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为研究对象,在自然资源要素禀赋约束下,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在测算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大小的基础上,探究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的非市场价值,并实证研究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的影响因素。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四方面。

(1)将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的原理与要素禀赋理论以及比较优势理论相结合,分析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战略实施的理论依据,并将基于效用最大化的水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与原有的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理论有机结合,建立纳入非市场价值的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理论体系,为进一步展开相关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

(2)将水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与虚拟水贸易理论相结合,在测算陕西省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大小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生态功能属性进行分析,建立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揭示水资源的非市场价值。进一步对比分析渭河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为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粮食安全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3)在理论分析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和水资源非市场价值两个方面实证研究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的影响因素,寻求影响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非市场价值的内在机理,为进一步优化流域虚拟水贸易政策和水资源配置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4)根据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以渭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从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以及流域水资源非市场价值层面提出改进渭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流域水资源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意义

研究纳入非市场价值的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问题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在理论层面,通过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的测算,在理论上对要素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检验。同时,将水资源的非市场价值纳入流域粮食作物的虚拟水贸易研究更是对要素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完善。

(2)在政策制定层面,流域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的研究能够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对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做出新的调整,进一步制定基于水密集型产品贸易模式的水资源管理战略,使得流域水资源得到更高的利用。同时,以粮食作物为例研究虚拟水贸易足迹的非市场价值及其影响因素,对流域粮食安全政策的完善和流域农业水价的修正具有指导意义。

(3)在实证研究层面,设计渭河流域水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对西部地区其他类似流域乃至全国的流域水资源价值评估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对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采用的是选择实验法(Choice Experiment, CE)。该方法要求在前期工作中进行生态服务功能属性及其状态的选择,即通过预调研,确定研究对象的关键环境属性和状态值,再通过实验正交设计的方法确定呈现给参与者的选择替代情景及其组合(选择集)。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能够更加科学地评估流域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并对其他流域的价值评估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