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神秘地下王国的未解之谜

(一)谜团一:幽幽地宫深几许?

2005年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260米,南北实际长160米,总面积41600平方米。秦陵地宫是秦汉时期规模最大的地宫,其规模相当于五个国际足球场。通过考古钻探进一步证实,幽深而宏大的地宫为竖穴式。

司马迁说“穿三泉”,《汉旧仪》则言“已深已极”。说明深度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至深至极的地宫究竟有多深呢?

神秘的地宫曾引起了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的兴趣。他利用现代高科技与陈明等三位科学家研究撰文,推测秦陵地宫深度为500至1500米。现在看来这一推测近乎天方夜谭。假定地宫挖至1000米,它超过了陵墓位置与北侧渭河之间的落差。那样不仅地宫之水难以排出,甚至会造成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宫的危险。尽管这一推断悬殊太大,但却首开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奥秘的先河。

国内文物考古、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也做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根据最新钻探资料,秦陵地宫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深。实际深度应与芷阳一号秦公陵园墓室深度接近。这样推算下来,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这个数据应当说不会有大的失误,这是依据目前勘探结果推算的。但是否如此尚有赖于考古勘探进一步验证。

(二)谜团二:地宫设有几道门?

2002年9月17日,世人通过电视直播目睹了考古学家探测金字塔内部空间的过程。当考古学家从第一道石门洞口将机器人放进去之后,想不到机器人又碰上了一道石门。举世瞩目的金字塔考古工程只好搁浅。金字塔地宫可能不只两道门。那么,秦陵地宫当年建造了几道墓门呢?

秦陵地宫门道数量问题,其实《史记》中早有答案。只是未引起学者们的重视罢了。《史记》清楚地记载:“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无复出者。”

棺椁及随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门以内。工匠正在中门以内忙活,突然间“闭中羡门,下外羡门。”工匠“无复出者”,也成了陪葬品。这里涉及既有中羡门,又有外羡门,其中内羡门不言自明。地宫三道门似乎无可辩驳。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中羡门用了个“闭”字,外羡门则有了个“下”字,说明中羡门是可以开合的活动门,外羡门则是由上向下放置的。中羡门可能是横向镶嵌在两壁的夹槽中,是一道无法开启的大石门。内羡门可能与中羡门相似。三道羡门很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三)谜团三:“上具天文”做何解释?

秦陵地宫“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记载出自《史记》,其含义是什么?

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推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应当是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可能仍保存在今日临潼始皇陵中。”2004年以来,西安交大汉墓发现了类似于“天文”“地理”的壁画。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则是代表山川的壁画。由此推断,秦陵地宫上部可能绘有更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下部则是以水银代表的山川地理。在这座有着象征天、地的地下“王国”里,秦始皇的灵魂照样可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统治着这里的一切。

洛阳元父墓星象图:墓室顶部绘有星象图。星象图描绘了银河和恒星等天体系统,银河贯穿南北,恒星表示有三百多颗,并均用朱色绘出,还以不同的符号区分恒星大小,星座和亮星之间用线相连接,星图对天体表示很形象逼真,对常见星及星座从图上很容易识别,如北斗、紫微、紫微左垣、紫微右垣、太微左垣、太微右垣、轩辕、北河、南河等,这幅星象图是我国已发现最早的星图之一。

(四)谜团四:地宫埋“水银”之谜

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见于《史记》,《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没有水银始终是一个谜。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验证秦陵地宫埋水银这一千古悬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地质学专家常勇、李同先生先后两次来始皇陵采样,经过反复测试,发现始皇陵封土土壤样品中果然出现“汞异常”。相反,其他地方的土壤样品几乎没有汞含量。科学家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史记》中关于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记载是可靠的,现代科技终于解开了地宫埋“水银”的千古谜案。

至于地宫为何要埋入大量水银?北魏学者郦道元的解释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原来是以水银象征山川地理,与“上具天文”相对应。

(五)谜团五:地宫珍宝知多少?

“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一语出自司马迁笔下。早于司马迁的大学者刘向也曾发出过这样的深切感叹:“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那么,这座神奇的地宫珍藏了哪些迷人的珍宝呢?

《史记》明文记载的有“金雁”“珠玉”“翡翠”等。其他还有什么稀世之宝谁也不清楚。不过20世纪8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地宫西侧发掘出土了一组大型彩绘铜车马。车马造型之准确,装饰之精美举世罕见。之前,考古工作者还发掘出土了一组木车马,除车马、御官俑为木质外,其余车马饰件均为金、银、铜铸造而成。地宫外侧居然珍藏了如此之精美的随葬品,那么,地宫内随葬品之丰富、藏品之精致是可想而知的。

(六)谜团六:秦始皇使用铜棺还是木椁?

