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金融常识,玩转家庭理财
- 宋擎
- 12749字
- 2020-08-28 02:54:18
第2章 你需要知道的9个金融学常识
在本章里,我要给大家说一下金融学的知识。我知道很多人对金融感兴趣,在大学里,金融也是一门非常热门的专业,金融类的书籍也有很多人买来看。为什么会这样?并不是金融类的书籍多么的有趣味,热门的也并非金融,而是投资理财太热门了,人们赚钱的欲望不可阻挡。但是要投资理财,就必须了解金融知识,我想这点没人反对。不过问题是,真正把金融学好,尤其是靠自学把金融学好的人简直凤毛麟角。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金融其实并不容易学习,金融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很多理论的内容,也有很多实际的应用知识,无数的专业词汇让人头昏脑涨。还有很多观点的似是而非,让人很难把握整体的脉络。第二个原因是读者往往缺乏耐心,因为不知道今天学的内容与实际投资有什么关联。金融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所以你兴冲冲买来的书,很可能读了几章就读不下去了。
在这里,我希望用一些基本的逻辑链条让读者能够建立起一个金融的逻辑框架,这是本章和下一章的主要目标。在本章我会介绍9个金融学常识,分别归属于3个框架之中:第一个框架是金融资产价值的原则,让你学会判断一项金融资产的价值;第二个框架是金融市场运作的原则,让你能够了解金融市场是如何运作的;第三个框架是信用和经济周期的原则,让你了解经济周期的演变。
2.1 金融资产价值的原则
我相信大家对银行存款并不陌生,那么请问:为什么银行5年定期储蓄存款的利率要比1年定期储蓄存款的利率高呢?很多人都说,因为5年时间比较久啊。那么为什么你存的时间久,利率就会更高呢?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简单,涉及金融资产定价的知识,是投资者有必要了解的。
2.1.1 第一个常识:时间是有价值的
关于金融,最基本的一个理念就是“时间价值”。基本到什么程度呢?日本教材是这样写的:“当经济学中出现了因时点不同产生了时间价值的差异,那么便是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可见在日本的教材中,“时间价值”被当作金融学的特定标签,是区别于金融和经济学其他研究领域的一个标志。
对于中国人而言,“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是从小便被父母、师长灌输给你的人生理念,《西洋记》中的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但是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仔细思考过,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我在这里摆脱警世格言的范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为大家说一下“时间价值”。所谓时间价值就是我们利用生产要素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增多而增大。比如,我们在土地上种庄稼,在不考虑风险的情况下,两年的收获要比一年的收获多;我们利用厂房、机械生产商品,两个月的产量肯定超过一个月的产量。所以生产要素创造价值是需要时间的,时间越多创造的价值越大。这就是时间价值。任何生产要素都有时间价值。
那么货币呢?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交换到诸如土地、厂房、机械、劳动力等一切生产要素。而生产要素有这种时间越长产出越多的特性,那么货币理所当然也要有这种特性。
你一年后收入的100万元不如你现在收入的100万元值钱,这个理念大家能理解吗?因为你现在的100万元可以换成具有产出价值的生产要素,比如买一块地种菜,一年之后,假设土地的价值保持不变,那么你除了拥有一块价值100万元的地,还额外拥有了种出来的菜,价值增加了。有读者可能会问:那我没有100万元,我只有1元,什么都买不起,这1元还有时间价值吗?当然是有的,别忘了我讲过的金融中介机构啊,你可以把钱存入银行,银行汇集很多的资金去贷款给需要生产要素的人,这些人拿到银行的资金,去投入生产,创造出价值,这样你的资金就通过银行间接地购买了生产要素。最后你的1元钱也取得了收益。这个收益就叫作利息。这也就是货币的利息产生的本质。
在金融市场,衡量货币的时间价值的指标叫作利率。利率沟通了一项金融资产的现值与终值。
假设我购买了1万元的一年期国债,年利率是5%。
那么一年之后,我的资金变成了10000×(1+0.05)=10500(元)。一年过后,我连本带利将这10500元再买入同样的国债,第二年年末我的收入变成了10500×(1+0.05)=11025(元)。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现在的1万元跟一年以后的10500元是相等的,跟两年以后的11025元是相等的。或者说今天的1万元相当于一年以后的10500元。如果利息为i,那么现在的1元就相当于n年以后的1×(1+i)n元。
看吧,我们就计算出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举例】假设现在有一款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在未来20年内,每年能给你带来10万元的收入,这当然让人兴奋,因为20年累积下来,总收入是200万元。假设现在的利率是10%,这款理财产品现在的售价是100万元,你会买吗?
