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 南怀瑾
- 14084字
- 2018-09-12 14:24:13
这部经论实在是佛法的宝藏,其中修行需要的重要东西太多了。上次讲到第二十一卷声闻地,对出家专修的方面来讲,首先要了解种性,当然最需要的是修持,了解种性才能知道适合修行的方便法门;至于如何证得三昧的问题,则是更为重要。
现在大家对今天要讲的,都有准备、看过了吗?(同学答:看过,但是看不懂。)看不懂,这倒是老实话,现在为了争取时间,先了解声闻地中的种性地,这在修持方面来说,非常重要。所谓种性,就是我们普通讲的根器,每人都有他的根器。种性地是讨论以前多生累劫以来的根器,也就是种子,是由阿赖耶识习气染污带来的,在这一生所起的现行。“种子现行”这个名词应该懂吧?不懂的就请问懂的人,因为怕花太多时间再从头讲起。
《瑜伽师地论》讲到声闻地的种性地,尤其是出家专门修行的人,这个种性更重要,乃至在家要想真正学佛的人,如果没有这个种性,是没有办法培养的。这一生你的许多修行,只能说是种一点善根,拿这一生的行为熏习充实,培养他生来世的种性。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阿赖耶识的种子生起现行。
修行的善缘与劣缘
“问:何等名为涅槃法缘,而言阙故,无故,不会遇故,不般涅槃。答:有二种缘。何等为二,一胜二劣。”首先他讲佛的种性,由佛的种性再讲菩萨乘、二乘的种性,然后再说到人天乘,等等。种性的道理在《楞伽经》里讲得也很清楚。换句话说,出家法师们今后收弟子,尤其是收出家弟子,不能随便,非观察他的根器不可,因为种性太重要了。有了前生的种性,还要今生得胜缘,各种条件具备才能修行。
“云何胜缘,谓正法增上他音,及内如理作意。”什么是胜缘?就是说有了很好的根器,这一生还要遇到佛法的正法住世。有了种子,有了正法住世,有善知识明师培养的增上缘,这个种子才能长大,这是外缘。内缘是“内如理作意”,内心合理的正思维。“作意”就是意识熏习佛法,要造成意识的境界,譬如念佛、观想等,乃至研究教理,修行禅定,都属于“如理作意”。相反的,不如理作意就是凡夫的妄想,一天到晚嘻嘻哈哈的,或发脾气,耍耍花样,这些都是非如理作意。非如理作意的现行累积起来,他生来世的种子更可怕。
“云何劣缘,谓此劣缘乃有多种。”什么是劣缘?就是不好的因缘,有很多种。
“谓若自圆满,若他圆满,若善法欲,若正出家,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乐远离,若清净诸盖,若依三摩地。”
与这些相反的叫劣缘,表面看起来都是好的,就是说,如果我们要修行,做不到这些就是障碍,使你不能成功,内容包括了很多。下面再逐句加以解说。
“若自圆满”,我们自己不圆满,六根有欠缺,耳聋、眼盲、头脑白痴啊,或者是麻痹了,这是身根不圆满,就是劣缘。现在常说人生最难是“暇满之身”,暇是闲暇,又有圆满的身体,又年轻,又有清闲的时间,可以在这个地方听经又打坐。人生清闲难得,尤其这个工业社会,谁不为生活忙碌啊!你们出了家,如果没有事情还坐在那里自生烦恼,他看你鼻子不对,你看他眼睛歪了,真是浪费这个生命。
“若他圆满”,依报、环境等一切都很如意圆满,无障碍。
“若善法欲”,欲就是欲望,欲望分两种,广义的欲,一切都是欲;狭义的欲,是男女之间淫欲之欲。佛经上的欲是广义的欲。什么是欲呢?你说自己是吃素的所以没有什么欲望,但是看到这个素菜,从乡下刚带来的很新鲜,筷子多去夹两口,这就是欲。这个山水多美丽呀!也是欲。世界上能做到完全离欲,难啊!“皈依法,离欲尊”,真正能够离欲吗?贪爱清净也是欲,要一切欲皆远离才行。出家是要远离这些广义的欲,但在没有完全离欲以前,要有善法欲,就是做善事的欲望。你们都说要学佛,对于做善事,有没有欲望呢?没有,都是被逼才做的,绝不是发心欢喜去做,不是有这个欲而去做的。可是看电视就有欲了,到时间不打开看,心里头都发痒。看电视是眼耳视听之欲,但修善法有没有像看电视电影这样热心呢?有问题,所以要发起善法之欲,没有发起就是劣缘。
“若正出家”,不是歪出家,正出家的理由后面有,声闻地里有些人因灰心而出家,有些人被环境所逼而出家,下面都有,都是非如理出家。为求了生死,为求得菩提,为求证果,这才是“正出家”。如果不是这个目的出家的,就是劣缘。
