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国初期物品的收藏与展示

民初,公共展览活动日渐频繁,被展示的物亦随之丰富。懂得运用公共展览形式的个人和团体越来越多,如学校通过展览会展示教育成果,个人通过个人展展示自己的作品或者收藏,现代学术机构通过展览会宣传自己的学术观点,民间团体通过展览会交流切磋,其中不少展览还定期举行。这些大大小小的展览、展示中,以第三章将要介绍的1929年成立的广州市市立博物院为例,被展示的物品除清代已被收藏的金石器物外,还有民国建立后才被收藏的物。这些物既包括朴学影响下的金石、碑碣和砖瓦,又包括民间的日常用品、考古发掘的器物和近现代美术作品等新兴“玩意儿”,而且它们在博物院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该现象说明了民国建立短短20年间,民俗学、考古学、西方美术学等外来学术进入中国,对中国学术产生深远的影响,物品的收藏种类和内容也随之发生新的变化。面对新旧学术的交汇,物之所以被收藏和展示的原因是什么?物的收藏内容和标准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过程又是怎样的?本章拟分别从金石、美术、民俗和考古四个方面的展示活动来分析相应学术在广州市市立博物院成立前的概貌,以便于接下来的第三章进一步揭示广州市市立博物院相关展品在芸芸藏品中被挑选出来的理由及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