现在投资100万元,未来20年,每年收入10万元,总共就是200万元的收入。翻了一倍,很划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年收入的10万元,现在的价值就是10万元。第二年收入的10万元,等于今天的多少钱呢?10/(1+0.10)=9.09(万元)。第三年收入的10万元等于今天的多少钱呢?10/(1+0.10)×(1+0.10)=8.26(万元)。以此类推。将20年所有的收入贴现后相加,结果是94万元。看吧,这个数值可是不到100万元。所以,以100万元购买这款理财产品吃亏了。
在了解了时间价值的概念以后,我们就知道未来的1元钱可不等于现在的1元钱,因为从现在到未来的这段时间是有价值的。时间越长,价值越大,我们要学会估算未来的收入在今天的价值。这是金融学里面非常基础的常识,在投资理财的实践中相当有用。
2.1.2 第二个常识:有价值的风险才是真的风险
金融是投资理财的主要领域,而在金融市场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比如银行在公众的认知里是一种安全性比较高的金融机构,但是在美国,几乎每年都会有银行破产。中国的银行有政府的隐形担保,所以安全性高于美国。但是即使这样,中国的银行也存在风险。银行业尚且如此,那么其他诸如证券、金融衍生品、外汇等金融领域的风险更是为人瞩目。可以说,在金融市场中,风险随处可见。这是无法回避的事情。
提起风险,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深恶痛绝!这点我完全能够理解,但是我还是要说,有这种想法的人绝对是业余玩家,因为他还没有认识到风险的本质。我可以告诉大家,在金融市场中,风险就是利润的源泉!无论是对冲基金做金融投机,还是城市居民做家庭理财,如果没有风险,大家就都没法愉快地玩耍了。下面我就要跟各位探讨关于风险的问题。
风险是什么呢?请大家记住,风险就是不确定性的代名词。考察风险,就是考察其不确定性(此处可以画线记住)!我们说在中国银行存款的风险很低,意思是说,在中国你把钱存进银行,最后银行违约,不把存款还给你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低。我们说银行存款这种金融工具的不确定性很小。而在股票市场上就不同了,一只股票价格上涨和下跌的可能性都不小。我们在股票市场上投入的资金,在一个与银行存款相同的固定时期内,本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要大于银行存款,所以股票市场的不确定性是很高的。但是这种市场的不确定性是两面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高,就必须要有一个潜在收益作为补偿。不确定性低,那么潜在的收益就低。银行存款的不确定性低,所以银行存款的收益性也低,这是对等的。股票的不确定性高,所以股票的潜在收益也高。最极端的例子应该是彩票,彩票中奖是很难的,换句话说,彩票亏损的概率超级高。在股票上尚有可能赚钱,但是在彩票上,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赚不到100元。所以,彩票必须有更高的风险补偿,彩票的大奖也就成为大多市井人家不敢宣扬的财富。
银行的存款有一种被广泛熟知的现象,就是银行为长期定期储蓄存款开出的利率要高于短期定期储蓄存款的利率,而定期储蓄存款的利率要高于活期储蓄存款的利率,比如三年期的定期储蓄存款的利率高于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存款的利率。这种现象大家都知道,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了解了风险的原理和溢价补偿机制就能解释这种现象,因为风险意味着不确定性,而时间越长,不确定性就越大,虽然银行存款本身是一种不确定性很小的金融工具,但是同样的银行存款,期限越长不确定性越大,所以长期的银行存款必然需要更高的风险补偿,而利率提高就是这种风险补偿的体现。试想一下,假如没有这种风险补偿,长期存款和短期存款的利率一样,那么储户便没有必要储蓄长期存款,因为短期存款对于人们来说更加方便,在应付日常所急需和防范银行风险方面,短期存款显然不确定性更小。即使有长期存款需求的储户,也完全可以把三年期的存款变成存一年之后再存一年,然后再存一年。这样对于储户而言,可以减少中途用钱的不确定性,反正利率都是一样的。