“若戒律仪”,戒行律仪是真正的清净,而且懂得戒律,戒律不仅是条文。像在座有当法官的,判案时先是背法律条文,有时会判错了,所以要懂得法律的精神和运用,戒律也是这样。
“若根律仪”,广义的根就是种性,是前生的因果;狭义的根,是指六根等。
“若于食知量”,你们经常生病,那都是饮食不知量,看到好吃的就多吃,肠胃就出毛病了。肠胃生病就容易感冒,凡是要感冒胃先出问题,中西医一样的道理。肠胃没有问题的话,即使感冒,细菌进来可以把它控制得了,这是自己本身的生命功能。有时因感冒来了,肠胃就出问题。出家修行人食不知量,该吃时饿着,该饿的时候拼命吃,连饮食都不能知时知量,如何去修行?这是佛所说的,因为饮食的障碍是很重的,应该学会调整。
“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初夜是上半夜,后夜是下半夜,随时都在定境中。比丘戒律,在睡眠时观日轮在心中,右胁而卧,这是戒律,你们做得到吗?没有做到。睡觉打呼,也是违反律仪,所以真讲律仪戒,就有这样严重。受过三坛大戒的比丘,应该如理而眠,就是身体睡着了,但心意识很清明,就是因为常勤修习“悎寤瑜伽”的原故,所以守戒律就有如此之难。
“若正知而住”,妄念一大堆是邪知而住,没有正知正觉,三菩提就是正知正觉。
“若乐远离”,要远离愦闹,凡夫喜欢热闹,但真正的声闻是要远离愦闹,不能远离愦闹是劣缘。
“若清净诸盖”,一切五盖及贪、瞋、痴、慢、疑都要清净,但是我们半样都没有清净,所以是劣缘。
“若依三摩地”,随时随地都要在正定中,而我们都在散乱、漏失中。
你的人身是善得的吗
“云何自圆满,谓善得人身,生于圣处,诸根无缺,胜处净信,离诸业障。”先说什么是恶得人身。有些人修外道法的,可以抢别人的身体。有婴儿刚出生时,修外道法有功力的人,可以把那个婴儿的灵魂挤走,自己硬抢这个身体住进去,这叫夺舍法。那就是恶得人身,那是犯杀戒的。
夺舍法是有特别教授法的,修到有了定力,因为自己年龄到了,这一生没有修成功,不想再经过投胎,赶紧修夺舍法。自己灵魂出窍,也不生天,也不下地狱,就飘呀、飘呀!看到有年轻刚死掉的人,这人身体没有坏,这房子还可以用,就强夺进去侵占了。有些连刚刚出生的婴儿都可以侵占,但这就犯了杀盗之戒,照理不会修道修成的,因为犯了佛戒,这都不是“善得人身”。要生在有圣人的地方,六根暇满,又是正法住世之处,能生净信,更没有恶业障碍。一般人身心内外都是业障,有人的头脑鬼聪明,但是看《瑜伽师地论》,头脑用于正知正见上,就看不懂,所以“善得人身”很难。
“云何名为善得人身,谓如有一生人同分,得丈夫身,男根成就,或得女身,如是名为善得人身。”什么是“善得人身”?这人一生下来得丈夫身,男根成就,女根圆满。
“云何名为生于圣处,谓如有一生于中国,广说如前,乃至善士皆往游涉,如是名为生于圣处。”所谓“生于中国”,不是讲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国,当时佛在印度说法,“中国”是指世界文化的中心,有文化、有教育的地方。前面已经讲过了,你投生下来的这个地方,有很多修行人,有大智慧的善知识很多,这就是“生于圣处”。
“云何名为诸根无缺,谓如有一性不愚钝,亦不顽<马矣>,又不喑哑,乃至广说,支节无减。”生下来没有缺陷,个性不是愚笨的,如果智商不够就是“愚钝”。“顽”是调皮,三天两天就变一个花样玩;“<马矣>”是傻。
“彼由如是支节无缺,耳无缺等,能于善品精勤修集,如是名为诸根无缺。”尤其声闻地,注重耳根,能够听懂话,听不进去有什么用?要看得懂修行的经典。你们大家“诸根无缺”,“善得人身”,怎么看不懂经典呢?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是自己不真正用心之故。关于这里声闻地之种性,大家要特别注意。
现在再看五百二十六页,这是挑重点来讲,其余大家只要用心看,就会看得懂。
正出家该如何做
“云何名为法住随转,谓即如是证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证如是正法众生,即如所证,随转随顺教授教诫,如是名为法住随转。”实际上无所谓正法、像法、末法,就是你到了“了知有力能证”,自己认为这一生非证到不可,这就是“正法众生”。现在拿我们一堂人来做比喻,平常你们一讲话,就说我骂你们,我为什么骂你们?因为你们不能“随转随顺教授教诫”。“教”是教你,“授”是传授给你,我说这件事你应该如何做,你没有这样做;如果能够依照所教授的去做,才算是“法住随转”。这就等于正法住世,因为经典都在呀,你可以不听我的讲解,但是你应该听经典的教化啊!所以你没有看经,没有研究论,就没有做到“法住随转”。
