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干部读本
- 马建堂
- 4262字
- 2021-03-27 10:39:40
第四节 当前互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全球互联网治理日益复杂,利益相关方呈现多元化;网络法律体系不健全,不能有效地应对网络谣言、诈骗等犯罪行为;网络安全形势严峻,网络攻击对关键基础设施造成物理破坏。只有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机制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全球性难题。
一、全球互联网治理趋于复杂
作为大众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互联网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国家事务的一个重要工具,如果管理不善,任其自由发展,国家信息安全、企业电子商务、大众个人隐私就会受到损害,网络谣言、网络色情和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就会泛滥。为此,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法国为代表的世界各国积极作为,将国家管辖权延伸到网络空间,使网络治理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2014年以来,中国在国际场合先后为互联网全球共治提出平等开放、多方参与、安全可信和合作共赢的四项原则,提出推动互联网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互联网经济繁荣发展、加强互联网技术合作共享、实现互联网安全保障有力的四点倡议等一系列务实建议,助力全球互联网治理共担责任、共对挑战、谋求共治、实现共赢。但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围绕网络空间发展权、主导权和控制权展开激烈角逐。
1.网络空间博弈加剧,呈现政治化、军事化趋势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自确保网络安全。国家网络主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疆域概念的形成,显著扩大了各国国家安全的视野,传统地缘政治中的战略要地概念发生了颠覆性变化,骨干网络、重要系统、门户网站、虚拟社区、数据中心、关键节点和核心技术成为新的战略要地。网络空间呈现政治化、军事化、情报化的趋势,网络空间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日益加剧。
2.网络对抗形势趋紧,网络备战加紧
面对网络空间的严峻形势,世界各国未雨绸缪,纷纷增加人员、经费和技术储备,为网络战做战争动员和军力部署。美国2013年宣布大力发展“网络威慑能力”,包括追踪网络攻击源,打造下一代网络武器的“X计划”等。英国在国防部设立“网络防御行动小组”,研究网络战模式。法国将大规模网络攻击视为战争,在总参谋部成立有关机构加紧研发攻击性网络武器和技术。北约出台《网络战适用国际法塔林手册》,列出95条“硬性规则”,详细说明了如何将目前的国际法适用于网络空间及任何潜在的网络冲突。俄罗斯、印度、伊朗等不甘示弱,在网络军队建设、武器开发、实战演练等方面奋起直追。
3.跨国网络犯罪给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当前网络犯罪对全球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约翰·麦格雷戈在2014年于吉尔吉斯斯坦主持召开的“网络犯罪及洗钱国际论坛”上透露出惊人数字:当前网络犯罪对全球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每年对全球经济造成损失超过4000亿美元。仅在过去一年,就有近3亿人的个人信息被盗。
欧洲网络犯罪中心致力于跟欧盟执法机构合作,预防和查处跨国网络犯罪。2013年,他们在网络上进行了20次大型反洗钱和黑客入侵金融机构网络行动,制止了多起网络犯罪行为。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必须积极主动地采取应对措施,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案件发生才采取行动。美国网络安全研究人员表示,一个俄罗斯的犯罪团伙实施了迄今最大规模的一次网络隐私信息窃取,包括12亿份用户名和密码组合,以及5亿个电邮地址。网络专家指出,这些密码在黑市上价值数十亿美元。
二、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各个国家对互联网立法日益重视,我国也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应对互联网领域的各种挑战。
1.法律滞后性凸显
法律界,包括政府、立法、司法机关和学术界,都在努力对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做出回应,立法的速度在加快,相关法律的数量大大增加,但是困境仍然存在。
最近围绕着UBER(中文名“优步”)的巨大争议,以及在我国和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所引起的法律上的风险,就是典型的例子。互联网对传统的出租车行业产生的冲击,影响了成千上万人的利益,并将从根本上改变市场格局和人们的消费模式,但传统产业何去何从?新的产业形态带来了新的法律风险,目前还没有根本、整体的解决办法。
对我国来说,互联网产业虽然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但发展速度却并不比任何一个国家慢,甚至大有后来居上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互联网法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尤其是2000年以后,我国先后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规定。这些已出台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依法规范互联网相关行为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在法律规范的性质方面,以行政法律规定为主;在法律层级方面,以部门规章为主;在规范的内容方面,以内容管理和业务管理为主。但是很多互联网相关的产业及经济行为都正在或者曾经经历过“野蛮生长”的时期,灰色地带和灰色交易事实上是存在的。当前的这些互联网法律法规仅仅是初步的,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来适应当前互联网发展的需求。
2.网络侵权形势严峻
