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地生产效率研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
- 曹志宏
- 6731字
- 2020-08-29 01:42:52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农业资源具有绝对量大、相对量小的特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土资源部的统计资料,2006年末,我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与2001年为19.14亿亩相比,下降了4.55%,且2001~2006年我国的耕地面积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同期的人口数量却在不断增加,造成我国耕地资源更为紧张,因此如何保障我国居民食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可被开发为耕地的后备资源已经十分有限,在耕地总面积基本固定以及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如何满足区域非农经济的发展,以及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对土地的需求,是当前土地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如何对有限的农业资源进行内涵挖潜,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协调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者间的关系,实现农业土地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定提高区域粮食生产水平,区域发展一方面要减少非农建设对农业生产的侵害,为农业生产保留足够的资源和环境;另一方面要提高区域现有农业资源的生产能力和利用效率,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入,同时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稳定区域农业生产能力和对农地生产效率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优化区域非农建设空间发展结构,提高非农用地利用效率,减缓区域农地非农化速度;二是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加强农林牧渔业的协调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以提高农业生产产品的利用效率;三是从农业生产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研究农业生产效率。以上三个方面既可以解释为从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和投入产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也可以解释为从宏观农地与非农业、中观农林牧渔业和微观农业生产投入产出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科学综合研究,丰富资源科学理论,而且有利于提升区域土地配置效率,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向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加速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步伐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现代化农业的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缺少对农业资源合理高效地利用,建设现代化农业也不可能实现。因此,我们应该依据党的十八大对农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产业从结构开始进行优化布局,有利于保障食物安全,因此研究区域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对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提高农地生产效率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1.1 食物安全对耕地的压力
我国粮食的刚性需求不仅仅是工业粮食需求旺盛,还表现在我国居民食物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对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历史表明,虽然各国饮食传统有所不同、工业化进程有早有晚,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及人们收入增加,各国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普遍会出现以下规律:对以肉奶蛋为代表的动物性食品需求增加,对以谷物为代表的热能食品需求降低。随着生产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发生改变,这必然引起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消费在逐年增加,对谷物、蔬菜类食品的消费在不断下降,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在不断地优化升级。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也必然对我国的粮食供应产生巨大的压力。今后二三十年,中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将要达到高峰期,预计到2030年达到16亿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食物的需求不断增长,进而对我国食物安全产生巨大的压力(卢良恕,2004)。人口数量的多少以及人口增长率的高低是未来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实现我国“食物安全”的目标而言,采取何种措施使人口数量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陆杰华、王烨,2006)。我国已经由粮食出口国转为粮食进口国,粮食缺口越来越大,综合中外机构和学者的分析,大部分认为2030年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可能在90%左右,粮食缺口在3000万吨至8000万吨(马强、田风,2006)。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就全球而言,目前粮食总产量19亿~20亿吨,仍有8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世界粮食贸易量年均只有2亿吨左右,因此中国的粮食供给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张晶等,2007)。从1996年到2003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将近1亿亩,相当于我国耕地总面积的5%,且减少的大多是良田(裴玥,2005)。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2004年的1.41亩进一步减少到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张晓松,2006),而且我国可发展为耕地的后备资源十分有限,在农业生产技术一定的条件下,我国耕地资源的有限性限制了农业大幅度增产的可能性。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还会不断增加,伴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变为城市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也逐渐趋同,届时对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的消费会大量增加,间接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我国居民的吃饭问题必须依靠现有农地资源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率来解决。
