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人的假象:光影中的心理学秘密
- 魏知超
- 1688字
- 2020-08-28 03:20:08
恐怖谷假设
比起文化上的排斥死亡,更有效的其实是人本来就有把死亡信息识别出来然后排斥它们的心理机制。
来看这样一个现象。在很多恐怖片里,编导都喜欢拿洋娃娃做道具,黑暗中浮现出的一具脸庞酷似真人的洋娃娃总是能让恐怖的气氛暴涨。最典型的就是经典恐怖片《鬼娃回魂》(Child's Play)系列,片中的恶灵附身在洋娃娃身上,直接让洋娃娃成了大反角。恐怖片的编导们都了解,造型明明很可爱的洋娃娃似乎天然地能引发观众的恐惧。可这是为什么呢?
1970年,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提出一个叫“恐怖谷(the uncanny valley)假设”的理论,可以很好地描述这个现象。这个理论认为,对于那些模仿人类的机器人,“由于它们与人类在外表、动作上都相当相似,所以人类亦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情感”,但是,一旦“与人类相像超过95%的时候,哪怕她与人类有一点点的差别,都会显得非常显眼刺目,让整个机器人显得非常僵硬恐怖,让人有面对行尸走肉的感觉。可是,当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度继续上升,相当于普通人之间的相似度的时候,人类对他们的情感反应亦会变回正面,产生人类与人类之间的移情作用。”
恐怖谷假设
按照恐怖谷假设的推论,洋娃娃做得不那么像真人时,你会觉得它很可爱,但一旦它逼真到了某个程度,就会跌入恐怖谷,这时即使它的造型仍然可爱,你也会觉得阴森恐怖,除非它更加逼真到与真人无异。这个现象在CGI(计算机绘图)制作的动画电影中被反复验证。当年第一部全CGI制作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Toy story)里,主角们是一些虽然拟人,但是与真人还是有明显差别的玩具人,于是观众完全可以无障碍地接受这些角色。后来,当创作者们朝着“把CGI角色完美地模拟成真人”这一目标冲击时,却十有八九都掉进了恐怖谷里。首先坠崖的是2001年的《最终幻想之灭绝光年》(Final Fantasy:The Spirits Within),主创们呕心沥血试图把CGI角色模拟真人的水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结果却造出满银幕表情呆滞的木头人,最后口碑和票房双双惨败。此后屡次沦为“恐怖谷活祭”的则是罗伯特·泽米基斯。自从开始捣鼓动作捕捉技术开始,这位曾经拍出过《回到未来》、《阿甘正传》的名导就一下子扎进了恐怖谷的深渊里,搞出了《极地特快》、《贝奥武夫》这样角色一个个形若僵尸的作品。
为了避开恐怖谷,很多时候CGI作品在塑造人物时,即使技术上完全可以将角色制作得逼近真人,也会人为地把逼真度降低。要么像皮克斯的大部分作品那样把人物卡通化(例如《飞屋环游记》里的人物的脑袋几乎和身子一样大),要么像一些日本CGI动画那样只将动作高度逼真化,却把人脸卡通化。比如在《最终幻想之圣子降临》里,主创就在人物体态、背景材质上尽可能求真,而对人物脸部的处理则反其道而行,不但材质上像塑胶,呈现出的表情基本也是那些贴着动漫标签的夸张表情。
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那么厌恶恐怖谷里那些十分像人又不是人的东西?有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处于恐怖谷的物体已经足够地拟人,所以会被我们无意识地视为人类的一员。但矛盾的是,恐怖谷中的物体却又没有真正健康的活人身上那种生气。一个神态畸形的CGI人物,看起来不像是健康的人类,而更像是一个被死亡气息缠绕的病患;一具缺乏真人的表情变化却酷似人类的洋娃娃,看上去不像是活人而更像是一具尸体。说白了,恐怖谷中这些像人又不是人的东西要么像将死之人,要么像尸体,充斥着死亡的气息。所以人们排斥恐怖谷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惧怕死亡。恐怖谷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人有排斥死亡的本能。
所以,如果你想让别人喜欢上一件东西,最好不要让它显露出哪怕一点儿死亡的气息,因为人们会天然地排斥它。CGI别一味求真,洋娃娃也还是造得卡通一点比较好,《植物人大战僵尸》里的僵尸之所以没有吓到小朋友,就是因为它们被塑造得足够卡通。
补充几句。最终成功跨越恐怖谷的,是另一位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卡梅隆在他的《阿凡达》里第一次大面积运用了比较成熟的表情捕捉技术。表情捕捉技术是用摄像头拍摄真人演员的表情,然后用软件把真人的表情“搬”到CGI人物的脸上。这让CGI人物第一次有了极其自然可信的神态表情,让观众完全忘记眼前展现喜怒哀乐诸般神态的竟然是电脑绘制出来的人物。当年我第一次看《阿凡达》时产生的错觉就是:这根本就是化了妆的真人在表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