风险可以粗略地分成两种,分别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是资产在市场价格涨跌的不确定性下发生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指的是金融合约的缔约方发生违约的风险。比如债券,国债违约的可能性比较低,因为缔约一方是一个国家的政府,信用度高;但是公司债券违约的可能性相较国债而言就高了,所以公司债券就要有一个更高的风险溢价作为补偿。金融市场上有专门的评级机构对债券的情况做出评级,一般而言,评级越低的债券利率就会越高,因为评级越低,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大。中国也有自己的债券评级公司,但是在国际上认可程度很低。对于信用风险而言,在中国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在中国除政府发行的金融工具以外,其余的金融产品在信用风险透明度上还是很差的,这也是金融市场有待成熟的标志之一。关于这一点,所有投资者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比如违约不断的“网贷平台”。假如某个“网贷平台”给你开出一个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收益率,但是同时宣称自己的产品完全没有风险,这显然是矛盾的,因为没有风险就不存在溢价。如果你仔细看了该金融产品的合约,发现确实没有市场风险,无论价格涨跌,你都能够拿到约定收益,那么这时候很可能存在信用风险,也就是这份合同违约的风险。而这个所谓的高收益率比起伴随的信用风险溢价而言,往往并不划算。因为在中国,你很难有一个渠道去评估所有金融产品的信用风险的高低。所以我的建议是,对于这类你无法准确衡量其信用风险的产品,还是尽量避免购买。
金融产品相较于无风险金融工具的高收益往往来源于它的风险溢价。在考虑购买一项金融资产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个金融产品的风险,以及这个金融产品所对应的风险溢价的补偿机制是否合理。所以不要害怕风险,没有了风险,收益只能平庸。那种能够被我们清楚了解并且在收益中得到补偿的风险,分外迷人。投资者要注意的是那种隐藏的、没有在收益里面得到体现的风险。越是透明度低的领域,这种风险越多,需要格外谨慎。
所以,“富贵险中求”实在是有道理的名言。
2.1.3 第三个常识:如果不能变现,则一切都没有意义
关于金融资产的价值,我已经介绍了两项,一个是时间价值,另一个是风险溢价的补偿价值。现在为大家介绍第三项,流动性溢价的补偿。
关于流动性,我在1.1节已经介绍过,流动性指的是一种资产转变为现金的能力。光看这个解释,大家就能想象流动性的重要程度了。没错,一种资产,如果不能出售变成钱,那么这种资产的用处将大打折扣。有一个规律,那就是流动性越强的金融产品越受欢迎。因为其容易变现,无论它的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跌,我都能很快地抛售,变成现金,那么这样的金融产品没理由不受欢迎。而对于流动性差的金融工具,虽然价格上涨,但是你不能很快地把它卖出去,利润也许就只是纸面上的。这还不是最大的悲剧,流动性差往往体现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在价格下跌的时候,愿意购买的投资者减少,流动性变得更差,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你的资产价格不断下跌而卖不出去。人世间最悲剧的事情莫过于此。
所以,流动性不同的金融产品,其收益率是不同的,流动性差的金融产品要有一个流动性溢价作为收益率的补偿。还是以债券市场为例,短期的债券比长期的债券流动性更好,所以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里面要有一个对流动性的补偿。我们知道,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高于短期债券,是因为里面有一个风险溢价作为补偿,因为长期债券的不确定性更大。现在我们知道,风险溢价并不是长期债券利率唯一的补偿,里面还包括流动性溢价的补偿。
在股票市场,流动性差的股票往往更容易暴涨和暴跌,潜在获得高收益率的可能性也就增大,但是当危机降临时,不易脱手。而对于交易量大、流动性强的股票而言,往往走势相对平稳,波动性小,不容易出现所谓的“黑马”,但是当行情不好时,也容易卖掉。对于这两种与股票相关的期权而言,相同期限的期权,波动性越高,价格就越贵,卖出这样的期权就会获得更高的收益率,这里面实际上也包含了流动性溢价。
流动性对于金融市场整体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刻,保证市场的流动性是限制恐慌的必要举措,这点值得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门高度重视。中国在这方面显然还缺乏经验,在2015年股灾发生的时候,一些政策值得反思和探讨。
