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广播电视传媒公信力测评指标体系与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所谓广播电视传媒公信力,是指广播电视传媒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赢得公众信任的程度和能力,是广播电视媒体信用资源与条件的综合反映。广播电视公信力包括媒介总体公信力、媒介渠道公信力、消息来源公信力、媒介组织公信力、媒介从业人员公信力等。它是广播电视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用以衡量其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也是其内在品格的综合反映。

研究广播电视传媒公信力必须研究它的测评指标体系与相关影响因素,本章的研究,在汇聚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广播电视传媒发展特点的传媒公信力测评指标体系,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探讨,以便为后续的量化测评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设计的依据。

1997年,由美国报纸联合会 (Newspaper Association of America)以及美国报纸编辑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s) 赞助的一项媒介使用调查显示,消费者将包括准确性、可信度以及公正性在内的公信力,视为媒体的最大“软肋”。

在美国学者的研究结论中,传媒公信力不是一个单一维度的概念,而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这就是说,影响传媒公信力评价高或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西方学界对“媒介可信度”的测量对象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信源 (包括个体传播者和媒介机构)、信息、渠道。西方的“媒介可信度”研究,正是按照信源/来源可信度 (Source/Origin Credibility)、信息/内容可信度 (Message/Content Credibility)、渠道/媒介可信度 (Channel/Media Credibility) 这三个主题展开的。“信源/来源可信度”指的是传播者、信息提供者 (Communicator, Message Sender) 的可信度,包括传播者个体 (新闻从业者、信息提供者) 的可信度和媒介组织机构的可信度;“信息/内容可信度”是指媒介报道内容,即信息 (尤其是新闻信息) 的可信度;“渠道/媒介可信度”指的是信息内容的传输渠道 (如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网络) 的可信度。本章的研究工作,将按照这三个层面开展。

另外,参考已有国内外研究成果,考虑到广播电视传播的内容非常庞杂的原因,本研究将研究广播电视内容公信力的范围收缩至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即主要研究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公信力。总之,本研究将广播电视传媒公信力的测评指标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即广播电视新闻信息来源公信力、新闻信息内容公信力以及新闻信息传播渠道公信力。