秦始皇使用什么样的棺椁?《史记》《汉书》均未明确记载。司马迁只留下一句“下铜而致椁”的含糊记录。于是有学者据此得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铜棺。但从文献记载而言,秦始皇未必使用的是铜棺。《史记》《汉书》明文记载:“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被以珠玉,饰以翡翠”,“棺椁之丽,不可胜原。”这里“漆涂其外”“饰以翡翠”的棺椁恐怕只能是木质的了。如果是铜棺或石棺肯定用不着土漆涂其外,而只有木棺才可能使用土漆。

从先秦及西汉的棺椁制度考察,使用“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是当时天子的特权。自命功劳大过三皇五帝的秦始皇不可能放弃“黄肠题凑”的木椁而改用其他棺椁。

(七)谜团七:地宫有没有空间?

考古勘探表明,秦陵地宫为竖穴式。墓内可能有“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如果是竖穴木椁墓,墓道及木椁上部都以夯土密封。这样一来,墓室内外严严实实,不会再有空间。然而,陵墓主持者之一李斯则说:“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

“黄肠题凑”样本

李斯这段话如果记载无误,那么,地宫明显有个外壳。按理这段话不会有假。因为李斯曾以左丞相身份亲自主持过陵墓工程,对地宫的构造了如指掌。加之这段话是当面向圣上汇报的,应该说不会有掺假的嫌疑。如果按李斯所言可以推断秦陵当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地宫。不然,怎么会“叩之空空”?又怎么会“烧之不燃”?按文献记载推理地宫是空的,且有较大的空间,但由于考古勘探尚未深入到地宫的主要部位,所以地宫内部究竟是虚是实目前还是个谜。

(八)谜团八:自动发射器?

秦始皇在防止盗墓方面也煞费心机。《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指的是这里安装着一套自动发射的暗弩。如果记载属实的话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自动防盗器。

秦代曾生产过连发三箭的弓弩。但是安放在地宫的暗弩当是一套自动发射的弓弩。当外界物体碰到弓便会自动发射。2200多年前的秦代何以生产如此高超的自动发射器也是一大谜。

(九)谜团九:秦始皇遗体完好吗?

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发现震惊中外。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由此,有人推测秦始皇的遗体也会完好地保存下来。虽然客观上具备保护遗体的条件,但秦始皇遗体能否完好地保存下来呢?

如果单从遗体保护技术而言,相距秦代不足百年的西汉女尸能很好地保护下来,秦代也应具备保护遗体的防腐技术。问题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糕的是正值酷暑时节,“尸体”未运多远,便发出了熏人的腥味,为了防止腥味扩散,走漏“风声”,赵高、胡亥立即派人从河中捞了一筐筐鲍鱼,将鲍鱼与“尸体”放在一起以乱其臭。这样,经过50余天的长途颠簸,九月,尸体终于运回咸阳发丧。秦始皇由死到下葬间隔近两个月。根据当代遗体保护经验,一般遗体保护须在死者死后即刻着手处理。如若稍有延误,尸体本身已开始变化,恐怕再先进的技术也无能为力。秦始皇遗体途中就开始腐败,尸体运回咸阳等不到处理恐怕早已面目全非了。据此推测秦始皇遗体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

(十)谜团十:秦陵当年有没有大型石刻?

很多旅游者在游览秦始皇陵时问道:乾陵、昭陵都有大型石刻,秦始皇陵有没有?为什么看不到?对于这个问题回答是肯定的,秦始皇陵园也有大型石刻。

首先,从文献记载看,古代帝王陵上的大型石刻出现较早。明朝罗颀《物原·葬原》中称:“周宣王始置石鼓、石人、虎、羊、猊、马。”唐朝人刘禹锡曾经看到春秋时期楚王墓上的石刻,他在《汉寿城春望》一诗中写道: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从诗中看,这时的楚王坟上已有了华表、石麟和石碑了。唐朝一位学者封滨所著的《封氏闻见记》中也写道:“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之属;人臣墓前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属,皆所以表饰坟垄,如生前之象仪卫耳。”这些都说明古代帝王陵前的大型石刻起源甚早,虽未必始于周宣王,但在秦时已出现,恐怕是可信的。

较早提出秦始皇陵前有石刻的是比唐代早几百年的晋代人葛洪。他在《西京杂记》一书中说道:“五柞宫有五柞树,皆连三抱,上枝荫覆数十亩。其宫西有青梧观,观有三梧桐树。树下有石麒麟二枚,刊其胁为文字,是秦始皇骊山墓上物也。头高一丈三尺。东边者前左脚折,折处有赤如血。父老谓其有神,皆含血属筋焉。”五柞宫是汉武帝时建造的,在今周至县境内。类似的文字在《三辅黄图》一书中也曾出现,说明秦始皇陵初建成时确实是有大型石刻。