1.1.2 经济建设对土地的刚性需求
建设用地为人类一切生产、生活资料和一切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操作场地和空间,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的加快,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这是由经济增长和社会需求增加及其变化规律所决定的(边学芳等,2005)。经过研究,近20年来,我国的非农建设占用优良耕地的面积每年都超过13.33万公顷,随后补充的耕地质量低下,导致我国耕地质量逐步下降,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建设用地的增加,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就是农地非农化(徐明岗等,2016)。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地非农化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必要的土地要素投入支撑。土地资源的投入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土地要素的投入不仅对本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其溢出效应还能给周围的城市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王建康、谷国锋,2015)。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居民的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在我国的经济系统达到完全稳定的状态之前,农地非农化规模的不断增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不断递增的(张基凯等,2010)。目前我国正处于倒“U”形洛伦兹曲线的左端,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数量还将进一步减少,即我国土地利用正处在加速非农化(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的时期,这种局面,将会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张琦等,2007)。2002年我国建设用地面积为3072.38万公顷,至2006年增长到3236.50万公顷,增长率为5.34%,是同期人口增长率的2.29倍,建设用地的高速扩张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发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地资源的过度非农化,我国自从1957年以后,耕地面积开始以每年53.3万公顷的速度减少,以我国如今的经济发展速度,及至2030年,我国非农建设用地将达到363.33万公顷,同时期会有超过7800万名农民失去土地或者部分失去土地(袁美训等,2009)。在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今天,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资源的合理利用,要求我们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使土地在非农化过程中能够得到最优的配置。因此如何通过合理引导区域用地分工的布局对于缓解用地区域非农经济发展与农地保护的矛盾、降低粮食生产总的机会成本和协调主产区与主销区等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
1.1.3 土地空间配置的低效率性
通过考察我国区域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区域内地区间的联系不紧密,各地各自为政,发展的目标大体相似,产业结构雷同,因此导致整个区域内资源浪费(向杰,2004)。区域土地资源的配置应根据各地市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土地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有效性,避免过分追求局部利益而忽略整体利益,同时还要兼顾区域整体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现在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各地耕地非农化速度加快,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发展战略和现行土地配置制度的弊端等原因,我国各地普遍存在“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问题(薛志伟,2005),核心地区对周围经济的拉动和空间集聚的带动作用不够,造成农地非农化空间布局的松散性和配置的低效性。我国部分地方的各级政府为了局部利益以及区域内集体的利益,盲目地追求地区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为建设用地的批建大开绿灯,导致部分地区的工业用地占据城市用地总面积的大部分。经过研究发现,世界上各个国家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认为工业用地的标准为小城市不应超过10%,较大城市不应超过15%。而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工业用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高达30%,有些省份超过40%(曾妍,2017)。我国各个地区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异,据研究,中部地区的省份,没有一个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位于生产的前沿面,并且城市建设的用地存在大量的冗余,冗余量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占据的比例居高不下,而且自身建设用地占使用总量的比例也比较大(钟成林、胡雪萍,2015)。
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下,虽然耕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但是全国土地粗放利用状况普遍存在,城镇人均用地达133平方米,超过国家规定的100平方米的标准,全国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182平方米,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50平方米的标准,同时农村的闲散地也大量存在(马志强,2003)。近年来由于开发区的大量发展,国土资源部专项调查表明,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7.2万公顷,空闲土地5.62万公顷,批而未用土地13.56万公顷,三类土地总量为26.38万公顷,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祁林德,2008)。城镇在土地规划过程中,缺乏整体的布局和规划,造成大量土地闲置浪费,既不利于经济建设的发展,也对粮食安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1.4 区域经济凝聚力低下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非农经济发展自成体系,各地经济发展缺乏协调与整合,没有形成专业化产业分工,缺乏长远利益眼光,重复性建设现象更为严重。部分地区利用税收减免、降低税率,利用“零地价”甚至“负地价”等优惠措施吸引外资,只注重追求地方政府官员个人及集体利益最大化和辖区居民利益最大化,无序进行招商引资大战,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长期盲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必然会加剧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延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造成资金和资源配置上的巨大浪费,损害区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区域经济日益成为经济竞争的实体。长三角地区经济由竞争走向竞合,是因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推进,各地寻求竞争基础上的合作愿望和要求不断增强。