“云何名为他所哀愍,他谓施主。”这是专对出家人说的,既然出了家,“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佛恩,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都是对我们有恩的施主。广义地说,世界上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施主。譬如我们一堂人坐在这里,肩不需挑,手不要提,坐在这里饭就拿来了,或敲敲木鱼就可以去吃饭了,所以我们都在接受别人的供养。这个样子还不满意吗?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施主,这个就是施主的道理。
“彼于行者起哀愍心,惠施随顺净命资具,所谓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如是名为他所哀愍。”声闻众比丘,随时要想到,自己的修行是有赖于众生的布施。譬如我们穿的衣服、饮食、卧具以及生病的药物,都是他们的哀愍而布施给的。
“云何善法欲,谓如有一或从佛所,或弟子所,闻正法已,获得净信,得净信已,应如是学。”修行人第一要发起善法之欲望。在我们没有证道以前,都会有欲望,但是修行的欲,是发起善法之欲,善行善思维,是成佛功德的根本,所以善法欲要发起。善法的欲一天一天要增加。厌离心也要发起,世间法一天一天要厌离,这是三十七道品四正勤的道理。
假使有一个人,或者跟随佛,或者跟随佛的弟子们,或者跟随佛后世的弟子们,如果听过正法没有起信,也没有用;要生起净信,有了净信则应依教奉行,才是真正的学佛。不是像你们一般青年,听了一点佛学的理论,四大、五蕴、十二根尘,谈得头头是道,行为上样样皆错,这不是学佛,这是学吹牛,那有什么用?所以要以正法行,以净信行,“应如是学”。
“在家烦扰,若居尘宇,出家闲旷,犹处虚空。”重点在这里,出家为了修行,在家烦恼困扰,就像居住在灰尘滚滚的房子里。像现在到街上走三个钟头回来,鼻孔一洗,黑的。过去是红尘滚滚,现在工业时代是黑尘滚滚。出了家则清净,也是另一个生活形式,出家以后人像住在半空中一样空旷。
“是故我今应舍一切妻子眷属,财谷珍宝,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正舍家法,趣于非家。”因此一个声闻众,学佛出家的人,舍掉妻子眷属,一切金银财宝等,于善法行中精进修学,就是“正舍家法”,到法王家,不是世间的烦恼之家。
“既出家已,勤修正行,令得圆满,于善法中生如是欲,名善法欲。”出家之后,勤修正法,要这样才是生善法欲。
“云何正出家,谓即由此胜善法欲增上力故,白四羯摩,受具足戒,或受劳策所学尸罗,是名正出家。”发了厌离心,生起求道之心而出家。“白四羯摩”就是戒律的形式,“受具足戒”是比丘受的三坛大戒。所谓“受劳策”是受沙弥的戒,也就是担任劳力的事务,所以《指月录》中记载,多少大禅师,都在大众中做饭头的。“劳”是劳务。“策”是如鞭子,是用最苦的劳役工作鞭策自己。像你们呢?擦窗子也懒得擦,擦地板也懒得擦,你们是会分配给别人做,自己不肯做劳力的事,更没有拿勤劳事务来鞭策自己。“尸罗”是戒律,出家不是贪舒服,出家要“劳策”,以苦行为师,这叫“正出家”。底下的文字自己研究。
再看第二栏,因为我们的重点是要大家入正修行之路,你们不要跟我这样跳过去不看,自己下去要仔细地研究。修行的方法都包括在内了,显教密宗统统都有。一般人不看这几本,只看现代人写的佛学概论,那我也可以写一百部佛学概论,手边抓到的渣子一编就是了。再不然就是拿一瓶糨糊,一把剪刀,把别人的书剪剪贴贴,逗拢来又是一部佛学概论。
大学里头现在专门念概论,都是念人家的渣子,现在的大学哪里是高等教育!不但中国,外国也如此。所以我常说那些教授们都在欺骗人,欺骗别人的子弟,来生果报不得了。年羹尧给自己的儿子请家庭教师,他对老师十分恭敬。据说,他挂在书房门口一副对子,上联是“不敬师尊,天诛地灭”,下联是“误人子弟,男盗女娼”。所以为人师很难,教育是不能随便的。