2.2 金融市场运作的原则
上面说了关于金融资产价值的三个金融常识,下面我来说说关于金融市场运作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常识,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运作的特征和基本规律。
2.2.1 第四个常识:有“买”才能有“卖”,反之亦然
任何一个市场都是由买卖双方组成的,有人买,才能有人卖;反之亦然。这简直是一个浅显到有些侮辱智商的常识。但是作为见事之法,很多人还是忽视或者没有理解这个浅显的常识所代表的意义。
假设有这样一个房地产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上游的土地和房产开发基本上由官办企业垄断,少量的民间大商户参与。随着国家承平日久、人口增多,以及卖家垄断的缘故,房子价格逐渐上涨,上涨的房价使得社会上房产投机盛行,这进一步抬高了房价,并且使得房产价格上涨得越来越快。官府在房价上涨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有土地收益、税收收益等。但是随着房价越涨越高,最终远远超过了普通民众的购买水平。老百姓买不起房,自然怨声载道。但这不是问题,关键是这个房价是否能够维持。一方面是官府的收入问题;另一方面,前期为了促使民众买房,官府通过官办的钱庄给民众提供了大量的放款,这些钱庄的放款都是以房子作为抵押的,一旦房价下跌,这些放款很难收回来,而钱庄收回房子只能低价拍卖,这可能会对整个市场造成进一步的打击。怎么办呢?面对这种情况,一位深谙经济之学的智囊就想出了一些对策。首先,垄断的官办企业统一维持价格,不能降价销售。其次,考虑民众观感,对于民间的那些大商户,只能暗中施压,让其不要降价,对于出现资金困难的大商户,能兼并的就兼并之,能帮助的就给其提供放款。最后,真正的难点在于,对于潜在可能出现的降价卖房,官府不能直接限制卖家降价,否则难免舆情汹汹。不能直接限制卖家,但是可以通过限制买家来变相地限制卖家,官府可以出台一个限购令,限制买家买房,就说为了控制房价上涨,有损民生,官府打击无良商贩的炒作行为,达不到官府规定条件的买家不允许买房子。这样一来就会加大想低价卖房的商户降价销售的难度,因为没有人买,你降价销售又能卖给谁去?如此一来,还能得到民间好评,皆大欢喜。这是一个虚拟的正面案例。
官府为了官办企业及治下大商户能够方便地在市场上低成本地获取资金,开办了一个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以此在民间获取资金。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于是想办法把股票的价格炒高,这样官办的商户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发行股票,获得更多的资金。而随着股票价格的上涨,吸引越来越多的民间资金和专营投机的商户进入。然而,世事难料,突然有一天,股票的价格开始下跌了,而且跌幅渐大,难以遏止,股票崩盘了。由于民间资金上颇多借贷,所以民间资金最先崩盘,借贷又产生连锁反应,一时间跌势如潮,民怨沸腾。官府的利益同样受损严重,万般无奈之下,官府联系了一些官办的大商行开始托市,但是成效不彰,股票价格依然下跌不止。在这种尴尬的情境下,官府突然发现有些专门的投机商户居然得以幸免,个别商户居然在下跌行情中有所斩获。调查发现,原来这些商户由于经年专营投机生意,极其警觉,在股票行情出现不好的苗头之始,便利用一种投行发明的对赌工具——股指期货来变相卖出了股票,此工具可以预先高位卖出股票,以待股票价格下跌后低位接回,实乃居家旅行、套利投机的必备工具。官府闻之,勃然大怒,官府损失甚巨,却让肖小之辈发财,真是岂有此理!必须查办。于是废除了这种“丧尽天良”的股指期货。如此一来,原本靠着股指期货避险的投机商户再也没有工具能保证手上的股票在下跌中保值了,只能纷纷卖出。又一波卖盘涌向市场,于是价格跌得更多了。市场丧失了流动性,也丧失了反弹的机会。
以上两个例子有虚构的成分,但仍然能够反映一个经济学上的事实,那就是买卖同源。买和卖是市场的一体两面,任何一方发生问题,都会影响到另外一方。所以在分析市场运作过程时,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买方,又要看到卖方,以及两者的关系。
2.2.2 第五个常识:最差的总是最希望成交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和体验世事微妙,这个常识恰如其分。