版权制度从诞生起就是和新技术相联系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传统版权制度带来最大挑战的技术莫过于计算机技术。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无论是侵权形态还是侵权频度都较之传统的著作权侵权大不相同,版权保护面临挑战。但目前在涉嫌网络版权侵权方面,一些技术的不正当应用导致了侵权盗版的泛滥,包括P2P技术、云计算技术、搜索引擎、深度链接、游戏外挂等等。网络版权侵权形式多样化,侵权主体多元化,侵权行为手段的智能化、隐蔽化,侵权后果的严重化、复杂化和扩大化,是网络发展大数据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新问题。
3.个人隐私权保护受到挑战
随着互联网进入个人生活越来越深,互联网承载的大量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引起了社会的集体忧虑,越来越多的个人隐私泄露事件也让人们越来越担心,商业信息、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等潜在风险加剧。灰色商业利益交易实际上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另类的产业链,越来越多的人正加入这个链条中,对人们的尊严和隐私权的侵害正变得公开化,个人隐私的保护迫在眉睫。
韩国SK旗下网站用户资料外泄
2011年7月,韩国SK通信公司承认,旗下的门户网站Nate和社交网站Cyworld被黑客攻击,用户资料外泄。Cyworld是韩国最大的社交网站,Nate则是韩国排名第三的门户网站,即便把两家网站的用户重合部分去除,被盗取信息的用户数也有3500万,而韩国的总人口才4900万,这意味着七成韩国人的资料被黑客盗取,包括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生日、电子邮箱地址,甚至是血型。而在社交网站Cyworld中,还有大量用户的照片、生活记录。
三、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互联网蓬勃发展,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伴随而来的是网络安全威胁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和演化,网络安全形势与挑战日益严峻复杂,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1.木马病毒背后的黑客产业链
黑客产业链大致分为老板、病毒编写者、流量商、盗号者和贩卖商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分工明确,其中“老板”处于整个链条的顶端,他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工和协调。而那些层出不穷的木马病毒程序,往往都是按照这些老板的要求,由专门编写病毒的程序员开发出来的。地下黑客产业链极其庞大且分工明确,有专门提供木马程序的,有专门提供肉鸡(也称傀儡机,是指可以被黑客远程控制的机器)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一个盗号木马,通过这样一条制造、贩卖、传播、使用、盗号、销赃的流水线,把一连串虚拟世界的数字代码变成了真金白银,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分工明确,黑客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专门负责某个环节,而更让人担忧的是,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木马病毒、黑客技术在网络中泛滥传播。
木马病毒
“木马”程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病毒文件。木马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EMAIL,控制端将木马程序以附件的形式夹在邮件中发送出去,收信人只要打开附件,系统就会感染木马;另一种是软件下载,一些非正规的网站以提供软件下载为名义,将木马捆绑在软件安装程序上,下载后,只要一运行这些程序,木马就会自动安装。
2.从网络威胁演变为物理伤害
互联网快速发展,并向其他行业不断渗透,使网络面临的威胁演变为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攻击,造成重大的物理伤害。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网络武器“震网”病毒于2010年被首次发现。研究人员和安全顾问警告说,新的“数字武器”将改变我们在一个相互关联的世界查看安全的方式。
2010年9月,伊朗核设施突遭“震网”病毒的攻击,纳坦兹离心铀浓缩厂的上千台离心机报废,刚封顶的布什尔核电站不得不取出核燃料并延期启动。事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令世人震惊。
2014年,德国境内的钢铁厂遭遇到一次网络黑客攻击,并且遭受到大规模物理破坏,这是继“震网”病毒通过网络入侵伊朗铀浓缩工厂后的全球第二起因为黑客攻击造成的大规模物理破坏的案例。德国的钢铁厂遭受到的是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攻击者使用鱼叉式钓鱼邮件和社会工程手段,获得钢厂办公网络的访问权,然后利用这个网络,设法进入钢铁厂的生产网络。攻击者的行为导致工控系统的控制组件和整个生产线被迫停止运转,由于不是正常的关闭炼钢炉,从而给钢厂带来了重大破坏。
这些事件表明,目前网络病毒的危害性日益严重,已能对国家重要工业与国防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解决相关威胁的防范课题已经进一步提上日程。
3.网络舆论影响国家安全
网络成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凭借其快捷的传播效率和灵活多变的特色受到了全体年轻人的追捧。网络信息传播方式超越了工业时代的报纸、电视千倍不止,其差距就好像火药枪与原子弹的差距一样。现在的年轻人不看电视也不看报纸,即便偶尔看了,他们也不会完全相信电视和报纸的说法,而是会去网络上求证一下,或者通过网络参与讨论。因此,互联网成了年轻人获取信息建立世界观的重要渠道。
乌克兰、格鲁吉亚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颜色革命”中,由一些组织和个人操纵的网上信息发布和舆论制造,在串联闹事、鼓动民众走向街头推翻政府的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新疆“7·5”事件也是以网络作为平台和工具起到了反政府政治动员的作用,同时各种国际势力插手其中,扮演着策划、推动、同情等角色。可见,互联网屡屡沦为“颜色革命”的最大帮凶,看不见的网络舆论可以轻易操纵政局。
思考题
1.互联网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如何?
2.我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3.如何把互联网思维与实际工作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