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一)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引导本文从研究选题、整体构思到理论框架构建与实证分析进行总体性研究规划。具体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研读,然后结合前期获得的研究区域实地预备调研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和研究相关假设,形成本研究的基本框架。通过本研究领域相关专家论证后,进一步对理论框架进行补充完善,并对研究区域展开具体的调研,收集相关统计数据和资料。在理论框架指导和相关模型方法的应用下完成对数据资料的处理分析,形成初步成果,经过论证后形成最终成果。本研究所采用的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研究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总体上,本文以实证研究为主,即根据相关经济学原理提出理论分析框架,再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具体方法包括如下几种。

(1)选择实验法。具体步骤为:①确定流域决策问题的特征,流域水资源环境变化影响水资源供给的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娱乐行为的变化等;②在预调研和专家咨询后,确定生态属性、指标以及其状态值;③根据正交设计法确定呈现给参与者的选择替代情景及其组合(选择集),完成问卷设计;④根据状态值的精确程度和数据收集成本确定抽样规模,并完成调研;⑤采用Mixed Logit模型和最大概率估计方法进行模型估计;⑥对模型估计结果进行福利测量和参与者行为的分析,以用于支持决策分析。

(2)水足迹法。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开发的以Allan等(1998)提出的方法为基础的CROPWAT模型计算粮食作物的生产水足迹。在此基础上,结合流域粮食作物的生产和消费数据,估算流域粮食作物的贸易量,进一步测算流域粮食作物的虚拟水贸易足迹。

(3)离散选择模型法。在构建水资源价值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水资源价值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验证社会资本、生态认知等变量对流域居民支付意愿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4)因子分析法。在分析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中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流域虚拟水贸易足迹影响因素进行公因子提取,探讨资源、社会、经济、政策等维度对粮食作物虚拟水贸易足迹的影响。因子分析法可以克服在影响因素分析过程中指标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