假设你想买一部二手车。买二手车这种事情,当然是因为手头资金不足,但是又不愿意买一辆档次很低的新车。基于这种心理,你对于二手车的出价一定介于好车和烂车之间,也就是二手车买主的出价是市场上好车价格和烂车价格的平均值。问题在于,买主并不知道哪些车是好车,哪些车是烂车。赵小姐的车就是一部好车,买了3年,用得也仔细,经常保养,没出过事故。这么好的二手车,赵小姐当然不想卖得太低。江先生的车与赵小姐同款,但是买了不到一年就出了大的事故,大修一次之后没多久又被撞了。这车简直是天理难容。于是江先生就想啊,这车自己是不能开了,干脆好好修理一次,做好美观美化,卖出去了事。你作为二手车的买方,对这些情况是一概不知的,你看到的只是你能看到的信息,诸如报价、购买年限、里程数等。请问,你更可能购买谁的车?哈哈,很不幸,大多数人会买江先生的车,因为江先生会更容易接受你的报价,因为他“急用钱”嘛,或者是你的“同乡校友”。而赵小姐那么好的车,自然不太愿意按照你的价格出售,赵小姐的车好,要价自然高,即使你的财务状况能够接受赵小姐的报价,但是当你看到热心吐血的江先生的报价之后,你也会要求赵小姐降价。所以,很不幸,你买到江先生的烂车的概率确实高于买到一部好车。
这个例子在经济学里面有个专业名词,叫作“信息不对称”。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在他的一篇著名的论文里提到了二手车的例子,以此来叙述“信息不对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信息不对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交易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那些风险高的企业更加迫切地需要得到资金,所以它们愿意给出利率更高的债券或者更高折扣率的增发股票;而好的公司自身财务状况稳健,不愿意高成本地融资,所以投资者更容易买到烂证券。但是如果金融市场健全、透明度高,投资者能够从公开的信息中分辨出一家企业的好坏,那么即使投资者对好公司的证券收益率不满,也不会盲目投资烂公司的证券,证券市场的交易量必然不高。这也部分解释了股票为什么不是企业的主要融资来源。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流通证券都不是企业的主要融资来源。这种在交易之前“信息不对称”对交易造成的影响叫作“逆向选择”。
第二,在交易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会为交易者带来“道德风险”。你的朋友小勇向你借1万元,因为他发明了一种自带“蓝牙”功能的皮带,据说非常有市场前景。你也为这个创意激动万分,准备借钱给他,但实际上,他只是拿你的钱去打麻将,“血战到底”自然可能利润丰厚,当然也可能输到底。如果输了,他就不会还你钱了,所付出的是他的一次个人信誉;但是如果赢了,他就能赚很多钱。所以他有足够的动力向你借钱。如果你知道你的朋友借钱去打麻将,那么你当然不会借钱给他,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你无法自始至终地把握小勇的动向,可能还会因为他给你出示的项目进度书而追加借款。这种“信息不对称”在交易之后带来的风险叫作“道德风险”。金融市场不乏道德风险的存在,比如有些不正规的“网贷平台”向投资者融资,可能在网络上向你展示的项目,其实背后是主管人员的吃喝嫖赌。
“信息不对称”在社会上广为存在,对金融市场有非常大的影响,会造成金融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投资者一定要对这种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2.3 第六个常识:均衡是理想,失衡才是常态
在经济学中有各种各样的均衡理论,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最著名的当属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这应该是大学里任何微观经济学课本必讲的内容。在宏观经济学方面,有大神凯恩斯的货币均衡理论,研究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达到均衡条件和利率的情况。后来发展出了IS-LM模型,这个名字非常炫酷的模型一般人并不熟悉,但是大家熟悉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就与此有关。在博弈论中还有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意思是在众多的参与者中,如果大家都不去改变玩法,而你一个人改变就是死路一条。我个人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社会就有些类似纳什均衡,变法者往往没什么好下场,除非外敌入侵,所有人都玩不下去了,社会才有可能改变。
