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领导应帮助老板排忧解难

2009年末,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给自己做总结时说:“我对自己第一年的工作表现不是很满意,但是我至少证明了一点,当我在面对极为艰难的决定,甚至是那些至关重要的决定时,我是敢于拍板的。”

无疑,在公司中,一个优秀的、责任感强的中层领导应当在上级和公司最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上级分忧解难,帮上级解决问题。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中层领导往往缺乏力挽狂澜的决策力。在他们看来,决策往往是高层领导制定的,不属于自己的职权范畴。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决策能力恰恰是一个中层领导者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其价值的体现。比如,某些问题迫在眉睫,必须马上解决,这时候,身为中层领导,就要在了解自身能力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帮上级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或困境。

不要认为不属于自己的职权范围,就不敢去做,犹豫徘徊。古代著名的谋士毛遂在这方面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战国时期,一次秦国攻打赵国,把赵国的都城邯郸围困起来。在这危急关头,赵王决定派自己的弟弟平原君赵胜代替自己到楚国去,请求楚国出兵抗秦,并和楚国签订联合抗秦的盟约。

到了楚国,平原君献上礼物,和楚王商谈出兵抗秦的事。可是谈了一天,楚王还是犹豫不决,没有答应。这时,站在台下的毛遂手按剑柄,快步登上会谈的大殿。毛遂对平原君说:“两国联合抗秦的事,道理是十分清楚的。为什么从日出谈到日落,还没有个结果呢?”

楚王听了毛遂的话很不高兴,就喝令他退下去。毛遂不但不害怕,反而勇敢地走近楚王,大声说:“你们楚国是个大国,理应称霸天下,可是在秦军面前,你们竟胆小如鼠。想从前,秦军的兵马曾攻占你们的都城,并且烧掉了你们的祖坟。这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人都感到羞耻,难道大王您忘了吗?再说,楚国和赵国联合抗秦,也不只是为了赵国。我们赵国灭亡了,楚国还能长久吗?”

毛遂这一番话义正词严,使楚王点头称是,于是签订了联合抗秦的盟约,并出兵解救了赵国。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把毛遂尊为上宾,并且重用了他。

 

可见,作为一名中层领导,既是一位执行者,又是一位决策者,敢于在关键时刻拍板,敢于决断,遇事不犹豫,才能够把事情做对。如果领导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整天愁眉苦脸,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下属就会被其负面情绪影响,甚至导致公司到处散布着负能量,不仅不利于困难的解决,还会将不利因素扩大化。那么,中层领导者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呢?

1.紧急时刻,展现坚毅形象

中层领导敢于在遇到问题时站出来,展现自己具有担当的一面,能够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2.实事求是,获取第一手资料

对于中层领导而言,要想弄清问题的本质,必须要深入基层,和基层员工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问题的本质,为正确决策提供先决条件。一个好的决策是切实可行的,而不是空洞无物。管理者在制定决策的时候要考虑到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决策时就杜绝问题,这样才能制定出好的决策。

3.冷静分析,专业判断

在很多情况下,决策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或者把问题引向了错误的轨道。事实上,每一个科学的决策都不是头脑一热就能搞定的,而是经过多方的信息反馈,加上专业的判断,配上专业的数据分析才能制定出来的。

4.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一个决策的优劣,必须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验证。因此,在方案制订出来之后,需要提交团队进行集体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中层领导要注意收集团队成员对于方案的意见及建议,在讨论过程中要学会做出某种程度的妥协,要能够判断出哪些建议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作为中层领导者,对于原始方案中出现的漏洞甚至错误,要有勇气承担,及时道歉,并调整方案。要知道,方案错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层领导没有意识到错误的存在而盲目坚持下去。

 

总之,企业的发展不可能风平浪静,老板的才能也不可能没有欠缺,一个勇于负责的中层应当在老板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施以援手,帮助公司脱离困境,这样你必将赢得其他同事的尊敬,得到老板的信任和器重。而那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逃避责任的中层领导,是永远都不会进入老板视野的,也永远成不了公司的骨干,成不了公司发展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