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经典文化与当代社会
- 张学成
- 5375字
- 2021-03-24 18:29:57
第三章 《大学》
第一节 曾子和《大学》概要
一、曾子简介
曾子名参,字子舆(公元前505年—前436年),春秋战国之际鲁国费邑武城(今山东平邑县)人,孔子门生。曾参的父亲曾点是孔子早年的学生,父子二人皆为孔子学生。《论语·先进》记载曾点的人生旨趣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潇洒而又率性的生活方式,受到孔子的赞许,也受到后世历代文人的赞誉。
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曾子的影响非常大。其中有两个故事可谓影响深远,妇孺皆知。一个是“曾子杀彘”,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父母与孩子在一定意义上应是平等的,与人为善,以诚相待,不仅仅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亲人即便长辈晚辈之间也要如此。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言传非常重要,身教更为重要。同时,父母等长辈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要注意做到统一协调一致,决不可以令出多人,让孩子无所适从或者容易从中钻了空子。这个故事的最大主题当然是诚信,这个故事成为了中国诚信文化的最生动、最具体的说明。故事中虽有血淋淋的“杀”字,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这却是一个非常有温度的令人暖心的故事,是坚韧的、长久的并且可以代代传承的伟大文化精粹。
曾子不仅在思想学说上大力提倡孝,在生活中更是孝顺的典型,另一个故事“啮指痛心”成为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春秋时期的曾参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了自己的手指。曾参在外忽然觉得心隐隐作痛,感觉到应是家里有事,母亲在用一种特殊方式呼唤自己,便背着柴禾迅速返回家中,跪问其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这个故事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母子骨肉连心,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孩子对父母的孝敬应该是天然的、自然的,这是符合天道、人道和自然之道的。爱是双向的,不应该是单向的。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当代社会对于孩子孝顺父母长辈的爱在当代社会似乎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孝顺之爱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对父母的关爱是责任,更是义务。不仅仅在这个方面如此,其实在很多方面都应如此,爱从来都不应该是单方面的,双向的爱不仅仅反映在亲子关系方面,在其他人际关系方面也是如此,爱应该是双向的。第二,在孝道的弘扬上,要宣传,要弘扬,更需要回归,让孝道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生活、回归实践,我们可以没有理论,可以不需要理论,但不能没有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的建立就是从家庭、从小事、从孝道开始的。曾子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者,是口头上的伟大道德宣讲者,是实际上的伟大行为的践行者。
曾参小孔子46岁,是孔子晚年的学生,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要学术传承者与发扬光大者。曾子师从孔子,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曾子,然后又将孔子、曾子的思想传授给孟子。因此,曾参是上承孔子,下启思孟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曾参作为孔子思想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早期儒家思想文化传播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曾参与孔子、颜子(颜回)、子思、孟子比肩被称为“五大圣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子认为在人的发展的问题上,一定要做好三件事情:“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也是曾子提出来的,具体而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别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贰了吗?与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温习了吗?一个人学习要想取得成功,无非是苦学、勤学、巧学,但这其中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要经常反省、经常总结,反省总结可以是一天、一周,也可以是一月、一年,还可以是任何一个值得反省的时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以古为鉴,鉴古知今”,这是作为执政者应该经常做的事情,作为一个人也同样如此。《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这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富有现实意义的古训,其实历史容易借鉴,但镜于人并不容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面镜子有可能是哈哈镜,所以不一定能够发现真正的问题。但自己是自己的镜子,人贵有自知之明,善于总结、善于反省,是一个人成长成熟完善的最可靠保证,也是行之有效的防微杜渐的办法。理想远大,目标坚定,经常反省,反复总结,随时修正,日渐完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就叫念念不忘,必有响应。在今天这个时代,曾子的这个思想主张或者说习惯,非常富有现实意义!