其次,秦始皇时期已经具备了制作大型石刻的条件。历年来秦陵周围出土的铜车马、兵马俑等大型雕塑作品,已经反映出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巧和制作水平。秦陵打石场遗址发现的大量半成品石料、铁制工具,以及传说中的“寿石”,都说明当时也具备大型石刻的采石、加工条件。“寿石”取材于渭北渚山,高一丈八尺,周长十八步,运到距骊山不远处,运不动了,放置在那里,到元朝时被运去修了灞桥。加之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早期雕塑屡见不鲜。这些都为秦代的大型石雕奠定了技术和工艺基础。“汉承秦制”,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上的卧牛、马踏匈奴等著名石刻,线条流畅,浑朴逼真,也能反衬说明秦时墓上已经出现石刻。秦始皇好大喜功,五次巡游,逢山刻石立碑,颂扬功业,咸阳宫前十二金人,身高6丈,重24万斤,他自然会给自己陵前立石刻的。

既然秦始皇陵园原来有大型石刻,为什么很早就没有人看见了?晋代葛洪所看到的石麒麟也不在秦始皇陵上,而在汉代的五柞宫遗址上。这说明大凡古代遗址,在地面上的往往难于保存,很快便被自然或人为的力量所破坏,仅从各代陵墓的石刻来看,大多破损不全,何况秦始皇陵在所有帝王陵中所受摧残最为严重。宏伟富丽的陵园建成仅数年,便被项羽一把火沦为灰烬,后代又屡遭劫难,地面建筑受到毁灭性的破坏,石刻被毁,应在情理之中,这也是我们今天见不到大型石刻的主要原因。

(十一)谜团十一:文官俑身份之谜

秦始皇陵六号陪葬坑因为发现了十余个文官俑而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但是该坑到底反映了什么内容,其属性是什么,还存在较大争议。

每个陪葬坑可能代表一个中央机构,有学者依据陪葬坑内发现的大量马骨而判断其为马厩坑。省考古所段清波研究员对此提出异议。他认为秦陵的陪葬坑均是某种机构的象征,每一个陪葬坑可能对应着一个中央机构,秦始皇其实是想把中央集权的政治机构也带入地下,以实现权力的延续。他认为应该从这个高度上看待秦陵陪葬坑的性质。

铜钺:长度在17.5厘米,刃部宽12.5厘米,厚约1厘米多,重2150克,中间留有夹木柄的痕迹。钺除过用于实战之外,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统治阶级的仪仗而出现的。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时,钺都是作为仪仗出现的。有人考证“王”字是斧钺的象形,王字与钺相关联,更能说明钺是作为神圣王权的象征。钺又是神圣军权的象征,文献中多有记载将军领兵作战之前,必须由天子在太庙举行隆重的授钺仪式,等于国君将军权交给将军,这时军中一切“不由君命,皆由将出”(《将苑》)。从此,将军就有了指挥权和生杀大权。

秦袖手俑:秦代陶器,通高184厘米,肩宽44厘米,出土于秦始皇帝陵K0006陪葬坑。2000年,在秦陵封土西南50米处的陪葬坑中,发掘出土了不同于秦兵马俑的8件文官俑,它们头戴长冠,身穿长襦,右侧腰带上悬挂着帖塑的削和砥石,袖手而立一派文官风度。这些陶俑所象征的身份和遗址坑的性质还有待研究,但对认识秦陵遗址内涵和秦代政治文化等都有很大意义。

六号坑是否秦始皇近身侍臣的陪葬坑?考古工作者在坑内发现了四件“铜钺”。“钺”在古代往往象征君权神授、军事征伐。在执行刑罚时,有“钺”则可先斩后奏。段清波认为,六号陪葬坑应为秦代的三公九卿中的廷尉,是掌刑辟、主刑罚的要害机构。但这一论断依然存在争议。秦俑馆副馆长张仲立经分析后认为,这座陪葬坑应是关于秦始皇近身侍臣的一组陪葬,很有可能是侍奉于皇帝左右的侍御史、谒者或侍中一类的近官。秦俑馆宣教部副主任何宏则认为,这座陪葬坑应属当时秦王朝中央政权三公九卿中太仆所辖之范围,应是该机构在地下世界的模拟和缩影。

以上谜团只是秦陵地宫众多谜团之冰山一角。随着我国考古研究工作的深入和高科技探测技术的实际运用,秦陵地宫终有一天将再次震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