这本论是最好的佛学概论,我现在带领你们只是讲修持重点,为什么有些文字跳过去?因为来不及,好东西太多了。你们不能跟我一样跳过去,否则就犯了不接受教授教诫的过错。其实只要用心,也是很容易看的,买一本书不看,对不起书啊!如果说没有时间看,你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我能看那么多?因为我肯勤劳,我要求道呀!为求正法故,生命都要舍,哪里没有时间?哪里没有精神?都是在原谅自己,自己想想看对不对?所以不能跳过去省略不看。
“依于意根修律仪行,是名根律仪。”什么叫戒律?戒律的重点在“意”,你表面的行为都没有犯戒,岂知你意识里都在犯戒。说过午不食,下午尽在想吃东西。尽管你是吃素不吃荤,烧菜时想这个是素鸭子、素鱼,就是意根上犯了戒。依于“意根”修持戒行才对,才是修行有根;表面修行没有用,修行是要转第八阿赖耶识的种子,实际的根根转了,才是真修行。
饮食是个大问题
“云何于食知量”,弥勒菩萨教诫我们多清楚啊!上面提了一句话,下面再三地给你解释。出家修行人饮食要知量。我经常发现你们饮食不知量,所以多病,修行人吃多了不好,对修行不利。饮食知量很难,今天自己修持的工夫到什么程度,自己要注意到,譬如打坐腿容易发麻是肠胃不清之故,血液也不干净,所以发麻,百病皆是从饮食来。《百丈丛林清规》二十条,其中一条是“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你们没有减食,菜好吃就拼命吃,吃得多多的,一大碗、一大碗装下去,那是给身上的寄生虫吃了。所以饮食要知量,也是修行第一步。
“谓彼如是守诸根已,以正思择食于所食,不为倡荡,不为憍逸,不为饰好,不为端严,食于所食。然食所食,为身安住,为暂支持,为除饥渴,为摄梵行,为断故受,为令新受当不更生,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安隐而住,如是名为于食知量。”
你们不是要学佛吗?学佛就要根据佛学、依佛的教诫去做才对吧?吃饭要有学问。怎么叫“食知量”?什么年龄该吃多少?什么样的身体该吃多少?乃至于营养的配合问题。营养不要过分,现在的人都是营养过分,反而吃出病来。有一些老前辈来跟我说:奇怪,大陆不是没得吃吗?我们的父母在大陆的,都长寿啊,我的老妈妈已经九十几了。我说活得那么长是因为吃得少呀!文明社会多数是吃死的,营养过分。我在贵州西南边界的时候,那山中没有什么好吃的,辣椒沾盐是好菜,哪里看得到肉啊?豆腐就是非常难得的上品菜。但是那里的人活得很长寿,子孙满堂。西藏、四川西南部吃糌粑,吃苦荞麦、青稞,等于我们吃饭,一个个身体都蛮好的。
什么是“食知量”?修行第一步要守根门,六根不放逸,吃东西要有头脑,要以正思维心来选择饮食,不是指营养好的。众生没有成佛以前,每个人体质不同,病不同,要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食于所食”,吃我应该吃的食物,第一个“食”是动词,后面的“食”是名词。“不为倡荡”,吃东西不是为了表示阔气。你看我吃东西多讲究,我做的菜多讲究呀!那是指饮食的丰富,也是犯细的戒。“不为憍逸”,不是摆个架子,像我们现在的伙食,比一些庙上都好,如果对人说:我们伙食比你们好吧!这就是犯憍慢心、放逸心,这就不对。“不为饰好”,不为装饰、好看,或出风头。“不为端严”,也不是为了吃得让身体发光,脸色发红。不是为这些而吃,是吃我们应该吃的。“为身安住,为暂支持”,身体四大本来是假的,可是我们未修成以前,还要住在这个肉体中,所以要补充照顾它,慢一点死,慢一点倒下去。
机器靠能源,肉身靠饮食,戒律要我们饮食时要有一个观念,做吃药观,像吃药一样,使这个身体暂时活着,是为了免除饥渴而饮食,保留住身体性命才能修梵行。为了断一切烦恼,为了修清净的梵行,使烦恼“当不更生”,不再生烦恼了,保身体无病,得安稳快乐,而不去犯罪,也不犯戒,起心动念都要清净,这才是“于食知量”。
听了这些道理要记得啊,看了佛经不记得是罪过。我说话也要花气力的,我的身体也是暂住在这里,多给你们讲一分钟,我的生命体力也多消耗一分钟,你要对得起你自己,也要对得起别人啊!