曾子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一以贯之。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是推崇“内圣外王”的学说。“内圣”就是“修己”,人人可圣,只要我们爱学乐学,重视内省自修,知行合一,锲而不舍,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现实中圣人很少,有的是因为天资不够,更多的是因为没有坚持下来。只要我们常想常做,坚持原则,勇于前行,最起码可以成为一个有较高道德修养的好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至少不会成为对社会、对他人有害的坏人。“外王”就是“治人”,侧重于外在事功,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与“外王”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内圣”是前提,“外王”是结果;而且二者之间还应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内圣”,修身,齐家,在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中严格要求自己,修养不辍,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成为敢于担当家庭责任的人。从一定意义上说,家庭关系的处理与外在的社会、国家、天下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于是,走出书斋,迈向社会,奔向国家天下,从而实现“外王”的理想,服务国家天下。一个人在“外王”时永远都不能丢弃“内圣”的习惯、理想和追求。“外王”可以更好地有助于“内圣”的日臻完善,而“内圣”更有益于“外王”的更大、更高、更美,所以说,二者具有一定的统一性。
那么,如何做到“内圣外王”的完美统一呢?这其实是历代儒家学者们一直孜孜追求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在推崇“内圣外王”的传统中,曾子更加关注个体生命的完善,致力于通过个体修养的方式,使个体人格、个体德操达到完美的地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个体道德情操的培养,首先发生于远离政治的细小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君子就是于日常细微处进行自我陶冶修炼。……君子在道德培养过程中的自我反省亦贯穿于日常的细微之事中”。
二、《大学》概要
《大学》系统阐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是先秦儒家伦理政治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大学》原为《礼记》中的第42篇。汉武帝时,随《礼记》成为“五经”之一。宋以前并未单行,至宋代,大儒程颐深刻挖掘《大学》的价值,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应该是“初学入德之门也”。程颐认为《大学》是开始学习的人进入道德的门径,读书的人必须沿着《大学》中的顺序去学习。后来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观点,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称为“四书”。朱熹认为《大学》里面“传”部分是曾门弟子记述曾子之言。自此,《大学》的作者被确定为曾子或者曾子弟子。有人认为《大学》为子思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以来的儒家学者所作。
(一)作者为曾子或与曾子密切相关
而实际上,朱熹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学》成于曾子及其弟子的说法,或者至少与曾子及其弟子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为,在《大学》中明确引用了曾子之言,这说明《大学》与曾子一派肯定有密切关系。《大学》里的“所谓诚其意者”一段说:“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李学勤认为,古人或其弟子在记其言论时,往往直呼其名,此乃当时著书通例。《孟子》一书为孟子与其弟子公孙丑、万章等所著,文中通呼“孟子”, 《墨子》中的“子墨子”、《史记》中的“太史公”,同样如此。而《大学》中既然有“曾子曰”,所以我们可以推论,“朱子说《大学》系曾子所作,绝非无因”。《大学》中“曾子曰”仅此一处,能否坐实是曾子所作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但该文与曾子有一定关系则完全可以肯定。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找出很多线索来证明这个问题。《大学》里的“孝者,所以事君也”一句同样见于《礼记·祭义》,明确说明是曾子之言。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在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孔子有“移孝作忠”的思想,如:“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放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里曾子的“孝者,所以事君也”应是这一思想的发展,这同样反映了曾子一派对“孝”的理解。这段材料以往被学者所忽略,然而却是曾子与《大学》有密切关系的重要旁证。
《大学》思想与曾子思想也有不少一致之处,这同样也可以说明《大学》与曾子的密切关系。曾子认为“忠恕”即孔子的“一贯之道”, “忠恕”可以说是其思想的核心。而《大学》中对“忠恕”进行了具体、深入的论述,如:“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再如,“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有学者认为《大学》一篇之旨即忠恕之道,所以,《大学》出于曾子或其弟子之手完全是可能的。
如果从学术的传承来看,《大学》与曾子一派也有密切关系。《大学》与《中庸》在思想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表现出一定意义上的前后承传关系。《中庸》重视“修身”,并由此推向“治天下国家”,这显然是受了《大学》“修、齐、治、平”思想的影响。总体而言,《中庸》的思想比《大学》更为成熟,这说明《大学》《中庸》产生的时代具有先后关系。有的学者认为《大学》文字较为整齐,从而想当然地认为《大学》成书较晚,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文字的整齐与否往往与文本性质有关,而与时间的早晚关系不大。
按照传统的说法,曾子、子思上下相承,属于同一学派,既然《中庸》出于子思,那么,《大学》出于曾子或其弟子的可能性就很大。就《大学》的产生时代而言,《大学》应该出于秦汉以前,很可能出于曾子或其弟子之手,这虽然与传统的观点相同,但它经过了重新论证,并有新材料的支持,故称为“新证”。
(二)《大学》概要
“大学”,古代读“太学”,以区别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大学”在古代有两种解释,一种指的是博学,也就是学问很大,知识面很广。第二种意思是与古代的“小学”相对而言的。古代儿童8岁学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礼节,这就是《礼记》中的“六艺”,概括来说,就是学习文化、生活的艺术,研习武功,掌握驾驭马车和马匹的本领,学习文字学以及算数和数学知识。所谓“小学”,就是一门研究字义、音韵、训诂的学科,是做学问的基础。而“大学”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问”,是“大人之学”。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古本《大学》,即《小戴礼记》中的《大学》;二是经过朱熹编排整理的《四书章句》本。朱熹认为《小戴礼记》中的《大学》内容次序混乱,于是将其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他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本书采用《四书章句》本。
《大学》开篇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目”,然后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法步骤阐述了实现“三纲目”的途径。通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它详细归纳了先秦儒家的道德理论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行,完善人格的过程。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自元朝开始,《四书章句集注》一直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直至清末科举考试废弃才作罢。科举考试已随着历史的风雨尘埃落定,可是对于中国古代先贤精神价值的认同、追寻和发展却还是任重而道远,《大学》作为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它更是承载了中国传统人文修养的精华。作为悠久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散发着璀璨而耀眼的光芒,指引着现代人在喧嚣浮躁的红尘中寻找心灵的甘泉和精神的圣地,为现代人在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建功立业等方面提供精神指南和具体的实现途径。
除了《大学》之外,曾子还参与编制了《论语》, 《孝经》《曾子十篇》等著作也应与其有着重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