均衡理论来源于均衡的思维模式,中国哲学认为过犹不及,而在数理逻辑里面推导的结果总是等于。所以大家不妨把均衡理论看作一种思维方式,借鉴一下,仅此而已。如果本书是一本严肃的经济学学术书籍,那么我当然不能这么跳脱。但是既然是偏实用,我说起来就没什么负担了,因为在金融市场中,均衡真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属于乌托邦的范畴。
在一般均衡理论中就有几个非常浪漫的假设。比如,假设市场参与者有关于市场的完全信息。“信息不对称”就直接推翻了这个假设。又如,假定经济中不存在不确定因素,因而不会因为预防不测而储藏货币。不存在不确定性就不存在风险,你能想象没有风险的金融市场吗?还有一些其他的假设,我就不一一枚举了。
当然,如果你因此认为均衡理论一无是处,也就有些因噎废食了。因为均衡理论存在的本身就是告诉我们市场是失衡的。但是这种失衡的市场会如何变动呢?均衡理论提供了一种思路,那就是失衡的市场会走向均衡,虽然不太可能达到均衡,但市场总是在往均衡的方向走。看到没,研究市场往哪边走,你说有没有用处?
所以,均衡理论本身告诉我们,市场是不均衡的,但其方向是走向均衡。这是经济学主流的看法。但是,注意我要说但是了,市场是不是就一定是走向均衡的呢?恐怕也未必。这些非主流的看法以索罗斯为代表,索罗斯就认为市场在某些条件下可能从失衡走向更加失衡。为此索罗斯写了一本书,名为《金融炼金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买来看看(友情提醒:这本书相当的催眠)。在这本书里,索罗斯就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市场从失衡到更加失衡的模型,叫作反身性理论。当然索罗斯也说道,市场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往均衡的方向走,反身性只是间歇性的,好比黑天鹅。至于市场什么时候走向均衡、什么时候更加失衡,索罗斯也说他想好了,这是索罗斯下一本书的内容,遗憾的是这本书还没问世。
市场几乎无时无刻不处于失衡状态,所以才有各种资本的流动。索罗斯说,“市场永远都是错的”。至于市场变化的方向,我们可以借鉴均衡理论的思路,也可以借鉴非主流的想法。不过无论理论怎么说,要判断市场要素的价格变化方向并非容易的事情。但是无所谓,我们慢慢来,本书后续章节会为大家介绍一些基本规律。在这里,我只要大家了解经济学上对于市场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那就是市场是从失衡走向均衡的,在某些条件下,市场还会走向更加失衡。
2.3 信用和经济周期的原则
现代经济社会的一种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呈现周期性的繁荣和衰退。这种周期性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识别经济周期可以很好地帮助投资者做出适当的投资决策。“顺势交易,择时投资”是财富增值的不二法门。贸然对抗市场,其结果不言而喻。
2.3.1 第七个常识:信用就是向未来的你借钱
现代经济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信用无处不在。信用这个东西相当犀利,犀利到已经主宰了我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这么说只是平铺直叙,绝没有言过其实地跟你们瞎掰。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处于信用的笼罩之下。
什么是信用呢?信用实际上就体现为债权债务的借贷关系。
经济的世界是由不同的市场组成的,比如菜市场、图书市场、服装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而这些市场又是由一个个单纯的买家和卖家组成的,卖家卖出商品、服务或者金融产品,买家付出的是货币或者信用。而信用我们已经知道,是卖家的资产,是买家的负债,因为这些钱以后是要还的。信用实际上就是向未来的自己借钱。