醒梦一如的人
“云何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出家后,戒律规定,睡时右胁而卧要作光明想,观太阳日轮,身睡而心没有睡,很清明,这才是修“悎寤瑜伽”,也是声闻乘的戒。初夜是上半夜,后夜是下半夜。真讲到修行,说个故事给你们听吧,是有关身熟睡休息、打鼾,但心意识一切清醒的境界。心清明就是“悎寤瑜伽”,比丘声闻道依戒律必须如此,但是菩萨境界又不同。
据说玄奘法师的弟子,三车和尚窥基法师,他前生是迦叶佛末劫时代的比丘,在雪山打坐。末法时代没有善知识,他就入定等释迦牟尼佛出世。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经过,看到山上都有雪,只有一处没有雪,慢慢挖出一个人,原来是一位入定比丘,就用引磬请他出定。他就说是迦叶佛末法时代的比丘,在这里入定等释迦牟尼佛下生。玄奘法师说释迦牟尼佛已出生又涅槃了,比丘说:那我再入定等弥勒佛出世再说吧!玄奘法师说:弥勒佛出世谁来通知你呀?我是释迦牟尼佛像法时期的比丘,要到印度去取经,二十年一定回来,你赶快到东土投生,等我回来度你。你由此向东走,看到红色大宫殿的人家去投生。玄奘的意思是要他投生为太子,他于是就去投生了。
玄奘法师十七年后回来与唐太宗见面问起这件事,得知当时皇宫没有太子出生。玄奘法师不死心,再查一遍,终于查到了他生在大臣的府第。把他找来,他看到玄奘法师好像似曾相识,因为罗汉都有隔阴之迷,所以忘了。唐太宗就要他代表皇帝出家,给玄奘法师做弟子,他说:要我出家有三个条件:一不吃素,出门要带酒肉;二我要读书,出门要带书;三还要美女宫女服侍我。唐太宗和玄奘法师一概答应他,所以他叫三车法师,出门带了三辆车,酒肉、书、美女。
当时终南山有一位道宣律师,也是了不起的戒律师,心想要把他找来教训一下。道宣律师的道行,能感召天人每天送食。有一次他约了三车法师上山,请他一齐接受天人供养,岂知不但午时没有天人送食来,到了晚上也没有来。窥基法师说你害我没饭吃,下山又太晚了,只好打坐。窥基法师很胖,打鼾打呼地大睡。次日道宣律师就批评他是犯戒比丘,既然出家就是比丘,虽代表皇帝出家,总要有威仪啊!出家人睡觉要右胁而卧并要作光明想,你打呼打得那么厉害,害得我一夜都不清净。窥基法师说:是你吵得我一夜都没有睡好!你打坐到了半夜,有只虱子咬你,你用手轻轻把它抓出来,想把它弄死,又怕犯了杀戒,你只好往地上一丢。虱子的一只脚跌断了,腿痛叫了一夜,害得我一夜都没有睡好。道宣律师一听吓住了,因为那是实情。所以真入定的时候,闻蚁斗如雷鸣。道宣律师只好送他下山。中午天人来送食,道宣律师问天人,昨天怎么不见你们送食呢?天人说:昨天你这个茅棚外,看见四大金刚、天龙八部都在这里护法,我们是欲界天的小天人,进不来。道宣律师一听又傻了。
你们听故事,不要光觉得好听,夜里睡眠时要勤修习“悎寤瑜伽”,这与饮食有关了,过午不食则不容易昏沉,这是对专修的人而言。那会不会因睡眠不够而有问题呢?不会的,没有一个修行人因睡不够而死的。修行要断除五盖,就是财、色、名、食、睡,睡眠也是一盖,修“悎寤瑜伽”就是为了要断除睡眠。饮食知量也很重要,因为肠胃太满才昏沉,所以中国人骂人“脑满肠肥”,脑子满满的没得思想,如果脑子像水泥一样的,肠又太肥了,还会悟到空吗?所以饮食要知量。
“谓彼如是食知量已,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二种威仪,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声闻地的行者,白天应该经常经行宴坐,而经行与打坐的时间要相等,夜里也是这样修。
“过此分已,出住处外,洗濯其足,右胁而卧,重累其足,住光明想。”到了中夜,把脚洗好,右腿在下,左腿在上伸直,心中观日轮住光明想。
“正念正知,思维起想,于夜后分,速疾悎寤,经行宴坐,二种威仪,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如是名为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这叫做修行,这才是真为修道而出家。“从顺障法”,一是把障碍转过来,变成通顺无障碍,像一堆书本很乱,把它们顺一顺,意思就是把它们整理好。
因为资料太多,没有办法一一讲,现在跳到卷廿二(五百五十六至五百五十七页),告诉你们修行、修定的道理。
修行人最需注意的事
“复有异门,谓佛世尊,此中略显三种戒性:一受持戒性,二出离戒性,三修习戒性。”这是讲戒律与修行的重要,佛告诉我们,声闻地有三种戒性。“一受持戒性”,这是戒律上的心念的行为,以现代的学问来讲是心理行为。其实我们一切凡夫起心动念的心理行为都与戒有关,尤其是一个学佛的人,心理行为要先转,这叫做接受忆持戒性。“二出离戒性”,就是跳出三界。“三修习戒性”,慢慢练习转成善根,而修成佛。
“谓若说言安住具戒,由此显示受持戒性。”出家男女二众真正接受了具足戒,就是受了戒,声闻地暂时不谈菩萨戒。
