)暮春之时,痛失爱子——“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

(4)迎春之夜,倒闭街头——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

通过这样切入,学生进一步理解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作者刻意把丧夫、再嫁、失子、路毙几个最关键的情节,都安排在春天发生,从而巧妙地揭示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苦命女人;作者突出祥林嫂没有春天的悲剧蕴含了深邃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加深刻地剖析了社会的本质。

4.从文中蕴含的事理切入解读。优秀的文章内涵丰富,善于挖掘文章中的深刻道理,展现文章的深度,对于解读文章,促进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大有裨益。例如,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明确:第一部分写了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写了我与母亲。分别研讨这两部分,你会发现地坛和母亲之于史铁生生命的意义同样重要,地坛和母亲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地坛代表古老的民族文化。(出示地坛的有关资料):地坛的正式名称叫作“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呈方形,象征大地,主建筑是皇祗室和拜台。皇祗室中设地神牌位,拜台为二层方台,四周开沟贮水。此外还有神库、神厨、斋宫、宰牲亭、祭器库等建筑。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可以说,地坛是中华民族寄托理想和精神的所在,在这里能触摸到我们民族的精神脉搏。史铁生在地坛里除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给了他生命的启迪之外,地坛这个特定的所在所蕴含的古老的民族文化及文化中滋养的民族精神也给了他无尽的启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遇困难不低头,遇挫折不弯腰,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的灵光辉映着史铁生受伤的心,促使他从自虐走向自强,完成了他精神上的蜕变,最终他以自强不息的音符融进了民族精神的大合唱,可以说,史铁生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血液,在他身上有着这个古老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闪光。

地坛——民族的根

地坛是史铁生精神得到滋养的一个重要驿站,在他精神跋涉的艰难历程上,还有一个人给了他许多关爱、许多扶助、许多鼓励,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在母亲那里孕育生命,在母亲的呵护下蹒跚摇步,在母亲关爱的目光里长大成人。

母亲——生命的根

阐释板书含义:

①史铁生这颗受伤的心,在地坛和母亲的呵护下,获得了慰藉,得到了新生。

②地坛以民族的博大胸怀、母亲以无私的爱“捧着一颗心来”真诚对待我,接纳我。

文本理解到这个层次,一切都豁然开朗,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学生也感到层次分明,顺理成章,底蕴深沉,深受启迪。

不自我解读文本,人云亦云,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师的一个痼疾,把文本搁置一边,仅作现成解读的贩卖者和传声筒,或肤浅、随意地解读文本,让语文课堂苍白乏力,窒息了学生的想象,冷却了学生对美好文学的热情,扼杀了学生丰富的创造力,浅化了文本的内涵,削弱了文本固有的价值,失去了语文老师应有的职责,弱化了解读文本的能力。可以这样说,淡化对文本的自我解读,已成为束缚语文教师创造性的藩篱,倘若不能逾越这道藩篱,对语文教学的伤害将是致命的,语文教师也将沦入毫无价值、毫无创造力的可悲一群。拯救语文教学需要从文本自我解读做起,这是语文教师自我救赎的必由之路,这条路的始基是语文教师要具有自我解读文本的深厚功力,这份功力自然来源于语文教师的自我学习和提高。说到底,教师自我素养的修炼和提升才是语文教师破茧重生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