有人说,我不向别人借钱,信用关我何事?虽然不借钱,但是你的钱存在银行,这本身就是一种信用关系。把钱存到银行,本质上就是银行向你借了钱,这就是一种信用。如果有偏激的读者说,我钱都不存银行,也不买债券,这回信用管不着我了吧?那么我告诉你,在现代社会中,货币本身就是一种信用,现在的货币代表的是中央银行对你的负债,代表着你对中央银行的资产的所有权,央行印发货币代表着央行管你借了钱,你只要拥有人民币,就代表着你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债权人。任何商业机构在会计制度下都会有一张资产负债表,而发行的货币就处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其必须与资产端对应。所以我们手里的钱实质上就是一种特殊的债券,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不像一般的债券一样可以还本付息,而是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交换其他的商品。但是其仍然是一种债权债务的信用关系,又叫作信用货币。可见,生活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我们,谁也逃脱不了信用的“魔爪”。
信用是有风险的,那就是违约。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说过信用风险,本来承诺还本付息给你的债务,现在人间蒸发了,这就是违约。高利贷存在很高的信用风险,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因为利率高,所以要支付给你的钱就多,还不起的可能性就大,如此高的时间价值,可能超过了土地、工厂等一般生产资料的产出的增值率。所以一般高利贷和庞氏骗局的玩家都会包装一个诸如新科技这样的华丽外表。信用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债务越高,利息负担就越重。这个特征是如此明显,明显到很多人都忽视它的地步。在同样的利率下,借1000万元比100万元的债务负担要重,1亿元的负债比1000万元的负债更难还清,这简直是不需要证明的真理。而无论什么产业、什么科技,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高利润率必然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入场,随着参与者的增多,利润率会不断下降。一边是债务的不断增多,一边是利润率的不断下降,所以最后信用的破灭不难预期。而利润率越高,游戏持续的时间就越短,参与者死得就越快。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信用形式,也有这样的特点,国家以政府的形式来实行管理统治,也是需要花钱的。比如国家要装备一种先进的雷达系统,钱从哪里来呢?可以通过财政支出,财政里面的钱来源于国家的税收,如果不够,那么可以发行国债,向公众募集资金。但是发行国债的话有一个问题,这个钱以后要还,还是会增加财政支出。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发行货币,货币也是一种债务,但是这个债务很特殊,是不用政府用真金白银来还的,其作用就是稀释以前发行的货币。比如原先的1亿货币对应1亿资产,现在增发1亿货币,那就变成2亿货币对应1亿资产,那么货币就贬值了,而货币是广大公众持有的。原先市场上有1亿货币的情况下,你的1块钱可以买一只苹果,现在市场上有2亿货币,在苹果产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要2块钱才能买一只苹果,这就是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上涨。所谓的通货膨胀,就是通货的增长幅度大于社会产出的增长幅度。通货相对而言更多了,其购买力也就下降了。所以政府通过印钞来应付支出,带来的是信用的稀释。相当于公众来为政府的支出埋单,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信用违约。
信用是个好东西,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但不幸的是,信用的宿命总是违约。在一个行业或者经济体发展的初期,信用大大加快了这个行业和经济体的发展速度;但是当债务的负担不断增加,而社会生产利润率不断下降的时候,就到了这个行业和经济体非常危险的时刻。
2.3.2 第八个常识:你可以撬起地球,也可以被石头压倒
信用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自从出现了信用,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便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严重的副产品,那就是经济周期。