“若复说言,能善守护,别解律仪,由此显示出离戒性。”别解脱戒是一个特别的戒,一个本来的普通人,现在穿了如来衣,出离了世间,所以叫做别解脱戒,这与凡夫法菩萨道是有差别的,这也就是“出离戒”。守护修别解脱戒,意思是为了快速出离世间。
“所以者何,别解律仪所摄净戒,当知说名增上戒学,即依如是增上戒学,修增上心,增上慧学。”别解脱戒是一种增上戒、增上缘,使你起心动念,起善行,依戒而行,念念不敢乱来,而都学善法之学,能很快地成就。这样你心就在转了,心转了自然得定;虽不谈定,定就在其中了。有了定自然得慧,所以这个里头没有讲到定,知道了吧?否则你会奇怪,怎么少一个定呢?在什么地方定啊?定是心定,修“增上心”学,定就在其中了。
“由此能得一切苦尽,究竟出离。”为什么出家?出家可以跳出三界之苦缚,离苦得涅槃之乐,所以能得一切苦尽的解脱,毕竟跳出三界。
“如是出离,用增上戒以为前行,所依止处,是故说此别解律仪,名出离戒性。”要想真离苦得乐,跳出三界,只有用增上戒,增上就是加工,有加工就快了。以增上戒做前锋部队,然后才能跳出三界,所以说别解脱戒,就是出离三界之戒律。
“若复说言,轨则所行皆悉圆满,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受学学处。”再说修比丘、比丘尼戒,内在与外表行为,以及做人的标准,初步就算上了圆满成就的轨道。受了别解脱戒会有什么结果呢?注意!真正受了戒的人是真懂得戒,自己心里动一点小错误念头,就知道害怕因果,怕犯大罪。永明寿禅师说“隔墙闻钗钏声”,已经犯了淫戒。隔着墙壁,听到高跟皮鞋声,想到这是女的,走路很轻,三围一定很好,你早就犯淫戒了。有分别心就犯戒了,贪瞋痴慢疑都是如此。
譬如你问,你们这里有赠送的佛书吗?给我一本。这是犯了贪戒,严格地讲是如此。所以真正心行之戒,不只出家人要这样,真正学佛的人都必须如此。平常于起心动念处,“于微小罪见大怖畏”,要在这个地方学,才是真正学佛修行。“由此显示修习戒性”,为什么要受戒、守戒、修戒呢?是要转这个业根,这也是属于种性地的内容。
“所以者何,若由如是所说诸相别解律仪,修习净戒,名善修习,极善修习,如是一种尸罗律仪,现前宣说,当知六种。”尸罗就是戒律,以大乘菩萨来讲,只要守好一个戒律,包括六度等都在内了。
“又即如是尸罗律仪,由十因缘,当知亏损,即此相违十因缘故,当知圆满。云何十种亏损因缘。”讲到戒律,心理的行为,有十种因缘是有亏损的,那样就不是修行人。如果没有这十种过失,而且心行戒律圆满,才是真修行人。这一段要特别注意。
“一者最初恶受尸罗律仪”,“恶”是厌恶的恶,“恶受”,受戒不是真心去受,心中讨厌戒,可是既然要想出家当和尚,当住持,当当家,不能不受戒;有人为了想当居士,不能不去受三皈五戒。如果是这样的动因来受戒的,基本上这一念的错误,三大阿僧祗劫都转不过来。虽是微小的一念,但因果太大了。
“二者太极沉下”,整天昏头昏脑的,在昏沉中,“终日昏昏醉梦间”,昏沉散漫,光想睡觉,书也读不会,教他也教不会,一天到晚莫名其妙,虽不像猪老兄一样,已经与孙悟空的师弟差不多了。不好的,要注意。
“三者太极浮散”,心太散乱,东想西想,偶尔有一下清净,多半都在散乱中,或发脾气,贪、瞋、痴、慢、疑一齐来,我们大家自己检查一下吧。
“四者放逸懈怠所摄”,“放逸”就是任性。年轻人很任性,说什么民主时代,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说这个是解脱,其实是任性。“懈怠”是马虎,做人做事绝不可马虎。有人虽在佛学院学习,但是放逸又懈怠,满口佛话,一脸佛气,其实似是而非,糊里糊涂,只是把佛学名词记住,有什么用?如果你经常很任性,很马虎,那根本不要谈戒了,对于戒行已经有所亏损了。
“五者发起邪愿”,现代有一位禅师,发愿要带领多少比丘到龙宫,向龙王那里取宝,要救济这个世界的贫穷众生。我当时看了这个语录,当然不是虚构,他还是当代大禅师,他发这个愿不是笑话吗?这叫做邪愿。所以有些人修持想修到神通,能十八变,把卫生纸一变可成钞票,然后盖个大禅堂,这也是邪愿。你们同学当中有人看到老师没钱,就发愿要去弄点钱来给老师做事。我如果要钱的话多得很,我为什么不要?注意!你们要参话头,我由头到脚底心全身都是话头,你们好好参一参吧!关于邪愿,钱是一个问题,其他你们的邪愿多得很,有些人还想放光动地给人看的。有一个密宗行者,他自己说在印度著作一本密宗的书,写书时常放光,大地六种震动。我也告诉他,我在台湾写书也是六种震动,也放光!这些都是邪见、邪愿,大家一定要知道。
“六者轨则亏损所摄”,不规规矩矩地做人,不规规矩矩守戒。
“七者净命亏损所摄”,不是净命活着的,譬如有些出家人挂牌算命看相,看风水,这不是净命,而是邪命。除非是在家或出家大菩萨,可以作为方便外,其他修行人都不可以。中国庙子的抽签都是勉强用的。所以邪命活着就是净命的亏损。