统筹区域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也是整合区域资源,实现区域功能互补,缓解深层次矛盾,谋求更快、更好、更协调发展的重大契机(谢晓波,2006)。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趋势日益彰显,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已越来越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长三角地区是区域经济由竞争走向协作的典范。长三角地区在不断推进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寻求竞争基础上的合作愿望和要求不断增强,珠三角各地政府纷纷打破条块分割的协调机构,在经济技术合作中谋取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1994年10月,广东省制定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强调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协调,并且以省政府正式文件形式下发,以珠三角地区要作为首先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大经济区作为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再如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和大港区,将3个区合并成天津滨海开发区,改变过去“大”区套“小”区和“区”中有“区”的局面。过去的行政区职能分工交叉,缺乏统一协调,各区域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复建设和产业雷同的现象,而且各功能区、行政区为了自身利益在招商引资等方面存在无序竞争现象,使整体优势难以发挥。被誉为“中国经济未来第三增长极”的天津滨海新区行政体制改革的序幕正式开启后,合并后的新行政区域对区域经济统一管理、统一调配,有利于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总体布局,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竞争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地区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除具有首位度较高的北京市和天津市具有较强的带动辐射能力外,其他城市自我集聚能力尚未完善,经济总量小,缺乏区域一体化规划,存在严重的重复性建设,对核心地区周围地域的辐射功能较弱。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各地经济发展要形成主导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改变各地经济规模小、重复性建设、缺乏协调、分散无序的发展状况和市场经济竞争能力差的局面。为了改变这种分散的空间格局,一方面要共同构建区域统一市场体系,消除行政界线壁垒,充分发挥集聚优势,避免彼此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强区域产业和用地的分工;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应合理的补偿制度,创造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和用地的分工。
1.1.5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含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包括交通运输、通信、文教和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很低,工业化道路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重工抑农”的城乡经济关系造成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业中大量沉淀,直接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是我国农业增长方式长期处于粗放型的根本原因(白雪瑞,2007)。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总量的增加,即通过土地、劳动和资本等投入要素的增加实现农业增长,不注重品种的质量,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高投入、低效益,自然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过量使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增加种植业生产成本,也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生态恶化的后果。目前,中国单位面积的施肥量已达到世界平均量的1.6倍,氮素化肥的损失率达到45%,相当于年损失200多亿元。目前我国年平均用水总量为56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接近4000亿立方米,大约占总用水量的70%,在发达国家用水的比例基本位于50%以下(陈兆波,2007)。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需要粮食6400亿千克,按当下我国平均作物水分利用效率0.8kg/m3计算,届时我国农业的缺水量将达到900亿立方米(梅旭荣、罗远培,2000)。黄淮海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淡水资源也是严重缺乏的区域之一,因此提高该地区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开发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缓解水资源的紧张问题以及维护区域的生态平衡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资源也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造成有的地区农业劳动力剩余,有的地区却劳动力短缺。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以自身的发展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在这个过程中,该地区的农业劳动力的优势被进一步地加大。经济的发展吸引优秀的农业人力资源,而优秀的劳动力又促进农业的迅速发展,进而形成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业技术相较于东北地区处于落后地位,人口迁徙到该地区的概率比较小,甚至农业劳动力产生外流的可能,科学技术以及优秀人才的缺失,加剧了其农业发展的滞后性。农作物吸收的养分及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左右存于秸秆中,秸秆和籽粒一样都是重要的农产品,是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利用再生资源,目前秸秆制作成家畜饲料是国内外对其资源化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的纤维素资源非常丰富,每年有10亿吨含纤维素的物质产生(包括秸秆、林业采伐剩余物等),其中农作物秸秆的产量达7.0×108吨(房兴堂等,2007),但是仅27.5%被用作畜牧饲料,废弃或烧掉的未被充分利用的比例为54.8%(张培栋等,2007)。农业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实现我国食物安全目标的严峻形势,要求我国对农业资源进行高效利用,使资源的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地的生产效率。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同时也是我国非农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地区,区域农地非农化速度加快,地域经济缺乏统筹协调、农业生产投入过高、种植业发达而畜牧业资源短缺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本书从产业的综合视角,基于区域非农建设与农业生产产业空间布局、农牧产业结构优化和投入产出关系三个部分综合分析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