信用能够促使经济发展加速,原因在于杠杆。在金融中,杠杆泛指的是信用资本与自有资本之间的占比。比如说一个家庭买房子,自出首付款20%,向银行贷款80%。在总体资产中,信用是自有资本的4倍,这就是一个4倍的杠杆。再比如一家企业,自有资本金50万元,各种借款也是50万元,总共100万元的资产,那么杠杆水平是1:1。
杠杆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如果上过中学,则应该都不陌生。这是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的研究成果。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经常被中学生在作文中引用。正如阿基米德所说,利用杠杆的放大原理,我们可以用微小的力撬动一个大的重量。在金融中也是如此,因为信用的存在,我们可以在经济活动中利用杠杆做很多原本自有资金做不到的事情,买很多自有资金买不起的商品。个人可以利用信用来买房子、买汽车,企业可以利用信用来建厂房、买机器。可见信用扩大了支出,而买家的支出就是卖家的收入,买家因为信用扩大的支出为卖家增加了收入,而这个市场的卖家同时也是另外一个市场的买家,其增加的收入又为另外一个市场增加了支出,同时扩大的收入也为其增加了更多的信用,于是另外的卖家也增加了收入。经济就此被信用的杠杆撬动,提高了发展速度。
但是,借钱是要还的!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那“欠债还钱”绝对算一个。在我们扩张信用的同时提高我们的支出,扩张的支出推动了整个经济体的膨胀,但是到了还钱的时候,我们要拿出收入的一部分来还钱,这就必然减少了支出。同样的道理,当支出减少的时候,卖家的收入随之减少,这个过程不断在各个市场中传导,造成整体经济的减速。这个过程就是去杠杆。加杠杆会带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去杠杆会带来经济减速、通货紧缩。这就是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信用经济不可避免的副产品。这个问题能够解决吗?答案是不能,因为借钱就要还,就是如此的简单。但是我们总要想办法调控。调控的目的是使得经济发展尽可能平稳,在加杠杆的时候不要造成过大的泡沫,在去杠杆的时候不会对经济造成过大的破坏。这一直是各国中央银行面临的任务。
2.3.3 第九个常识:泡沫的唯一宿命就是破灭
小时候我吹过肥皂泡,有的肥皂泡吹得很大,有的就比较小,但无论是大的肥皂泡还是小的肥皂泡,其最终的结局都是破灭。这个游戏很多人都玩过,你吹过不破的肥皂泡吗?所谓的自然规律就是人只能顺从而不能改变的趋势,比如四季变换、生老病死。金融中的信贷周期也是一样的道理。
前面说过,信用的扩张和紧缩使得经济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为了使这种周期性变得更平稳,中央银行会实施宏观调控,控制市场中的货币和信用规模的大小。当央行觉得经济过热时,会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借钱的成本,减少金融市场上的可贷资金,市场上借钱的人减少,资金减少,于是经济开始降温。当央行觉得经济低迷、通货紧缩的时候,会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存款保证金,使市场上的资金增加,借钱便宜,于是信贷增加,经济开始加速。这就是一般的信贷周期。
如果经济发展一直按照这个周期运行也不错,但是有两点决定了这个周期不会一帆风顺,那就是资本总是逐利的,而人性总是贪婪的。在经济繁荣的时候,收入增加,从而支出也增加,买盘踊跃,推升了资产的价格,价格的上涨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在这些逐利的资金中信用的比率越来越高,杠杆越来越大,债务负担日趋沉重。这就反映了资本逐利的性质。但是随着资本的增多,没有什么项目和资产的利润能永远保持在高位,一个项目能够为100万元的资金提供每年50%的收益率,可以为1000万元的资金提供每年40%的收益率,而当参与的资本达到100亿元时,可能收益率就只有5%了。这个世界上有什么项目能够为无穷量的资金永远提供高收益率呢?所以收益率的下降是必然的。而杠杆的增加,使得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当收益的增长小于债务的增长时,游戏就玩不下去了。泡沫膨胀到了尽头,只能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