“八者堕在二边”,空是一边,有也是一边,不落空就落有,结果落入二边了,空也空不了,有也有不来,堕二边已经是过错了,我们凡夫甚至有堕三边四边的。
“九者不能出离”,真要修行,真要了生死,跳出三界外的,心没有发起的话,就是犯戒。
“十者所受失坏”,所受的戒都没有守,整个戒都没有了。
你出家的动机是什么
“云何名为最初恶受尸罗律仪,谓如有一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为狂贼之所逼迫,或为债主之所逼迫,或为怖畏之所逼迫,或不活畏之所逼迫,而求出家。不为沙门性,不为婆罗门性,不为自调伏,不为自寂静,不为自涅槃而求出家,如是名为最初恶受尸罗律仪。”
弥勒菩萨有解释,他说出家的时候第一个动机不对,就是犯戒。譬如刚才提到的窥基法师,是唐太宗要他代自己出家;又小说《济公传》中,说秦桧要济公活佛代表他出家。另有人是环境所逼而出家;有些是被强盗捉去,说你出家就不杀你。
又如《禅宗语录》上记载张献忠作乱,杀人不眨眼。那时女人缠小脚,他把女人的脚都砍下来,建一个高塔,然后又感叹说,这个塔很漂亮,可惜没有塔顶。这时他最爱的那个最漂亮的第九姨太太,把她自己的腿一翘,撒娇说:你看我的脚可以吗?可以。没想到他真把她杀了,张献忠是这样杀人的。四川人都被杀得差不多光了,所以现在的四川人大都是张献忠以后湖南湖北移民过去的。四川一省比台湾大好多倍,在张献忠杀到重庆时,那位女将军秦良玉,把师父破山明禅师接来重庆。破山明禅师要人告诉张献忠,不要杀了,这样不好的。张献忠说:好,老和尚吃肉我就不杀。和尚说:一言为定,我吃。和尚真吃肉,张献忠也真下命令不杀了。你说这个和尚犯不犯戒?当然不犯戒,破山明禅师就有这样的气魄,把这样的魔王就度化了,这是学佛的出家人要效法的。
有人出家是被债主逼的,欠了人家的债,欠债不一定是欠钱,青年男女讲恋爱失败灰心了,这也是债主所逼,情债也是债。有人是为了怕病死,或者怕其他威胁的事而出家。有些人是怕活不长想出家,要佛菩萨保佑多活几年,这不是为“了生死”,是怕死。这样的人也不是出家的本分,这种出家不是沙门性,不是婆罗门性。换句话说,真正的出家,是为了调伏自己,为了修行证道,为求寂静,为求涅槃;如果不是的话,则叫做“最初恶受尸罗律仪”。
下面的九个因缘,重点告诉你修定。现在翻回来,看第十一卷,“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一”,二百三十一页。
“已说有寻有伺等三,云何三摩呬多地,嗢柁南曰:总标与安立,作意相差别,摄诸经宗要,最后众杂义。若略说三摩呬多地,当知由总标故,安立故,作意差别故,相差别故,略摄诸经宗要等故。”你们在这里静坐一两个月,为什么坐不好?为什么不能得定?我们看这段经文,把修定、修慧到成佛的诸宗要点都告诉你了。三摩呬多地以“总标”、“安立”、“作意差别”、“相差别”四点来讲,是说明诸宗的要点,最后把修行一切“杂义”,就是把修行用功有关身心,生理、心理各方面,都加以解说。
“云何总标,谓此地中略有四种,一者静虑,二者解脱,三者等持,四者等至。”总标就是总纲。所谓修三摩地,其中包括了四种意义和四种境界。得定是解脱,修道学佛要得解脱,要解脱必须要得定。不过,光有定没有得慧是外道禅,必须定慧等持,也就是定慧都到了,福德智慧也成就了。现在先看总纲,其中包括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共有四项。
四种静虑 八种解脱
“静虑者,谓四静虑,一从离生有寻有伺静虑。”四静虑就是四禅定。离生喜乐是初禅,想离开这个现实的生活世界,心里想解脱,就是寻伺地。玄奘法师用这两个字翻译,一定是用尽了苦心;唐朝以前的翻译是“有觉有观”。玄奘法师认为,“有觉有观”翻译得不妥当,应该翻为“有寻有伺”。“寻”是寻找,假如地下有个东西,拿手电筒去找,就是“寻”的境界。再说“伺”,当你寻找东西时,兼带有观察等待的作用,这叫“伺”。我们的心理就是“有寻有伺”,打起坐来,不是找一个空的境界,就是呆呆坐着,等着,想得定,所以整天都在“有寻有伺”的境界中。进一步就是“无寻有伺”,心不找了,呆呆地坐着,心有点像昏昏迷迷的,这是“无寻有伺”了。这心理现状讲得多好啊!下一步才到“无寻无伺”。
什么是寻伺地的境界?本论的卷九、卷十有说明,分为三地,一是有寻有伺地(初禅),二是无寻有伺地(中间禅),三是无寻无伺地(二禅、三禅、四禅),然后再到有心地,再到无心地。《瑜伽师地论》把修行法门统统告诉我们了,这是弥勒菩萨的大慈悲。
“二从定生无寻无伺静虑,三离喜静虑,四舍念清净静虑。”现在讲初禅的“离生喜乐”,是属于有寻有伺地,再到达二禅“定生喜乐”的阶段,就是无寻无伺地了,一切妄念不起,定境界来了,所以是无寻无伺了。第三禅是“离喜妙乐”,第四禅是“舍念清净”,都属于“无寻无伺”地。出家修行求道,不得四禅定则免谈证果。拜佛、念经、打坐,那是修加行,是修行的边缘阶段工夫。得了定,戒定慧皆在其中了,一念不生处,戒体清净,声闻乘的道业就有基础了。所以唯有得定,慧才能发起来,所以告诉你们要真修禅定。
