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内容安排

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主要创新点与未来研究展望等。

第二章为文献回顾与评述。本章是对已有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评述,主要从企业家精神认识、企业家精神的测量指标、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重点回顾。在总结前人文献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本书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提出本书的一个重要假说:农业生产条件的禀赋差异对于企业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选择作用。具有较好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区,不易形成企业家群体,从而不利于启动本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更易于形成企业家群体,从而有利于启动本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本章将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农业资源禀赋数据和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等数据的考察,以计量经济学的手段检验上述假说,通过经验研究的方法验证本书所提出的观点。

技术方法为在对有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型的假说,以数据面板的计量方法及检验工具来验证这一假说,并通过各地区的统计数据证明,传统农区工业化过程中,自然资源更缺乏、经济更落后的地区,其工业化起步要快于禀赋更优的传统农区。传统农区的工业化的起步依赖企业家的形成,而企业家的成长成为传统农区落后地区工业化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第四章将对第三章的假说给出一个理论上的解释。本章设计了一个模型,从而在理论上解释为什么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更易于出现企业家群体。模型的假说:①企业家的先天因素在于其风险偏好态度与一般居民存在差异;②一个地区行为人职业选择的差异决定了这一地区工业化是否可以顺利展开;③职业选择的最优决策不仅受风险偏好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约束条件的作用,其中农业生产条件是一个重要的机会成本约束条件。模型的结论:推动传统农区工业化的微观行为主体——企业家所面临的外部资源禀赋环境作为约束变量,通过引入这一约束变量,分析具有企业家能力的微观行为主体在面临不同外部环境约束时的选择机制,从而构建起传统农区内生工业化的产生机制。

第五、六章分别讨论了本书模型中所涉及的金融抑制条件和劳动要素流动受限条件。这两个条件在中国的现实情况究竟如何,是本书立论是否成立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正如书中所示,中国市场机制改革的初期,无论是金融抑制还是劳动力要素流动的状况都合乎本书的假设,从而为立论增强了说服力。

第七章讨论在经济与社会条件发生重大变革以后的时期,来自本地以外的资本等要素如何投入当地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模式一方面取决于当地的资本形成和资源要素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来自区域之外的资源要素的投入。对于国别之内的区域增长与发展来说,随着市场的整合、要素的正确定价、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企业家网络的形成、产业集聚的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合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呈现完全有别于本地自然的增长过程。

第八章作为全书的总结,将综述全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重要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支持欠发达的平原农区企业家形成及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