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学中的人生境界

1.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被环境所扰

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损失,包括名誉、地位、财产等,只要不是影响基本的生存,实质上都不应该带来痛苦。如果痛苦,只是因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伤不了。

——周国平

《庄子》有云:“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变乎荣辱之境。”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到在所有的人都赞誉自己时,不会因为别人的称赞而改变自己处事的方式方法,却越发努力地去做事;同样,就算所有的人都反对你、都为难你,也不要因为这样而郁郁寡欢、沮丧难过。要清楚地划定自身与其他外物的区别,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内心与外在烦扰是分开的。

在人的一生中,需要面临太多得失、太多变故、太多突如其来的事情。这就导致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总会患得患失,被一些外在的东西困扰,从而迷失自己。在别人空前浮躁、急功近利之时,身处闹市之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尤其难得。当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时,当欲望不能满足时,当所处环境杂乱时,许多人内心的喧嚣开始升腾,宛如平静的海面上掀起波涛。而事实上,安宁并不只取决于外界,真正的宁静源于内心。


在一个美丽的王国,有一位喜欢画画的国王。有一天,他要宫廷画师每人画一幅表现安静的画,众画师作画后纷纷上交。经国王评判后,有两幅画入选,一幅画的是安静的田园乡村,静谧祥和;而另一幅却反其道而行之,画的是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但独特之处是悬崖上的鸟巢里有几只雏鸟睡得正酣。国王三思之后留下了后者,认为能够在纷乱嘈杂的环境中安眠是一种内心的平静。这与诗人王籍的那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恰恰是一个道理。


陶渊明在自己的诗中点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不愿落于俗世之中,拂袖而归山林纵然是一种清高,但还需借助于环境的变化。唯有处于车马喧闹之中仍旧可以宁静致远,才是人生的高境界。

人生中的伤害和挫折非常多,如何来化解痛苦和烦恼呢?很多人追求外在的宣泄和辅助,事实上,最终的力量来自于内心。当人生不如意时,就把所有的烦恼都沉入心底吧,不要为那些不顺心的事纠缠。只有让它慢慢地沉淀下来,才会显出生活的快乐和明媚。

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为遭遇挫折就妄自菲薄。当然,保持内心的独立并不是说没有追求,没有关心和在乎的东西,而是说人一定要内外兼修,不为外界利益所迷惑、时而高兴时而沮丧,要坚守内心的信仰和追求。每一个人的内心一直在和外在的事物相抗衡,如果外强内弱,人就可能被压垮;如果外弱内强,人就稳住了。所谓智者不惑,其实是在考量我们内心有多少坚守。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面临怎样的烦恼和困苦,都坚持自己的内心追求,从而受世人景仰?孟子所说的“士穷不离义,达不离道”“古之人得志加于民,不得志修身于现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及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都是一种大仁大义的心境,是一种不因个人宠辱得失而影响自己心绪的修为。

如果你总是对自己的处境心怀不满,自怨自艾,受困于外界的干扰,不能坚持内心的独立,那么就不能取得大的成就。另外,在追求人生目标时,我们还要考虑外在的种种因素,有时候,外界的压力和侵扰足以使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心产生怀疑,这就要求我们拥有强大的内心,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不要被外界干扰。

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并不是由物质条件所决定的;一个人走的道路,也不是由客观环境所决定。内心强大而独立的人能够无视外界的纷扰,将自身的牵绊摆脱,不浮躁、不盲从、不消沉,一切都由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