“解脱者,谓八解脱,一(内)有色观诸色解脱”,在教理上,原始翻译叫做八背舍。不用佛学名词的解释,以世俗的话来讲,就是在现实世界的欲界生命,色身的内在(五脏六腑),观一切物质,如修不净观、白骨观,达到空净而得解脱,也可以说进入初禅了。
“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这是说色身的内在、色法的障碍清净了。“色”指四大,在定境中四大空净了;“想”是没有妄想了,也空掉了;再观外面的物质世界,也相等的清净,得到解脱,也可以说进到二禅了。
“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身心内外都明净、都空灵了,即身从三禅达到四禅的境界了。学佛不是吹牛,不是只讲理论。不过你们出去讲经讲教理,可不能这样讲,最好还是拿些佛学名词来注解;我这里教育方法不同,是要培养你们真修实证。你们如果也照我这样讲,人家问你身心变化的真实问题,你答不出来,身体也不能作证,就有问题了。这三个解脱偏重色身解脱。
“四空无边处解脱”,过了四禅定,证到了空无边处。
“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这是偏重于心念的解脱,超越了八解脱之后,就进入灭尽定。
定慧等持
“等持者,谓三三摩地:一空,二无愿,三无相。”在一静虑、二解脱之后第三是“等持”,有人说这是大乘的三法印,就是定慧等持(小乘说法不同)。“空”,《金刚经》讲三心不可得,譬如布施,如果住相就不对了。大乘一切经典、一切法门之法印,就是空、无愿、无相。无愿也叫无作、无住。所谓无住,是一切无住。譬如六祖悟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是由无住的法门进入的,但他当时还没有彻悟,只是初悟,悟了一点点,所以他作了一个偈子: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他的偈子是好,但是属于半调子,只悟到空;至于由真空起妙有的功用,是五祖夜半以袈裟围着,再给他讲一道《金刚经》,他才大彻大悟,悟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所以他就讲:“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到了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及能生万法时,空有双融,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就是大彻大悟。现在讲禅的,抓到鸡毛当令箭,只讲本来无一物,也就是只讲空的一面。所以后来有一个祖师悟了道,作个偈子幽默六祖说:
六祖当年不丈夫 请人书壁已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物 却受他家衣缽盂
“复有三种,谓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这三种境界是我们的心理,我们都在“有寻有伺”的境界上,我们像狗找食物一样,到处找;栖栖遑遑如丧家之犬,想找个空或有的境界,坐在那里找,空境界找不到,有境界也找不到。对不对?都在“有寻有伺”中,好烦恼啊!真正大彻大悟以后,烦恼不烦恼呢?完全“无寻无伺”吗?你们看禅宗林酒仙的偈子:
扬子江头浪最深 行人到此尽沉吟
他时若到无波处 还似有波时用心
懂了吧?这几句已经把“等持”法门都包括了,从“有寻有伺”到“无寻无伺”,“等持”的境界已经都在其中了。“扬子江头浪最深,行人到此尽沉吟”是“有寻有伺”的境界,“他时若到无波处”是“无寻无伺”的境界,“还似有波时用心”是还要参究观照清楚。所以真得定以后,在凡夫境界里也是定,乃至唱歌跳舞、跑马打球都在定中,那才叫如来大定,真得了解脱。你以为光打坐才叫定吗?那是初步让你练习定的。
“复有二种,谓一分修,具分修。”定境界,从某一个法门就到达了般若一切法门,像六祖当年听了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入般若法门,就是“一分修,具分修”。像《指月录》上有些祖师,从教下戒定慧,几十年慢慢修而大彻大悟,所以各有因缘,不一定。
“复有三种,谓喜俱行,乐俱行,舍俱行。”修定境界又有三种相,就是“喜”、“乐”、“舍”。有些人根器不同,一学佛,一修行,哈哈一笑,一欢喜就得定了。而且他总是喜相,不像我们打坐起来,满堂死相。有些人一修定,生理上就得乐,有些人一修定就入舍相,一上来就空,这些都可以进入定境,无论修显修密,任何宗派都是一样的。密宗后来叫做乐、明、无念。“喜”、“乐”、“舍”又叫空、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